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江苏省海安市2021——2022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http://www.newdu.com 2022-07-07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高一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江南的文化版图如何界定?实际上,文化的存在必须依托特定时代与环境。因此,研究文化要有时空坐标,否则难以道说、难触实质。
    从地理概念的角度来看,江南区域时大时小,小到环太湖流域,即“苏锡常”和“杭嘉湖”,大到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流域,即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南等广大长江中下游以南区域。关于这个大区域概念,康熙二十三年《江南通志》有过记载。
    江南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比较稳定,没有大起大落,这与其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江南地区地形地貌特征为丘陵、平原,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因此气候湿润、万物滋涧,人也和润。相对优越的自然条件,使江南人民大体得以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久而久之形成了文明祥和的区域文化。
    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的考古发现表明,早在5000多年前,江南地区就已有较高的文明程度。商末周初,吴和越这两个国家分别在今天苏浙地区逐渐形成。自那时起,吴越文化便成为江南文化的重要本土根脉。
    正式把江南作为行政区域名称始于唐代。贞观元年,唐太宗分天下为10道,其中就有江南道。这个江南道区域甚广,包含几乎今天中国南方的大部分地区。而后江南道所辖区域和名称不断演变,到了清代,先后有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和江南省。
    (摘编自廖大伟、李想《江南文化何时形成独特区域风格》)
    材料二:
    在精神本质的层面上,要弄清楚江南文化最独特的创造与深层结构。任何文化,在广义上都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江南文化也不例外。如果说本质是一个对象所独有的东西,那么关于江南文化的本质,就可以通过与其他区域文化的比较来寻找。与其他区域相比,江南最显著的特,点是物产丰富与人文发达。但同时江南也更是一个诗与艺术的对象,是“三生花草梦苏州”的精神寄托,也是“人生只合扬州老”的人生归宿。它可能很大,如白居易诗中的杭州;也可能很小,如李流芳画里的横塘,但作为超功利的审美存在却毫无疑问是它们的共同特征。
    从这个角度出发,第一,仅仅有钱、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即政治家讲的“财赋”,并不是江南独有的特色,在中国,“天府之国”的巴蜀,在富庶上就可以与它一比高下。第二,政治家讲的文人荟萃,也不能算是它的本质特征,这是因为,孕育了儒家哲学的齐鲁地区,在这一方面是更有资格代表中国文化的。与生产条件恶劣的经济落后地区相比,它多的是鱼稻丝绸等小康生活消费品。而与自然经济条件同等优越的南方地区相比,它又多出来一点仓廪充实以后的诗书氛围。在江南文化中,还有一种最大限度地超越了儒家实用理性、代表着生命最高理想的审美自由精神。儒家最关心的是人在吃饱喝足以后的教化问题,如所谓的“驱之向善”,而对于生命最终“向何处去”,或者说心灵与精神的自由问题,基本上没有接触到。正是在这里,江南文化才超越了“讽诵之声不绝”的齐鲁文化,把中国文化精神提升到一个新境界。
    如果说,在江南文化中同样有伦理的、实用的内容,与北方文化圈一脉相通,那么也不妨说,正是在审美自由精神这一点上,才真正体现出古代江南民族对中国文化最独特的创造。在这里也需做一点补充,把审美精神看作是江南文化的本质,并不是说中国其他区域没有审美创造,而只是说这不是它们最显著的贡献。以齐鲁文化为例,如孔子尽管最赞同的人生境界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但在儒家文化主流中,更明显的却是审美与伦理的紧张关系,所以孔子又严格区分了“德”(伦理本体)与“色”(感性存在),可见它们在根本意义上是无法和平共处的。由于沾染了过于浓重的道德色彩,儒家经常发生“以道德代审美”的异化。但在江南文化中,由于一方面有比较丰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审美精神本身也发育得比较正常与健康,因而其现实的与道德的异化相对要小得多。中华民族生命本性中的“审美一诗性”机能,正是在江南获得了健康成长的生态环境。由于审美存在代表着个体生命的最高理想,所以还可以说,人文精神发生最早、积淀最深厚的中国文化,是在江南诗性文化中实现了自身在逻辑上的最高环节。一言以蔽之,江南诗性文化是中国人文精神的最高代表。由此可知,江南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以“审美一艺术”为精神本质的诗性文化形态。
