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21-2022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2-01-19 未知 admin 参加讨论
2021—2022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试题
语  文
    命题人:丹东二中  李春媛          审题人:沈阳31中  沈静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时隔8年,那个写《活着》的余华又活了!他的长篇新作《文城》将由新经典·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文城》继续在人生、命运、时代等余华曾深刻挖掘的主题上求索,书写一个人在命运浪涛里的寻找,以及一群人在时代洪流中的选择。在溪镇人最初的印象里,林祥福是一个身上披戴雪花,头发和胡子遮住脸庞的男人,有着垂柳似的谦卑和田地般的沉默寡言。哪怕后来成了万亩荡和木器社的主人,他身上的谦卑和沉默依旧没有变。他的过去和一座谜一样的城联系在了一起,没人知道他为什么要找一个不存在的地方。他原本不属于这里,他的家乡在遥远的北方。为了一个承诺他将自己连根拔起,漂泊至此。往后的日子,他见识过温暖赤诚的心,也见识过冰冷无情的血。最终他徒劳无获,但许多人的牵挂和眼泪都留在了他身上。
    自1990年代《活着》出版以来,从张艺谋改编同名电影,将福贵的经历搬上荧幕,到易烊千玺手写读后感,“随着福贵走在洒满盐的路上”,一代代读者,不分老幼,不分城乡,一遍遍读他的作品,从小说中看到现实,在感动中获得力量。《活着》让每个读过福贵故事的人都相信,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透过《文城》,读者也将在那个熟悉的余华身上,窥见他令人耳目一新的一面。余华曾这样谈写作:“一个梦,让一个记忆回来了,然后一切都变了。”也许正是因此,他的许多小说都在书写记忆,不管是个人的,还是集体的。
    在《文城》中,余华继续追寻一段被历史记忆封存的时光,同时,他也突破以往的创作,把故事背景上溯至《活着》之前那个更残酷的清末时代。余华在讲述这段往事时,承续了民间叙事的风格,不动声色地融入魔幻色彩,从不同视角讲述了林祥福、纪小美以及与他们相连的各色人物的爱恨悲欢、颠沛起伏,牵引出军阀混战、匪祸泛滥的时代之殇。
    “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余华曾这样说,“我的每一次写作都让我回到南方。我现在叙述里的小镇已经是一个抽象的南方小镇了,是一个心理的暗示,也是一个想象的归宿。”而在《文城》中,余华不仅书写熟悉与亲切的南方小镇,还描绘种着高梁、玉米的黄河北边。《文城》也将见证一个我们曾熟悉的余华的回归——那个采用底层视角、关注普通人“活着”的壮美故事、将历史和时代真正融入人物生活的余华,他是一位忠实的叙述者,也是一位耐心的聆听者。
    这样的余华有着独特的文学力量,能够令自身经历截然不同的读者,与他的文字产生情感上的相通与共鸣。正如他所说,“我们总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作家那里,读到自己的感受,甚至是自己的生活。假如文学中真的存在某些神秘的力量,我想可能就是这些。”
    (摘编自傅小平《余华长篇新作〈文城〉推出》,2021年02月22日《文学报》)
    材料二:
    这几天,一张著名作家余华在某培训机构活动中演讲《如何在中高考中写好作文》的照片,在社交媒体上热传。很多人都对此表示迷惑不解,还有人把此事直接上升到了“文学已死”的高度。
    余华能不能教高考作文?以余华今时今日在中国文学界的地位,当然有资格在公开场合谈论一下高考作文。
    有人认为,余华是大作家,但未必了解高考作文怎么写。此类质疑不无道理,但又有些小题大做。首先,听一场演讲就能学会写作文本身就是天方夜谭;其次,余华演讲的主旨也不是教学,而是鼓励广大考生积极面对人生的挑战,希望他们爱上文学。
    所以,完全没必要给余华扣上一个“文学已死”的大帽子。但余华教作文引发的争议,背后还有值得探究的真问题。
