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通鉴纪事本末·曹操篡汉》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2-04-14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通鉴纪事本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汉灵帝五年,曹操为典军校尉
    献帝初平二年春,关东诸将以朝廷幼冲,迫于董卓,欲立幽州牧刘虞为主。操曰:“吾等所以举兵,而远近响应者,以义动故也。今幼主无昌邑亡国之衅,一旦改易,天下其孰安之?诸君北面,我自西向。”
    建安元年秋八月,曹操在许,谋迎天子。荀彧曰:“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唱义兵,今兆民怀感旧之哀,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操乃西迎天子,董承等据险拒之。操问董昭曰:“今当施何计?”曰:“将军诛暴乱,五伯之功也。今留匡弼而事势不便,惟有移驾幸许耳。”操曰:“善!”遂迁都许。诏书下袁绍,责以“不闻勤王之师,但擅相讨伐”。绍上书深自陈诉。先是,绍患事有不便于己者,欲移天子都鄄城,使说曹操,拒之。郭嘉往见袁绍,谓绍谋臣曰:“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不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遂去而就操。
    三年秋九月征袁术,术弃军走。五年复出兵战袁绍,绍军大溃。六年春三月,曹操以袁绍新破欲以其间击刘表荀或曰绍既新败宜乘其困遂定之若绍收其余烬乘虚以出人后则公事去矣操乃止。
    十七年冬十月,董昭以为丞相有今日之功,不可久处人臣之势,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荀或曰:“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不宜如此。”操由是不悦。彧以疾留寿春,饮药而卒。
    臣光曰:孔子之称管仲之仁,岂非以其辅佐齐桓,大济生民乎?荀彧佐魏武而兴之,其功岂在管仲之后乎!而杜牧乃以为“彧之劝魏武取兖州则比之高、光,官渡不令还许则比之楚、汉,及事就功毕,乃欲邀名于汉代。”臣以为使魏武为帝,则或为佐命元功,或不利此而利于杀身以邀名,岂人情乎!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曹操篡汉》)
    【注】①高:指汉高祖刘邦。②光:指汉光武帝刘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曹操以袁绍新破/欲以其间击刘表/荀彧曰/绍既新败/宜乘其困遂定之/若绍收其余/烬乘虚以出人/后则公事去矣/操乃止
    B.曹操以袁绍新破/欲以其间击刘表/荀彧曰/绍既新败/宜乘其困/遂定之/若绍收其余烬/乘虚以出/人后则公事去矣/操乃止
    C.曹操以袁绍新破/欲以其间击刘表/荀彧曰/绍既新败/宜乘其困遂定之/若绍收其余烬/乘虚以出人后/则公事去矣/操乃止
    D.曹操以袁绍新破/欲以其间击刘表荀彧/曰/绍既新败/宜乘其困/遂定之/若绍收其余/烬乘虚以出人/后则公事去矣/操乃止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典军校尉,西园八校尉之一,军中最高级别的军官,掌管京师附近的兵权,多由皇帝的亲信担任。
    B.蒙尘,本义是蒙受尘垢。现多比喻美好的人、物受玷污或埋没,文中比喻帝王失去政权,流亡出奔。
    C.五伯,一作“五霸”,即春秋五霸,指春秋时的五诸侯之长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
    D.九锡,古代天子赐给诸侯、大臣的九种器物,为最高礼遇。后因朝臣篡位多先邀九锡而成篡位的代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关东诸将因献帝年幼且受董卓控制而想废帝另立;曹操以献帝无大过而改立将令天下不安为由反对,针锋相对地表示支持献帝。
    B.荀彧不仅能着眼于天下民望之大势向曹操建言,还能在具体的军事行动上审时度势为曹操谋划,是具有远见卓识的谋臣。
    C.曹操挟天子诏令而重责袁绍,然后又断其欲借天子以求自保的打算;大败袁绍后即乘胜追击,不给对方卷土重来的机会。
    D.曹操打着兴义兵辅幼主的旗号,在谋臣助力下征战豪强连连得胜,董昭以为他当进爵国公邀九锡,可谓正合其篡汉的野心。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留匡弼而事势不便,惟有移驾幸许耳。(4分)
    (2)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不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4分)
    14.司马光、杜牧两人对荀彧的评价是否相同?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述。(3分)
    答案:
    11.A(“最高级别的军官”错误,应该是中级军官。)
    12.C(“然后又断其欲借天子以求自保的打算”理解错误,原文中有“先是”一词,是“此前”的意思)
    13.Cl)现在留下来辅佐(天子)情势不利,只有移动天子大驾到许地去。(得分点:“匡弼”“不便”“幸”各1分,句意1分)
    (2)袁绍只想仿效周公谦恭礼待贤士,却不懂得用人的方法。头绪繁多却缺乏要领;喜欢谋略,但又没有决断。(得分点:“下士”“机”“多端寡要”各1分,句意1分)
    14.①评价不同。②杜牧对荀彧持批判否定态度,认为他力助曹操征讨天下时,可将他与汉高祖等皇帝相比,到曹操夺取天下的大势已定时才想起要留得一个尽忠于汉的名声;③司马光则给予荀彧堪比管仲济民之仁的评价,认为关键时刻不求做开国大臣的殊荣而冒着生命危险反对曹操称魏公、加九锡,是常人难以做到的尽忠于汉的举动。(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②③点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