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1-2022学年下学期2021级高一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2-07-02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2021级高一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试题说明:1、本试题满分  150     分,答题时间   150   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课内文言文基础知识(本题共6小题,12分)
    1.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冀君实或见恕也
    B.暴秦之欲无厌
    C.暴霜露,斩荆棘
    D.不复一一自辨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信者效其忠                 信:诚信
    B.度义而后动                 度:考虑
    C.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         恤:体恤
    D.洎牧以谗诛                 洎:等到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①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②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③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④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⑤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⑥用之如泥沙   ⑦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⑧多于市人之言语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③⑤⑥⑧       D.②③⑥⑦
    4.下列对各句中加点字活用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②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③不能独完  ④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⑤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   ⑥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⑦择善而从之   ⑧始速祸焉
    A.①②⑤/③⑧/④⑥/⑦            B.①⑤⑥/②④/⑦/③⑧
    C.①②⑤/③⑥⑧/④/⑦            D.①⑤⑥/②③④/⑦/⑧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2分)
    A.其势弱于秦                 而况于明哲乎
    B、为天下理财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C.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终苟免而不怀仁
    D.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6.下列各项中,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戍卒叫,函谷举
    A.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B.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C.终必不蒙见察
    D.苟以天下之大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①在当今世界,儒学的思想价值可以用来为实现各国各地区共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世界新秩序、促进和改善全球治理服务。这是由儒学所具有的本质特性决定的。儒学在中国产生以后,不仅存在和发展于中国,而且传播到亚洲和世界其他地方,一直传承和延续到今天。儒学具有持久不衰的生机与活力,有着不断进步的发展前途,也是由它所具有的本质特性决定的。那么,儒学具有哪些本质特性呢?最主要的是四个方面:开放包容,实事求是,经世致用,与时俱进。
    ②儒学具有开放包容的特性,所以它对别的学说能够兼收并蓄、海纳百川,能够在共存之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也就能够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当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产生之时,与它同时并立的还有老子所代表的道家思想、墨子所代表的墨家思想等等。正是由于虚心向道家、墨家等学说学习,认真从中吸取思想营养,儒家思想才成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首屈一指的“显学”。当它传播到东亚其他地区时,又能与当地的思想文化相融合,促进了东亚文化圈的形成。当佛学传入中国后,儒学不仅与之共存,而且将其引为自己的借鉴取长对象。这些都体现了儒学开放包容的特性,以及由此具备的生生不息的发展活力。
    ③儒学具有实事求是的特性,所以它要求人们“惟是以求、知错即纠”,而不能“知错不改、文过饰非”。实事求是出自中国史籍《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刘德是一个具有儒学思想的人,《汉书》说他“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在中国儒学文化的发展历程中是一以贯之的,是中国历代儒学学者所追求和坚持的。这里举一个例子。东汉著名儒学思想家王充的《论衡》一书有《问孔》《刺孟》两篇文章。文中认为,即使对孔子、孟子这样的圣贤和儒家学说创始人,如果发现他们思想中有疏失有错误,也应加以“问难”,以纠“非”而明“是”。他说:“夫圣贤下笔造文,用意详审,尚未可谓尽得实,况仓猝吐言,安能皆是?”像王充这样敢于指出和纠正前辈儒学思想家著述与言行中错误的学者,在古往今来的中国儒学界所在多有。这说明,求实、求真、求是是儒学文化所具有的重要特性。
