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一)
1.B。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一些新媒体平台打着定制服务、精准推送的幌子,让算法变成了打擦边球的工具”一句可知,是一些新媒体平台使算法变成了工具,而非选项所述“新媒体平台使算法彻底沦为了打擦边球的工具”。
2.C。根据材料一第四段“新媒体平台应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担负起与媒体角色相对应的社会责任”可知,追求经济效益和坚持社会效益并不矛盾,坚持两者统一的新媒体平台能够担负起媒体的社会责任。
3.B。材料二辩证分析了基于算法的个性化推荐服务的弊端与好处,但是没有指出其利大于弊。
4.①材料一针对新媒体平台滥用算法导致个性化推荐内容质量低下的问题(1分),提出平台应提高使用透明度,畅通用户的设置渠道,将信息的选择权还给用户(1分),并要加强内容把关,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强化价值引领(1分)。
②材料二针对用户困于个性化推荐带来的“信息茧房”的问题(1分),提出用户应培养理解、甄别各种推荐信息的自觉和能力的信息意识(1分),并主动、积极地挑选信息的来源、传播渠道和内容(1分)。
(二)
5.C。林道静询问江华“参加革命好多年了吧”,其中包含对江华的好奇,也含有敬重之意。江华的回答也并非“回避”。
6.D。“暗示革命形势有了转机”属于过度解读;“迷蒙的晨雾”蕴含的是林道静对江华的担忧。
7.①形象(外貌和神态)描写。小说中多次写到江华的“笑”,刻画出江华自信沉稳的形象。小说写江华“穿着破烂的农民服装”,突出了江华的机智,善于斗争。②言行(语言和行动)描写。从江华对林道静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的真诚、稳重,对革命事业赤忱热爱,对敌人嫉恶如仇。江华受伤后,“把血衣脱下来,卷了个卷”“用一只手洗脸”等动作突出了他的镇定,刻画出一个勇敢坚毅的革命英雄形象。③对比衬托。小说在与林道静浪漫幻想的对比中刻画江华的注重实际;通过林道静的成长衬托他富于革命经验。(每点2分,共6分)
8.①她本身对革命者充满敬意,但所知有限,通过与江华的交往逐渐了解革命者真实的一面,与革命者建立深厚的友谊。②她以前看重读书人而轻视劳动者,如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接受了江华要她接近劳动人民、培养实际精神的教导。③她本来是一个柔弱的女子,在目睹江华受伤仍坚持斗争之后,对革命斗争的残酷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变得更加坚强。(每点2分,共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
9.D。
10.C。三驱指田猎有度,不过分捕杀,体现好生之德。
11.C。根据原文,是有人觉得魏征举止轻慢,太宗反觉其可爱。
12.(1)陛下引导我让我说,所以我敢于这样(进谏);如果陛下不接受,我怎敢多次触犯皇上的尊严呢!(“然”“敢”“数”各1分,句意2分)
(2)何必劳费心神、苦苦思考,代替下属管理事务,役使聪明的耳目,损害无为而治的大道呢!(“司”“役”“亏”各1分,句意2分)
13.①二人君臣相得,互相欣赏。②魏征正是太宗所需的人才,魏征能经世治国,知无不言,且言而有理,帮助太宗改进不足;③太宗也正是魏征所需的君主,太宗能励精图治,主动咨询治国得失,愿意虚心纳谏,帮助魏征实现做良臣的愿望。
(每点2分,共6分。)
(二)
14.D。曹操“确立了在三国中的霸主地位”理解有误。
15.①苏辙从曹操的失败中得出结论,认为自古以来攻伐他国需要等待时机、准备充分,想要突然成功是不可能的。②苏轼借追忆周瑜的功业来抒发自己年华老去、功业未成的感慨。(每点3分,共6分)
(三)
16.(1)周公吐哺
(2)无边落木萧萧下
(3)金石可镂
(4)浴乎沂,风乎舞雩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6)表里俱澄澈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