    此外,由于江南文化的特殊魅力,从古代开始,“江南”就开始了“文化漂流”,如我们熟知的“塞北江南”“邹鲁小江南”等。但无论在哪里出现了“江南文化”现象,除了物产丰富和较高质量的物质生活,美丽的自然景观和较高层次的审美文化享受,也一定是不可或缺的内容。这也反过来证明,江南诗性文化是江南文化的核心内涵与最高本质。
    (摘编自刘士林《江南与江南文化的界定及当代形态》)
    材料三:
    江南是中国历史文化及现实生活中一个重要的区域概念,它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还是一个历史概念,同时还是一个具有极其丰富内涵的文化概念。“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江南文化,则以其超功利的审美气质与诗性精神蕴蓄和催生了历代文人无穷的想象空间和巨大的创造潜能。
    江南文化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与变化转型,在不断的整合与重构中形成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体系,到隋唐之际其主要内涵已经比较稳定。江南山川秀美,气候温暖,水域众多,人性普遍较灵秀颖慧,利于艺术。这种特征在远古时期即已开始展现,随着历史的推移,江南经济文化地位不断上升,表现得越来越突出。人们普遍认为这与江南的水性特征相关,水性在中国传统思维中是与“柔”、“灵动”联系在一起的。生活于江南清丽自然环境中的人性情多柔和,情感细腻而思维活跃。青山秀水,茂林修竹,不仅使人们热爱自然,也使人们感觉敏锐,不仅启迪遐思,更可以滋润灵性。故而江南在经济发展以后,文学艺术快速发展。魏晋以后,江南诗人、书法家、画家的大量涌现充分说明这一事实。江南玉文化发达,玉温润、柔和、纤巧,吴越先民好玉的审美追求,很能反映他们的品性。这种审美追求应该是形成江南文化特质的一个基本因子,吴越语言的温柔细腻,吴声歌曲的清新婉丽,也与此特性有关。江南士人性情多清俊秀逸,与山东士人的儒雅、敦厚,关陇、燕赵士人的刚直、豪爽构成鲜明的对比。江南文学作品也相应崇尚清秀俊逸与自然婉丽的风格。这些都反映了江南文化的柔性特点。
    (摘编自陈云燕《浅论中国江南文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江南区域时大时小,小到环太湖流域,大到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流域,这在康熙二十三年《江南通志》有过记载。
    B.早在5000多年前,吴、越两国就在苏浙地区逐渐形成,并有较高的文明程度,吴越文化因而成为江南文化的源头。
    C.江南文化中涉及的心灵与精神的自由问题,使得江南文化全面超越齐鲁文化,把中国文化精神提升到一个新境界。
    D.江南文化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与变化转型,在不断的整合与重构之后,到隋唐之际其主要内涵已经比较丰富和稳定。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审美自由精神是江南文化的本质,也是古代江南民族对中国文化最独特的创造和最显著的贡献。
    B.儒家之所以经常发生“以道德代审美”的异化,是因为在道德和审美之间,儒家更重视道德的修养。
    C.从古代开始,“江南”就开始了“文化漂流”,这是因为江南文化最关注自然景观和审美文化享受。
    D.材料三提到的江南文化“超功利的审美气质”与材料二中的“审美自由精神”,二者的内涵基本一致。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江南文化的柔性特点”的一项是( )((3分)
    A.人性普遍较灵秀颖慧,士人性情多清俊秀逸
    B.仓廪充实以后的诗书氛围
    C.吴越语言温柔细腻,吴声歌曲清新婉丽
    D.文学作品崇尚清秀俊逸与自然婉丽的风格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江南文化”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
