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郊联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2-11-27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郊联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2.用2B铅笔将单项选择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非选择题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文人常常借助月亮来表达思念之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此词是中秋赏月遣怀之作,表达了苏轼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思念.
    文人常常借助月亮来表达思乡之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以月光写相思,以秋霜写乡愁,一片月光,一方秋霜,象征了异乡人最凄凉的心境.短短四句诗中,就出现了“月亮”和“月光”两个意象,这首家喻户晓的《静夜思》,古往今来不知触动了多少漂泊在外的游子,勾起了那离乡别亲的愁绪和思乡念亲的乡泪。
    诗人在借助月亮表达思念、思乡之情的同时,也偶尔用来表达男女之情,多半是夫妻之间的温情。比如杜甫的《月夜》∶“今夜廊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作者望月抒怀,离乱之痛和内心之忧鸩于一炉,对月惆怅,忧叹愁思,以此来表达对远方妻子和儿女深切的挂念之情,以及对安定美好的幸福生活的期待和向往,情真意切,真挚动人.
    与中国诗歌相对比,在西方的文化背景里,“月亮”在诗歌中常常用来描写浪漫唯美的爱情,或与爱情有关的美丽女性。从文艺复兴到现在,在西方的文化里,月亮几乎总是和爱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影相随,比如雪菜的《回声》,直接把月亮和爱情紧密联系在一起“爱情有更真实的回声,比一切回声要更美妙,月亮周围闪着星,笛声琴声,柔和的吉他声,反复地奏起爱情的曲调," 诗人在该诗中将月亮与人类最温柔的情感——爱情相提并论,足见其浪漫的情怀和温柔的笔触。
    为什么东方的“月亮”善于传达思念之情,西方的“月亮”常用于表达爱情呢这背后有着深层次的文化原因。中国历来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诗歌作为中国古代主要的文化艺术形式之一,除了抒情咏志,传承文化这个功能之外,还承载着“载道”的重任,中国的诗歌如果单纯连求文化艺术上的“真”,仅仅用来抒发个人私密的情感和表达浪漫的情事,而忽略政治伦理教化作用,那这样的诗歌将得不到主流文化的认可,所以,我们今天见到的中国古代诗歌中,“月亮”多用于表达非私人化的情感。
    而西方的诗歌意象多追求艺术上的"真":对事物通真的描写与细腻的刺画,对真实思想感情的表现。因此西方诗歌能够将情感与思想如实地表达出来,与此同时,西方讲求以个体为中心的个人本位,体现在艺术形式上就是直抒个人胸隐,在表达过程中不受集体意识和世俗礼仪的影响,因此能淋满尽致地表达个高快,"月老"在诗歌中此能究全表达个人的所思所想,甚至是深藏在心底的个人情感。
    (摘端自周庆艳《"月亮"在中外诗歌中的意象对比研究》)
    材料二:
    李白诗中的月亮已不单统是客观的物象,而是具有丰富的蓝合,冰清玉洁的月,更条证着一种情操,一种人生追求,诗人把自己的"梦",自己的喜杨衰乐都寄富其中,使"月"这一富有阴柔之美的意象,具有独特的审关内涵。
    李白的诗歌擅长运用非凡奇特的想象,抒发他那吞五岳,纳四海的胸怀,宣泄他恣纵涌的情感,表现出超凡绝俗的才能和高标独致的风节,而车白的月亮许表现得尤其突出。他笔下的月亮,充满灵机异题,明月可桌:"耐可桌明月,看花上酒船"(《秋浦歌)》十二);可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邮西"(《闸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可街:"引愁心去,山街好月来"((与夏十二登岳阳校》),可境:"俱怀选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讲陇楼钱别校书叔云》);:可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同之"(《(把酒问月);甚至可除:"南湖秋水夜无姻,耐可京流直上天?且光洞庭除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陪族叔刑部侍郎哗及中书贾舍人至海河庭五首》其二).生花妙笔,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天地。
