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陈襄《李侍郎修路》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1-12-28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陈襄
    李侍郎修路
    陈襄
    路余百里两山间,水驿山程总不安。
    谁把千金平滑磴,免教一叶委惊滩。
    行人感叹何时已,贤守功名百世看。
    次第吾闽都似掌,却嗤蜀道号泥盘。
    [注]陈襄:北宋理学家,侯官(今福建福州)人。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句提到的“总不安”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山路崎岖,水路艰险,人们出行困难。
    B.第三句“千金”指修路的花费,说明修路耗资较大,作者赞叹中亦包含婉转批评。
    C.“吾闽都似掌”运用比喻、夸张手法,表现李侍郎修路给闽地交通带来极大改善。
    D.第八句化用了李白《蜀道难》中的“青泥何盘盘”一句,增加了本诗的文化意蕴。
    16、诗人在评价李侍郎修路时,既说“行人感叹何时已”,又说“贤守功名百世看”,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案:
    15、B.“亦包含婉转批评”说法错误,“谁把千金平滑磴”本句指出修路的花费巨大,花费巨大更突显工程艰巨,是对李侍郎修路之举的赞美,没有婉转批评。
    16、这两句诗都是运用侧面烘托手法说明李侍郎修路功绩大。①前句主要通过当时行人的反应来评价。当时行人感激、赞叹不止,说明修路极大改善当时的交通状况。②后句主要从后世人的评价烘托李侍郎形象。后世人历经“百世”依旧会赞叹李侍郎的贤能和功绩,说明李侍郎的修路影响深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