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高一试题库 > 月考 >

江西省瑞昌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5月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2-06-21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试卷
参考答案
    1.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红楼梦》‘三重世界’的评论模式……也是未来红学发展的重点方向”错误。由原文“就《红楼梦》哲学世界的研究而言,虽然早在二十世纪初,就有王国维等学者涉足其间,但整体而言,成果有限。在《红楼梦》的三重世界中,这是研究成果最薄弱的一个环节,也是未来红学发展的一个重点方向”可知,未来红学发展的一个重点方向是“《红楼梦》哲学世界的研究”,而不是“《红楼梦》‘三重世界’的评论模式”。
    2.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A.“所以对红学研究无意义”错误。由原文“这个主张主要是针对索隐派‘旧红学’和考据派‘新红学’的积弊而发。不论索隐派苦苦追寻的‘家国历史’之谜,还是考据派的‘自叙传’说,都有将文学真实与历史真实、生活真实混淆之嫌。如何更加完整、准确地把握《红楼梦》的文学世界,‘两个世界’说无力解决这一根本问题”可知,“两个世界”说对红学研究有一定的意义,只是有将文学真实与历史真实、生活真实混淆之嫌,“两个世界”无力解决如何更加完整、准确地把握《红楼梦》的文学世界。B.“从而进入自我封闭的怪圈”于文无据。由原文“如果只是停留在文、史层面,最终不能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去思考人生,则无异于买椟还珠”可知,原文只是说“无异于买椟还珠”,也就是说“本末倒置”,并没有说“从而进入自我封闭的怪圈”。D.“但对待佛教却不甚支持”错误。由原文“他对佛并不迷信,所以才有了‘女儿两字比阿弥陀佛、元始天尊两宝号更尊荣’的思想,才有了笔下人物宝钗的调侃‘我笑如来佛比人还忙’”可知,原文说的是“他对佛并不迷信”,并不是“不甚支持”。
    3.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如实描写,并无讳饰……正因写实,转成新鲜”讲的是生活真实,体现的是《红楼梦》的“现实的世界”,不能体现《红楼梦》的“哲学的世界”。
    4.①材料一侧重于论述《红楼梦》“哲学世界”的重要性,并强调其是未来红学研究的方向;②材料二侧重于论述《红楼梦》是一种以禅为主轴的兼容中国各家哲学的跨哲学,有着丰富的哲学内涵。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材料一第1自然段讲的是三重世界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第2自然段讲的是“哲学的世界”在“诗意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第3段自然段讲哲学的世界在提醒读者透过生活的表象认清生活的本质,第4自然段讲的是借用老子的思想进一步加深对《红楼梦》哲学世界的认识,第5、6自然段讲的是哲学世界对研究《红楼梦》的重      要性。可见材料一侧重于论述《红楼梦》的“哲学世界”的重要性,并强调其是未来红学研究的方向。
    结合材料二第1自然段“《红楼梦》还有其自身的哲学主体特色,可以说,它是一种以禅为主轴的兼容中国各家哲学的跨哲学。它兼收各家,又有别于各家,是一个哲学大自在”可知,先总说《红楼梦》是一种以禅为主轴的兼容中国各家哲学的跨哲学。第2自然段从儒家方面具体论述,第3自然段从道家方面具体论述,由第4自然段关键句“《红楼梦》非常伟大,不仅其文学内涵说不尽,而且其哲学内涵也说不尽”可知,《红楼梦》有着丰富的哲学内涵。可见材料二侧重于论述《红楼梦》是一种以禅为主轴的兼容中国各家哲学的跨哲学,有着丰富的哲学内涵。