    李白还擅长从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中吸取营养,摘取形象,使他的月亮诗可以超越时空,将现实和梦境幻境、人间和仙界鬼域打成一片,诗歌既充满浓郁的文化内蕴,又熔铸了诗人的自我人格情趣,具有独特的意味,如其《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诗人对月亮的描写完全是在神话和想象中展开的诗歌以儿时对月的遐想开篇,既充满童真童趣,又使人对月产生无限退想。诗以童趣为引导,引出诗人无穷的奇妙新颖的想象,展现诗人起伏不平的感情,突出体现了李白诗歌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特色。
    李白天才放逸,飘然不群,以其超凡的创造力,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个清新超速而又迷离浪漫的月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自然与社会,物境与我境交织融合,使诗人那豪放飘逸的诗风放射出耀目的光彩。
    (摘编自霍雅娟《从李白的月亮诗看其豪放飘逸的诗风》)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虽然中国古代诗人很少用“月”来表达夫妻之间的温情,但是杜甫的《月夜》却开了先河。
    B. 李白诗中的月亮已不单纯是客观的物象,更象征着某种情操、某种人生追求。
    C. 雪莱的《回声》以温柔的笔触,直接把月亮与爱情联系在一起,足见其情怀无比浪漫。
    D.李白天才放逸,创造了“可乘”“可寄”“可衔”“可揽”……一系列“月”的意象,清新超逸.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静夜思》中出现了“月亮”“月光”两个意象,触动了无数游子的心,它是李白写“月”诗的最高峰。
    B.材料一中提到中外古诗中都会以“月”这一意象寄寓情思,但中国的诗歌还承载着“载道”的重任,而西方诗歌更多表达个人所想,因此,中国诗歌的功能性更强。
    C.材料二引用了《古朗月行》一诗,这是为了证明李白擅长把丰富的内涵赋予“月”这一典型意象。
    D.如果中国古代诗人使用“月”这一意象仅仅是用来表达个人的私情和浪漫的情事,那么就得不到主流文化的认可。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材料一第二、三段论据的一项是()(3分)
    A.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B.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杨万里《夏夜追凉》)
    C.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李白《太原早秋》)
    D.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4.材料一运用了哪种论证结构请简要分析。(4分)
    5.对待文化遗产,既要继承,又要创新,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李白的写月诗在“练
    承”和“创新”上表现在哪里。(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归心似箭
    一兵
    她是在大年三十下午匆忙赶到豫北农村婆婆家的。在村口,她被在疫情防控点值班的村支书拦住做了登记,测了体温,不发烧才进了村。
    当她提着行李箱载着口罩推开那扇油漆斑驳的大门时,系着围裙在厨房的灶台上忙活的婆婆竟然没有认出她。
    “妈,我是小敏啊。”
    婆婆惊喜万分,双手在围裙上使劲擦了擦。“小敏啊,看我这眼睛越来越不顶用了,小敏都看不出来了。”婆婆疾步走过来要帮着她拿行李箱,又突然停了下来,眼睛期盼地向她身后瞅一瞅。
    “萌萌没来,疫情这么重,我把她留她姥姥那了。”
    “哦,赶快进屋吧。”婆婆脸上掠过一丝遗憾,满脸堆着笑说,“你不是说今年医院忙,不回来了吗咋没打个招呼就来了啊”
    “我和别人调了个班,今天回来,初二回去。”她说。一进屋,她就看到了墙上挂的丈夫的遗像。她怔了一下,呆呆地看着照片上的丈夫对着自己微笑着。
    丈夫是一位消防官兵,那天也是大年三十,一家三口做了一桌菜正准备吃,突然接到队里的火情电话.丈夫穿上衣服,女儿急忙绕过桌子跑去抱着他的腿。丈夫抱起女儿亲了一口“萌萌乖,和妈妈在家不要淘气,爸爸一会儿就回来了。”看着丈夫急切的神情,她走上前,为他把扣子扣上“萌萌来,让爸爸赶快走,你没看到爸爸归心似箭的样子吗?”
    丈夫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女儿无数次问她,爸爸时候回来啊归心似箭是啥意思啊她含着泪说,归心似箭,就是遇到国家和人民的紧急大事,急着赶过去为国家和人民尽责尽力的心情。
    “小敏,洗洗手吃饭吧。”婆婆看到她发呆地看着儿子的照片又掉泪了,端着一碗水饺在旁边说。
    她摘下口罩,打开行李箱,从里面掏出一包医用口罩。
    “妈,现在外面的疫情非常严重,我给你带了一包口罩,你在家不要出门,如果非得出门,一定戴上口罩,回来后一定要洗洗手,这是一瓶消毒液,这是喷壶,家里多消消毒,特别是院子门口多喷喷。”
    丈夫十岁时就失去了父亲,婆婆含辛茹苦把他抚养大,供他考上了军校。每次丈夫和她谈到自己的身世,就会默就泪,这时她会给丈夫轻轻擦干眼泪…
    丈夫走了以后,她想把婆婆接到南方自己生活的城市一起住,可婆婆不去,她说舍不得自己养的鸡鸭,舍不得豫北的这个村儿,这个院儿,几分地里的活儿……
    她就每年春节带着女儿萌萌回来看婆婆。每次回来,婆婆总是早早地在村口迎接她和女儿.
