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高二试题库 > 月考 >

山东师大附中2021级2021-2022学年3月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2-04-03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2021级2021-2022学年3月学业水平测试语文题参考答案
    一、(27分)
    1.C(A.潜心(qián)绵密冥冥世界  B.症候(zhènɡ)接榫(sǔn)D.冠心病(ɡuān)     杜撰(zhuàn)洗练)
    2.A(B叠床架屋形容重复累赘,不是“重叠”的意思;C鼎力相助,敬辞,请别人相助时的客套话;D 鼎足而立比喻三方并立对峙。)
    3.C(豆蔻年华,指的是十三到十五岁的女孩子。语出杜牧“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又如清代董以宁《无题》“豆蔻年华十五余,晚风凉到石榴裾”。独善其身,原本指的是独自修养身心,保持个人的节操。后指只顾自己,不管他人的个人主义处事哲学。)
    4.B(让,谦让/善,揩拭。A刑,做榜样。C 封,使……成为疆界/鄙,把……当作边邑/出入,偏指“入”字,进入。)
    5.C(①纵横若干长度;②让……知道/听到;③赞同/结交,同盟;④告辞;⑤用/尽;⑥合乎;⑦如果/你;⑧谈论/天道,自然规律;⑨宠幸/幸亏;⑩秘密地)
    6.B(①④“以”同“已”,停止。②③连词,因为。A①连词,或者;②动词,到;③动词,像;④动词,比得上。C①代词,自己的;②连词,表假设;③副词,表祈使语气;④代词,其中的。D①动词,接续;②动词,顺着;③动词,动词,依靠;④介词,趁着)
    7.C(①②⑥宾语前置句/③⑦被动句/⑤⑨判断句/④⑩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⑧主谓倒装句)
    8.D(①“能”“焉”译错;②“唯”译错;⑤“请”“尝试”译错;⑦“且”“辞”译错;)
    9.C(“沛公”是按照刘邦的籍贯“沛”加上表示尊敬的“公”来称呼的。)
    二、(10 分)
    10.C(A项,曲解文意。由材料一第1段可知,“当作家的生活经验主要是在城市中生成时,文学书写会自然而然地发生从乡到城的转变”,而非作家“积极改变观念去适应时代”。B 项,逻辑错误。D项,说法过于绝对,由材料三第1段“网络小说基本不进行人物心理刻画”可知,选项中“而不对人物的心理进行刻画”说法有误。)
    11.A(根据材料一第1段,“乡土文学的主流地位受到冲击”“出现了弱化的迹象”是城市化发展引起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改变导致的。)
    12.①网络文学在线写作使得“互动化”成为主要创作方式;②“不断更”的基本要求给写作者带来了巨大的压力;③网络文学互文性现象突出。(答对一点得2分,任意两点得4分。如回答互文性现象突出的两点表现,一是原创性缺失,文本经常会有不同文本的混杂与嵌入,二是并将图片、视频和其他电子科技融入文本。也可给2分,意思对即可)
    三、(20 分)
    13.B【解析】文:动词,装饰花纹。“土事不文,木事不镂”上下句子结构相同,“文”和“镂”相对,词性应该相同,课本中学过“金石可镂”,可知“镂”应为动词,据此可推断出“文”也应是动词。
    14.D【解析】D表转折,但、却。A 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或许”“大概”/代词,他们;B 介词,对于/介词,从;C介词,拿、用/表目的连词,来。
    15.A 【解析】画线句子中“冠足以修敬”“衣足以掩形御寒”结构相似,“不务其饰”“不务其美”结构相同,“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结构相同,据此即可正确断句。解答这类题目常用的方法有:①根据文意断句。②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对话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③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疑问语气词“何”“胡”“安”“何如”“奈何”“如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④借助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断句。本题画线句子可根据文意断句,也可利用句子结构特点断句。
    16.B 【解析】“最重要的不是取法已过时的古圣王制度”错解文意。从选文内容来看,晏子认为要治理好国家,使天下归附,最重要的不是取法古圣王的穿着和居室这些形式上的内容,而是效法他们节俭的风尚,学习他们行仁政的做法。
    17.(1)他们不再造柴薪搭成的巢穴居住,是为了避风寒;不再造土穴居住,是为了避潮湿。(2)这样做是可以的。虽然这样,难道您就不想要富有和尊贵吗?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注意落实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1)句中“其”,他们;“为”,动词,可译为“搭建”;“以”介词,因为、为了。(2)句中 “是”,这样;“虽”,虽然;“然”,这样;“独”,难道。
    【参考译文】
    景公询问晏子说:“我想穿上古代圣王的衣服,居住圣王的宫室,这样,那么诸侯们都会来吗?”