    ④儒学具有经世致用的特性,所以它要求人们做到“知行合一、躬行为务”。所谓经世致用,就是要坚持将儒学的道德要求和思想主张应用于个人的修养和国家、社会的治理,也就是儒学大家们坚持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实干兴邦”。在中国西汉时期,著名儒学思想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为汉武帝所采纳。实行这一方针的目的和实质,就是要把积极进取、致用为上的儒家学说确立为治国理政的主导思想。正是由于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充分发挥了治国理政、开物成务的实践功能,才不仅成就了它对中国文明发展不断作出重大贡献,而且保证了它不断从社会实践中吸取养分,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也是儒学能够长久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一个法宝。
    ⑤儒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所以它能够“因时达变、推陈出新”。主张惟陈言之务去、弃旧而图新,反对蹈常袭故、陈陈相因,是中国历代儒学学者和儒学工作者为学与治世的共同追求。儒学产生以后的两千多年间,经历过多次大的自我更新与演进。先是从先秦时期的儒家学说演进为两汉时期的经学;后来又经过魏晋南北朝和隋唐的儒释道三学并立与交融互鉴,演进为宋明时期的理学;随后又经过总结和吸取理学过于空疏的教训,演进为清朝时期的实学。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对传统儒学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改造,弘扬和发展儒学所蕴含的思想精华,使之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正是由于中国历代儒学学者、儒学工作者和具有远见卓识的思想家、政治家,不断根据时代条件、历史使命和社会实践发展变化的需要,适时推动儒学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才保证了儒学与不断前进的社会实践同在,与长流不息的文明之河共进。
    ⑥总之,儒学所具有的这些本质特性是十分宝贵的,是儒学的精髓所在。它们赋予儒学长久不衰的生机与活力,引领和推动着儒学不断为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进步贡献智慧与力量。
    ——摘编自滕文生《儒学文化的特性与前途》(有删改)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儒学开放包容,实事求是,经世致用,与时俱进的本质决定了其具有持久不衰的生机与活力和有着不断进步的发展前途。
    B.如果不虚心向道家、墨家等其他学派学习并认真从中吸取思想营养,儒家思想不可能成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首屈一指的“显学”。
    C.汉武帝为了把积极进取、致用为上的儒家学说确立为治国理政的主导思想,采纳了著名儒学思想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
    D.中国历代儒学学者和儒学工作者在为学与治世中都有着惟陈言之务去、弃旧而图新,反对蹈常袭故、陈陈相因的共同目标。
    8.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以儒学思想价值的现实作用引入,有利于读者重新认识到儒学的现实意义,从而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章以总——分——总的结构从开放包容,实事求是,经世致用,与时俱进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儒学的本质特性,让读者对儒学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C.作者综合运用举例、引用、对比等多种论证方式来阐释儒学的本质特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可读性。
    D.第五段中,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儒学产生以后所经历的多次重大自我更新与演进。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儒学的思想价值对于当今世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广泛推广就可以解决各国各地区共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等一系列问题。
    B.因为儒学能兼收并蓄其他学说,能够在共存之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所以儒学具有开放包容的特性。
    C.在古往今来的中国儒学界中存在很多像王充一样这样敢于质疑前辈儒学思想家著述与言行中错误的学者。他们的存在证明了儒学文化具有求实、求真、求是的重要特性。
    D.儒学所具有的这些本质特性是儒学的精髓所在,历代儒学大家们赋予儒学长久不衰的生机与活力,引领和推动着儒学不断为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进步贡献智慧与力量。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小题。
    废纸不腐
    张爱国
    ①八月十五,进奏院衙署,窗前,苏舜钦看着缓缓西沉的太阳和渐渐热闹的大街,不由一声叹息。好友刘巽问他为何叹息。苏舜钦苦笑了笑,说出自己的烦恼。
    ②原来,作为当世有名的大词人,苏舜钦和他的诗朋文友们每年中秋节都要在京城的文韬阁聚会,赏明月,观舞乐,喝酒赋诗。按惯例,今年当由苏舜钦做东,请柬已于半个月前发出,但直到现在,苏舜钦晚上宴客的银子还没有着落。
    ③刘巽笑了:“好一个苏大学士,连一场宴会都办不起,真是笑煞人也。”
    ④“刘兄莫笑,莫非你办得起?”苏舜钦说着,两人哈哈大笑。
    ⑤“真可笑也!你看他们,其府上日夜车来马往,灯红酒绿,歌舞喧嚣,宾主酣醉,又何时为银子而愁?”刘巽擦去眼角笑出的眼泪,“你我整日囚身于衙署,劳形于案牍,忧心于庙堂与乡野,怎的连一场宴席都办不起?”
    ⑥“刘兄莫气!道不同,则择取不同。他们有他们之择取,你我有你我之择取。你我既然如此择取,即是择取如此生活。”苏舜钦看着刘巽,不无严肃地说,“人生在世,各自有其生活方式。他们以彼方式为乐,你我又何来以此为苦?”
    ⑦“罢了罢了,苏兄还是快快解决这燃眉之急吧。”刘巽说着,眼睛一亮,弯下腰捡起地上的一张废纸,“有了!苏兄,你我何不将此等纸张收集卖去?”