    5.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李小二)自来门首叫老婆道:“大姐!这两个人来得不尴尬。”老婆道:“怎么的不尴尬?”小二道:“这两个人,语言声音是东京人,初时又不认得管营。向后我将按酒入去,只听得差拨口里呐出一句‘高太尉’三个字来。这人莫不与林教头身上有些干碍?我自在门前理会。你且去阁子背后听说什么。”老婆道:“你去营中寻林教头来,认他一认。”李小二道:“你不省得。林教头是个性急的人,摸不着便要杀人放火。倘或叫得他来看了,正是前日说的甚么陆虞候,他肯便罢?做出事来,须连累了我和你。你只去听一听,再理会。”老婆道:“说的是。”便入去听了一个时辰,出来说道:“他那三四个交头接耳说话,正不听得说甚么。只见那一个军官模样的人去伴当怀里取出一帕子物事递与管营和差拨。帕子里面的莫不是金银?只听差拨口里说道:‘都在我身上,好歹要结果他性命。’”……
    转背没多时,只见林冲走将入店里来,说道:“小二哥!连日好买卖。”李小二慌忙道:“恩人请坐,小人却待正要寻恩人,有些要紧说话。”林冲问道:“甚么要紧的事?”李小二请林冲到里面坐下,说道:“却才有个东京来的尴尬人,在我这里请管营、差拨吃了半日酒。差拨口里呐出‘高太尉’三个字来,小二心下疑惑,又着浑家听了一个时辰,他却交头接耳,说话都不听得。临了,只见差拨口里应道:‘都在我两个身上,好歹要结采了他。’那两个把一包金银递与管营、差拨。又吃一回酒,各自散了。不知甚么样人。小人心疑,只怕在恩人身上有些妨碍。”林冲道:“那人生得甚么模样?”李小二道:“五短身材,白净面皮,没甚髭须。约有三十余岁。那跟的也不长大,紫棠色面皮。”林冲听了,大惊道:“这三十岁的正是陆虞候。那泼贱贼敢来这里害我!休要撞着我,只教他骨肉为泥!”……
    林冲大怒,离了李小二家,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李小二夫妻两个捏着两把汗。当晚无事。次日天明起来,洗漱罢,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牢城营里都没动静。林冲又来对李小二道:“今日又无事。”小二道:“恩人,只愿如此。只是自放仔细便了。”林冲自回天王堂,过了一夜。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到第六日,只见管营叫唤林冲到点视厅上,说道:“你来这里许多时,柴大官人面皮,不曾拾举得你。此间东门外十五里有座大军草场,每月但是纳草纳料的,有些常例钱取觅。原是一个老军看管,如今我抬举你,去替那老军来守天王堂,你在那里几贯盘缠。你可和差拨便去那里交割。”林冲应道:“小人便去。”……
    只说林冲来到草料场,就草屋床上放了包裹被卧,与老军交割后,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后有一推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
    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的性命: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正吃时,只听得外面必必剥剥地爆响。林冲跳起身来,就壁缝里看时,只见草料场里火起,刮刮杂杂地烧着。当时林冲便拿了花枪,却待开门来救火,只听得外面有人说将话来。林冲就伏门边听时,是三个人脚步响,直奔庙里来: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再也推不开。……林冲听那三个人时,一个是差拨,一个是陆虞候,一个是富安。林冲道:天可怜见林冲!若不是倒了草厅,我准定被这厮们烧死了!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左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那旦去!”三个人都惊得呆了,走不动。林冲举手,胳察的一枪,先搠倒差拨。那富安走不到十来步,被林冲赶上,后心只一枪,又搠倒了。…,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林冲将三个人的头割下来,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再穿了白布衫,系了搭膊,把毡笠子带上,将葫芦里冷酒都吃尽了,被与葫芦都丢了不要,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
    (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有删节)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当李小二透露陆虞侯等入的行迹后,林冲内心萌生了反抗的意识,但因性格等因素,他当时并没有敢真正行动。
    B.“酒壮英雄胆”,林冲在酒力的驱动下,冲破束缚,决然反抗,“酒”在他走向反抗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C.生火御寒,夜宿古庙,是林冲在恶劣环境下为生存做出的选择。因火盆里的火种没有完全浸灭,导致草料场火起。
