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 五、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九江口作[注] 王昌龄 漭漭江势阔,雨开浔阳秋。驿门是高岸,望尽黄芦洲。 水与五溪合,心期万里游。明时无弃才,谪去随孤舟。 鸷鸟立寒木,丈夫佩吴钩。何当报君恩,却系单于头。 [注]此诗是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赴任途中经江州九江口时所作。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开篇不凡,“漭漭”一句描绘了九江水势浩森、江面广阔的场景,气势雄浑,意境壮阔。 B.“驿门”四句作者居高望远,思绪悠远。“望”“期”等词写出了作者对生活前景的深沉思考。 C.“明时”二句作者感叹自己被贬蛮荒之地,怀才不遇。“孤舟”暗示了其内心的孤独、悲苦。 D.本诗为王昌龄边塞诗的代表作,“何当”两句直接描绘了他奔赴边关、奋勇杀敌的战斗场景。 15.简析“鸷鸟立寒木,丈夫佩吴钩”一句体现作者怎样的情感。 16.本诗与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都写及“吴钩”。请比较两诗运用“吴钩”这一意象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答案: 14.D 15.借助鸷鸟、吴钩来表明自己虽处境艰难,但内心充满了矢志报国的自信与豪气。 16.相同点:吴钩是一种武器,两诗中作者借“吴钩”意象表达自己矢志报国的雄心。不同点:两诗作者借“吴钩”所表达的情感基调不尽相同,王诗中作者即使被贬,但仍愿奔赴边塞,保家卫国,充满自信和豪气。辛词抒发的则是英雄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苦闷与悲愤。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