    “我从电视里看,今年这疫情可严重啊,全国都影响了,咱村的大喇叭这两天也在一个劲广播呢。”
    “是啊,妈,全国去了好多医疗队,我们医院可能也要去。”“工作忙就不要管我了,我一个人在家有吃有穿的,啥也不缺。”
    吃完饭,她看到婆婆正给擦得一尘不染的丈夫的遗像上香烧纸钱,看着婆婆佝偻的身影,望着微笑着看着自己的丈夫,她的眼泪又扑簌簌地掉了下来。
    婆婆走过来“孩子别哭了,都过去了,都过去了她抬头看到婆婆没有哭,眼里一滴泪花也没有。突然,她的电话响了,单位的……
    “妈,我得走了,我们医院组织了医疗队也要去援助,要求我今晚赶到单位,明早出.”她一边收拾行李一边急切地对婆婆说. 发…
    婆婆急忙跑到里屋,提了几个塑料袋子“这是萌萌爱吃的糯米丸子,这是你爱吃的豆包……还有,这红包是给萌萌的压岁钱,我专门到镇上信用社换的新钱,到超市买的红包…
    “妈,你不用给萌萌压岁钱,她不缺钱。这是我给你的一千元钱,你收好了,别舍不得花,想买点啥就买,我得赶紧走。”
    她急切地想赶回单位,突然更真切地体会到了归心似箭的贴切含义。她最后看了一眼丈夫的遗像,提着行李箱就向外走。村支书在村口的疫情防控点又挡住了她,不让她出村“不行啊,再急你可能也走不了了,现在出租车、公交车都停了,私家车更不让跑了。”她说明了情况,急得皱起了眉头.村支书接着说“你别急,你的事确实万分重要,我给派出所说一下试试。”
    一辆警车停在了村口。她提着行李放到后备箱,拉开警车车门坐上了车。一直紧跟着她的婆婆急忙走到警车边,拍着玻璃,喊她的名:“小敏,小敏. 她急忙落下车窗“妈,你回去吧,五一节我带着萌萌再来看你。”
    婆婆把头伸到车里,伏在她耳际,用布满皱纹的手挡着嘴压低声儿说“孩儿啊,遇到好的你就再找一个吧,啊,别亏待了自己…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小说以疫情暴发为宏观背景,以主人公在年三十匆匆来又匆匆走为微观背景,展现了她义无反顾逆行“参战”的家国情怀。
    B. 小说开篇写她被村支书拦住做登记、测体温,展现了以豫北农村为代表的基层到位的防控措施,让人感受到疫情的严重性。
    C. 小说中“婆婆疾步走过来要帮着她拿行李箱,又突然停了下来”,一“走”一“停”的矛盾动作写出了婆婆的遗憾之情。
    D. 婆婆“专门到镇上信用社”换新钱以及在儿媳收拾行李准备回去时“提了几个塑料袋子”等细节体现她对晚辈的朴实情感。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小说运用补叙手法写丈夫当年赶赴火情现场的场景,映村主人公援助疫区之举,使作品内涵更加丰富。
    B.“女儿无数次问她”这一句话感人至深,引出下文“她”对“归心似箭”的解释,也深化了小说主旨。
    C. 小说略写村支书和派出所联系的情节,因为这不是小说的主要内容,显示出作者对情节安排的匠心独运。
    D. 结尾写“村支书在村口的疫情防控点又挡住了她”,既照应开篇,也表现了村干部对工作的严谨负责。
    8.请简要分析婆婆这一人物的性格特征。(4分)
    9. 小说以“归心似箭”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邦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渴顾况。况,吴人,情才少所推可,因语之日:"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日:"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负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拨本,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识时事,流闻紫中.上悦之,召拜输林学士,历左拾,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拯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并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暴客不宜,实无他肠,佛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做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须道滨,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番入节染,为游赏之乐,茶俏酒构不相离。尝科头其据,谈禅味古,晏如地,自号"百吟先生",作传,好佛,亦经月不草,称香山居士。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际行贾售于其国相,幸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拨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
    (选白《唐才子传卷六·白居易》,本文有删节)
    【注】①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③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并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
    B.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
    C.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
    D. 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并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
    B.知制诰掌管起草诰命之意。唐初以中书舍人为之,其后亦有以他官代行其职者,称某官知制诰。
    C.致仕与古代官职的变动有关,它与“解褐”“下车”等词均表示到任、做官。
    D.六义诗经名词。语出《诗大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一般认为风、雅、颂是诗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白居易才华非凡。曾拜谒顾况,顾况把他推荐给了中书舍人在中书舍人主持的选拔英才的进士考试中,白居易全都考中。
    B. 白居易诗名远播。他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
    C.白居易性格忠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原因之一。
    D. 白居易能随遇而安。失意时借佛教生死说超脱形体的痛苦,卜居履道里,以品茶饮酒、谈禅咏古为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4分)
    (2)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4分)
    14.结合材料,简要概括顾况对白居易的态度前后的变化,以及发生变化的原因。这带给
    高中生的你怎样的启示(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浣溪沙·咏橘     苏轼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注①噀:喷。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菊暗荷枯一夜霜”布置环境,以烘云托月的方式引出吟咏对象。
    B.“竹篱茅舍出青黄”一句写出了竹篱茅舍掩映于橘林之中的自然美景。
    C.“吴姬三日手犹香”巧用借代,着意夸张,突出了香味的浓烈持久。
    D. 本词描摹细腻,语言随物宛转,字里行间流出对新橘的喜爱之情。
    16.本词咏橘,展现了橘的哪些特点,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共6分,每空1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天姥山道路蜿蜒曲折,奇花异石令诗人流连忘返,不知不觉中已到傍晚的诗句是“     ,       。”    
    (2)酒文化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有密切关系杜甫《登高》中,“        ”写诗人因病戒酒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       ”写诗人被贬后独自饮酒,借酒浇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写词人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表达自己的情感。
    (3)李清照《声声慢》中直抒胸愁的词句是         !
