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高二试题库 > 月考 >

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下学期月考高二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2-05-31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高一语文试卷答案
    【解析】 A、C、D和例句都是判断句, B项是被动句。
    2.【答案】B
    【解析】 A项,“暴”应读“pù”;C项,“为”应读“wéi”;D项,“洎”应读“jì”。
    3.【答案】C
    【解析】 ②古义为“祖辈父辈”;③古义为“到了……地步”;④古义为“智慧与力量”;⑥古义为“它的实际数目”;⑧古义为“旧事”。
    4.【答案】B
    【解析】 B项为名词作状语,A、C、D三项为形容词用作名词。
    5.【答案】D
    【解析】 A项,介词,引进对象;B项,“至于”为一固定短语;C项,介词,在;D项,与例句中皆是“比”的意思。
    6.D【解析】
    本题:
    ①辇:名词作状语,乘辇车。
    ②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
    ③铛、石:名词的意动用法,把……看作铁锅,把……看作石头。
    ④礼:名词用作动词,礼遇,以礼相待。
    ⑤收藏:动词用作名词,收藏的金玉珍宝。
    ⑥日、月:名词作状语,天天地,一月月地。
    ⑦族:名词用作动词,灭族。
    ⑧鉴: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鉴。
    ⑨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⑩终:形容词用作动词,坚持到底。
    综上,①⑥名词作状语;②动词的使动用法;③⑧名词的意动用法;④⑦名词用作动词;⑤动词用作名词;⑨⑩形容词用作动词。故选D。
    7.D【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D项,“《左传》叙事详备,写人生动,细节传神;《史记》长于记述辞令,叙事简洁”说法错误。《左传》把《春秋》中的简短记事,发展成为完整的叙事散文,《左传》中的记言文字,主要是行人应答和大夫辞令,包括出使他国专对之辞和向国君谏说之辞等。这类记言文字无不简洁精练,委曲达意,婉而有致。《史记》叙事简练含蕴,词约义丰,从大处落笔,善于以小见大,叙述手法多样化,写人善用“互见法”,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因此,应是“《左传》长于记述辞令,叙事简洁;《史记》叙事详备,写人生动,细节传神”。故选D。
    8.A【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①“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的;“月”,名词作状语,一月月的。
    ②“鼎”,名词作状语,把宝鼎;“玉”,名词作状语,把宝玉。
    ③“礼”,名词作动词,礼待、礼遇。
    ④“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⑤“焦土”,名词作动词,变成焦土。
    ⑥“朝”,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夜”,名词作状语,在晚上。
    综上,①②⑥都属于名词作状语,③⑤为名词作动词,④为意动用法。故选A。
    9.C【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中古今异义现象的能力。
    A.“祖父”,古义:祖辈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
    B.“气候”,古义:天气冷暖。今义: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
    C.“甚惜”,很珍惜。古今义相同。
    D.“其实”,古义:实际上。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而含转折)。故选C。
    10.C【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见:表被动/用在动词前,表示施动者对自己怎么样,翻译成“我”。
    B.缦:萦绕/久,长时间(站立)。
    C.族:名词作动词,灭族/名词作动词,灭族。
    D.举:施行/攻占,这里指被攻占。
    故选C。
    11.B  句意:是关系到国家安危的地方,藩王不能世袭,朝廷不能轻率任命,这都是国家大计,(杜牧)嫌怪自己不在其位却发表言论,实在有罪,所以写了《罪言》。
    前面讲“钜封剧镇”,为“系天下轻重”的主语,“所以”后面不能断开,如果断开,语句缺主语,排除CD。“嫌”的宾语为“不当位而言”,不是“不当位”;“实”是实在的意思,修饰“有罪”,表判断,“实有罪”可以独立成句,“言”后面需要断开,排除A。故选B。
    12.D“长官称为吏部侍郎”错误。长官称为吏部尚书。故选D。
    13.C     C.“一生从未被重用”概括不当。结合“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宰相李德裕素奇其才”“历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复乞为湖州刺史。逾年,以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而牧困踬不自振,颇怏怏不平”等分析,几次提拔为左补阙、史馆修撰,改任膳部员外郎。宰相李德裕一向认为他是奇才;历任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回京担任司勋员外郎,常兼任史馆的职务。改任吏部员外郎,又请求担任湖州刺史。过了一年,以考功员外郎的身份担任知制诰一职,升任中书舍人;杜牧官场受挫不能振作自己,心里很郁郁不平。不能推断出杜牧“一生从未被重用”。故选C。
    14.(1)戍边的士卒(陈胜、吴广率领的起义军)呐喊(起来),函谷关被攻取,楚国人放了一把火,可惜(富丽堂皇的阿房宫)化为一片焦土!
