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高二期末复习语文热身与强化训练试题及答案解析

http://www.newdu.com 2021-06-30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高二期末复习 · 语文热身与强化训练 
 
    【第一组】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念奴娇•登石头城①次东坡韵
    元·萨都剌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②,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冷,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注】 ①石头城:即金陵城,在今南京清凉山,昔为六朝都城。②离宫:皇帝在京城以外的宫室。
    15.下面对本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开头三句是总写,“石头城上”点登临地点;“天低”,写眺望之遥远;“吴楚”,写地域的辽阔。这三句写出了石头城空荡凄惨的景象,为全词奠定悲壮苍凉的感情基调。
    B.词中写石头城、青山、旌旗、樯橹、松径、鬼火等是实写;写离宫、辇路芳草以及歌女的歌舞、临镜等是虚写。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使得意境更深远,情感更深沉。
    C.词中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如昔日“六朝形胜地”与如今“眼空无物”“惟有青山如壁”的对比,再如昔日的避暑离宫与今日芳草萋萋、无人松径的对比。在对比中,词人的感受变得更强烈。
    D.“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化用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石头城》中“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一句,“伤心”一词将词人的情感表露无遗。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时的军容之胜。
    (2)苏轼在《赤壁赋》中感慨人生短暂,羡慕自然永恒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诗经·氓》最后一章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看,男女主人公年少时关系非常融洽。
    (4)《离骚》中作者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九个节气。芒种的气候特征是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农事耕种以芒种这一时节为界,过此之后,播种的成活率就越来越低了。所以到了芒种,在农业生产上,必须抓紧时间,( )。如果再推迟,显著升高的气温会使得水稻营养生长期缩短,而且生长阶段又容易遭受干旱和病虫害,到了秋天收割的时候,产量必然不高。①民间把“芒种”称为“忙种”,②农谚有“芒种忙、忙着种”的农业生产谚语,③说明到了这个时节正是农业耕种最忙的时候。我国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鵙(jú)始鸣,三候反舌无声。”其中“鵙”指伯劳鸟,喜阴的它现身枝头,感阴而鸣,诉说春之离愁,也唱响了夏之诗意。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大春作物抢种,水稻及时移栽 B.抢种大春作物,水稻及时移栽
    C.大春作物抢种,及时移栽水稻 D.抢种大春作物,及时移栽水稻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B.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C.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D.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两处语病,请修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重视体育不只是要求学生有一个好身体,而且还要通过体育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体育和健康不能完全等同,体育不代表一定能得到健康,但是, ___①____。所以,要提高包括良好的身体素质在内的国民素质,体育至关重要。
    对高中学生而言, ____②___,可以不断地促进各器官系统的发育并使其强壮,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单一的体育活动难以满足促进学生身体正常、更好发育的需求。因此,高中体育与健康教材选编了相当数量的基本体操和基本活动。
    高中学生参加体育运动,不能否定兴趣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 ____③___。高中学生对体育运动文化的渴求,对新的体育思想、内容和方法的探索意识,比初中学生强烈得多。因此,要注意从多角度引导学生参加体育运动。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2.请分别用一个句子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第一段用被字句,第二段用把字句,第三段用否定句。每句不超过12个字。
    【第二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和钱员外答卢员外《早春独游曲江见寄长句》
    白居易
    春来有色暗融融,先到诗情酒思中。
    柳岸霏微裛尘雨,杏园澹荡开花风。
    闻君独游心郁郁,薄晚新晴骑马出。
    醉思诗侣有同年,春叹翰林无暇日。
    云夫首唱寒玉音,蔚章继和春搜吟。
    此时我亦闭门坐,一日风光三处心。
    【注】 卢云夫和钱蔚章是作者的朋友。作者自注:云夫、 蔚章同年及第,时余与蔚章同在翰林。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四句写春之有色,柳岸、微雨、杏花开放,一派大好春光,“ 诗情酒思”自在其中, 引出了下面的叙写和抒情。
    B.中间四句写雨过天晴之后作者于傍晚独自出游,心情阴郁,酒醉后想起当年科举及第以及在翰林院中的繁忙时日。
    C.卢云夫和钱蔚章二人分别写下了“寒玉音”和“春搜吟”,作者也写了这首诗,是诗歌将三人紧密联系在一起。
    D.“一日风光三处心”与“一夜乡心五处同”类似,都是说分隔在不同地方的人们感同身受,情感相通。
    16.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筵席上乐器繁多,将士们开怀畅饮,表现送别的热烈与隆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描写青泥岭山路曲折盘旋、峰回路转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 · 述而》中,孔子指出,即使吃粗劣的食物,枕着胳膊睡觉,也可以乐在其中;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牧《阿房宫赋》中,运用比喻与对比,对秦王朝暴虐敛财的行径、穷奢极欲的生活进行质问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5)“蓬”是一种植物,枯后根断,随风飞旋,故也称“飞蓬”“孤蓬”等,古典诗词中常用“飞蓬”“孤蓬”等比喻漂泊无定的孤客。唐代诗人王维就写过许多这样的诗句,如“______,____ ”。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人有精神才会有动力。事物运动和发展需要推动力量,____①____。人的成长,除了外在的推动力之外,___②____。饱满的精神可以调动全身机能,激发人的聪明才智。昂扬的精神会增强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勇气和力量。人们常说 ____③____,实际上是将外在的压力转化为内在的精神力量,从而激发斗志,奋勇前行。
