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2021-2022学年度黑龙江省大庆一中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三阶段考试(期末)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2-01-12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大庆一中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三阶段考试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2021年12月27日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恩格斯曾在散文《风景》中记述过一种特殊的“体验”:“你攀上船头桅杆的大缆,望一望被船的龙骨划破的波浪,怎样溅起白色的泡沫,从你头顶高高地飞过……那时候,你的一切无谓的烦恼都会消失,并且你会融合在自由的无限精神的自豪意识之中!”   
    这就是一种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有两层基本含义。首先,审美体验是审美的,它不同于非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总是与如下审美特征相连的——无功利、直觉、想象、意象等。而非审美体验则常常涉及功利、实用、理智认识等特征。其次,审美体验是一种体验,它不同于一般经验。经验属于表层的、日常性的、可为普通心理学把握的感官印象,而体验则是深层的或难以言说的瞬间性生命直觉。
    审美体验一向是中西美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美学倾向于把它规定为“兴”、“感兴”或“妙悟”等,并制订出相应的美学原则:诗人作诗依赖“感兴”,诗的作品中蕴含“兴象”;读者读诗则是追求“兴味”。由此,审美体验是被视为与人生、艺术的本质密切相关的东西。同时,中国美学偏爱感悟式的或点到即止式的美学表述方式,追求美学的“诗化”。在西方,虽然审美体验在不同美学家那里获得了不同“命名”:“迷狂”“游戏”“高峰体验”等,但在研究时,西方美学家同样将其与人生、艺术的本质关联起来。  
    无论是审美体验还是艺术,归根到底,都是人类社会活动、社会实践的产物。但是,社会实践又总是通过审美体验去显现的。因此,需要追问,社会实践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是如何通过审美体验这个“中介”而转化为艺术的。这样,审美体验的探究价值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了。
    (摘编自王一川《〈审美体验论〉导言》)
    材料二
    艺术家的创作动力和创作动机,必须结合审美体验,通过审美创造转化为艺术品。其中,审美体验包含两个部分:人生体验和艺术体验。 
    艺术家并非一直处于艺术创作状态,而是每天都经历着日常生活,但他们对日常生活多了一种审美观照,这是一种特殊的人生体验。他们通过审美观照对日常生活进行延伸思考、联想想象,甚至通过灵感或直觉的心理活动建构与日常生活不一样的精神空间。艺术体验则要求再上升到一种新的精神高度,它是人生体验的继续延伸和不断升华。最终,艺术创造使艺术体验转化为一种新的存在状态——艺术品。
    这个过程被郑板桥精妙地概括为从“园中之竹”“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的过程: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这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生体验,这个过程变园中之竹为眼中之竹,带有艺术家独特的审美观照。
    第二个阶段是艺术体验,此时眼中之竹已转化为饱含意蕴的胸中之竹。胸中之竹与眼中之竹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一种抽象化、心灵化的意念,是在想象的、虚构的精神空间之中产生的一种艺术存在状态。
    第三个阶段是艺术创造,艺术家磨墨、展纸、落笔,把艺术体验中的虚构艺术形象转化为艺术家笔下的艺术形象,成为可见可感的艺术品,即手中之竹。
    (摘编自孙先旭、胡鹏林的《艺术家的审美体验》)
    材料三
    顾春芳:讲审美,我想不仅要追求艺术作品的美,还要把艺术的审美体验和心思灌注于日常生活,从而获得一种“诗意的栖居”,尤其要追求人格的美。您怎么看?
    叶朗:美学是人文学科,研究对象是人的“生活世界”,这个“生活世界”,是一个有“意义”和“价值”的世界。中国传统美学的理论品格,最重要一点就在于十分重视美在精神层面的作用。它引导人们重视艺术活动与人生的紧密联系,引导人们去追求心灵境界的提升,使自己有一种“光风霁月”般的胸襟和气象。
    中国美学历来认为,艺术作品的品格和艺术家的品格是统一的。最突出的例子是嵇康。《世说新语》记载他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当时人说他“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山涛说他“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嵇康把弹琴和他的生命追求融为一体。据记载,他临刑东市,神气不变,顾视日影,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嵇康的音乐和生命合二为一,升华为崇高的人格境界和审美境界。
    顾春芳:近来美学界比较关注日常生活的审美,您可以就此谈谈吗?