    在大多数人的潜意识里,余华所代表的纯文学和高考作文所代表的应试作文,评价标准并不完全一致。我们当下的作文教学或者说语文教育,该以何种方式接纳文学,很受社会关注。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20年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文章辞藻华丽、引经据典,惊艳了阅卷老师,得到满分。但当被公布在互联网上后,它遭到的却是“群嘲”——这位小作者不会“说人话”,华丽的语言之下,只有贫乏的思想。
    平心而论,小作者没有错,高考作文本来就是要讲技巧的;网友们也没有错,没有人喜欢无病呻吟、卖弄技巧的文章。问题出在,优秀的高考作文和优秀的文学作品,未必是重合的。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现实:一位能够在高考作文中获得高分的考生,可能应试技巧高超,但很可能不懂文学,也对文学没有多少兴趣。这种情况无疑是遗憾的——我们培养出了很多拥有应试技巧却未必有充足人文素养的“人才”。
    余华的文学造诣再高,也未必是那个适应考试形势的教练员。余华和高考作文联系在一起,依然是一件值得欣慰的好事。社会在呼吁、政府在关心、高考在改革,这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们的观念——高考作文的分数,不该是人生的目标。
    语文和文学都需要“出圈”“破界”,互通有无,加强交流,以人为本,放眼未来。唯有如此,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多全面发展、拥有更高素养的人才。
    (摘编自2021年3月13日《光明日报》李勤余《余华教作文引争议,背后的真问题是什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城》突破了《活着》的民间叙事风格,融入魔幻色彩,从不同视角讲述林祥福们的爱恨悲欢、颠沛起伏以及时代之殇。
    B.《文城》讲述林祥福、纪小美以及与他们相连的各色人物的故事,书写历史记忆,作品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新的突破。
    C.2020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辞藻华丽、引经据典,惊艳了阅卷老师,但华丽的语言之下,只有贫乏的思想。
    D.优秀高考作文和优秀的文学作品,未必是重合的。高考作文获高分的考生,应试技巧高超,但大多不懂文学,对文学没有兴趣。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过于在意高考作文分数,导致很多学生拥有应试技巧却没有充足的人文素养,这反映出当下语文教育的不足。
    B.语文和文学都必须“出圈”“破界”,以人为本,放眼未来,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多全面发展、拥有更高素养的人才。
    C.读过余华小说的人,都能从小说中看到现实,在感动中获得力量,相信生活是属于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D.两则材料都谈到了余华的影响,材料一侧重于写余华的文学力量,材料二写余华引起的对当下作文教学的思考。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作家阿来曾跟记者说“我可以跟你讨论任何话题,但请不要是高考作文。我没有关注。”他认为高考作文与文学创作关系不大。
    B.作家梁晓声认为很多高考学生只有情调,没有情怀,没有情愫,没有真情实感。有无情怀和情愫是一般的作文和好作文的区别。
    C.作家叶永烈点评高考作文,觉得高考作文应该对语文起到“指挥棒”的作用,高考作文命题要大气,让语文教学走得更好。
    D.北大教授孔庆东对北大培文杯大赛选手说,要尊重高考作文的规矩,同时保持文学梦,两种作文都写出来,成为一代新人。
    4.时隔8年,余华推出了长篇新作《文城》,材料一是如何评价的?请简要梳理概括材料一的评论要点。(4分)
    5.“余华和高考作文联系在一起,依然是一件值得欣慰的好事”,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窗花舞
    张金凤
    是谁在乌黑的窗棂上铺展一派春意?是谁在漫天飞雪里开出一枝红梅?是谁经过剪刀轻灵的裁剪,给家中增添喜气洋洋的期待?——是窗花。
    我去赶年集,总是特意寻找窗花。那手工剪出的红窗花,每一幅都经由一双灵巧的手抚摸过,充满智慧和爱意;剪刀裁出的线条简约而质朴,有着人间烟火的气息。