    D.林冲发现自己一再的忍辱负重、逆来顺受并没能改变“对手”蓄谋已久的加害阴谋,因此愤慨之至,手刃仇敌。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陆虞侯明明是来杀害林冲的,在天王堂不杀,在沧州城不杀,直到把林冲拨往草料场才下手,这样的故事编排,使情节起伏跌宕,吊足读者胃口。
    B.小说用李小二的视角写陆虞侯等人来店里密谋的情况,这样安排的用意是利用有限视角的限制性,制造出悬念,增强小说阅读的现场感和真实感。
    C.林冲被派去看守草料场,与老军交割,沽酒路上遇到古庙,对未来充满幻想,这些内容的叙述,增强了故事的紧张气氛,使小说情节有张有弛。
    D.小说叙事明、暗线交织。明线是林冲沧州遇故旧,带刀寻仇,赴草料场:暗线是陆虞侯到沧州,贿赂管营、差拨,设计火烧草料场,加害林冲。
    8.金圣叹评点道:“阁子背后听四个人说话,听得不仔细,正妙于听得不仔细;山神庙里听三个人说话,听得极仔细,又正妙于听得极仔细。”请结合文本,简析设计两次偷听的妙处。(4分)
    9.朔风吹撼,大雪漫卷,撼动草厅,十分寒冷,风雪好像故意与林冲过不去,让他备受煎熬,似乎是林冲的对头。可有人说,风雪恰恰是林冲的守护者。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古代诗文知识积累与阅读(35分)
    10.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劫掠)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闻名,著称)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把……当作边邑)    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招致,招揽)。
    B.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追踪,追随)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可惜)
    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友善,交好)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皆,全)。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决定,确定)         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送给,付与)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丰足)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或者)。
    D.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赞成)             方共瞻玩,一鸡瞥来,径进以啄(倏然,突然)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也(助词,表被动)    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标榜)。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复斋先生,姓张氏,名召华,字君实,华容人也。幼即善属文;入学后,值吴逆之乱①,与弟召修负母循环来岩谷间,瑞不得息。
    康熙乙丑,成进士,知福建之晋江,多善政。上官将疏荐之,而先生以母老乞终养。百姓攀留不得,相率供其食用,泣送至洛阳桥者数万人。侍养既二十年,乃起为江西之金溪。值岁歉,先生请谷得七千余石,多方贩贷,全活芒众。会有上官倚朝贵为势其所属郡县皆胁使出门下而责以厚贽先生不忍从遂解组归金溪之百姓攀留泣送如晋江也。
    当在晋江时,有贾人不养其父。其父诣县诉。贾人行贿于先生,乞以贫为解。众皆争往视之,天方寒,贾人衣其父以新衣,而自著敞衣,为冻饥可冷之状,且曰:“有衣皆以奉父矣。”先生故怒视其父,曰:“子寒如此,而不恤之邪?”呼吏持大杖来。先生脾视贾人,颜色如平常,猝指叱之曰:“若见若父之将受大杖也,而安忍视之,不孝何辞?”即以大杖扑贾人,而其父乃从旁泣。先生出贿付其父曰:“以养尔余年。”众皆快之。
    有守瓜圃而毙者,暮夜莫知其为谁。先生集乡民于社庙,闭门使袒裼②观之,一人肤体伤败,先生叱之曰:“若往而盗若瓜,值若之警,相殴相持,以至于此。”其人即屈服。先生之听讼仁明多此类。
    晋江人文比他邑为盛。先生至,则益劝勉其父兄,使训海其子弟,其稍属俊秀者,亲加宾礼焉。由此晋江之童子试至万人。
    先生之免金溪而归,足不履户外。而华容在洞庭旁,土卑而赋重。当明之季世,百姓多流亡。国初定赋准原额每十亩损为六亩余,其后稍稍增垦,而清丈令③下,县官指为欺隐,将以全额上。先生因诣县官白其事,谓此皆湖岸荒余,十常八九浸于水,宜准湖乡下地例,一亩粮止一升。县官信先生素长者,察知愚民情实无他,卒如先生言。华容人蒙其利至今。
