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高二试题库 > 月考 >

福建省漳州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2-03-30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2021-2022学年高二下第一次月考
语文  参考答案
    1.(3分)C(A项,“不存在-般的人类文化”说法不正确;B项,“产生的部族也一定不同”过于绝对;D项,“应成为我们文化交流时需要坚守的原则”于文无据。)
    2.(3分)C(“不应把它珍藏起来或当作历史研究的对象”说法绝对。)
    3.(3分)B(意指羹汤之所以美味可口,在于把各种不同的调料合到了一起。)
    4.(4分)①材料一,重点批驳这种错误的本质(根源),指出其忽视乃至抹杀人类社会以民族的形式存在。(或:指出其既离开了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也违背了一般又能通过特殊而存在的辩证法。)
    ②材料二,重点分析这种思想的危害,指出具只能带来人类文化的单调和没落。(每点2分,共4分)
    5.(6分)①这种差异体现中国与美国的文化差异,即中国的忠孝观念与美国的个人主义的不同。②这种差异是文化误读的产物。美国人照自身文化传统、思维方式来解读《木兰辞》。③对这种差异应当宽容。《花木兰》可提供“他者”视角,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自己。(或:中美文化进行互动、交流,可以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每点2分。)
    6.(3分)B(B项“说明王德贵比刘强对此次运送任务有着更清醒的认识”,理解错误。)
    7.(3分)B(B项“华丽典雅”有误,文章语言平和朴实。)
    8.(4分)①人物上,凸显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体贴与关爱;②情节上,与战争形成对比反差,反衬出战争的残酷与罪恶;③主旨上,孩子身上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期盼和希望。(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9.(6分)历史真实:小说写志愿军战士护送朝鲜妇女到达后方家园,展现军民情深,不回避战争的残酷,这符合历史真实。(2分)审美感受:①志愿军战士舍生忘死,冲破敌人封锁线,对朝鲜妇孺关心备至;朝鲜妇女天真淳朴,心怀感激,都展现了崇高的人性美。②雪景静谧祥和,雪中歌唱欢快乐观,都给人以画面(意境)美。(每点2分。)
    10.(3分)D(张九龄回答说:“宰相身系国家之安危,陛下如果任命李林甫为宰相,恐怕以后要成为国家的祸患。”玄宗不听。当时张九龄因为有文学才能,正受到玄宗的器重,李林甫虽然怨恨他,但表面上还不得不奉承他。)
    11.(3分)A(“中书令为当时三省的长官”错,三省的首长均为宰相,共议朝政。)
    12.(3分)D(“罢免萧炅”错。)
    13.(8分)
    (1)(4分)李林甫一有机会就在玄宗面前说张九龄的坏话(短处),所以玄宗逐渐疏远张九龄。(得分点:“短”“浸”“疏”各1分;句意1分)
    (2)(4分)而严挺之一向傲气,看不起李林甫的为人,最终也不去拜访。(得分点:“负气”“薄”“诣”“竟”各1分)
    14.(3分)①李林甫独揽大权,官员上疏无门;②李林甫明令谏官不准上书言事。③李林甫把上书言事的杜班贬为下却县令,以示惩戒。(一点1分)
    参考译文:
    先前,玄宗想要任命李林甫为宰相,征求中书令张九龄的意见,张九龄回答说:“宰相身系国家之安危,陛下如果任命李林甫为宰相,恐怕以后要成为国家的祸患。”玄宗不听。当时张九龄因为有文学才能,正受到玄宗的器重,李林甫虽然怨恨他,但表面上还不得不奉承他。侍中裴耀卿与张九龄关系密切,所以也受到李林甫的嫉恨。这时玄宗做皇帝已有多年,生活逐渐奢侈腐化,懒于处理政事。而张九龄遇到事情,不论大小,觉得有不对之处,都要与玄宗争论。李林甫却善于窥伺玄宗的意图,日夜想着如何陷害中伤张九龄。玄宗在当临淄王的时候,武惠妃生了寿王李瑁,李瑁受到的宠爱超过了其他皇子。太子曾与李瑶、李琚在禁中的宅第中聚会,都因为自己的母亲失宠而心中怨恨,大发牢骚。武惠妃哭泣着告诉玄宗说:“太子阴谋网罗党羽,想要谋害我们母子,而且斥责皇上。"玄宗听后大怒,把此事告诉了宰相,想要废掉太子和鄂王、光王。张九龄说:“陛下登上皇位将近三十年了,太子和诸王都没有离开过深宫,每天都受到皇上的训诫,天下的人都庆幸陛下治理有方,在位长久,子孙繁盛。现在三个皇子都已年长成人,没听说有什么大的过失,陛下为何要听信那些无稽之谈,以一时的喜怒,把他们全部废掉呢!