    窗花承载着我美好的记忆。幼时乡下的冬日,红彤彤的炭火盆旁,女人守着针线笸箩,用小剪刀在红纸上勾画自己的梦。剪了一辈子窗花的奶奶,头白了,耳背了,眼花了,可仍能剪窗花。她说,剪刀有眼睛,心里有图谱。她戴着花镜盘腿而坐,小巧的剪刀在指尖轻盈地旋转、舞蹈。左旋右转之间,一朵朵美丽的窗花在她手中慢慢绽放:牡丹花团硕大、富贵华美;荷花在清澈的野塘袅袅出水,鲤鱼蹦出水面;怀抱大鲤鱼的胖娃娃,肉嘟嘟的脸上带着笑;园圃中,菜花尖上有蝴蝶、蜻蜓生动地伫立……剪着剪着,奶奶的思绪仿佛回到了年轻时光,勾起了她对劳动岁月的记忆,嘴角笑起两朵花儿。她剪出肌腱有力的农夫扬鞭驱健牛耕田,剪出忙于秋收的老者赶着满载的马车走在回家的路上。她也剪出悠然自得的休憩场景:戴斗笠的老人垂钓于湖畔,一圈圈细红的曲线就是湖水的涟漪;摇蒲扇的奶奶、纳鞋底的妇人在大树下安详地微笑,用故事拴住一帮穿肚兜的娃娃……
    日头升上来又落下去,窗棂纸暗下去又亮起来。那些盛开在筐箩里的窗花,耐心地等着好日子到来。除夕的日子要重新封窗。棂子窗的木头骨架早被烟火熏染得结实而黝黑,初秋封上去的窗纸已经泛黄。它们被风摩掌过,被寒雨拍打过,被麻雀的嘴啄过,被小孩子的手指尖捅破过,一个个生动的日子都在它们身上留下痕迹。到年关,女人们刮掉旧窗纸,给窗棂掸去尘埃,贴上崭新的白纸。那雪白的新窗纸,将覆盖过往日子里的辛劳,给平实的生活增添浪漫。
    新封的窗太素淡了,像茫茫的雪野,要开些花儿才有生机。过了年,春天就到了,是应该红红火火地开着花迎接它。于是,人们将红彤彤的窗花张贴在雪白的窗纸上。年轻人的新房窗上贴的是鸳鸯戏水、喜鹊登枝、麒麟送子,从晨曦微明到月笼西窗,每一次抬眼看,窗上都流淌着幸福。姑娘们的窗上贴着嫦娥奔月、天女散花、百鸟朝凤,这是她们自己剪的,把自己的心气和期盼都张贴在窗上。住着学生娃的屋子,窗子常常是无形的教科书,窗花有闻鸡起舞,有精忠报国。老人居住的窗上则贴着桃园结义、孟母三迁,老故事里的人生哲理,是一辈子的念想。
    火红的窗花,把风景、传说、戏文搬到窗上来,把所有的念想和期盼都凝聚在窗上。窗花是枝头飞翔的诗歌,是心头传承的薪火。
    每年春节前,我都抽空剪几幅自己的窗花。如今的窗已经是宽大明亮的玻璃窗,窗花也由方寸宽窄发展到锦绣花团。
    我的窗花师父是一位七十岁的老人,每年在老城区的石桥边卖窗花。十几年前她全家从农村迁到城里,离了土地,就在家剪窗花分给亲戚朋友。后来不断有人联系购买,这乡村里的老手艺竟然被城市人接纳和喜欢,于是她把剪窗花做成了自己的事业。平日里订购大图的居多,比如给老人祝寿的“松鹤图”,挂新屋的“大吉图”(雄鸡)、“百财图”(白菜)等。过年的窗花大多小巧,但是她最愿意剪这一类,边剪边想着一幅幅“喜鹊登枝”“狮子把门”“生龙活虎”都会贴在什么样的窗上,祝福什么样的人家,心里就欢喜。
    老人的窗花有传统的样式,也有女儿给设计的新颖花样。我买窗花都是买双份,一份贴在窗上,一份收藏。慢慢地,自己也学着剪。从最简单的花样开始,从笨拙渐渐娴熟,线条由粗陋渐渐圆润,有一年,竟也剪出几幅颇为满意的白菜图,过年前分给亲友们张贴,皆大欢喜。
    去年我买了一套胶州秧歌人物的窗花,共十二张,有小嫚、扇女、翠花、鼓子等,人物栩栩如生,动作鲜活动感。把它们一一张贴到窗上,屋里登时热闹起来,就像在炕头上演了一场秧歌大戏。新年的阳光里,这些窗花就像活的一样,彩绸飞舞,扇子翻飞,耳畔似乎响起锣鼓唢呐的欢畅曲调。
    不经意抬头往外看,见对面人家的玻璃窗上也贴着这种窗花。小区喇叭里响着热闹的《春节序曲》,屋角的红灯笼在风里晃动着。那一刻,我感觉窗花上的舞者都在舞动,舞得旖旎多姿,舞得虎虎生风。团团祥和的喜气笼罩着家家的春节。
    (摘自《人民日报》,2021年2月11日)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二段写红窗花充满着智慧和爱意,有着人间烟火的气息,既点明了作者特意寻找窗花的原因,又写出了窗花的文化内涵。
    B.新婚的年轻人、待嫁的姑娘、学生、老人选择不同的窗花,意在表明人们对窗花的喜爱,窗花已然是最富有烟火气息的艺术品。
    C.文中写“我”的窗花师父从乡村到城市,把剪窗花的老手艺做成了事业,表明新时代中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注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D.作者写自己学习剪窗花的过程,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窗花艺术的深深喜爱之情,也显示出窗花艺术的巨大魅力。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运用设问和排比,引出全文的写作对象——窗花,描绘出窗花富有生机的美好画面,为全篇奠定了情感基调。