17.C。节节攀升:指地位、职位、业绩等不断向上提高。居高不下:形容某种情况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或者状态,没有下降的趋势。播出热度、社会关注度应该是“居高不下”。奥秘:深奥而神秘。奥妙:(道理、内容)深奥而微妙。艺术方式揭示出的应该是时代进步的神秘之处。“现实题材电视剧的流行”的主语是“流行”,“流行的现实题材电视剧”的主语是“现实题材电视剧”,根据上下文,“现实题材电视剧的流行”更为恰当。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取之不尽:形容物质或精神的原料极其丰富。“资源”应该是取之不尽。
18.A。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1.从逻辑上而言,应先有代入感,再有情感共鸣。2.以“观众”为主语,“引起”与“情感共鸣”动宾搭配不当,应用“产生”一词。
(二)
19.B。应是运用典故分别赞美薛宝钗的德行贤淑和林黛玉的才华出众。
20.①前五回暗示情节发展走向,比如“还泪说”暗示了宝黛爱情悲剧的必然性;
②为后文情节发展提供合理性,如交代了林黛玉和薛宝钗进贾府的原因,让宝、黛、钗三人的相聚合理自然;
③展示社会环境,提供故事背景,通过林黛玉进贾府描写贾府环境,通过“护官符”写出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展示更广阔的社会背景;
④介绍主要人物及关系,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
⑤暗示人物命运,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暗示了众多人物命运的发展和结局。
(1点2分,答出3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四、写作(60分)
21.作文同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太宗即位,励精图治,多次把魏征召到卧室里,单独询问治国施政的得失。魏征很有治理国家的才干,性情又耿直,从不退缩屈服。太宗与他谈论,总是欣然接受他的意见。魏征也为遇到赏识自己的君主而喜不自胜,于是把心里的想法全部说出来,毫不隐瞒。有人诽谤魏征包庇自己的亲戚,御史大夫温彦博去查办,结果查无实据,温彦博向太宗奏道:“魏征作为一个臣子,应该遵守礼法规矩,他不能远避嫌疑,以致遭受这些没有根据的诽谤。虽然没有私情,也应当受到责备。”太宗叫温彦博去责备魏征,并说:“从今以后,行为不得不遵守礼法规矩。”魏征入朝上奏太宗说:“我听说君臣一心,如同一个整体。置国家大事于不顾,一味追求行为显露痕迹,如果君臣上下都共同遵循这条道路,那么国家的兴衰就难以预料了。”太宗大惊失色说:“我已经悔悟这件事了。”魏征又拜两拜说:“愿陛下让臣做良臣,不要让臣做忠臣。”太宗说:“忠臣、良臣有不同的地方吗?”魏征说:“稷、契就是良臣,龙逢、比干就是忠臣。良臣使自身获得美名,君主得到光耀的称号,子孙世代相传,福禄无边。忠臣自身遭祸被杀,君主陷于愚昧、凶暴的境地,国破家亡,只得到一个忠臣的空名。从这说来,忠臣、良臣相差就远了。”太宗深深接纳了他的观点。太宗在丹霄楼设宴,酒兴正浓时说:“魏征、王圭,从前在东宫,尽心侍奉隐太子建成,当时那么忠心也确实可恶。我能提拔任用他们,以至今日,足以说明我无愧于古人了。但魏征每当他进谏我没有听从时,我说话他就不马上回应,这是为什么呢?”魏征回答说:“臣认为事情有不合适的地方,所以才进谏,如果陛下不听规劝而臣马上答应,那恐怕事情就会照样施行。”太宗说:“只管当时答应,有机会再另外陈述意见,难道不行吗?”魏征说:“从前舜告诫群臣说:‘你们不要当面顺从我,退下后又有话说。’如果臣当面顺从陛下又找机会陈述意见,这就是‘退下后又有话说’”太宗大笑说:“别人说魏征举动粗野、傲慢,我却觉得可爱,正是因为这些啊。”魏征拜谢说:“陛下启发引导臣让臣说话,所以臣敢于进谏,如果陛下不接受臣的进谏,我怎么敢多次触犯皇上的尊严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