    5.①她活在一个“诗意的世界”里,贵为“金玉质”,追求高洁,清高自傲。她生活在处处充满诗意的大观园里,美丽聪颖,多才多艺,茶艺精湛,中秋联诗,极通文墨。②她活在一个残酷的“现实的世界”里,可怜金玉质,求洁不得。自小多病,出家为尼,为人孤僻,不合时宜,权势不容,后被贼人掳走,终陷泥淖中,海边遇害。③她活在一个复杂的“哲学的世界”里,是带发修行的佛家弟子,文学上大爱庄子,感情上情缘末了。自号“槛外人”,以清静无为自守,却六根不净,尘心未尽,不洁不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她活在一个“诗意的世界”里,贵为“金玉质”,追求高洁,清高自傲。且她“文墨也极通……模样儿又极好。”从她能续上黛玉、湘云这两位公认的才女的联诗可知,她的才情之高,就连一向孤高自许的黛玉,都称她是“诗仙”。能有这样的容貌和才情,其家世出身可见一斑。她生活在处处充满诗意的大观园里,美丽聪颖,多才多艺,茶艺精湛,中秋联诗,极通文墨。
    她活在一个残酷的“现实的世界”里,可怜金玉质,求洁不得。妙玉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亲自入了空门,在玄墓蟠香寺出家,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贾母出殡当晚,妙玉出园,到惜春房里坐谈、下棋,被入室打劫的贼寇盯上。次日夜间,妙玉遭劫,照应“无瑕白玉遭泥陷”。宝玉听说,甚不放心,每日长吁短叹,照应“王孙公子叹无缘”。过了些时日,贾府传闻贼寇抢了妙玉下海,妙玉不依,被贼寇杀害了。
    她活在一个复杂的“哲学的世界”里,是带发修行的佛家弟子,文学上大爱庄子,感情上情缘末了。佛家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而妙玉的内心深处,通过对宝玉生日的铭记,暴露了她对红尘情事的渴望。她并没有真的做到四大皆空,六根清净。更奇的是,贾府中秋之夜,妙玉并未在栊翠庵念经打坐,而是出来赏月,且听到了湘云和黛玉的联诗,并邀请二人去栊翠庵喝茶,帮她们续上了最后十三韵,且提到了“失了咱们闺阁面目”这样的话来。由此可知,在妙玉的内心深处,她并未真的将自己看成是出家修行之人,而是出身高贵的闺阁女子,与钗黛湘等人无异。自号“槛外人”,以清静无为自守,却六根不净,尘心未尽,不洁不空。
    6.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小说内容的能力。A.“这说明他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人”错误,结合“辛运鸣突然停下了,并要求别人也不要往前。听,云雀在前头麦棵里唱歌,高兴着哩!队长……一坷垃砸过去,前面麦棵子里就忽地钻出一对鸟,箭一样直射云天,一路飞鸣”可知,辛运鸣是因为队长的做法影响了云雀的歌唱。B.“是为了治愈其婚姻破裂的创伤,足见这段经历对他造成的沉重打击”错误,由“运鸣不急,依然故我”“运鸣住到竹林里,为的是听鸟叫”可知,辛运鸣住到竹林里是为了听鸟叫,而不是治愈婚姻破裂的创伤,也并没有体现婚姻的经历对他造成沉重打击。D.“这暗示了本家侄子有过人的眼力”错误,由原文“他说亏得没给,要不然这个傻丫头也给捐了……”“那信封上的邮票就值两头猪呢”可知,他只知道信封邮票的价值,却不知道信封中曲谱更有价值,所以“过人眼力”一说错误。
    7.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艺术特色的能力。D.“语言华丽蕴藉”错误,这一评价与选项“自然朴实的效果”本身就是矛盾的,这篇小说的语言是朴素简练的。
    8.作用:连用多个“一”说明麻雀之多,呈现麻雀各式各样的状态,为下文交代辛运鸣受麻雀启发,创作乐谱作铺垫。
    效果:使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排比、拟人、比喻,形象生动,富有趣味,丰富了故事内容,读来富有情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品味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从作用角度来看,这段文字是以辛运鸣的视角详细地描写麻雀的黄昏归来的情形,“一个又一个、一串又一串地落在沙滩上,黑压压地……”,连用这些“一”体现出麻雀之多;“小脑袋一点一点,小屁股一翘一翘,细脖子一伸一伸”“走路是一蹦一蹦的,在沙地上留下一个一个的湿湿的‘个’字”“一声旋起”“轰然一片”,这些“一”呈现出麻雀不同的状态,说明辛运鸣观察之仔细,这也就为后文他受到启发创作乐谱做了铺垫。
