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哈姆莱特(节选)》预习提示

http://www.newdu.com 2018-11-17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哈姆莱特》也译作《王子复仇记》,是莎士比亚最主要的悲剧作品之一。这是一部感悟人生的巨著,有人甚至说是迄今为止最透彻的人生写照。全剧以哈姆莱特和克劳狄斯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为线索展开。主要剧情是:从老国王哈姆莱特的鬼魂那里,哈姆莱特得知了叔父克劳狄斯杀害兄长、篡夺王位、骗娶兄嫂的罪行;哈姆莱特为了复仇开始装疯,克劳狄斯怀疑哈姆莱特察觉了内情,便派人刺探他;哈姆莱特用一出有“谋杀”情节,并且所用手段和克劳狄斯杀害老国王的手段相类似的戏剧,来试探克劳狄斯,以此判断鬼魂所说的话是否真实;克劳狄斯果然露出了马脚,心里对哈姆莱特十分忌惮;不明底细的王后乔特鲁德找哈姆莱特谈话,哈姆莱特误杀躲在幕后偷听的大臣波洛涅斯,克劳狄斯借机立即派他到英国去,并在公文里让英国国王处死哈姆莱特;哈姆莱特半路上识破了克劳狄斯的奸计逃了回来,克劳狄斯又设计让哈姆莱特和波洛涅斯的儿子雷欧提斯决斗比剑。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幕第二场《城堡中的厅堂》,主要情节是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比剑,这是全剧的高潮。老辣狠毒的克劳狄斯抢占了先机,安排了看上去万无一失的“比剑”圈套。
    课文难度大,为了更好地领会作品深刻的含义,建议采用下面的学习方法:
    1.赏读这篇戏剧要注意作品反映事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哈姆莱特的故事,最早见于12世纪末丹麦历史学家萨克索所著的《丹麦史》,讲述的是发生在8世纪末丹麦的历史故事。16世纪末英国作家把它改编成戏剧,以复仇为主题,极为流行,但已失传,莎士比亚的作品一般公认是根据那部失传的悲剧改编的,但莎士比亚采用借古讽今的办法,把这个中世纪的复仇故事写成为一个具有新时代特点和深刻意义的社会悲剧。尽管剧情发生在中世纪的丹麦,然而剧中所写的矛盾冲突和社会环境处处使人联想到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英国现实,即伊丽莎白末年。此时正是英国封建关系瓦解,资本主义关系兴起的交替时代。一方面,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并日益暴露出它的腐朽性和反动性;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也加紧了对农民的掠夺。作品充分体现了时代的社会本质,揭示了当时的阶级矛盾。
    2.欣赏戏剧,要把握人物之间的关系,看看它如何推动剧情发展。“比剑”是《哈姆莱特》最后的一个场面,也是全剧的高潮,剧中各种矛盾错杂交叉,有哈姆莱特和克劳狄斯的矛盾,有雷欧提斯和哈姆莱特的矛盾,还有克劳狄斯和雷欧提斯既互相勾结又各怀不同心计的矛盾,还有国王仇子和王后爱子的矛盾,赏析这一部分,要注意主要人物之间的这些复杂关系是如何推动情节的发展。
    3.赏析课文节选的这一部分,要注意从文化的角度进行解读,因此,对西欧的文化,特别是中世纪的宗教文化,骑士文化(包括决斗的文化)和风俗习性,要有一定的了解,不然就有可能对剧本的内容不理解,甚至还可能作出错误的解读。例如对奥斯里克充当说客那一节,《教师用书》说只是为了“插科打诨”,“不是剧情发展所必需的”,即是不明“决斗文化”的误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