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高二试题库 > 月考 >

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下学期月考高二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2-05-31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高二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的句式与“明星荧荧,开妆镜也”不同的一项是(  )
    A. 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B.戍卒叫,函谷举
    C.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D.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2.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革灭殆尽(dài)暴霜露(bào)       B. 思厥先祖父(jué) 胜负之数(shù)
    C. 弊在赂秦(lù)为国者(wèi)        D. 不得下咽(yàn)洎牧以谗诛(zì)
    3.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古今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
    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③至于颠覆,理固宜然④可谓智力孤危⑤然后得一夕安寝⑥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⑦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 ①②⑦    B. ③④⑤      C. ①⑤⑦     D.④⑥⑧
    4.下列各项中,加线词语的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C. 不能容于远近               D.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5.下列各项中,与“其势弱于秦”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齐人勿附于秦               B.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C. 吾祖死于是                 D. 师不必贤于弟子
    6.下列加点词语,从词类活用角度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①辞楼下殿,辇来于秦②李牧连却之③鼎铛玉石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⑤燕赵之收藏⑥日削月割⑦族秦者秦也⑧后人哀之而不鉴之⑨盖失强援,不能独完,⑩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A.①④/②⑤/③⑧⑨/⑥⑦⑩         B.①⑤/②⑥⑦/③⑧/④⑨⑩
    C.①⑥⑦/②⑤⑧/③⑨/④⑩         D.①⑥/②/③⑧/④⑦/⑤/⑨⑩
    7.下列选项中,有关文化常识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钩心斗角”一词出自《阿房宫赋》,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钩心,指各种建筑物都与中心区相连;斗角,指屋角相对。
    B.古代男子在二十岁时行加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同时赐以字,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
    C.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千乘之国”意思是指拥有许多兵马的国家,出自《论语·先进篇》。
    D.《左传》和《史记》都有高超的叙事艺术。《左传》叙事详备,写人生动,细节传神;《史记》长于记述辞令,叙事简洁。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
    ①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②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③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④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⑤可怜焦土    ⑥朝歌夜弦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⑥
    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一致的一项是(    )
    A.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B.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C.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D.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终必不蒙见察    或见恕也            B.廊腰缦回    缦立远视
    C.族秦者秦也  谁得而族灭也            D.举先王之政     函谷举
    二、文言文阅读
    甲文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乙文
    牧,字牧之,善属文。第进士,复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吏,移疾分司东都,以弟耾病弃官。复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
    是时,刘从谏守泽路,何进滔据魏博,颇骄蹇不循法度。牧追咎长庆以来朝廷措置术,复失山东,钜封剧镇,所以系天下轻重不得承袭轻授皆国家大事嫌不当位而言实有罪故作《罪言》。
    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宰相李德裕素奇其才。会昌中,黠戛斯破回鹘,回鹘种落溃入漠南,牧说德裕不如遵取之,以为:“两汉伐虏,常以秋冬,当匈奴劲弓折胶,重马免乳,与之相校,故败多胜少。今若以仲夏发幽、并突骑及酒泉兵,出其意外,一举无类矣。”德裕善之。
