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1.C(无中生有,亲属隐喻不能构成必要条件)
2.B(列数字为了证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巨大作用)
3.D(比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新生力量的成长又须老一代积极扶持。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的观点)
4.亲属隐喻是借隐喻修辞(1分)用相对熟悉、具体且能表达亲属关系的源概念阐释相对陌生、抽象、具有相似性的目标概念(1分),让交际双方“血亲化”,以拉近交际双方心理距离(1分)的一种共情话语实践。(每点1分,定义格式1分,共4分)
5.①我们同在相连的青山,若有困难,我们就风雨同舟共同承担。(1分)②其运用隐喻,把抽象的疫情“风雨化”,把情感的守护“青山化”,(1分)③通过“青山”和“风雨”等语言符号打通了话语主客体心理世界,营造出感同身受共情的效果。(2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
6.B(曲解文意,此处是老板娘的应激心理,意思是不要提及与“光头大叔”病情有关的字眼)
7.A(过度解读,主要是给我增强作画的信心,给我带来快乐,帮我治愈焦虑症)
8.①语言描写,如“看起来你真是跟画画有缘”,暗示了他女儿曾经也是和我一样的学画者;②细节描写,如“光头大叔的目光从画面转到我的脸上,目光灼灼”暗示他仿佛要从我身上看到她去世女儿的影子;③心理描写,“觉得自己正被一种近似于亲情的气息包裹了起来”“光头大叔像一位慈祥的父亲”,暗示他不自觉地在我身上复原那段难以找回的“父女亲情”;④环境描写,如他在“深藏在大山里的农家乐”里当厨师,暗示他与这座大山的某种联系。(答出一项1分,两项4分,三项6分)
9.①两次写他“是一个好父亲”,体现“我”对一个深爱着女儿的父亲的深情的赞美与讴歌;(2分)②两次删掉,因为他除了是“一个好父亲”外,还是品德高尚充满爱心的长者、技艺高超的厨师、乐观积极勇于面对病魔的斗士;(2分)③从情节安排上来看,写了又删体现出艺术留白的文学效果,给读者留出广阔的思考空间,发人深思,耐人寻味。(2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A
11.B(意思不同,前者是“道歉”;后者是“感谢”)
12.A(“然此马畜已数年”就是卓茂在为自己辩解)
13.(1)还是你有事嘱托他办而送给他的?抑或是平时你认为他对你有恩而送给他的?(落实“为”“属”“平居”“遗”等词语的翻译,保持语意通畅。4分)
(2)现在邻里之间尚且赠送礼物,这是用来使人互相亲近的方式,何况官吏和百姓之间呢?(落实“尚”“馈”“相亲”等词语的翻译,保持语意通畅。4分)
14.①蝗灾惟独不进入密县县界,侧面突出卓茂能力超群,理政有方;②守令与卓茂并居官舍,时间久了,吏人都不去守令处了,侧面突出了卓茂深得民心;③诏书说他确实能做别人不能做的事情,突出了卓茂政绩卓著。(每点1分,共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D(“风格雄浑”错误,这两首诗风格都是沉郁的)
16.①虚实相生,杨诗侧重从其可以南北自由飞翔的角度入手,表达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来往的强烈愿望。②反衬手法,曹诗侧重从其尚能知晓在夕阳暮色里,循着南云回归旧林,批判了南宋小朝廷纸醉金迷、不思故里、苟且避战的现状。(每点3分,其中手法1分。共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3)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18.答案:①怀才不遇 ②生机勃勃 ③身体力行
19.答案:①他有精湛的昆剧表演艺术积累②他在演艺界有着巨大的舆论影响力③他曾与当时京剧界“顶流”明星如程砚秋、梅兰芳等同台合演④这一切都不断促进昆剧与其他剧种的互鉴融合。(每句1分,共4分)
20.答案:①“力挽狂澜”以猛烈的大浪喻昆剧危亡的危险形势,体现俞振飞在危局面前的能力和气魄。使人物形象更丰满,内涵更丰富。②排比句,依次从提振士气,提高水平,提升品格阐述,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论述了俞振飞对昆剧的复兴贡献巨大。内容丰富,情感深化,富有气势。(每点2分,共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21.答案:D.(①“夸父一号”表示特定称谓②“一磁两暴”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③“两暴”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④“预报员”表示具有特殊含义⑤“看见”表示具有特殊含义。故选D)
22.答案:A处:测试期间B处:让全球的太阳物理学家
C处: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内容正确,符合前后文语境要求即可。每句2分,共6分)
四、写作(60分)
23.(略)。根据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评分标准评阅。
【文言参考译文】
卓茂,字子康,是南阳郡人。曾经出行,路上有人指认他的马是自己丢失的。卓茂问他马丢失几天了,那人回答说:“一个多月了。”卓茂说:“然而我这匹马已经蓄养数年了。”但还是解开马给了他,说:“如果不是先生丢失的马,希望您到丞相府还给我。”于是步行拉车走了。后来马的主人自己找到了丢失的马,感到惭愧到丞相府送马,磕头向卓茂道歉后才回去。
调任密县县令,对待百姓如同子女,口中从来没有恶言恶语,官吏百姓亲近爱戴他,不忍心欺骗他。曾经有人告发卓茂部下亭长接受了他赠送的米肉,卓茂问那人说:“是亭长跟你索要的?还是你有事嘱托他办而送给他的?抑或是平时你认为他对你有恩而送给他的?”那人说:“是我自己去送给他的。”卓茂说:“你赠送,他接受,为什么要告发呢?”那人说:“我私下听说贤明的君主,让百姓不害怕官吏,官吏不收取百姓财物。现在我害怕官吏,因此送他米肉。”卓茂说:“大凡人类之所以比禽兽尊贵,是因为有仁爱之心,懂得互相尊敬的道理。现在邻里之间尚且赠送礼物,这是用来使人互相亲近的方式,何况官吏和百姓之间呢?大凡人出生以后,就成群聚居,混杂相处,所以有了纲常礼义以便互相交往。唯独你不想学习这些,难道你能高飞远走,不住在人间吗?亭长向来是好官吏,年节时赠送他米肉,是礼节啊。”那人说:“如果像这样,刑律为什么禁止这种事呢?”卓茂笑着说:“刑律规定大法则,礼义顺从人情。现在我用礼义教导你,你一定没有怨恨;用刑律来惩治你,你该怎么办呢?”当时,天下发生大蝗灾,黄河以南二十多县都遭了蝗灾,惟独不进入密县县界。督邮上报说了这个事,太守不信,亲自到县考察,看到真实情况才服气。守令与卓茂并居官舍,时间久了,吏人们都不去守令处了。这时王莽执政,设置了大司农六部丞,勉励督促农桑之事,调卓茂担任京部丞,密县百姓老老少少都流泪跟随着为他送行。
光武帝刚即位,先去访求卓茂,卓茂谒见,当时年龄已七十有余。建武元年下诏书说:“前密县县令卓茂,坚守节操敦厚坚毅,严于律己修养自身,诚恳忠心没有其他的想法,心地善良,贤士确实能做别人不能做到的事情,就会名冠天下,理应受到天下重赏,所以武王诛灭商纣,加封比干的坟墓,表彰商容的乡闾。现在任命卓茂为太傅,封褒德侯,赏赐一乘车马,衣一套,金五百斤。”卓茂为人淡泊坦荡、喜好圣贤之道,只追求实际不好虚名,立身行事处于清浊之间,从成童束发到白首老人,从未与人发生过争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