    B.第三段中通过对奶奶剪窗花时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刻画出一个心灵手巧、热爱生活、可亲可敬的老人形象。
    C.文章在表现胶州秧歌人物窗花的栩栩如生时,运用通感和夸张手法,化静为动,写出了自己的陶醉之情,引发读者无尽的想象。
    D.本文始终围绕窗花之美选材,将回忆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既写出了历史的沧桑与沉重,又歌颂了现实的美好与幸福。
    8.请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9.本文的写作对象是窗花,但题目却是“窗花舞”,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4小题。
    王三善,字彭伯,永城人。万历二十九年进士。天启元年十月,擢右佥都御史,代李枟巡抚贵州,时奢崇明已陷重庆,明年二月,安邦彦亦反,围贵阳,巡按御史史永安连章告急,趣三善驰援,至十二月朝,知贵阳围益困,集众计曰:“失城死法,进援死敌,等死耳,阖死敌手?”自将二万人,与参议向日升,副总兵刘超等由中路当贼锋。超前锋遇贼众欲退斩二人乃定三善等大军亦至遂夺龙里城后生获邦彦弟阿伦,遂抵贵阳城下,贼解围去。总督杨述中驻沅州,畏贼。朝命屡趣,始移镇远。议与三善左,三善屡求退,不许。会崇明为川师所窘,逃入贵州龙场,依邦彦。三善议会师进讨,述中暨诸将多持不可,三善排群议,以闰十月,自将六万人渡乌江,次黑石,连败贼,斩前逃将覃弘化以徇。军中乏食,诸将请退师。三善怒曰:“汝曹欲退,不如斩吾首诣贼降!”诸将乃不敢言。三善募壮士逼漆山,语将士曰:“战不捷,此即吾致身处也。”将士殊死战,贼大败,邦彦狼狈走。三善屯大方久,食尽,述中弗为援,不得已议退师。官军行且战,至内庄,后军为贼所断。三善还救,士卒多奔。陈其愚者,贼心腹,先诈降,三善信之,与筹兵事,故军中虚实无不知。至是遇贼,其愚故纵辔冲三善坠马,三善知有变,急解印绶付家人,拔刀自刎,不殊,群贼拥之去。骂不屈,避遇害。家中州,好交四方奇士侠客,后辄得其用。敕贵阳时,得邸报不视,曰:“吾方办贼,奚暇及此?且朝议战守纷纷,阅之徒乱人意。”其坚决如此。崇祯改元,赠兵部尚书,世荫锦衣佥事。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超前锋遇贼众/欲退/斩二人乃定/三善等大军/亦至/遂夺龙里城
    B.超前锋遇贼/众欲退/斩二人乃定三善/等大军亦至/遂夺龙里城
    C.超前锋遇贼众/欲退/斩二人乃定/三善等大军/亦至/遂夺龙里城
    D.超前锋遇贼/众欲退/斩二人乃定/三善等大军亦至/遂夺龙里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月朝,月初,即晦日,通常是农历每月初一。表示时间的还有望日(农历每月十五)、朔日(农历每月月末)等。
    B.印绶,旧时称印信和系印的丝带。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在身。借指官爵。文中指为官的印信。
    C.邸报,也称“邸抄”等,是我国古代朝廷专门用于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
    D.世萌,封建时代子孙因祖辈父辈的地位而得官,是上古世袭制的一种,类似的有“恩荫”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三善作战勇敢,无所畏惧。驰援贵阳时,他亲率大军,成功解困:军中缺乏食物甚至是断粮时,他也绝不后退,仍与敌人殊死作战。
    B.王三善坚持己见,不随众议。在讨伐者崇明时,他力排群议,自率大军横渡乌江,坚持与敌殊死搏杀,最终获胜。
    C.王三善识人不明,招致败亡。他对假装投降的陈其愚过于信任,从而导致军事机密泄露,且在遇敌时被冲击落马,最终被俘遇害。
    D.王三善交友广泛,因才用人。安家在中州时,他喜欢结交奇士侠客,而与他交往的奇人异士也为他所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失城死法,进援死敌,等死,盍死敌乎?