    从表达效果来看,这里使用多种修辞手法,如“小脑袋一点一点,小屁股一翘一翘,细脖子一伸一伸”使用排比的修辞,强调了麻雀脑袋、屁股、脖子的动作情态;如“打着招呼喝水,梳理一天的疲劳”使用拟人的修辞,赋予麻雀以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动作;如“突然轰的一声旋起,像一团烟雾”使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麻雀飞起的状态。这些修辞让画面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9.①非凡的音乐才能。每天听麻雀的叫声就谱出了美妙的旋律,成为大音乐家。②“谜一般”的消失和成名。突然消失,原因成谜;三十来年后,又突然火起来。③对麻雀的痴迷。对音乐的热爱转化为对麻雀的喜爱和痴迷。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在小村人的眼中,辛运鸣“神经头、书呆子、八成”,但是他因为喜欢听麻雀的叫声开始创作,“依着电线的高低,依着麻雀们的站位,一道线一道线,一只鸟一只鸟,画技不高,倒像是五线简谱”,天天画,也不烦,最终成为一个大音乐家,具有非凡的音乐才能。“后来,辛运鸣不见了,……说法不一,反正,辛运鸣在袁店河上消失了”,三十年后,他创作后收藏的那些“发黄发霉的纸,操弦,推、拉、按、揉,天!竟是美妙的旋律”,辛运鸣的名字和他的音乐作品在他去世三十来年后突然火起来,“谜一般”的消失和成名体现了他的传奇人生。“运鸣住到竹林里,为的是听鸟叫”,每天去听麻雀的叫声,甚至“雨把他淋成了水母鸡,头发一绺一绺地贴在额上,唇头青白,看着比麻雀们还可怜”,对麻雀异常痴迷。
    10.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断句的能力。此句大意:我所住的江对岸就是武昌,山水美到极致。有位老家在蜀地的王生住在城里,(我去了以后)经常被江中风涛阻隔,不能立刻回来,那王生就为我杀鸡做饭,有时在他那里住几天,他一点也不厌烦。从结构和断句的标志看,“所居对岸武昌”是无任何标志的语意式的判断句,“所居对岸”是句中的主语,“武昌”是宾语,即“所居对岸是武昌”,故“所居对岸是武昌”是完整句意,不应断开,排除A、B;“有蜀人王生”是句子主语,“蜀人”是“王生”的定语,“在”在此处是动词,作谓语,“邑中”是宾语,故“有蜀人王生在邑中”是完整句意,不应断开,排除D。
    11.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A.“陈师道”错误,“苏门四学士”分别是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没有陈师道。
    12.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不必追求仕途”错误,“旋作此书,亦不可废应举”,可见苏轼劝太虚不要放弃科举考试,并非表达“不必追求仕途”。
    13.(1)假如这本书写好了,最好也给我看看,应该有人了解你的用心,想来你会明白这个意思的吧。
    (2)晚上我稍微醉了酒,字写得很不像样子,不要怪罪,不要怪罪。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若”,假如;“相”,偏指我;“当”,应当,应该;“喻”,明白。(2)“微”,稍微;“被酒”,醉酒;“书”,书写;“罪”,怪罪。
    14.放浪山水之乐,美食美酒之乐。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以及对人物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题干要求考生依据选文简要概括“苏轼在黄州,困苦之中,感受到的生活之乐”,佐证林语堂的评价:苏轼是“无可救药的乐天派”,说他在任何艰难的情况下都能寻找到生活的乐趣,永葆生命的激情。在《答秦太虚书》节选中,依据文句“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有蜀人王生在邑中。往往为风涛所隔,不能即归,则王生能为杀鸡炊黍,至数日不厌”可概括,放浪山水之乐,美食美酒之乐。
    答案不唯一,考生可结合文本,言之成理都可。
    【参考译文】
    苏轼启:五月末,我弟弟来,带来你写给我的信,劳你在信中情意深厚地慰问我。我每天都想写回信致谢,一直拖到今天。现在又收到你通过驿车寄给我的信,让我更加感激和惭愧。最近已进入初寒天气,你的生活、身体好吗?