    赞曰:先生在官前后仅四年,然其为利于民者多矣。
    (清·刘大櫆《张复斋传》,有删改)
    【注】①吴逆之乱,指清朝初年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起兵叛乱。②袒裼(tǎn xī),脱去上衣,裸露肢体。③清丈令,指清廷为增加土地赋税收入而颁布的详细测量土地的命令。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会有上官倚朝贵/为势其所属郡县/皆胁使出门下/而责以厚贽先生/不忍从/遂解组归/
    B.会有上官倚朝贵为势/其所属郡县皆胁使出门下/而责以厚贽/先生不忍从/遂解组归/
    C.会有上官倚朝贵/为势其所属/郡县皆胁使/出门下而责以厚贽/先生不忍从/遂解组归/
    D.会有上官倚朝贵为势/其所属郡县皆胁使/出门下而责以厚贽先生/不忍从/遂解组归/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进士,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及第者之称:明清两朝,进士分三等,称三甲。文中“成进士”,指考中进士。
    B.颜色,面容、脸色。文中的“颜色”与诗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颜色”,词义有别。
    C.社庙,民间俗传的谷神居住的地方。农耕时代,人们常在社日前往庙中致祭,以表达对丰收的良好祈愿。
    D.季世,末世、末叶,指一个朝代衰亡的时期。“满清末造”(《与妻书》)中的“末造”,其意与此同。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战乱中,张复斋与其弟召修一道背负着母亲辗转奔波,后又为终养母亲而弃官二十年,其行为堪称一个大孝子。
    B.尽管张复斋在晋江、金溪两地为官前后仅仅四年,但他清正廉明,刚正不阿,为民着想,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
    C.张复斋秉公办案,富有韬略,明断是非曲直,在晋江县令任上,曾巧断商人不养其父案、乡民窃瓜致人死亡案。
    D.在金溪任上被罢免而回乡隐居后,张复斋体恤民生疾苦,主动为民请命,从而使当地百姓的赋税压力大为减轻。
    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若见若父之将受大杖也,而安忍视之,不孝何辞?
    (2)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15~16题。
    西江月·题溧阳三塔寺
    张孝祥①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注】①张孝祥:南宋词人。他积极主张收复中原,却屡遭排挤。②湖,指江苏溧阳的三塔湖。湖边有寒光亭。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问讯湖边春色”写词人重游三塔湖如见故人,故而问候湖边的春色,表达出词人主动前来探访的急切心情。
    B.“重来又是三年”写出两次游湖相距的时间,寄寓了故地重游的感慨,暗示其间经历了人生的多少波折变幻。
    C.“东风”二句描画乘船过湖的情景,表现了东风的强劲、杨柳的轻柔,表达了词人超脱尘网、得其所哉的无限快意。
    D.“世路”二句暗承上片,“此心到处悠然”乃因“世路如今已惯”,用语极淡而寄意深沉,内蕴一股抑塞沉郁之气。
    16.请从画面描写的角度,简要赏析本词下阙的最后两句。(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逐客书》中,针对素王志在一统天下的急迫心理,李斯用“_________________”直陈君王重物轻人的做法之不可取,予秦王以棒喝。
    (2)《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反问与对比融为一体,愤怒控诉了秦朝统治者疯狂搜括、肆意挥霍的罪恶行径。
    (3)对“荆轲刺秦王”一事,历来见仁见智,《六国论》中,苏洵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对这件事的否定态度。
    (4)“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作为《念奴娇·过洞庭》全词的主旨句,既表现了秋月秋水之美,又宣示了作者的品格之美。
    三、语言文字运用(14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泛黄的卷轴徐徐展开,一队乐手或坐或立,沉吟拨弦、鼓瑟吹笙,衣袂飘飘间,雅乐________……不久前的国际博物馆日,创意视频《古乐新声越千年》令人眼前一亮。视频以9种古代乐器________流行音乐,视频全平台暖光量超1.1亿次。网友们留言,“穿越千年的时代强音”“永远会被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动”。