    (2) 河阳西北距离天井关一百多里,用一万兵修筑堡垒,截断路口,筑高壁垒不与他们交战。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举”,被攻占;“可怜”,可惜,遗憾;“焦土”,变成焦土,名词作动词。
    (2)“去”,距离;“为”,修筑,修造;“窒”,截断;“勿与战”,应该是“勿与(之)战”,省略句。
    15.行为自由,不拘细节;刚直(正直)有奇节;有担当,敢议论国家大事,指陈利弊特别中肯;有奇才。
    结合“不为龊龊小谨”分析,不做谨小慎微的事,不拘细节。
    结合“牧刚直有奇节”“牧亦以疏直”分析,杜牧性格刚直,有奇特的气节,正直坦率。
    结合“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至”分析,敢议论国家大计方针,剖析利害关系特别切中要害,有担当。
    结合“少与李甘、李中敏、宋邧善,其通古今,善处成败,甘等不及也。牧亦以疏直,时无右援者”分析,年轻时与李甘、李中敏、宋邧交好,他通晓古今,善于决断成败,李甘等人比不上他。可见其有奇才。
    参考译文:
    甲文
    ……唉,一个人的意愿,也就是千万人的意愿啊。秦皇喜欢繁华奢侈,人民也顾念他们自己的家。为什么掠取珍宝时连一锱一铢都搜刮干净,耗费起珍宝来竟像对待泥沙一样。致使承担栋梁的柱子,比田地里的农夫还多;架在梁上的椽子,比织机上的女工还多;梁柱上的钉头光彩耀目,比粮仓里的粟粒还多;瓦楞长短不一,比全身的丝缕还多;或直或横的栏杆,比九州的城郭还多;管弦的声音嘈杂,比市民的言语还多。使天下的人民,嘴上不敢说,心里却敢愤怒。可是失尽人心的秦始皇的思想,一天天更加骄傲顽固。结果戍边的陈胜、吴广一声呼喊,函谷关被攻下,楚兵一把大火,可惜阿房宫化为一片焦土。
    唉!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啊。消灭秦王朝的是秦王朝自己,不是天下的人啊。可叹呀!假使六国各自爱护它的人民,就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来抵抗秦国。假使秦王朝又爱护六国的人民,那么皇位就可以传到三世还可以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族灭它呢?秦人来不及哀悼自己,而后人替他们哀伤;如果后人哀悼他却不把他作为鉴戒吸取教训,也只会使更后的人又来哀悼这后人啊。
    乙文
    杜牧字牧之,善于写文章。考中进士,又选中贤良方正科。沈传师上表他担任江西团练府巡官,后来杜牧又担任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提拔为监察御史,上书称病在东都设立分衙门。因弟弟杜耾病重辞去官职。又担任宣州团练判官,被授官做殿中侍御史内供奉。
    这时候刘从谏镇守泽潞,何进滔占据魏博,非常骄纵傲慢,不遵守国家法律。杜牧追究责怪长庆年间以来朝廷的处置策略,又失去崤山以东地区,巨大重要的封镇是关系到国家安危的地方,藩王不能世袭,朝廷不能轻率任命,这都是国家大计,(杜牧)嫌怪自己不在其位却发表言论,实在有罪,所以写了《罪言》。
    几次提拔为左补阙、史馆修撰,改任膳部员外郎。宰相李德裕一向认为他是奇才。会昌年间,黠戛斯打败回鹘军,回鹘族部落溃退进大漠南部,杜牧劝说李德裕不如马上攻取,认为:“两汉进攻匈奴,常在秋冬两季,而秋冬时节匈奴兵力强盛,母马没有怀胎哺乳,与匈奴交战,所以败多胜少。现在如果在盛夏征调幽州并州的精锐骑兵和酒泉的士兵,出其不意,可一举全歼!”李德裕认为这策略很好。
    遇到刘稹拒不执行朝廷的命令,皇帝命令各节度使率兵征讨他,杜牧又送信给李德裕,认为“河阳西北距离天井关一百多里,用一万兵修筑堡垒,截断路口,修筑高墙不与他们交战。成德军与昭义军是仇敌,王元达想报仇雪恨自然会奋勇作战,但不能长驱直入攻打上党,他攻击的对象一定会在西面。现在如果率领忠武军、武宁军加上青州五千精兵及宣润二州二千弓弩手,取道绛州进军,不出几个月,一定会毁灭叛贼刘稹的巢穴。昭义军的粮草,全部仰仗崤函以东地区,节度使平常率军留在邢州就食,崤山以西的兵力少,可以乘虚攻取,所以用兵听说是宁拙于机智而兵贵神速,没有看到巧谋秘计能长久(不被识破的)”。不久泽州、潞州被平定,大致按照杜牧的策略(实行)。历任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回京担任司勋员外郎,常兼任史馆的职务。改任吏部员外郎,又请求担任湖州刺史。过了一年,以考功员外郎的身份担任知制诰一职,升任中书舍人。