    【第三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将入关行次湘阴
    曹松
    背顾秦城①在何处,图书作伴过湘东。
    神鸦乱噪黄陵②近,候雁斜沉梦泽空。
    打桨天连晴水白,烧田云隔夜山红。
    也知渐老岩栖稳,争奈文闱有至公。
    [注] ① 秦城:地名,位于湘水之南。 ② 黄陵:指黄陵山,在湖南湘阴县北,洞庭湖边。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交代了诗人入关前经过秦城、湘东而到达湘阴的行程,照应诗歌的题目。
    B.诗歌的第二句“图书作伴”暗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与末句“文闱”相呼应。
    C.颔联的“空”字含义丰富,既指梦泽之地寥落空旷,也指自己济世理想落空。
    D.颈联对渔民和农夫的劳作图景进行了描绘,色彩鲜明,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
    16.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的心理变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欢快的锣鼓敲起来,欢腾的雄狮舞起来,“闹元宵,学‘四史’”文明实践示范活动日在市文化艺术中心隆重举行,活动分为“四史”猜谜颂红色文化、非遗展示传民俗文化、戏曲联唱扬传统文化三个篇章,民俗与党史彼此交融,传统与现代________。
    元宵线上活动直播间里________,一场关于党史知识和传统民俗知识的直播宣讲“圈粉”无数,辖区党员、青年志愿者以及现场观众________地进入直播间,感受节目的欢快气氛。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宣讲内客十分接地气,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传统文化展现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火树银花踏歌行,古风新韵颂文明,一席________的文明盛宴,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和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相互映衬 喧闹无比 络绎不绝 原汁原味
    B. 交相辉映 热闹非凡 连绵不断 原汁原味
    C. 相互映衬 喧闹无比 连绵不断 汁醇味正
    D. 交相辉映 热闹非凡 络绎不绝 汁醇味正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宣讲员话语平易,口吻幽默,宣讲内容也十分接地气,这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B. 宣讲员话语平易,口吻幽默,宣讲内容也十分接地气,导致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C. 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宣讲内容十分接地气,这使得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D. 宣讲员平易的话语,幽默的口吻以及十分接地气的宣讲内容,使得收看直播的群众既听得进又记得牢。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一组拍自南极科考站附近的照片引发关注,照片里的雪竟然不是白色的,而变成红色和绿色混杂的“西瓜雪”。有研究人员分析,( )。雪衣藻十分耐寒,广泛分布在北极、南极及其岛屿等极端冰雪环境中。____①____,它们处于冬眠静止状态,但是一旦阳光足够温暖,藻类就开始了春季复苏。雪衣藻____②____,成熟后会产生类胡萝卜素而变为红色,这使它们呈现出从绿色到红色的“西瓜色”。
    研究人员表示,近年南极温度升高为藻类的生长提供了便利条件,虽然雪衣藻本身没有危害,但是会降低雪反射的阳光量,从而____③____,而融雪速度的加快可能使得极地冰雪消融失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雪变色是微型藻类雪衣藻大量繁殖的结果
    B. 雪变色是因为雪衣藻这种微型藻类的大量繁殖
    C. 微型藻类雪衣藻大量繁殖引起了雪变色
    D. 雪衣藻这种微型藻类大量繁殖引起了雪变色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第四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江州白司马①
    杨巨源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②?
    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
    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
    莫谩拘牵雨花社③,青云依旧是前途。
    【注】①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②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③莫谩:不要。雨花社:指佛教讲经集会。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
    B. 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
    C. 第六句中的“病鹤”指的是白居易,他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
    D. 诗人最后开解朋友,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未来的前途依然很远大。
    16. 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 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
    (2)《师说》以孔子没有固定的老师为例,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草木”“美人”抒发了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人生抱负难以实现的深沉感慨。
    (4)庄子善于用形象的比喻来描摹事物,《逍遥游》中描写大鹏翅膀的比喻句是“ ___________ ”,描写大鹏上升状态的比喻句是“___________ ”。
    (5)《中国诗词大会》举行了一场以“酒”为主题字的飞花令比拼大赛,满足此要求的诗句在我们所学的诗文中就有很多,如白居易《琵琶行》中写的有关琵琶女过去生活的诗句“______________ ”,杜甫《登高》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