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说“木叶”》训练提高

http://www.newdu.com 2018-11-17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 谢立凡  
    1.背诵下列诗歌名句,并指出它的作者与出处: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作者_________ 出处 _________
    (2)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作者 _________ 出处 _________
    (3)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作者_________ 出处 _________
    (4)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作者_________ 出处 _________
    (5)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作者_________ 出处 _________
    2.请补足下列诗句的上下句:
    (1)秋月照层岭,______________ 。(吴均《谷柳恽》)
    (2)______________ ,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
    (3)柔条纷冉冉,______________ 。(曹植《美女篇》)
    (4)日暮风吹,______________ 。(吴均《青溪小姑歌》)
    (5) 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6)庭中有奇树,                   。(汉《古诗十九首》)
    (7)皎皎云中月,                   。(陶渊明《拟古》)
    3.请细心品读下面语句,回答句子后面括弧内的问题:
    (1)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木叶’的奥妙”指的是什么?)
    (2)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这个“例子”的“创造性”表现在哪里?)
    (3)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后者”、“前者”各指什么?)
    (4)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木叶”的“不同”表现在哪里?)
    (5)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相同”、“不同”各自指什么?)
    答:
    4.课文用了许多问句,请举几个例子,说说这些问句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
    5.请根据课文内容,辨析“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意味的不同。
    答:
    6.第4、5、6段是课文的中心段,文中阐释了“木”在形象上具有哪些艺术特征?
    答:
    7.细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 曹植《美女篇》 )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也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而且它的黄色由于雨的湿润,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日暮风吹,叶落依枝。” ( 吴均《青溪小姑歌》 )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绵的一面。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1)品读下面语句,回答后面括号内的问题:
    A.“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句中“普遍的潜在的暗示”指什么?)
    B.“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句中“距离”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答:
    (2)本段文字说明了“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它是分几个层次进行说明的?请概括层次要点,说明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
    答:
    (3)这段文字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请作具体分析。
    (4)根据本文作者的理解,下面的诗句哪里该用“木叶”,哪里该用“落木”?这样是不是恰当呢?
    A.    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B. 无边   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C. 亭皋   下,陇首秋云飞。
    D.    下君山,空水漫漫。
    E.    萧萧,琉璃叶下琼葩吐。
    答:
    8.阅读下面短文,回答后面(1)――(3)题:
    青与绿
    林 庚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①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②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春回大地的信息,首先就体现在草与柳的变化上。“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③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柳枝上刚萌发出点点的细叶,料峭的春风便已来到了人间。这个细叶,诗词中又称为“柳眼”,仿佛在说碧玉妆成的柳树,忽然从睡梦中一觉醒来,睁开了眼睛,同时也就是春天的开始了。所谓“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④     
    世界是绿色的,可是诗人却爱说“青青河畔草”,“青青夹御河”,“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色新”自是嫩绿色,所谓“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可是却非说“青春”不可。春天叫做青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正耐烟花绕”。而春游也叫做踏青,却不说踏绿。春天唤做青阳,春神名曰青帝,少年称为青年,那么到底是谁代表着春天呢?
    绿与青原是相近的颜色,所以青天又称碧落、碧空,碧也就是绿。绿草可以称为青草,绿柳却不能称为青柳,但是“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却又正是好诗。“春晚绿野秀”,这绿野却很少称之为青野。大概由于绿指的是具体的现实的世界,而青则仿佛带有某种概括性的深远意义。绿原是一种和谐的色调,在万紫千红的春天,绿乃是多样统一的典范。而青则更为单纯,凝净,清醒,永久,松树因此就都称为青松。所谓青山绿水,何尝不正是两种性格的说明呢?这里或者会给我们带来一点生活中的启发吗?谁不愿意青山不改、青春长在呢?但这只是一种理想,从现实到理想,从具体性到概括性,本来是绿的却说成是青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青青。
    (1)将下面文字填入第一段的空格处,使其前后语气连贯。
    A.只是那么一星星若有若无的草的痕迹,便宣告了春天的来临。
    B.草透出了绿意,柳睁开来眼睛,这是多么富于生意的绿色世界啊。
    C.草与柳在古代诗词中一直经常这样地同时并见,要说明其间的缘故,根本上还是因为都涉及春天。
    D.柳树是代表着春风的,而草则又与春风共其命运。
    答:
    (2)“春天唤做青阳,春神名曰青帝,少年称为青年,那么到底是谁代表着春天呢?”请说说,句中如果不用代词“谁”,这个句子应当怎么写?作者对这个问题又作了怎样的回答?