    (2)次黑石,连败贼,斩前逃将覃弘化以徇。
    14.救援贵阳时,王三善为什么“得邸报不视”?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5—16题。
    感遇(其二)
    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注】①陈子昂:唐代诗人,有政治抱负却屡遭排挤。②兰若:指兰花和杜若,皆是草本植物。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
    A.作品首先从兰若的枝叶上着笔,迭用了“芊蔚”与“青青”两个同义词来形容花叶的茂盛,中间贯一“何”字,充满赞赏之情。
    B.“幽独空林色”,诗人赞美兰若秀色超群,对比和反衬手法的结合运用,写出了林中空寂的特点,大大增强了艺术效果。
    C.“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由夏入秋,白天渐短。“迟迟”二字即写出了这种逐渐变化的特点,“袅袅”形容秋风乍起,形象十分传神。
    D.“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写寒光威迫,兰若芳华尽失最终枯萎凋谢的变化,充满美人迟暮之感,寓意凄婉,寄慨遥深。
    16.本诗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师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相似。
    (3)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前人高度称赞,评价其“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我国在魏晋时进入“文学的自觉时代”,对文体、内容等的研究使文艺开拓出新的天地。但__________,片面重视形式、忽视内容的倾向一直存在。如六朝以来骈文讲求对偶、声律,脱离生活;中唐“大历十才子”追求丽辞、精于雕琢,反映的生活较为狭隘。而唐自安史之乱后,已进入藩镇割据、民不聊生的阶段,文人们__________现实而空玩文字,背离了士人的责任,也扭曲了文艺的主要功用。于是中唐时期韩愈、柳宗元等发起“古文运动”,务求恢复文章质朴自由、__________的传统;(        )除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还以自身创作实践为依据,提出一些与之相关的主张,如认为诗歌应“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诗人应“志在兼济、行在独善”。“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白居易的诗文创作忠实地践行了他的上述理念。即使他在入仕初期,还是在朝为左拾遗,抑或被贬地方,许多作品都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欲速不达        枉顾        言之有物
    B.过犹不及        罔顾        言之有物
    C.过犹不及        罔顾        言简意赅
    D.欲速不达        枉顾        言简意赅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他不论是在入仕初期,还是在朝为左拾遗,抑或被贬地方,许多作品都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
    B.即使他在入仕初期,还是在朝为左拾遗,抑或被贬地方,都有许多作品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
    C.他不论是在入仕初期,还是被贬地方,抑或在朝为左拾遗,许多作品都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
    D.他不论在入仕初期,还是在朝为左拾遗,抑或被贬地方,都有许多作品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
    20.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白居易、元稹等发起“新乐府运动”,承续《诗经》和汉魏乐府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功能。
    B.白居易、元稹等发起“新乐府运动”,倡导诗歌承续《诗经》和汉魏乐府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功效。
    C.白居易、元稹等发起“新乐府运动”,承续《诗经》和汉魏乐府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功效。
    D.白居易、元稹等发起“新乐府运动”,倡导诗歌承续《诗经》和汉魏乐府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功能。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圈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请酒,生了孩子要送红蛋,有丧事要出来助殓、抬棺材,是生活上的互助机构。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这和我们的亲属圈子一般的。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大到像个小国。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22.下面是介绍“元宵节”的思维导图,其中有几处空白,请根据图表内容,在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词语。(5分)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
    公交车上,一位小女孩腼腆地站起来。她让刚上车的一位伯伯坐下后,小女孩就靠在座椅的旁边。一开始,她为做了好事而快乐,还有一份因被人关注而生的羞怯。渐渐地,她似乎有个心思,几次欲言又止。
    终于,在她将要到站前。她动了动那位伯伯的胳膊。声音很小,但让听者的心为之一怔。她说:“伯伯,你怎么就不说一声‘谢谢’呢?我一直等了三站呢,你连对我笑都不笑一下。为什么?”
    旁边的人都笑了。唯独这位老男人不笑,眼睛直直的,仿佛未听明白,无动于衷。
    这则材料引起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要求:在材料的范围内构思立意。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