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七哀歌》《氓》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2-01-10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2-14题。(8分) 
    (甲)《七哀歌》 
    曹植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乙)《氓》 
    《诗经》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2.《七哀诗》与《氓》不可能同时被收录于以下哪部著作?(  )(1分) 
    A.《古诗菁华集》              B.《风物志大赏》  C.《比兴手法赏析大全》        D.《中华传统文化鉴赏》 
    13.与《氓》这首诗歌中女子形象最为接近的一位是(   )(2分) 
    A.晴雯      B.袭人      C.王熙凤      D.秦可卿 
    14.《诗经》中“弃妇”的解读由本义向象征义多元引申,这对后世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请以《七哀诗》为例,加以分析。(5分)
    答案: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2-14题。(8分) 
    12.(1分)B 
    13.(2分)A 
    14.(5分) 
    弃妇与逐臣都难以把握自身的命运,也都曾遭遇困境但最终没有妥协。众多文人在创作中也开始以弃妇喻逐臣、以男女喻政治、喻君臣,这对后世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诗人自比“宕子妻”,以弃妇的不幸遭遇来比喻自己在政治上被排挤的境况。/通篇表面上描写思妇诉说被夫君遗弃的哀怨情怀,实际上暗喻自己被长兄疏远排斥的苦闷和郁抑。 
    以弃妇与丈夫的离异来比喻他和身为皇帝的曹丕之间的生疏“甚于路人”、“殊于胡越”。诗人有感于兄弟之间“浮沉异势,不相亲与”,进一步以“清路尘”与“浊水泥”来比喻二人境况悬殊。“愿为西南风,长逝人君怀”,暗吐出思君报国的衷肠;而“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则对曹丕的绝情寡义表示愤慨,流露出无限凄惶之感。 
    全诗处处从弃妇的哀怨着笔,句句暗寓诗人的遭际,诗情与寓意浑然无间,意旨含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