    ⑧“不可不可!”苏舜钦急忙摆手,“此乃衙署之物,朝廷有禁令,不可私占。”
    ⑨“苏兄迂腐!不过废纸耳,百无一用。你我此举实乃废物再用,又合皇上克俭戒奢之倡,有何不可?”刘巽说着就开始捡起来。
    ⑩苏舜钦想了想,也是,这些年来,衙署里用过的废纸很是不少,但大多被当作垃圾,胡乱丢弃,实属浪费;少部分被擦桌抹椅、烧火取暖用了,甚是可惜。苏舜钦似乎给自己找到了理由,于是也蹲下身去捡。
    ⑪好一会儿,两人将地上、橱柜内外和拐角旮旯里的陈年废纸都翻捡出来,擦去痰迹、脚印和霉灰尘土,用麻绳捆上,扛出去卖了。
    ⑫还别说,有这些废纸所卖的银子,苏舜钦晚上的宴会不仅酒菜上佳,还请了京城最著名的歌舞伎前来助兴。宾客们大喜,纷纷夸苏舜钦终于大方了一回,又问他哪里发了财。苏舜钦坐在宾客中间,醉态十足,笑眯眯不语。
    ⑬可是谁也没想到,第二天早朝一开始,一位御史就向皇上参奏苏舜钦,说他目无法纪,侵占公物,监守自盗,罪大恶极。
    ⑭苏舜钦脑中“轰”一声,暗叫不好,他知道这并非冲他而来,而是冲着正在推行新政的范仲淹大人和新政而来——苏舜钦是范仲淹新政的忠诚拥护者和积极推行者。新政因为严重打击了贵族官僚的既得利益,推行以来受到百般阻挠。苏舜钦也清楚,这御史台早已成了保守派攻击改革派的前沿阵地。他想解释,可尚未开口,满朝文武齐刷刷跪下,将此事无限上纲上线,奏请皇上严惩苏舜钦等贪官恶贼。皇上看着眼前的阵势,沉思良久,将苏舜钦、刘巽,以及所有参加宴会的人革职为民,即刻驱出京城。
    ⑮京城外,一场秋雨刚停,夕阳残照,愁云惨淡,秋风萧瑟,乌鸟凄鸣。刘巽抹一把脸颊上的清泪,愤然道:“真小人也,竟拿区区废纸做文章,置你我于此境。”
    ⑯ “刘兄莫怒,俗语曰,虫蝇不噬无缝卵!昨日,倘使你我能克制心中私欲,他们即便欲置你我于死地又能奈何?此事皆由你我私欲贪心所致,不怪他们。”苏舜钦竟然淡淡一笑,“何止不怪?当感激也。”
    ⑰“感激他们?”
    ⑱“刘兄可知昨夜众宾赞我时我心中所想?不瞒刘兄,当时,我为不花分文即得众人之赞而甚为得意,还思忖往后何物可以再卖。刘兄请想,何物可再卖?废纸可卖,新纸可卖否?纸张可卖,笔墨桌椅可卖否?眼中可见之有形物可卖,手中权势之无形物可卖否?终了,岂不是将自己当年刻苦求学以期造福百姓之初心良知一并卖去?如此,你我杀身之罪已成,千古骂名亦成。”苏舜钦认真地说,“刘兄,他们扼你我之私欲贪心于萌芽,岂不当感激?”
    ⑲ “苏兄言重,区区废纸,何至于斯?”刘巽轻轻一叹。
    ⑳ “刘兄差矣!自古以来,所有巨贪大蠹,皆非一朝一夕所成,无不由跬步之错而至千里之罪、千古之耻。”苏舜钦忽然泪流满面,“刘兄,你我被革职事小。一旦祸及范大人和新政,你我定当千古之耻也……”
    补记:史载,北宋年间,由范仲淹发起的“庆历新政”之所以在推行不到一年后即宣告失败,与苏舜钦这一“监守自盗”事件给保守派以借口并最终将改革派一网打尽有着一定的关系。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10.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第①段言简意赅,点明了时间、地点、主要人物,苏舜钦的叹息以及好友刘巽的询问引出了下文对事件起因的叙述。
    B.小说擅长细节描摹,如第⑫段苏舜钦“笑眯眯不语”,表现了其得意之情;第⑯段描写苏舜钦“淡淡一笑”,表现出其嘲讽之意。
    C.小说第⑮段对环境的精雕细刻,让读者如临其境,渲染了苏、刘二人离京时凄清悲凉的气氛,也暗示了人物当时悲伤愁苦的心情。
    D.小说语言以白话为主,人物对话中夹有文言,读来简练流畅又不失典雅,这种文言化的对话很有历史小说的特色,也符合人物的文人身份。
    11.根据小说内容,请简要分析标题“废纸不腐”的含义。(6分)
    12.结合本文,谈谈历史小说中“真实”与“虚构”的关系。(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2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汉武帝后元元年,钩弋夫人之子弗陵,年数岁,形体壮大,多知,上奇爱之,心欲立焉。以其年稚,母少,犹与久之。欲以大臣辅之,察群臣,唯奉车都尉、光禄大夫霍光,忠厚可任大事。上乃使黄门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二年春二月,上病笃,霍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上曰:“君未谕前画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乙丑,诏立弗陵为皇太子,时年八岁。