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B
2.D
3.A
4.C
5.B
6.D
7.B.
8.(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2)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3)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4)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5)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9.B
10.A
11.D
12.B
13.B
【参考译文】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年幼的时候敏捷聪悟过人,等到成年的时候,更是超群出众,卓有声誉。参加科举考中进士,参加礼部会试名列第一,被选拔列入甲科(进士)。与梅尧臣交往,吟诗作歌,相互唱和,从此以文章名扬天下。范仲淹因著文指陈时弊而被贬谪,在朝官员大多上奏章解救他,只有左司谏高若讷认为应当黜除。为此欧阳修写信给高若讷,对他进行谴责,说他不再知道人间还有羞耻一事。高若讷将欧阳修的信上交皇帝,因为这事欧阳修被贬为夷陵县令。
当初,范仲淹被贬去饶州时,欧阳修与尹洙、余靖都因为范仲淹伸冤而被斥退,他们被世人看作“党人”。从此,朋党的议论便产生了,欧阳修于是作《朋党论》一文以进呈宋仁宗。在文中他议论道“:君子以志同道合结为朋党,小人因有共同的利益结为朋党,这是很自然的道理。所以作为一国之君只应当辞退虚伪朋党的小人,任用真正朋党的君子,那样天下就安定了。”欧阳修议论政事直截了当,因此有些人把他看作仇敌一样,唯独宋仁宗勉励他敢于说话,当面赐给他五品官的服饰。
他奉命出使河东。从对西部用兵以来,主谋划的人打算放弃麟州来减少运送军粮。欧阳修说:“麟州是个天然险要之地,不可以放弃,如果放弃它,那就使黄河以东的郡县受到震动,百姓都不能安居了。不如从那里分出一部分兵力,驻扎黄河附近的各堡寨中,这样,遇到情势急迫就能接受援助,而在平时可以节省物资的运输,这在策略上是有利的。”因此麟州得以保存下来。欧阳修又进言道“:忻县、代县、岢岚县禁地很多,田野荒芜,希望让农民去耕种这些田地,不然,将被敌人侵占。”朝廷将这个意见交给有关的官员讨论,过了很久才同意实行,每年收获粟谷数百万斛。凡是河东地区赋税征派过重百姓负担不了的,他奏请朝廷作了减免,这样的事情有十几件。
在被贬职夷陵县时,没有什么排遣,就取出旧日已办的案卷反复阅览,结果发现案中是非颠倒、违法曲断的错误比比皆是,于是他仰天长叹说:“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县,尚且如此,全国就可想而知了。”从此以后,他遇事不敢疏忽不慎。当文人求见欧阳修时,他跟他们谈话,从不涉及文章的事,只谈论官吏治事的问题。他认为好的文章只在滋益自身的思想,而政事的好坏则关系到群众的利益。凡他任职的几个郡,不显露治理事迹,不追求名声荣誉,为政宽松简易而不烦扰,因此所到的地方百姓都感到安逸。有人问他:“为政宽简,而事情并不松弛失误,这是什么原因呢?”他说:“把放纵无度作为宽,把省略必要的东西作为简,那就使政事败坏,而且百姓也会受害。我所谓宽者,是不做苛刻急迫的事,简者,是不做繁琐细碎的事罢了。”
欧阳修以高风亮节严格要求自己,因多次遭到污蔑,六十岁时,就接连上书请求告老退休,皇上则下诏书对他尊宠有加,不让他辞官。及任职青州时,又因为请求停止发青苗钱,而遭到王安石的诋毁,所以乞求辞官更加迫切。熙宁五年,去世,追封为太子太师,谥号文忠。
14.D
15.C
16.C
17.①创造新语言,给汉语注入新鲜血液,增强流动性和暗示性,推动母语发展,引领写作风气。②改变传统的表达方式与阅读习惯,利于对思维的突围性的培养,使智性得以生长。③借鉴国外文学研究与创作的优秀成果,传播先进思想,促进本国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一点3分,两点6分,三点10分。相似角度或观点)
18.C
19.C
20.①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虚构了一个“创新”与“守旧”两大势力斗争的故事,从而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宽容》一书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意图。
②采用寓言式的方法,用讲故事的形式揭示深刻道理,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深刻而形象、生动而含蓄的将“宽容”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意义揭示出来。既耐人寻味又引人思考,避免了空洞的说教,可读性很强。
③运用象征手法,如“知识的小溪”指的是山谷里人们的文明程度仅像一条小溪。“深邃破败的溪谷”象征无知山谷历史悠久,封闭落后,走向衰落。“山的那一边“指新的世界,具有新生力量的美好生活。
④散文诗式的形式,诗意的语言,含蓄隽永,有鲜明生动的语言,也有启人睿智的哲理。 (每点2分,任答三点6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