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2020-2021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3分)C(A“以偏概全”。书信的诞生,除了“受地城空间阻隔”外,还有“不宜面述”的原因。B“曲解文意”。结合原文“尺牍’之名最早见于西汉典籍”,只能得出“西汉时已有书信”,但不能推导出“书信最早产生于西汉”的论断。D“扩大范围”。原文仅提及“明代前期和清代中后期”“晚明”,不能扩展理解为“明清时期”。)
2.(3分)B(“过于绝对”。在“叙述各代书信发展情况时”,有时作者并没有对“举例详加论述”,例如“唐宋”“明清”时期。)
3.(3分)D(D“无中生有”。综观原文,作者仅对中国书信体文学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总结,并未明确倡导写书信时“要学习古代书信中审美性与实用性兼顾的特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4.(3分)D(张冠李戴,“使中国国际地位得到了空前提高”不是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5.(3分)C(说法绝对,“只要有为国牺牲的壮志,战争就能取得胜利”错。)
6.(6分)①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范例。②空前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更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赢得和平环境。③抗美援朝精神,激励着我们克服困难、战胜敌人,凝聚伟力,建设更安全、美好的祖国。(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7.(3分)D(曲解文意,“灵魂也得到了救赎”错,言“灵魂救赎”言之过重,黄栀子思想的彻底改变应该是在见到生命树之后。)
8.(6分)①插叙部分的争吵,表现了黄栀子与“老大”作为医术过硬的医生,对于危重病人的生命观的分歧,表现“老大”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②小说的主旨就是在黄栀子作为医生和病人的双重身份,对生命的态度的转变中呈现的,插叙部分恰好说明了黄栀子作为医生身份原本对生命的态度。③正是这种对生命态度的分歧的插入,才更好说明黄栀子对自己的生命的态度的原由,也为后文黄栀子的改变做铺垫。④插叙让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丰富了小说的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每点2分,任答对3点给满分,意思对即可)
9.(6分)①“老大”作为医生,对病人生命的呵护,作为同事,对黄栀子生命的呵护,这种爱与希望,润泽了所有人的生命。②黄栀子作为医生与病人双重身份,她的生命观的改变,救人与自救,给病人、给自己的爱与希望,将会润泽更多的生命之树③小说结尾描写牧豆树生长在没有一丝水分的沙漠里,却高高耸立,一部分向上伸展,一部分向下绵延,以象征的手法,给人以爱与希望之感。(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10.(3分)D
11.(3分)B(“德宗”应为庙号,不是谥号。)
12.(3分)A(强加因果,文中没有说考取进士是因为前宰相的推荐。)
13.(1)(5分)韩愈冒犯了皇上,确实应该获罪,然而如果不是内心忠诚,不回避罢黜斥责,又怎能如此呢?(“件”“诚宜”“融”各1分,句意2分)
(2)(5分)后来韩愈虽然仕途通达,名声显贵,但每遇公事有空暇的时候,就和他们交谈会餐,论文赋诗,和昔日一样。(“隙”“相与”“平昔”各1分,句意2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14.(3分)A(无对比。首联通过草的茂盛突出古迹荒凉,无人问津的悲伤。)