    第Ⅱ卷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l(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佛媛"带来的油气还未消数,"病媛"就已按拣不住,据报道,一名网友    地称自己做了甲状隙手术,切除了脖子上的肿块,留有明显伤疮:之后,便分享了自己的初疤经验,并推荐出某品牌的疤痕贴,手术贴和疤痕凝胶,是否做了甲状腺手术尚需求证,但借"穿着病号服,神色甜美在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的场景,        地推销产品,说明是真的病了,且病得不轻。
    在这场拙劣的演出中,使医院沦为了道具,病友成了被收到的"韭菜"一样,这既是对拯救生命的医院的亵渎,更是对承受病痛折磨患者们的不尊重,向病友们推荐某些未经虚假宣传.权威机构认证过的产品,还      虚假宣传。  
    "佛媛""病媛","媛媛"         ,祸害了寺院,又祸害医院,接下来不知道这些爱"还要祸害什么?借助平台"加特",使用一些冲撞世道人心的敛财捷径,(   )无论什么媛,都应该尊重基本的公德良俗,都应该葆有基本的是非底线,如果为了在平台上走红敛财而剑走偏锋,这样的流量是毒流量,这样的人越红就越有危害。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一本正经   不遗余力   涉及   络绎不绝
    B. 一板一眼  不遗余力   涉及   层出不穷
    C.一本正经   不择手段   涉嫌   层出不穷
    D. 一板一眼  不择手段   涉嫌   络绎不绝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这样的商业模式是不道德的
    B. 这样的商业模式是不合规矩的
    C. 不道德的商业模式就是这样
    D.不合规矩的商业模式就是这样
    20. 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这场拙劣的演出中,医院沦为了道具,病友成了被收割的“韭菜”一样。这既是对承受病痛折磨患者们的不尊重,更是对拯救生命的医院的亵渎。
    B. 这场拙劣的演出,使医院沦为了道具,病友成了被收割的“韭菜”一样。这既是对承受病痛折磨患者们的不尊重,又是对拯救生命的医院的亵渎。
    C.在这场拙劣的演出中,医院沦为了道具,病友成了被收割的“韭菜”。这既不尊重承受病痛折磨的患者,更亵渎了拯救生命的医院。
    D. 这场拙劣的演出,使医院沦为了道具,病友成了被收割的“韭菜”。这既不尊重承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又亵渎了拯救生命的医院。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21.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6分)
    示例:孟子黄宗羲,著书立说,立潮头发先声,一代哲人具有鲜明的民本思想。
    材料:屈原白居易 袁隆平 杨靖宇 沈括 岳飞
    埋头干创新见 战沙场驱敌寇 遭贬谪吟歌赋 感怀时事探物究理 抵御外侮
    22. 根据下图内容,回答问题。(5分)
    图示说明:1——我  2——自己人  3——熟人  4——认识的人  5——陌生人
    (1)上图是对《乡土中国》中表现人际格局的      概念的诠释。(2分) 
    (2)请结合图的内容阐释这一概念。(3分)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真”,与“假”“伪”相对。做产品应该用真材实料,学习应该求真知,做人应该做“真人”……生活中,“真”最可贵。
    请以“一个‘真’字很重要”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自选角度,观点明确,内容充实,书写清晰,不得抄袭和套作不少于800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