再说太子是天下的根本,不可轻易动摇他的地位。陛下如果--定要那样做,我难以遵命。"玄宗听后不高兴。李林甫起初没有说什么,而退朝后私下却对受玄宗器重的宦官说:“这种事情是皇上的家事,何以要与外人商量!"玄宗仍然犹豫不决。武惠妃又暗中让官奴牛贵儿对张九龄说:“有废必有立,你如果能够从中助一臂之力,就可以长做宰相。"张九龄斥责了牛贵儿,并把这些话告诉了玄宗,玄宗因此有所感悟,所以一直到张九龄罢相,太子的地位没有动摇。李林甫一有机会就在玄宗面前说张九龄的坏话,所以玄宗逐渐疏远张九龄。李林甫引荐萧炅为户部侍郎。萧炅--向不学无术,有一-次在中书侍郎严挺之面前把“伏腊”读为“伏猎”。严挺之对张九龄说:“尚书省怎么能有‘伏猎侍郎’呢!“于是萧炅被调出京城,为岐州刺史,从此李林甫怨恨严挺之。张九龄与严挺之关系亲密,想要推荐严挺之为宰相,曾经对他说:“李尚书正受到皇上的器重,你应该去登门拜访,与他搞好关系。”而严挺之素来傲气,看不起李林甫的为人,竟不去拜访。李林甫就更加恨他。李林甫想要堵塞住玄宗的视听,自己大权独揽,就把谏官们召来明确地告诉他们说:“现在有贤明的君主在上,群臣顺从皇帝都顾不过来,那里还用得着再多说什么!你们难道没有看见那些立在正殿下面作为仪仗用的马匹吗?虽然吃的是三品等级的粮料,但如果要嘶鸣叫唤,都要立刻被拉下去,到那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补阙杜琎曾经向玄宗上书谈论政事,第二天就被贬为下邽县令。从此玄宗的谏争之路断绝了。
    15.(3分)B(“雨后的气势”不准确。)
    16.(6分)①“开轩危坐看阴晴”中“阴晴”既是天气变化,也隐喻当时抗金的时局。诗人对雨势变化观察的细致入微,表明他对现实的高度关注。②“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广大地域的风云翻涌、大雨滂沱,就是整个国家被颠覆的写照。这里不单写雨景,也是在写时局,最高统治者不作有力的抵抗,致使金兵势如破竹,这里的“云”“雨”又是两层含义巧妙融会在一起。(一点3分,答出双关的内容和作者表达的情感即可。)
    17.(6分)
    (1)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2)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3)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18.(3分)B(第一处,“同声共气”比喻亲密无间,志趣相合。“琴瑟和鸣”比喻夫妇情笃和好。语境修饰对象是“许多年轻人”,应使用“同声共气”。第二处,“漫不经心”比喻人做事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不修边幅”比喻不注意衣着、仪容的整饰,常指不拘小节或生活懒散。语境是形容剧中人物不拘小节,应使用“不修边幅”。第三处,“熠熠生辉”,光彩闪耀的样子。“灿烂辉煌”形容光彩四射,鲜明耀眼;也比喻成绩卓著,十分引人注目。此处是形容革命先辈身上的理想主义光彩闪耀,应使用“熠熠生辉”。第四处,“触目惊心”,看见某种严重情况而内心震惊,形容事态严重,引起轰动。“热血沸腾”,身上的一腔热血都翻腾起来了,形容情绪的激昂高涨。此处形容场面让人情绪高昂,应使用“热血沸腾”。)
    19.(3分)D(第一处,“既有生活小节中的各种烦恼,也有登高台慷慨陈词之大义”语序不当,此处是说革命先驱在剧中形象的真实,应先说“登高台慷慨陈词之大义”,再说“生活中各种烦恼”。第二处,“既有生活小节中的各种烦恼”和“也有登高台慷慨陈词之大义”结构不对称,后者是“慷慨陈词之大义”,前者应该是“各种烦恼之小节”。第三处,“显得真实可信,更加契合人物原型的时代特征”语序不当,“真实可信”是对前面人物形象特点的小结,应放在最后。)
    20.(5分)(5分)①“圈”是动词,有“画,形成一个圆环”的意思,形象地表达出设定和扩大范围的动作;(1分)“粉”,是“粉丝”的简称,而粉丝是英语“fans"的谐音,(1分)将两个词汇组合在一起,体现出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1分)②内容上,这个流行语形象地表达出吸引、扩大粉丝群体的过程;(1分)形式上,简洁通俗,具有时代特色。(1分)
    21.(6分)①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②排球就是一种超常刺激;③我们也会越快乐(大脑能释放更多的多巴胺)
    22.(3分)标题:相伴同行(或“你陪我成长,我陪你到老”,言之有理即可)(1分);
    寓意:亲情是一生的陪伴,最温馨的循环。(言之有理即可)(2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