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陆游《舟中对月》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2-03-31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陆游
    三、本大题共7小题,共32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舟中对月
    陆游
    百壶载酒游凌云①,醉中挥袖别故人。
    依依向我不忍别,谁似峨嵋半轮月?
    月窥船窗挂凄冷,欲到渝州酒初醒。
    江空袅袅钓丝风,人静翩翩葛巾②影。
    哦诗不睡月满船,清寒入骨我欲仙。
    人间更漏不到处,时有沙禽背船去。
    【注释】①凌云,山名,位于四川乐山,与峨眉山遥对。②葛巾:用葛布做的头巾。
    11. 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以“百壶”载酒,可理解为酒多,亦可理解为设酒送行者众。
    B. “谁似”二字,在故人的陪衬下,突出了峨嵋山月同作者的联系。
    C. 诗人酒初醒时看见的只有月光的“凄冷”,突出了月色恼人不得眠。
    D. “葛巾影”应该指作者自己的影子,与“空”“静”的氛围很搭配。
    12. 更漏,即漏壶,是古代用滴漏方法计时的器具,也可用以指夜晚的时间。下列诗句中的“更漏”意为“夜晚时间”的一项是(   )
    A. 尔废昏卧,裴回更漏残B. 愁人起常早,八月更漏长
    C. 咀嚼复吟哦,惟恐更漏忙D. 大泽星河淡,孤城更漏疏
    13. 请结合具体诗句内容简要分析这首诗所表达复杂情感。
    【答案】11. C    12. B    
    13. ①与故人离别后孤身只影的孤独处境与凄凉情怀;
    ②对峨眉山月不离不弃、依依不舍的怜爱感激之情;
    ③于凄冷月光与空寂江船中有超脱世外、飘然欲仙的自我解脱的追求。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词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
    C.“突出了月色恼人不得眠”错误,本诗中,月始终对诗人不离不弃,颇有情意,故此时不应是“月色恼人”,而应该是“月光凄冷”不得眠。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古代文化常识及理解诗句内容的能力。
    A.“更漏残”意思是刻漏将尽,指夜已深、天将晓,指的是计时器具。
    B.“八月更漏长”的意思是八月的夜晚时间渐渐变长,是夜晚。
    C.“惟恐更漏忙”的意思是恐怕更漏滴得太快,比喻担心时间过得太快,“更漏”在这里指计时器具。
    D.从“星河淡”“更漏疏”可见,指的是天将晓而刻漏将尽,此处“更漏”指计时器具。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诗以“对月”为题,实际上抒写的是无人理解的孤单处境和凄凉情怀。
    首四句说自己即将离开蜀地的时候,故人已经远远地留在后边,只有月亮是不懈的伴侣。“百壶”载酒,可见送行者之多,但“谁似峨嵋半轮月”,既写出峨眉山月对作者“依依不舍”的情意,又反衬出诗人已与友人们离别的孤独凄凉之感,从而更对峨眉山月有感激喜爱之情。
    中间四句承第四句,着力写月。峨眉之月到了渝州,尚且频频“窥船”,可见月有情;入近渝州,凌云之酒方才“初醒”,足见诗人面对离别时借酒浇愁的举动,醒来又见月色凄冷,只留下空荡荡的江面与萧萧的竹影,衬托诗人的“翩翩葛巾影”,再度渲染诗人的孤独处境。
    最后四句由孤寂进入飘逸,在清寒中寄寓作者对自我解脱的追求。“更漏不到”直承前句“我欲仙”,明写更漏,暗写月光,仿佛虚无的是更漏,实际存在的倒是月光。“沙禽背船”既是写“月满船”,只有月光明亮,离去的沙禽才清晰可见;又以沙禽背船而去照应诗人遗世欲仙,衬托出诗人超脱世外的缥缈情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