    我寄居在这里,大致上还过得去。但我弟弟刚到筠州,就死去一个女儿,我的老奶妈也去世了,哀悼之情还未消去,又收到家里来的信,信中说我的堂兄太子中舍苏不欺也在九月中旬去世。我在异乡既老又病,看到的都是些凄凉的事物,想到人的生命就这样脆弱。又蒙你(在信中)告诉我,你有段时间病得很重,令我高兴的是你现在康复了。
    我们都渐渐老了,不能再像年轻时那样对待自己了,应赶紧用道家之书上说的方术之士的方法,好好地保养、锻炼自己的身体。我在谪居之地闲来无事,略微了解了(道家修炼的)一些方法。我已经向本州的天庆观借好了三间道堂,冬至后就搬进去住,住满四十九天后才出来。要不是被贬、被流放,怎么能这样做呢?你以后一被官务束缚,想要求得四十九天的空闲,哪能再得到呢?应该现在抓紧时间进行,只要选择你平时所谓的简明扼要、容易实施的方法日夜修炼,除了睡觉、吃饭之外,不做其他事情。只要满了(四十九天的)期限,养身的根本就建立了。从此以后你即使再出来处理人间事务,事情一做完心思就返回(到那种境界里去了),自然就不会停止修炼的事了。你收到这封信时,恐怕已过冬至日,但你也不必从冬至日开始修炼。
    你寄来给我看的诗文,都写得十分高超,美妙到了极点,娓娓道来,有一种逼人的才华。像我这样的人也用不着逼了。你以后免不了要求官、求俸禄,要通过科举考试求官俸,参加科举考试不一定能够中举。我私下里为你考虑过,可以多写些书,像你寄示的《论兵》和《盗贼》的这些文章都写得很好,只要像这样的写它数十篇,有明显的实用价值,不一定要触及现在的事。但你这些时日写这类书时,也不能忘记了做参加科举考试的准备。假如这本书写好了,最好也给我看看,应该有人了解你的用心,想来你会明白这个意思的吧。
    我刚到黄州,薪俸已断,家中人口不少,我自己很为此事担忧,只好厉行节约之法。每个月初一,就取出四千五百钱,分为三十份,把它们悬挂到屋梁上,每天清晨,用把挂书画的长柄叉子挑下一份来,就把叉子藏起来,把那些每天用不完的钱仍旧放到大竹简里贮存起来,用来招待客人,这是贾耘想出来的老办法。我估计钱囊中的钱还可以用一年多的时间,到时候另外筹划,水到渠成,不用预先考虑,这样一来,我心中记挂的事就一件也没有了。
    我所住的江对岸就是武昌,山水美到极致。有位老家在蜀地的王生住在城里,(我去了以后)经常被江中风涛阻隔,不能立刻回来,那王生就为我杀鸡做饭,有时在他那里住几天,他一点也不厌烦。又有一个姓潘的年轻人,在樊口开了家酒店,我常常乘小船径直到他的酒店旁,那里有乡村酿的酒,味道很醇酽。这里柑子、橘子、椑子、柿子很多,芋头大得长达一尺多,不比蜀地的差。外县的米一斗二十钱,从水路可以运来。这里的羊肉价格和北方一样,猪肉、牛肉、獐肉、鹿肉价格低得如同泥土,鱼、蟹根本就不计算价钱了。歧亭的监酒胡定之,随车载有万卷书,喜欢借给别人看。黄州官署里的几个官员,家里人都善于做菜,喜欢举行宴会。太虚你看看这些事,我的生活不是还过得去吗?我想与你说的话无穷无尽,但纸用完了。你打开信读到这里,可以想见我掀起胡子呵呵一笑。
    又快到年末岁尾了,天气非常寒冷,请你千万自己保重。晚上我稍微醉了酒,字写得很不像样子,不要怪罪,不要怪罪。别的不一一细说了。苏轼再拜。
    15.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C.“对比……暗示二人对休官的矛盾心态”错误,首联“心源不受一尘侵”,是作者勉励盖、郭两位郎中心境要提高一层。心境保持高洁,不受俗生侵扰。尾联中“逃禅”说盖、郭两人饱尝世味,该有遁归佛门的出世之思。这两处均为作者对盖、郭二人的勉励和忠告,没有形成对比,也没有暗示二人对休官的矛盾心态。
    16.①当下世态千变万化,要一如既往保持高洁情志,不受俗尘侵扰;②珍惜大好春光,不受“公事”牵绊,享受生活的乐趣;③尽享天伦之乐,看淡人生浮沉,回味往昔友情,遁世参悟禅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首联出句“世态已更千变尽”,作感慨语以进一步申述必须休官的理由。对句“心源不受一尘侵”是作者勉励盖、郭两位郎中心境要提高一层,心境保持高洁,不受俗生侵扰。
    颔联作者指出“无公事”,才能够真正消受“青春白日”的乐趣,才能够听出“紫燕黄鹂”的“好音”,妙在不说“才能够”的道理,只写景物,这是休官的乐趣。可见,作者劝慰二人休官之后应珍惜大好春光,不受“公事”牵绊,享受生活的乐趣。
    颈联作者在诗中向盖、郭两人提出休官后应取的态度:夏天“三伏”大暑和寒冬季节的变化,以及“伏祭”“腊祭”等祭祀礼节,你们都不用管,让儿孙去关心得了;天上水底“鱼鸟”的“飞沉”,也可听其自“逐”,不要去引起遐思。结联“黄公垆下曾知味,定是逃禅入少林”说盖、郭两人饱尝世味,该有遁归佛门的出世之思,可见作者劝慰二人休官之后应尽享天伦之乐,看淡人生浮沉,回味往昔友情,遁世参悟禅理。
    17.(1)族秦者秦也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2)有善始者实繁   能克终者盖寡(3)名实已明   而天下之理得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生要注意下列字词的书写:“劫”“繁”“寡”。