    叶朗:日常生活的审美追求,实际上就是日常生活里的人生情趣。中国古人非常注重在日常生活中营造一种美的氛围,创造一种优雅、精致的生活世界,《红楼梦》里就有不少这样的描写。   
    现代社会,人们要学会主动寻找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情趣。宋代以来,特别是明清时期,一批文人、艺术家形成了一种优雅、精致的审美情趣。他们弹琴、赏花、品茶,开拓了一个新的生命活动的空间,这是非实用的、审美的空间。在这种空间里,他们获得了特殊的审美体验,拥有了心灵的自由,于是就能更好的做学问,干事业。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把自己所做的学问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
    (摘编自顾春芳《当前美学和艺术学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访美学家叶朗》)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审美体验的探究是有价值的,审美体验是人类活动、社会实践的产物,社会实践往往通过审美体验来呈现。
    B.从“园中之竹”“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概括了从审美体验到艺术创作的过程。
    C.审美不仅要追求艺术作品的美,还要追求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情趣,获得“诗意的栖居”,尤其要追求人格的美。
    D.艺术家只有开拓优雅、精致的审美空间,获得特殊的审美体验,拥有心灵的自由,才能更好地成就事业。
    2.下列各项对“审美体验”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审美体验是无功利的审美,与一般经验不同,是一种高层次的、令人沉醉其间的、难以言说的生命直觉。
    B.中西方美学家对审美体验虽有命名上的“妙悟”与“迷狂”等不同,但都偏爱感悟式、点到为止的美学表达。
    C.审美体验包括人生体验和艺术体验,其中前者是通过审美观照、灵感或直觉的心理活动等构建的精神空间。
    D.中国古人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审美体验,常在弹琴、赏花、品茗等活动中开拓审美空间,获得特殊的审美体验。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审美体验”的一项是(    )(3 分)
    A.王羲之与友人会于会稽山,于茂林修竹间“极视听之娱”,发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感叹。
    B.俞平伯与朱自清游历、感受灯影交辉,笙歌彻夜的秦淮河,有感而发创作同题习作《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C.《世说新语》中记载嵇康风姿特秀,时人说他“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山涛说他“岩岩若孤松之独立”。
    D.《红楼梦》中探春、宝钗等赏花、吟唱,更有林黛玉葬花时的吟唱“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 分)
    5.朱光潜在《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中谈到“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的三种态度,认为“木商由古松而想到架屋、制器、赚钱等等,植物学家由古松而想到根茎花叶、日光水分等等,画家只把古松摆在心眼面前当作一幅画去玩味。”这三种态度分别属于哪种体验,具有怎样的特征?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天堂唢呐(节选)                            
    王祥夫
    从早上到现在,一阵又一阵、一阵又一阵的唢呐声就从没停过。
    从宝树站的这个地方可以看到山坡上的动静。父亲此刻正坐在那里抽烟,父亲的哥哥也就是那个瞎子在吹唢呐,背对着这边,所以只能看到他的背,有点儿驼,不知为什么瞎子的背都会有点儿驼。