    晏子回答说:“效法古圣王的节俭那么就可以,效法穿衣服,居其室,没有益处。夏商周三王穿不同的衣服而统一天下,不是因为衣服使诸侯归服的,诚心于爱护人民,果断地推行善政,天下百姓都感念他们的恩德,而归服于他们的道义,这就是他们的衣服节俭而人民大众高兴的原因。那帽子足够用来表示恭敬就行了,不要致力于装饰;衣服足够用来掩护身体抵御寒冷就行了,不要致力于华美。身上穿的衣服不要色彩杂陈,头上戴的帽子不要镂刻花纹。古人曾有用木柴搭巢和挖洞穴居而不厌恶的人,给予宫室而不要,天下人不是朝拜宫室,而是共同归向于他们的仁爱。到了三代制作衣服,是为了增加敬肃之意,头上戴的帽子足以表示敬肃,而不求贵重;身上穿的衣服足以使行动干净利落,而不有害于活动。衣服的轻重方便于身体,使用钱财的多少顺于民意。后来他们不再造柴薪搭成的巢穴居住,是为了避风寒;不再造土穴居住,是为了避潮湿。因此修建明堂的原则是,地下的潮湿,不能浸出;天降的寒暑,不能侵入。土建筑物不能装饰花纹,木建筑物不能镂刻,给民众看,让他们知道节制。等到这种风气衰败的时候,衣服的奢侈已过于足以敬肃的程度,宫室的壮美已过于避开潮湿的程度,使用人力很多,使用钱财很浪费,这是与民为仇敌。如今君主想要效法古圣王的衣服,不效法他们的制度,如果效法他们的节俭,那么虽然还没有成就治理,希望还是有益的。如今君主穷尽楼台亭榭的高耸,竭尽蓄水池的深度而没有止境,致力于刻镂雕花的巧妙,花纹彰显的观看而不厌倦,那么就是与民为仇敌了。就像我的忧虑,恐怕国家的危险,而主公您也不平安呀。您却还想让诸侯来归附,不是很难吗?您的话错了。”
    景公赐给晏子平阴和槀邑。晏子辞谢说:“我的国君喜欢修筑宫室,百姓的力量十分疲困了;又喜欢游乐与珍宝,用来装饰女子,百姓的钱财都用光了;又喜欢发动战争,百姓离死亡很近了。使其力疲困,使其财用竭,使其身临死境,下面的人非常痛恨上面的人!这就是我不敢接受的原因。”
    景公说:“这样做是可以的。虽然这样,难道您就不想要富有和尊贵吗?”
    晏子说:“我听说做人的臣子的人,先国君而后自身;安定国家后才考虑自己的家,尊重国君才能安身,怎能说唯独不想富贵呢!”景公说:“那么我用什么封赏你呢?”
    晏子回答说:“君王放宽对渔盐的征税,对关市只盘查而不征税;对耕地的人收取十分之一的租税;减轻刑罚,如果是犯死罪的人就判刑,如果是该判刑的就罚款,如果是该罚款的就免了。这三条,就是对我的赏赐、君王的利益。”
    景公说:“这三条,我没有什么说的,就听从先生的吧。”
    景公按照这三条去做了。派人去问大国,大国之君说:“齐国安定了。”派人问小国,小国之君说:“齐不会侵凌我们了。”
    四、(17分)
    (一)
    18.(3分)B(“虚实相生”应为动静相生)
    19.(6分)(1)《桂枝香·金陵怀古》表达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叹和对北宋统治者的告诫。(1分)下片借古讽今,化用典故,表达出对六朝竞逐奢靡而相继灭亡的悲叹之情,同时提醒北宋统治者要奋起变革,才可避免重蹈覆辙。(2分)
    (2)《金陵怀古(其四)》表达历史更替具有必然性,无须伤感和惆怅的达观之情。(1分)尾联写到用不着为历史搔首惆怅,还是开怀畅饮这美酒吧!隐含着诗人对历史兴亡的独特感受。(2分)(每点3分,意对即可)
    (二)20.(1)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2)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3)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4)潦倒不通世务/行为偏僻性乖张
    (5)一个是阆苑仙葩(每空1分,每空错、漏、多写一字该空不得分)
    五、(15 分)
    21.C (作者写二人各自的内心活动,宝玉是心生感慨,觉得自己的挨打能换来这些“女子”的真情,人生无悔;宝钗则是因宝玉对自己细心用心,反而替他着急可惜为什么“不在外头大事上作工夫”。可见二人所想,观念相左,无法印证“相通”。)
    22.①心思缜密,瞬间就明了宝玉挨打的内情。②说话得体,处事圆通。“堂皇正大”替自己哥哥开脱,又消除宝玉“疑心”。③情感表达含蓄,内敛。关心宝玉又“自悔”话急。④思想正统,保守,不喜离经叛道。批评宝玉“素日不正”,诫劝他“别胡思乱想”。(一点2分,答出任意3点得6分,意思对即可)
    23.①对宝钗是“敬”而爱之。(2分)对宝钗的探视心怀感激,对宝钗亲切稠密的话非常感动,觉得宝钗和所有怜惜他的女子一样,可怜可敬。(1分)②对黛玉是体贴入微而且心意相通。(2分)见黛玉为自己流泪伤心,反过来关心开解;能够理解黛玉也要他“改”是违心之语,而且再次表达了自己的决心,更要黛玉也不要改变说些世俗之论,这是对黛玉的知己情怀。(1分)(学生若答“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能够结合文本自圆其说也可酌情给分)
    六、(60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