    18.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第一处,归根结底:归结到根本上。追根问底:追究底细。一般指追究事情的原由。根据语境是说共同富裕根本上要靠全体人民共同奋斗,宜用“归根结底”。第二处,循序渐进:(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此处有逐渐提高之意,宜用“循序渐进”。第三处,久久为功:持之以恒,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历久弥坚:经历时间越长久,越显得坚定不移。此处强调“持之以恒”而非“坚定不移”,宜用“久久为功”。第四处,胼手胝足:手和脚都磨出了老茧。形容十分辛勤劳苦。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一番事业。此处用来形容“奋斗”,强调亿万人民长期辛勤劳作,宜用“胼手胝足”。
    19.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波浪线的句子语病有二:一是全句主语成分残缺,可将“全国两会”移至句首;二是“在推动共同富裕上大有作为,也必将大有可为”语序不当,改为“在推动共同富裕上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全都修改正确的只有C项。
    20.画横线的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财富比作“蛋糕”,把努力创造财富比作把“蛋糕”做大做好,把合理分配财富比作把“蛋糕”切好分好。这一比喻将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所要经过的两个阶段说明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结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切好、分好”一句分析画横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可知,“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中的“蛋糕”是喻体,“财富”是本体,“蛋糕”和“财富”具有相似性;接着句中把努力创造财富比作把“蛋糕”做大做好,把合理分配财富比作把“蛋糕”切好、分好,所以该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根据句中说的先“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把‘蛋糕’切好、分好”分析,该句的本意为: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努力创造财富,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分配财富,这一比喻生动形象的将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所要经过的两个阶段说明得通俗易懂。
    21.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连贯的能力。联系前文“没有人愿意吃苦,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理上的,但是……”可知,此处的重点是“人们有必要吃苦”,可以排除A、D;结合后文“一点苦都不肯吃,将来就可能要吃大苦头”,可知吃苦可以让将来少吃苦头,换句话说,此时吃苦可以让将来更加幸福。“长久的健康和幸福”是目的,而不是缘由。所以排除C。综合以上,括号处应填“为了长久的健康和幸福,人们有必要吃点苦”。所以选B。
    22.示例:①但能使人精神焕发②适应了这些特殊的苦味③到自觉地利用苦物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情境补写题一定要紧密联系上下文,填写的句子要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第一处补写,联系前文“虽然有些苦味”可知,此处需与“虽然”连接上,要填表转折的词,比如“但是”,联系后文“于是茶和咖啡的功效就这样被发现了”得出,此处要写“茶和咖啡的功效”,联系生活实际,“茶和咖啡的功效”是提神。所以,第一处补写可以是“但能使人精神焕发”。第二处补写,联系前文“有时候,我们把某些苦味的植物与别的食物一起烹调,能够使食品比原来更加可口或者有香味,慢慢地我们就……”和后文“比如,苦瓜……苦味就很受人们的欢迎”,可知人们慢慢就适应了这些苦味。所以,第二处补写可以是“适应了这些特殊的苦味”。第三处补写,从前文“人们从天然地排斥苦味”和后文“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可知,第三处补写该是这个过程的结果,“从……到……”,联系全段可知人们逐渐接受了某些苦味并且利用一些苦味去提神或让食物变得可口。所以,第三处补写可以是“到自觉地利用苦物”。