    宝树对宝树媳妇说,我真的想不起他来了。宝树说还是很早很早的时候听父亲说过这件事。他们昨天还算了一下,真的都有五十多年了,这可不能算短,谁都不会想到他会突然回来。怎么说呢?这事让几乎是所有的人都觉得有那么点伤心,得到信儿的亲戚们都三三两两地赶过来了。人们差不多都快要想不起他来了,突然间,他回来了,就这么回事。不少人眼睛都红红的。
    站在宝树和宝树媳妇待的地方听唢呐声,一阵高一阵低,怎么听都像是在哭。
    真够可怜的,远天远地地赶回来却没见上。宝树媳妇说。
    我想他心里现在是要多难过就有多难过。宝树说。
    听说瞎子的耳朵都特别好使。宝树媳妇说。
    他是用唢呐在哭。宝树说,就让他哭吧。
    其实那会儿找个人就说是你奶奶哄哄他也好。宝树媳妇又说了,他离开家都五十年了,村里找个岁数大的老奶奶,反正他也看不到,拉拉手,说说话,就说是他的亲妈,他就不会这么伤心。再说,他也记不起小时候的事。
    唉。宝树叹了口气。你说的也许有道理,反正他也看不见。
    山坡上边现在没有什么人了。上午的时候,人们都跟着上了山去了坟地,都以为会像往常那样很快就下来,但到了中午的时候,人们又都陆陆续续地下来了,而且都随便吃了一些东西,先垫补垫补。到了晚上,人们才会好好吃一顿庆祝一下。庆祝什么?庆祝宝树的瞎子伯伯从外边回来。因为宝树的这个瞎子伯伯,因为这个时隔五十年才从外边回来的人,村里要办一次大宴,杀了两头肥猪,蔬菜和鱼还有别的东西也都买了回来,当然还有酒。做饭的是本村的李本希,把东西差不多都已经做好了,不少女人在那里帮忙,香味已经传出好远。这顿饭是宝树父亲操办,宝树对父亲说这花不了多少钱,好好操办一下,这些钱我都出了。
    宝树说话的时候眼圈儿都红了,宝树父亲的眼圈儿也红了。
    你奶奶活着该有多好,她等啊等啊。宝树的父亲小声对宝树说。
    我奶奶真是应该多等几天。宝树也是想不起别的什么话了。
    真没几天,她就等不下去了。父亲说。
    鞋呢?宝树的父亲忽然想起那双鞋了,站起身忙去找鞋子了,这里翻翻,那里翻翻,那双鞋是宝树的奶奶给宝树的这个瞎子伯伯做的。鞋马上被宝树的父亲找到了,就放在柜子的顶上,用毛巾包着,鞋里放着一些枣。
    早上上山之前,宝树看着瞎子伯伯把那双鞋穿在脚上了,还正好。
    正好,妈做的鞋。宝树的父亲在一边说。
    正好,妈做的鞋。瞎子伯伯用手摸着鞋。
    宝树看见瞎子伯伯的眼里开始流泪,他不停地流泪,不停地用手摸鞋子。
    村子里现在是很少办这种大吃事了,村子里把这种全村人参加的宴叫作大吃事。桌子也从祠堂里搬了出来,这些桌子平时都放在祠堂里边,漆了明漆,办大事的时候才会被搬出来。现在它们又被搬出来了,被放在河里洗刷干净了,在村街上被摆成了一排。这就让村子里有了某种过节的气氛。不少人都从外边回来了,除了宝树家的亲戚,远远近近的乡邻们也都赶了回来,其实他们都刚刚离家才不久,因为春节刚刚过去。虽然忙,但他们都想回来看看五十年前被人贩子拐走的天堂。
    宝树的瞎子伯父名字叫天堂,这好像不是人的名字,但不少人还记着这个名字。天堂的名字是怎么起的呢?因为村子里原来有个教堂,天堂的名字是那个比利时神父给起的,比利时神父的坟还在教堂的后边,是个很大的土堆。不过教堂现在不在了,只有四堵高墙在那里立着。墙可真是太高了,上边平时总是落满了野鸽子。这个教堂的西边还有个石头砌的酒窖,神父的葡萄酒就放在里边。神父当年种的葡萄现在可是都没了,那片地荒着。
    不息的唢呐声从山坡那边传了过来。
    这会儿,宝树的父亲还陪着他的哥哥天堂在上边,陪着他在父母的坟前吹唢呐。宝树的父亲不说话,一根接着一根抽烟;天堂也不说话,他在不停地吹,有时会停下来擦一下眼泪。包括宝树的父亲,人们都不知道天堂怎么会变成了个瞎子,人们知道他身上肯定会有不少故事,一个人在五十多年的工夫里没有故事才怪呢。人们都想知道这些,都想知道他被卖到了哪里?那家人待他好不好?那家人除了他之外还有些什么人?河南那边的人听说都很好。天堂待的那家人家是开响器班子的,所以天堂从小就学会了吹唢呐。
    还是在春节前,有人到家里来给宝树的奶奶采血,是两个公家人。宝树,还包括别的那些人都不知道公家人采血做什么,后来才知道是为了匹配。和什么人匹配呢?和当年被人贩子拐卖的一个人匹配。公家的人说,那个人有可能就是宝树父亲的哥哥天堂。公家的人这么一说,人们就再次想起了六岁上被人贩子拐走的天堂。但人们谁也想不到天堂过了春节竟然就突然回来了。人们去车站接他,一路上都发愁该怎么告诉天堂他娘刚刚去世的消息,谁也没主意,这太突然了,也让人太伤心了。
    宝树对宝树媳妇说,他肯定还以为奶奶还活着,所以才急着往回赶。