    杜牧性格刚直,有奇特的气节,不做谨小慎微的事,敢议论国家大计方针,剖析利害关系特别切中要害。年轻时与李甘、李中敏、宋邧交好,他通晓古今,善于决断成败,李甘等人比不上他。杜牧因为正直坦率,当时没有谁帮助他。堂兄杜悰历任将相,但杜牧官场受挫不能振作自己,心里很郁郁不平,逝世时年仅五十岁。当初杜牧梦中有人告诉他说:“你名字应该叫毕。”又梦中写道“皎皎白驹”四字,又写道“过隙也。”不久,蒸饭时饭甑破裂,杜牧说:“不吉祥。”因此自己写了墓志,把自己写的文章全部烧了。杜牧在诗歌方面的特点是情致豪迈,当时人们号称为“小杜”,来与杜甫区分开。
    16.C    C.“直接指责”错误,应为“委婉指责”。颔联中诗人正是通过小人得势、贤臣见弃这一形象的对比,婉转而深刻地指责了怀王的昏聩,鞭挞了郑袖的惑主,以及痛惜屈原的被逐。故选C。
    17.①对江山依旧、人事全非的慨叹。(兴废由人事,非凭山形。)
    ②对如今天下一统的自豪、赞美。③对拥兵割据的藩镇的警戒。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武关上长风浩荡,戍旗翻卷,残阳如血。晚唐时期,尽管形式上维持着统一的局面,实际上,中央王朝在宦官专权、朋党交争的局面下势力日益衰败,地方藩镇势力日益强大,几乎形成了“无地不藩,无藩不叛”的局面。这不能不使怀  
    有经邦济世之志和忧国忧民之心的诗人忧心忡忡,表达了诗人对江山依旧、人事全非的慨叹。
    如今天子神圣,四海一家,天下统一,对如今天下一统的自豪、赞美,表达诗人对唐王朝的良好祝愿。
    面对唐王朝渐趋没落的国运,诗人站在武关前,思绪万千。于是对历史的反思,对现实的忧思,一齐涌上心头,形于笔底。他希望唐王朝统治者吸取楚怀王的历史教训,任人唯贤,励精图治,振兴国运。同时也向那些拥兵割据的藩镇提出了警戒,不要凭恃山川地形的险峻,破坏国家统一的局面;否则,不管弱吐强吞,其结局必将皆成空。
    18.B     A.借代,“丝竹”代乐器,部分代整体。
    B.比喻,“尘网”喻指庸俗污浊的官场。与文中画线句子的修辞方法一致。
    C.运用了对偶、拟人、借代的修辞手法,把山水描写得有情且有趣。山水本是无情之物,可诗人说水“护田”,山“送青”,水对田有一种护惜之情,山对人有一种友爱之情,这就使本来没有生命的山水具有了人的情思,显得柔婉可爱,生动活泼。本来水是环绕着绿色的农作物,但诗人没说具体的植物,而是用植物的色彩来代替,说“将绿绕”,环绕着绿意;青色,也是虚的,是没法送的,诗人却说山要“送青来”,这就化实为虚,诗意盎然。
    D.夸张。诗句以“可摘星辰”极其夸张的手法凸显了山寺之高耸入云,展现了一幅空灵壮美的“星夜山寺图”。故选B。
    19.①比起它以后的诗坛来也是如此   ②做到语言明白易懂并不难   ③如果远离了日常的生活语言/如果不能植根于日常的生活语言
    第一空,从前文“唐诗的语言明白易懂。它不但比起唐以前的诗坛来是如此”和后文“例如明、清的诗歌,它们离我们的时代要近得多,那么为什么反而不如唐诗那么明白易懂呢”可知,①中所填入内容应是关于比起唐诗以后的诗坛唐诗也是语言明白易懂的。故可填入“比起它以后的诗坛来也是如此”。
    第二空,从后文“难的是以那么浅近的语言却能取得那么精湛的艺术成就”可知,②中的内容应是说某一方面的事物不难,从上文“唐诗的语言明白易懂”可知,此处应是说语言明白易懂并不难,故可填入“做到语言明白易懂并不难”。
    第三空,从后文“诗歌的花果就容易枯萎”可知,这是诗歌不植根于日常的生活语言所造成的后果。那么③中所填入内容应是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也就是诗歌远离了日常的生活语言或不能植根于日常的生活语言。而根据文中意思可知,此处这种原因是作者的一种假设,所以应该加上关联词“如果”,故可以填入“如果远离了日常的生活语言”或“如果不能植根于日常的生活语言”。
    20.(1)一肌一容    尽态极妍  
    (2)二川溶溶    流入宫墙  
    (3)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4)各抱地势    钩心斗角   
    (5)绿云扰扰     梳晓鬟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