    2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借古人观点,指出了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对于人们为学、处世的重要作用。欧阳修“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从正面赞扬了那些在穷困中没被打倒,还能不断磨炼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力的人,并指出了它给人在为学上带来的成就“穷而后工”。而苏轼对贾谊的评价,则从反面批评并指出了贾谊没有坚韧不拔的意志而造成遗憾的原因:在思想性格上,“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使他不能产生坚韧不拔的思想和意志;在方法上,“不知默默以待其变”,使他只能以最痛苦的方式对待人生苦难。
    写作时,可以借用材料中的方法,采用正反对照的方式来论证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对人的重要性,可分别引用古今中外因具备坚韧不拔意志而成功的人,以及不具备坚韧不拔意志而导致失败的人的相关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而对于坚韧不拔的意志这一思想品质对人的意义,可从小到大展开,分别从读书学习、为人处世、成就事业等方面逐层深入。
    【立意】
    (1)坚韧不拔的意志,有可成,无则败。
    (2)坚韧不拔的意志,能助我们学有所成。
    (3)只有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才能到达人生高峰。
    【例文】
    坚韧崇成泰华岑 学竞志满馥郁臻
    “少年不惧岁月长,彼方尚有荣光在。”古代先贤欧阳修盛赞有志于学问之人坚韧不拔,苏轼亦批评贾谊缺乏坚强意志。而作为孜孜于学业、追求理想的青年学生而言,更应以坚强意志为学处事,奉献家国!
    终且乾乾,但行不倦。坚韧的意志是为学路上的压舱石。
    “云路鹏程九万里,雪窗烛火二十年”。今日我们回顾欧阳修的教诲,依旧可感受到志于学的学子在穷困中磨砺自我的坚强品质,展望当今漫漫求学路,亦有无数学子在求学之路上永不言弃。且看邢益凡罹患渐冻症却坚持求学,让每一天都充满意义;且看江梦南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仍满怀期盼,创造学术的高峰;且看谭婷专心法考,只为能帮助与自己一样的聋哑人获得法律的公正。于无声处起惊雷,于鸿蒙处现曙光,于困苦中磨砺自己,他们精益求精,永不言弃。正因有坚强的意志,才有了他们为学的巨大成就,坚强的意志助力学问的成就。
    踽踽独行,朝乾夕惕。坚韧的意志是为人处世、实现志向的指南针。
    “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苏轼对贾谊的批评反向证明了没有坚强意志将带来的严重后果。当今竞争日益激烈,若无坚强的意志,便难以成功。君且忆羽生结弦从伤病中站起,于痛苦中重生,一步步接近理想;且看樊锦诗孤守敦煌几十载,保存中华文化精华;且看毛相林咬牙坚持,开辟出山天路。“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用坚强的意志支持,便终能成就理想,铸就事业辉煌。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坚韧的意志是报国路上的驱动器。
    “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拥有坚定意志,不仅能够为学成事,还可更好地奉献家国。从脱贫攻坚的战场到国旗飘扬的赛场,从与病魔斗争的医院到每一个平凡岗位,到处皆有坚强的意志。君不见张桂梅扎深山创办女校,阻断贫穷的代际传播,走向更大的世界;君不见顾诵芬辞别家人,屡次实践,看飞机翱翔碧空;君不见北斗团队夜以继日,几代传承,让国人拥有自己的导航系统。无数事迹均在表明,正因坚强意志,我们的报国路方步伐坚定。
    反观当下,部分青年学生在孜孜于学业、追求人生理想的过程中意志不够坚定,导致“志大而量小,学有余而识不足。”这就需吾辈青年坚定意志,勇敢面对挑战与挫折。
    舒天朝晖,磅礴东方:鹿鼎春秋,会猎八方。无论为学亦或逐梦,吾辈青年学生自当牢记欧阳修的教训,坚定意志,成就学业理想,奉献家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备变而奋进;路迢迢其艰深兮,吾将满愿而前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