    当年,人们都知道天堂的父亲,也就是宝树的爷爷,为了寻找六岁上被拐走的天堂出了车祸,当时就没了命。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而宝树的奶奶是年前才去世的,采完血,人们告诉她,采血是为了找她六岁上被拐走的天堂,要是对,天堂马上就可以回来和家人团圆了。宝树的奶奶激动得当时就大声哭开了,并且开始着手打铺衬做那双布鞋。人们都说宝树的奶奶是不应该做那双鞋的,是累坏了,现在村子里谁还做鞋?而她执意要做那一双布鞋,做完鞋,她突然就去了,没病没灾也像是不难受,忽然就去了。鞋子就放在柜子的顶上,被一条干净毛巾包着,宝树还记着奶奶往鞋里放枣子的情景,奶奶一边往鞋子里放枣一边还说,放几个枣在鞋里,天堂就会早早地回来了。
    回来吧天堂,你给娘赶快回来吧。宝树的奶奶对着那双鞋说。
    (选自《中国作家》,2021年第6期)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标题既点明了人物、事件,也表达了身在天堂的宝树奶奶对儿子的思念。
    B.亲戚们和村里人并不同情天堂的遭遇,而是为母子分别多年却没能相见而伤心。
    C.村里人想好好吃一顿庆祝天堂回家,故宝树与父亲在办大宴这事上达成了一致。
    D.“公家人”是对公职人员的称呼,两个公家人的出现是为了采集血样做亲子鉴定。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多处写唢呐声,“从早上到现在”“从没停过”写出了唢呐声持续时间长,“一阵高一阵低,怎么听都像是在哭”写出了天堂内心的悲痛。
    B.小说中使用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塑造瞎子伯伯的形象,“正好,妈做的鞋”看似是重复,实际上蕴含着兄弟二人对母亲的怀念和感恩。
    C.宝树奶奶做的这双鞋是小说中非常重要的物象,儿行千里母担忧,更何况是被拐卖的儿子,往鞋里放枣更是展现了母亲对儿子回家的期盼。
    D.小说采用平淡而忧伤的语调讲述了一个被拐卖的瞎子伯伯回家的故事,却能够将微妙的情绪传递给读者,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8.作者说:“好的小说要多多留有空白,一如书法中的飞白,线与线之间看似没有什么关联,但气韵却在那里,所以才好看。”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的留白部分。(4分)
    9.小说在叙述故事时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何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0分)
    陶谦字恭祖,丹杨人。谦性刚直,有大节,少察孝廉,拜尚书郎,除舒令。谦在官清白,无以纠举,祠灵星,有赢钱五百,欲以臧之。谦委官而去。
    会西羌寇边皇甫嵩为征西将军表请武将召拜谦扬武都尉与嵩征羌大破之。后边章、韩逆为乱,司空张温衔命征讨。又请谦为参军事,接遇甚厚,而谦轻其行事,心怀不服。及军罢还,百寮高会,温属谦行酒,谦众辱温。温怒,徙谦于边。或说温曰:“陶恭祖本以材略见重于公,不如释憾除恨,克复初分,于以远闻德美。”温然其言,乃追还谦。遂为之置酒,待之如初。
    (赵)昱年十三,乡党称其孝,就处士东莞綦毋君受《公羊传》,至历年潜志,不窥园圃,亲疏希见其面。高洁廉正,州郡请召,常称病不应。国相檀谟、陈遵共召,不起。陶谦初辟别驾从事,辞疾逊遁。谦重令扬州从事会稽吴范宣旨,昱守意不移;欲威以刑罚,然后乃起。举茂才,迁广陵太守。贼笮融从临淮见讨,迸入郡界,昱将兵拒战,败绩见害。
    曹公父于泰山被杀,归咎于谦。欲伐谦而畏其强,乃表令州郡一时罢兵。诏曰:“今海内扰攘,州郡起兵,征夫劳瘁。其各罢遣甲士,还亲农桑。”谦被诏,乃上书曰:“自古在昔,未有不扬威以弭乱,震武以止暴者也。若承命解甲,弱国自虚,释武备以资乱,损官威以益寇。今日兵罢,明日难必至,上忝朝廷宠授之本,下令群凶日月滋蔓,非所以强干弱枝遇恶止乱之务也。”又曰:“华夏沸扰,于今未弭,包茅不入,职贡多阙,寤寐忧叹,无日敢宁。诚思贡献必至,荐羞获通,然后销锋解甲,臣之愿也。”曹公得谦上事,知不罢兵。乃进攻彭城,多杀人民。谦引兵击之,青州刺史田楷亦以兵救谦。公引兵还。
    (选自《三国志·裴松之注》,有删节)
    (注)灵星:又称天田星、龙星。主农事,取祈年报功之意。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会西羌寇边/皇甫嵩为征西将军表/请武将/召拜谦扬武都尉/与嵩征羌/大破之
    B. 会西羌寇边/皇甫嵩为征西将军/表请武将/召拜谦扬武都尉/与嵩征羌/大破之
    C. 会西羌寇边/皇甫嵩为征西将军表/请武将/召拜谦/扬武都尉与嵩征羌/大破之
    D. 会西羌寇边/皇甫嵩为征西将军/表请武将/召拜谦/扬武都尉与嵩征羌/大破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西汉时开始以此作为察举、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明清时成为对举人的雅称。