丙寅,以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受遗诏辅少主。光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昭帝始元二年春正月,封大将军光为博陆侯。元平元年夏四月癸未,帝崩于未央宫,无嗣。时武帝子独有广陵王胥,光与群臣议所立,咸持广陵王。王本以行失道,先帝所不用。光内不自安,终迎昌邑王贺诣长安邸。六月丙寅,王受皇帝玺绶,袭尊号。昌邑王即位,淫戏无度,光忧懑,独以问所亲故吏大司农田延年。延年曰将军为国柱石审此人不可何不建白太后更选贤而立之光乃引延年给事中阴与车骑将军张安世图计及昌邑王废,光遣宗正刘德诣孝武皇帝曾孙病已家,洗沐,赐御衣。太仆以軨猎车迎曾孙就斋宗正府。庚申,入未央宫,封阳武侯。已而群臣奏上玺绶,即皇帝位。宣帝地节二年春,霍光病笃,车驾自临问,上为之涕泣。三月庚午,光薨。上及皇太后亲临光丧。霍氏骄侈纵横,及谋反,欲废天子而立霍禹,会事发觉,禹要斩,诸女昆弟皆弃市。与霍氏相连坐诛灭者数十家。
    臣光曰:霍光之辅汉室,可谓忠矣,然卒不能庇其宗,何也?夫威福者,人君之器也,人臣执之,久而不归,鲜不及矣。其得免于身幸矣,况子孙以骄侈趣之哉!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霍光废立》)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延年曰/将军为国柱石/审此人不可/何不建白太后更选/贤而立之/光乃引延年/给事中阴与车骑将军张安世图计/
    B.延年曰/将军为国柱石/审此人不可/何不建白太后/更选贤而立之/光乃引延年给事中/阴与车骑将军张安世图计/
    C.延年曰/将军为国柱石/审此人/不可/何不建白太后/更选贤而立之/光乃引延年给事中/阴与车骑将军张安世图计/
    D.延年曰/将军为国柱石/审此人/不可/何不建白太后更选/贤而立之/光乃引延年/给事中阴与车骑将军张安世图计/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乙丑,古人常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两两相配用以纪年,如“辛亥革命”之“辛亥”,文中的乙丑即乙丑年。
    B.昭帝,是刘弗陵的谥号。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谥号为“昭”的皇帝一般都有好名声。
    C.侯,中国古代爵位名,封建制五等爵位的第二等,一般只授予皇亲国戚与极少数功臣。
    D.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用于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还可用于封王的贵族。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汉武帝特别疼爱小皇子刘弗陵,在观察群臣之后,他以一幅周公背负周成王接受诸侯朝见的图画暗示霍光,让他将来要辅佐刘弗陵继承君位。
    B.汉昭帝死后,没有留下子嗣,霍光没有选择大臣们都支持的广陵王刘胥,而是迎立昌邑王刘贺为新帝,后来,霍光等人又暗中合计将其废黜。
    C.霍光深得汉宣帝器重,霍光病重,汉宣帝亲自驾车登门慰问,为之伤心落泪;霍光去世,汉宣帝和皇太后亲自参加霍光的丧礼。
    D.霍光的后世子孙骄奢跋扈,后来还图谋反叛,最终失败,几十家受霍氏家族牵连而被诛杀,这引发了后世史臣司马光的感叹。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二年春二月,上病笃,霍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5分)
    (2)欲废天子而立霍禹,会事发觉,禹要斩,诸女昆弟皆弃市。(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7--18小题。
    在金日作①
    宇文虚中
    遥夜沉沉满幕霜,有时归梦到家乡。
    传闻已筑西河馆②,自许能肥北海羊。
    回首两朝俱草莽,驰心万里绝农桑。
    人生一死浑闲事,裂眦穿胸不汝忘!