    这条创意视频是当下博物馆面对百姓文化需求升级,探索更多样打开方式的尝试之一。转化与发展,宝贵文物得以历经岁月洗礼流传至今;保护与传承,文物方能真正“活起来”“火起来”。
    方寸遗存浓缩博大文明。一件件文物里浓缩的深厚中华文化底蕴,吸引着人们持续走进博物馆。有人选择成为文物摄影师,用镜头穿透时间;有人动手复刻出土成果,在斧凿刀刻中与古人对话;有人数十年志愿讲解,________科普典籍藏品相关知识。
    博物馆的力量不仅来自浩如烟海的典藏珍品,更源于那些沉潜研究的学者、悉心修复的“文物医生”、匠心演绎的博物馆古乐团、创意________的策展人和文创设计师,还有每一名普通观众的喜爱、传播和期待。正是这些专注与热爱,汇聚成文化持续生长的内在力量,让文明古国的文化河流绵延不绝、源远流长。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丝丝入扣 演奏       孜孜不倦       迭出
    B.声声入耳 演绎       诲人不倦       叠加
    C.丝丝入扣 演奏       诲人不倦       叠加
    D.声声入耳 演绎       孜孜不倦       迭出
    19.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转化与发展,让宝贵文物得以历经岁月洗礼流传至今;保护与传承,方能使文物真正“活起来”“火起来”。
    B.保护与传承,宝贵文物才得以历经岁月洗礼流传至今;转化与发展,文物方能真正“活起来”“火起来”。
    C.保护与传承,让宝贵文物得以历经岁月洗礼流传至今;转化与发展,方能使文物真正“活起来”“火起来”。
    D.转化与发展,宝贵文物得以历经岁月洗礼流传至今;保护与传承,方能使文物真正“活起来”“火起来”。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___________,在动植物残体的降解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生活中,塑料等物品难以降解,但目前已有科学家发现一种真菌,   ①   ,为解决塑料污染提供了思路。在生态系统中,真菌的清洁工具是其丰富的降解酶类——通过分泌各种酶类,将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降解为糖、氨基酸、脂肪酸、有机酸等小分子。
    真菌还是植物世界的“买卖人”。真菌和植物的根系形成了菌根共生体系,植物能将自身光合产物的20%提供给菌根真菌,而菌根真菌能介导80%的植物磷及20%的植物氮供植物吸收。菌根真菌还会在地下形成一张四通八达的网,将生态系统中的植物连接起来,介导植物间的资源再分配,维持生态系统多样性。
    真菌也是产生毒性的“小霸王”。真菌中存在大量病原菌,包括人类病原菌、动物病原菌和植物病原菌等。理论上,   ②   ,因为人类体温维持在36度左右,大多数真茵在这个温度下无法生长。真菌中也有大量动物病原菌和植物病原菌。真菌的有害性还体现在一些大型毒蘑菇上。比如毒蝇伞,误食后会引起恶心、呕吐、出现各种幻觉等病症。
    总之,   ③   ,我们应加强对真菌的了解,保护有益真菌,避离有害真菌,为大自然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21.高一年级生物兴趣小组拟以“真菌的多面生活”为题,将上述文字刊发在学校橱窗内。请仿照文章第二、第三两段开头的形式,在第一段开头处补写一句话。(2分)
    四、整本书阅读(6分)
    22.有人说:从全书看,《红楼梦》前几回中的“林黛玉进贾府”、“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都具有总纲的性质。请结合小说相关内容,概述人们有此认识的理由。
    五、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何为舒适圈?惯常的定义,是指在一个无形的图子里有熟悉的环境,与认识的人相处,做自己想做的事,在惯性运作下,过轻松自在的生活。
    不少人认为:年轻人长久待在舒造的环境下,会因为生活安逸而不思进取;而跳出舒适圈,经历挑战与痛苦,反而会让其变得成熟。也有人认为:年轻人选择舒适圈并无过错,身处舒适圈,有安全感,能更好地发挥自身潜能,不断成长;而选择贸然跳出舒适圈,则有一定的风险。还有人认为:每个人的舒适圈是不一样的,闲散者觉得喝茶聊天很舒适,拼搏者则觉得工作加班很过瘾,孤僻者觉得独处是天堂,擅交际者则觉得狂欢是乐园……
    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议论性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