    B. 《公羊传》,又称《春秋公羊传》,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与《春秋左氏传》《春秋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C. 解甲,脱下铠甲的意思。古时指军事行动期间的休息,还指放下武器停止战争,也引申为投降。文中指陶谦辞去武将官职。
    D. 贡献,进贡,文中指进献之物。现代指对国家或公众所做的有益的事,也可以指拿出物资、力量、经验等献给国家或公众。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陶谦性格孤傲。他起初就借有病推辞被征召为别驾从事,担任参军事时在百僚盛宴上当众侮辱司空张温。
    B. 陶谦为官清廉。别人无法揭发检举他的过失;在举行祈年祭祀时有人想将盈余的钱藏起来,他把钱交给了官府。
    C. 陶谦知人善用。他用多种方法使高洁廉正、不愿做官的赵昱改变初衷,接受察举,赵昱后升为广陵太守。
    D. 陶谦有政治远见。皇帝听信曹操上表让州郡暂时罢兵的建议,下诏罢兵,他上书分析形势,反对罢兵。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陶恭祖本以材略见重于公,不如释憾除恨,克复初分,于以远闻德美。(4分)
    (2)今海内扰攘,州郡起兵,征夫劳瘁。其各罢遣甲士,还亲农桑。(4分)
    14. 课内翻译: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5~16题。 
    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 浑①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②。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①许浑: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五、七律尤佳,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②汀洲:水边之地为汀,水中之地为洲,这里指代诗人的故乡江南。
    15.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首联“一上”表明触发诗人情感时间之短瞬,“万里”则极言愁思空间之迢遥广大。
    B. 颔联晚眺远景,点明了登楼时间和环境氛围。云起日沉,雨来风满,动感分明。
    C. 尾联“莫问”二字,并非劝诫之辞,实乃令人思索之语,它让读者从悲凉颓败的自然景物中钩沉历史的教训。
    D. 诗人直抒胸臆,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赋予抽象的感情以形体,呈现了山河的自然美,从而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
    16. 作者登上高楼,为什么产生“万里愁”?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精练地刻画了曹操文治武功集于一身的英雄形象。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鸟鸣声、泉流声描写琵琶女所弹乐曲美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赞颂了刘裕的赫赫战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小题。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在世界园林艺术史上      。它最初被称为苑、囿,仅供王公贵族狩猎使用。秦汉时期,发展为一池三山的皇家园林模式。魏晋南北朝时,园林创作追求再现山水,崇尚自然,进入“写实山水”阶段。隋唐之时,园林创作注重诗情画意、意境表现,园林艺术从“写实”走向“写意”。宋元到明清时期,园林艺术日益普及,逐渐从游赏向可游可居方面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传承了中华民族含蓄内敛、温婉曲折的特质。园林设计,不论其规模大小,都极力避免开门见山、        ,讲究“隔景幽深”,利用漏窗、假山等为屏障,适当阻隔视线,使人       看到园景一角,几经曲折后,才能豁然开朗,看到山池亭阁之全貌。“隔景幽深”,追求隔而不断、漏而不透的效果,有寻幽探胜、      的逸趣。设计还注重“参差过渡”,在力求参差疏密、曲折有致时,(      ),如小桥、曲水、连廊、竹石、花草之类,用以沟通各处景观,对整个建筑群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独树一帜一览无余    隐约    柳暗花明