    会刘稹拒命,诏诸镇兵讨之,牧复移书于德裕,以“河阳西北去天井关强百里,用万人为垒,窒其口,深壁勿与战。成德军世与昭义为敌,王元达思一雪以自奋,然不能长驱径捣上党,其必取者在西面。今若以忠式、武宁两军益青州精甲五千、宣润弩手二千,道绛而入,不数月必覆贼巢。昭义之食,尽仰山东,常日节度使率留食邢州,山西兵单少,可乘虑袭取。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俄而泽潞平,略如牧策。历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复乞为湖州刺史。逾年,以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
    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至。少与李甘、李中敏、宋邧善,其通古今,善处成败,甘等不及也。牧亦以疏直,时无右援者。从兄悰更历将相,而牧困踬不自振,颇怏怏不平。卒,年五十。初,牧梦人告曰:“尔应名毕。”复梦书“皎皎白驹”字,或曰“过隙也”。俄而炊甑裂,牧曰:“不祥也。”乃自为墓志,悉取所为文章焚之。牧于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杜甫云。
    (节选自《新唐书》)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所以系天下轻重/不得承袭/轻授皆国家大事/嫌不当位/而言实有罪/故作《罪言》。
    B.所以系天下轻重/不得承袭轻授/皆国家大事/嫌不当位而言/实有罪/故作《罪言》。
    C.所以/系天下轻重/不得承袭/轻授皆国家大事/嫌不当位/而言实有罪/故作《罪言》。
    D.所以/系天下轻重/不得承袭轻授/皆国家大事/嫌不当位而言/实有罪/故作《罪言》。
    1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隋朝始设进士科。元、明、清时,进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B.贤良方正,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方正科,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
    C.仲夏,古历法习惯于把夏季分为孟夏、仲夏、季夏,由此可见,仲夏为夏季的中间月份,即午月,一般也指农历五月。
    D.吏部,是古代主管官员的官署。“吏”指文职官员。东汉始置吏曹,魏晋以后称吏部。隋唐、五代列为六部之首,长官称为吏部侍郎。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牧专注于治乱,对漕镇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反对藩王世袭,认为朝廷长庆年间以来对藩镇处置不当,不能把重镇交给藩王。
    B.杜牧对军事有独到的思考,黠戛斯打败回鶻之后,他认为朝廷要吸取汉军常在秋冬攻击匈奴而败多胜少的教训,应在仲夏季节乘胜追击。
    C.杜牧为人刚直坦率,不拘小节。博古通今,敢于纵论天下大事,善于剖析利弊,在官场上很少有有人帮他,因而一生从未被重用。
    D.杜牧临死之时,由梦境及甑裂之中感觉大限将至,自撰墓志铭,墓志铭写就,搜罗自己所撰文章,对火焚之,以致他的很多诗文失传于世。
    14.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2)河阳西北去天井关强百里,用万人为垒,窒其口,深壁勿与战。
    15.根据乙文概括杜牧的品性特点。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武关  杜牧(唐代)
    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
    山樯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尽已空。今日圣神家四海,戍旗长卷夕阳中。
    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开门见山,用拟人的艺术手法,把自己在武关的盘桓说成是“碧溪”的相留,这就将诗情十分自然地转到对这一历史陈迹的临风联想上来。
    B.“一笑怀王迹自穷”,是诗人对楚怀王的悲剧结局的嘲弄,其中更有对怀王其人其事的感叹、痛恨和反思。
    C.颔联中两句诗对比强烈,内涵丰富。诗人正是通过小人得势、贤臣见弃这一形象的对比,鞭挞了郑袖的惑主,以及痛惜屈原的被逐,直接指责了怀王的昏聩。
    D.颈联在构思上是个转折,从对历史的沉思、叙述过渡到抒发眼前的感喟。
    17.概括最后两联中蕴含的诗人思想情感。
    三、选择 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唐诗的语言明白易懂。它不但比起唐以前的诗坛来是如此,而且    ①    。例如明、清的诗歌,它们离我们的时代要近得多,那么为什么反而不如唐诗那么明白易懂呢?这难道不足以引起我们的深思吗?    ②    ,难的是以那么浅近的语言却能取得那么精湛的艺术成就,这深入浅出的诗歌造诣,是唐诗为人们所赞赏的一个缘故。
    明白易懂是语言的美德,诗歌虽然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艺术,却不能不植根于日常的生活语言,    ③    ,诗歌的花果就容易枯萎,明白易懂是诗坛的一条康庄大道。而唐诗的可贵正在于语言艺术上深入浅出的统一,这是它的最高成就、最鲜明的特色,这也是唐诗繁荣旺盛的一个原因。唐代诗人辈出,他们好像得天独厚,信手拈来多成好诗,都与这一鲜明的特色分不开。
    18.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相同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B.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C.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D.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四.20.情景默写,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皇帝临幸。
    (2)杜牧《阿房宫赋》描写渭水、樊川水流平缓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总结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宫殿、阁楼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5)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描写宫女头发浓密而乌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