15.(6分)①悲古迹荒凉,无人问津。赵诗用杂草、石兽等意象,杜诗用松柏、春草、黄鹏等意象,突出了古迹无人问津的荒凉。②悲英雄中道而亡、壮业未成。赵诗以岳飞忠心报国、无辜被害、江山易主;杜诗以诸葛亮鞠躬尽瘁、出师未捷、中道崩殂,表达了对英雄的悲伤、痛惜之情。(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6分)(1)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2)岂无山歌与村笛 呕哑嘲哳难为听(3)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每空1分,错字、漏字、别字均不给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3分)D(引导:带领,领路;带着人向某个目标行动。指导:指示教导,指点引导。色彩斑斓:形容色彩灿烂的样子或形容生活或文学作品等所包含的内容丰富多彩。琳琅满目: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畏葱:畏惧;胆怯。畏服:因畏惧而服从;敬服。在所不辞:指决不推辞,多用在冒险犯难。在所不惜:指决不吝惜,多用在付出大的代价。)
18.(3分)B(根据“童年时的第一件事是最快乐的童年记忆之一。记得那时我的父母不时带我去旧金山游览著名的日本茶园。”排除A、D;在根据“这个故事让我感受到他们及其崇敬他,他们称他是整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依据前宾后主的排句方式,排除C。)
19.(3分)D(语序不当:“很少”应放在“有人”前;成分残缺:“理解”前加“他的”,否则会造成歧义;搭配不当:世界只有一个,不能用“所有”修饰。)
20.(6分)①现在是这样②又要富于(拥有)想象③宇宙辽阔无垠(每空2分)
21.(5分)①“边上”改为“两旁”或“两侧”;②“占了”改为“占用”;③“过路”改为“通行”;
④“毛病”改为“问题”;⑤“学一下”改为“借鉴”。(每处1分,找出不作修改不给分)
四、作文(60分)
22.【作文指导】
本次作文的写作文体是“书信”,所以考生在行文中要注意书信的基本要素与行文风格;同时在谈及对高中学习的认识时,要注意从“学习永无止境”以及“如何确定老师(老师的价值意义)”“学习需要不畏艰辛,坚持”这三个中心话题展开,不能漫无边际地谈“学习”。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韩愈自认为是个孤儿,所以从小就刻苦学习儒家经典。等到应举进士科,文章投送到公卿中间,前任宰相郑余庆很是为他宣扬美名,由此在当代知名。不久韩愈考中进士科。韩愈说话直爽坦率,不去刻意躲避和忌讳什么,品德专一而正派,不擅长处理一些世俗事务。德宗晚年,朝中势力分为了好几派,宰相不能独立掌管机务,宫中的宦官到民间市场上强买物品的弊端,谏官讨论过而德宗不听。韩愈也曾经写了几千字的文章极力批判这件事,德宗不但不听从,还发怒将他贬为阳山县县令,后来改任江陵府掺曹。元和初年,韩愈被召入任国子博士,升任都官员外郎。元和十四年正月,宪宗派宦官杜英奇押领三十名宫人,手持香花,前往临皋驿迎接佛骨。所迎接的佛骨从光顺门进入皇宫,在宫中留放三天,再送回原寺庙。王侯公卿士大夫及平民百姓,奔走迎送,施舍钱财,只怕落在他人之后。百姓中有人不惜耗尽家产、用火灼烧头顶手臂以求供养佛骨的。韩愈素来不信佛,上疏劝谏。表疏奏上,宪宗很恼恨。过了一天,把表疏拿出来给宰相看,准备对韩愈处以死刑。装度、崔群上奏说:“韩愈冒犯了皇上,确实应该获罪,然而如果不是由于内心忠诚,不回避罢黜斥责,又怎能如此呢?请求对他稍微赐予宽容,以引来谏诤的人。”于是贬为潮州刺史。当初,韩愈到了潮阳,一开始处理政务,就询问官吏有关百姓的疾苦,都说:“州城西面的水潭里有鳄鱼,产卵而后化育,长成后有数丈长,百姓豢养的家高都快被它吃光了,因此百姓非常贫穷。”过了几天,韩愈前往水潭视察,叫判官秦济烤了一头猪一只羊,投进潭水里,然后祝咒鳄鱼。从此潮州人再没有鳄鱼的祸患。袁州有这样一种风俗,为了借钱把子女抵押在借钱的人家服役,过期无力赎回就被没入出借钱的人家永远成为奴隶。韩愈到任后,想办法赎出被没收为奴隶的子女,送还给他们的父母,还废除这些习惯法规,不准许蓄养奴隶。韩愈性情宽宏通达,和他人交往,不论人家荣辱沉浮,他都不改变态度。他年轻时和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关系友好。孟郊、张籍名气和地位还不显达时,韩愈不避寒暑,在公卿间称赞推荐他们,结果张籍终于考中进士科,在仕途上很顺利。后来韩愈虽然仕途通达,名声显贵,但每遇公事有空暇的时候,就和他们交谈会餐,论文赋诗,和昔日一样。长庆四年十二月韩愈去世,终年五十七岁,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