    B.独具匠心一目了然    恍惚    柳暗花明
    C.独树一帜一览无余    隐约    峰回路转
    D.独具匠心一目了然    恍惚    峰回路转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一句是(    )(3 分)
    A.也往往在方正厚重的主体建筑四周用轻巧之物点缀
    B.也往往将轻巧之物点缀在方正厚重的主体建筑四周
    C.也往往在方正厚重的主体建筑四周点缀轻巧之物
    D.轻巧之物也往往被点缀在方正厚重的主体建筑四周
    20.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使用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子里的稀饭烧滚。
    B.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
    C.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D.“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研究发现,人们所受压力会增加血液中糖皮质激素的含量,而糖皮质激素可将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所以    ①   。但人们过去不清楚,为什么白天压力大不一定会变胖,而上夜班之类的压力则常与肥胖相联系。
    最近一项研究揭开了谜底:健康人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在24小时内呈节律性涨落,早8点最高,凌晨3点最低。如果打破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     ②     ,糖皮质激素的增加就会导致更多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如果顺应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本来就是峰值时,即使增加很多糖皮质激素,也不易引起脂肪细胞增加。
    可见,     ③    非常重要,夜间长期经历持续性压力体重会明显增加。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①                                                                                                      
    ②                                                                                      
    ③                                                                                  
    22.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25个字。(5分)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四、写作(60分)
    这是一个崇尚英雄的时代,戍守边防的战士,火灾现场逆行的消防员,隐姓埋名三十年、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祖国核潜艇的黄旭华,历经失败、砥砺拼搏走至荣耀巅峰的“中国女排”……我们感动于他们心中无我的境界。
    这也是一个崇尚自由的时代,我们喜欢街舞的自由与释放,我们喜欢生活的随性之乐,我们不断地制造着“小确幸”与“仪式感”……我们越来越心中有我,想要凸显自我的个性与价值。
    对以上提及的“心中有我”与“心中无我”,你有怎样的理解与体会?请根据材料及你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