    【注】①金国陷汴京,掳徽、钦二帝。南宋高宗初年,作者奉命出使金国被无理扣留,这首七律写于此时。②西河馆:春秋时期晋国扣留鲁国大臣季孙意如,要把他长期安置在西河地方的宾馆里。
    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写长夜漫漫,浓霜布满帐幕,透出寒气,诗人在苦度夜分。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B.颔联反用典故,写诗人认识到金国的凶残本质,但因为有坚定的信念并不感到悲观绝望。
    C.颈联回首两位君王都在遭受贬辱,遥念祖国原野上已久绝农桑。借景、事间接抒发情感。
    D.这首诗慷慨激昂,基调悲壮。深情至爱与深仇大恨交融而又以形象出之,令人摇荡情性。
    1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1分)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1分)
    1. 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在文章最后正面表明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委婉的口吻中蕴含着锐利的锋芒, 一语点破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的思想实质, 直刺对方要害。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夸张的手法写阿房宫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将阿房宫的奢华与百姓的生活作了鲜明的对比,揭示了秦始皇的残暴的句子是:             ,                       。
    3.在《阿房宫赋》中,杜牧用“          ,                    ”,告诫后世统治者如果不能汲取秦覆灭的教训就会重蹈覆辙,向当朝统治者敲响了警钟。
    4.苏洵认为,齐国没有贿赂秦国,结果“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5.苏洵认为燕赵的灭亡令人同情,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战败而亡国,实在是不得已。
    四 、 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小题。
    1月31日,以冬奥会为主题的京西皮影戏《寻找雪姑娘》在网络上热播,人们纷纷为画面中人物精美的造型装饰、浓郁的京腔京韵赞叹。其实不只是皮影戏,非遗文化与本届冬奥会的紧密融合还体现在很多方面。从苏州非遗剪纸中由真丝制成的“冰墩墩”作品到北京绢人技艺里___________的运动员形象,(    )。
    冬奥遇上非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延伸,也是“匠人”精神的___________。在冬奥系列非遗作品的创作过程中,非遗传承人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皮影戏中“花样滑冰”这一人物动作需要三个人的配合,为使“抛、托、转”的连贯表演更为真实,演员们进行了无数次的尝试与练习,这种___________的工匠精神,让人钦佩。除此之外,“京式雪花”缝制、冬奥风筝制作等非遗文化的“出圈”,不仅点燃了人们的文化自信和人们对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也创造了更多传统与现代碰撞的可能性。
    非遗文化悠远深厚,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百年奥运一脉相承,凝聚着___________的奥林匹克精神。当非遗遇上冬奥,一提一拉,勾勒出花样滑冰的精彩轨迹;一笔一划,书写出双奥之城的时代传奇。
    20.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呼之欲出    薪火相传    精雕细琢    亘古不变
    B. 惟妙惟肖    一脉相承    精雕细琢    颠扑不破
    C. 呼之欲出    一脉相承    精益求精    颠扑不破
    D. 惟妙惟肖    薪火相传    精益求精    亘古不变
    2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再到融雕版、泥塑、糖人等数十项非遗文化于一体的定格动画大片《一切只为热爱》,传统文化与浪漫冰雪的激情碰撞都充分体现
    B. 再到定格动画大片《一切只为热爱》融雕版、泥塑、糖人等数十项非遗文化于一体,传统文化与浪漫冰雪的激情碰撞都充分体现
    C. 再到融雕版、泥塑、糖人等数十项非遗文化于一体的定格动画大片《一切只为热爱》,都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与浪漫冰雪的激情碰撞
    D. 再到定格动画大片《一切只为热爱》融雕版、泥塑、糖人等数十项非遗文化于一体,都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与浪漫冰雪的激情碰撞
    2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不仅点燃了人们的文化自信,激发了人们对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也创造了更多传统与现代碰撞的可能性。
    B. 不仅创造了更多传统与现代碰撞的可能性,也点燃了人们的文化自信,激发起人们对文化传承的使命感。
    C. 不仅创造了更多传统与现代碰撞的可能性,也点燃了人们的文化自信和人们对文化传承的使命感。
    D. 不仅激发了人们的文化自信,点燃了人们对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也创造了更多传统与现代碰撞的可能性。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经济学领域有一个“猴子——大象”法则,说的是规则庞大如“大象”般的巨头企业可以轻易踩死规模较小如“猴子”的初创企业;但行动灵活的“猴子”也可以骚扰到“大象”,让“大象”遭受重创,以小胜大,以弱胜强。这其实就是在说强者应时时警惕周遭的威胁, _____。强弱看似是一对矛盾体, _____,就如《老人与海》中弱小的老人与巨大的马林鱼之间的战斗,老人顽强不屈的意志俨然让自己在这场战斗中成为一个强者,所以, _____。“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卑也”是对强弱动态平衡的敏锐认识,而其起决定作用的是主观的意志和个人的行为方式,它告诉我们强者应自危,弱者勿自卑。
    23.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五、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已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习近平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李大钊
    不要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任正非
    校团委计划举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请你作为学生代表发言,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发言稿,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