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柳开《待王昭君谢汉帝疏》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1-12-20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柳开
    5.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各题
    待王昭君谢汉帝疏①
    [北宋]柳开
    ①臣妾奉诏出妻单于,众谓臣妾有怨愤之心,是不知臣妾之意也。臣妾今因行,敢谢陛下以言,用明臣妾之心无怨愤也。
    ②臣妾少奉明选,得列嫔御;虽年华代谢,芳时易失,未尝敢尤怨于天人;纵绝幸于明主,虚老于深宫,臣妾知命之如是也。不期国家以戎虏未庭,干戈尚炽,胡马南牧,圣君北忧,虑烦师征,用竭民力;征前帝之事,兴和亲之策,出臣妾于掖垣②,妻匈奴于沙漠,斯乃国家深思远谋,简劳省费之大计也。臣妾安敢不行矣。况臣妾一妇人,不能违陛下之命也。
    ③(甲)今所以谢陛下者,以安国家,定社稷,息兵戈,静边戍,是大臣之事也。(乙)今用臣妾以和于戎,朝廷息轸顾之忧,疆场无侵之患③,尽系于臣妾也。是大臣之事,一旦之功,移于臣妾之身矣。(丙)臣妾始以幽闭为心,宠幸是望,今反有安国家,定社稷,息兵戎,静边戍之名,垂于万代,是臣妾何有于怨愤也。(丁)愿陛下宫闱中复有如妾者,臣妾身死之后,用妻于单于,则国安危之事,复何足虑于陛下之心乎!
    ④陛下以此安危系于臣妾一妇人,臣妾敢无辞以谢陛下也!”
    【注】①汉元帝时王昭君远嫁匈奴单于和亲。  ②掖垣:指皇宫。   ③轸顾:深切顾念;侵渔:即侵夺。
    (1)“疏”,是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我们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学过与本文问题相同的课文是《《谏太宗十思疏》》。
    (2)下面的句子插入文中甲、乙、丙、丁中的乙处最恰当。
    食陛下之重禄,居陛下之崇位者,曰相,宜为陛下谋之;曰将,宜为陛下伐之。
    (3)对第②段画线句的写作用意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
    A.交代国家正处于危难之际,是王昭君出塞和亲的背景。
    B.突出当时汉胡战事正酣,君王迫不得已派昭君出塞。
    C.陈述常年战争耗尽民力,显示出塞和亲的重大意义。
    D.描写匈奴南侵势不可挡,表明昭君出塞是为君分忧。
    (4)全文代拟王昭君口吻上疏汉文帝,其写作用意是借古(王昭君和亲)讽今(北宋统治者一味妥协求和),或借题发挥
    (5)试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本文讽刺手法的表达效果。 
    答案:
    (1)《谏太宗十思疏》
    (2)乙
    (3)A
    (4)借古(王昭君和亲)讽今(北宋统治者一味妥协求和),或借题发挥.
    (5)①汉统治者将本该由大臣承担的责任加于一个弱女子身上,讽刺了汉元帝做法的荒唐.
     ②通篇正话反说,表面上反复强调自己心存感谢,实则内心怨愤悲苦,讽刺效果更强.
    译文参考:
    臣妾接到了皇上的诏书,让我成为单于的妻子,有的大臣说我内心有怀愤之心,对这桩婚姻不满意.在我出嫁之前,我要对皇上表明我没有怨愤之心.
    自古以来,妇女虽有贤惠卓异之才的人很多,但,大多数受制于男人之下,抑郁而死的贤良女人将痛苦藏在内心,并不敢露出心迹.或况,幽闭宫内的嫔妃她们岂能没有悲伤,得不到皇上宠幸的是多数人啊,她们虚老于深宫大院内,随着年华的流逝而容颜不再.我当然也不能避免.不料,国家干戈又起,皇上北忧,考虑兴师征伐,这样有竭民力.无赖之下,兴和亲之策,将臣昭君远嫁匈奴,此乃国家深谋远虑之策.又能节省民力钱粮,我哪敢不同意皇上的旨意.况,我一妇人怎敢违抗皇上的命令.
    定外患,静边境,息兵弋,这些都是大臣们的事.这些臣子食皇上重禄、居国家之重位,有丞相可以为国家出谋;也有大将为皇上征伐,今用昭君出嫁单于以平战事,使国家没得后顾之忧,也没有疆场侵战之患,这些都系于我的身上,这些应该是大臣份内的事.我远嫁匈奴,一旦实现了皇上所希望的和平,这就是我的功绩,我在深宫内是多么盼望皇上能重视我,今能为国家出点力,让国家平安做点事、定社稷、息兵戎、静边戍,垂名于万代,我哪里岂敢怨愤皇上呀.希望后宫中有像我一样的人,都要以国家利益为重.
    皇上把国家安危寄托于我的身上,我又岂敢要皇上操心多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