    答: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青青”,这个句子是从哪里点化而来?请把那首词默写出来。
    答:
    9.在《说木叶》中,作者提到,自屈原开始把“木”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下面就是作者所指的黄庭坚的一首诗,结合注释赏读后,请就第二联写一段二三百字的鉴赏文字。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释: ①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黄庭坚当时在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知县任上,公事之余,诗人常到快阁览胜。这一首著名的七律就是写登临时的所见所感。②五、六二句,诗人巧用典故。前句用伯牙捧琴谢知音的故事。《吕氏春秋·本味篇》载:“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复为鼓琴者。”后句用阮籍青白眼事。史载阮籍善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见所悦之人,“乃见青眼”(《晋书·阮籍传》)。诗人这二句大意是说,因为知音不在,我弄断了琴上的朱弦,不再弹奏,于是只好清樽美酒,聊以解忧了。③此句的意思是:我将与白鸥定下永远相守、忘怀世事的明约。
    答:
    解析与答案
    1.答案:(1)屈原 《九歌》(2)谢庄 《月赋》 (3) 沈佺期《古意》(4)王褒 《渡 河北》 (5)庾信《哀江南赋》。
    2.答案:(1)寒风扫高木(2)高树多悲风(3)落叶何翩翩 (4)叶落依枝 (5)无边落木萧萧下。(6)绿叶发华滋。(7)灼灼叶中华。
    3.解析:本题旨在提示我们,对句子中一些重要词语的含义必须着意琢磨体会。(1)中“奥妙”、(2)中的“创造性”,是一个抽象性的词语,(3)中“前者”、“后者”是指代性的词语,(4)(5)中的“相同”、“不同”是概括性词语,阅读时,对于这些词语必须根据上下文准确理解它们的含意。
    答案:(1)“奥妙”指的是“木叶”可以用来描写“秋风叶落的季节”。(2)“创造性”指的是,照一般的逻辑应当用“树叶”,但诗人却别出心裁,用了“木叶”;而“落木”一词,“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但诗人“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3)“后者”指树叶,“前者”指木叶。(4)“不同”就是“木叶”的形象与“树叶”完全相反,“木”把“叶”排斥在外,“木”与“叶”总是连用,并且“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5)“相同”,指它们概念一致,都是“高大的树木”;“不同”,指它们艺术形象不一致,“高树”是“饱满”的形象,“高木”是“空阔”的形象。
    4.解析:许多作者在行文时都有其个性特点,多用问句即是本文的特点。这些问句在文中有不同的作用,阅读时要用心领会。
    答案:课文中问句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类,一是反问,例如“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我们无妨这么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这些表示反问语气的句子在文中有强调的作用。二是设问,例如“‘木叶’是什么呢?”引出对“木”字的概念的诠释,使行文活泼而有变化;又如“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这个设问引出了下文对“木”的艺术形象的分析。值得注意的是,文中有些问句起到了前后照应的作用,例如“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 “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 “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这些问句意思相近,前呼后应,作者通过这些问句把议论层层推向深处。
    5.解析:本题旨在启示我们认真阅读课文,抓住关键性的语句,将其融会贯通,把握全文大意,理解课文要点。
    答案:“树叶”与“木叶”的不同: “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十分一致,它们都有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因此“树叶”可简化为“叶”。而“木”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的影子,使人常想起树干,很少会想到叶子。“叶”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木”与“叶”之间的形象是不一致的。
    “落木”与“落叶”的不同:“落叶”可以是“木叶”,也可以是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例如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而“落木”不仅比“木叶”更显得空阔,而且连“叶”字所保留的那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6.解析:本题旨在对重点段落精读细读,力求准确理解文意。答题时必须简明扼要,既要防止答非所问,又要防止烦琐,不得要领。
    答案:“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其一,“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其二,“木叶”不是一般的落叶,它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7.(1)解析:“普遍的潜在的暗示”、“距离”是抽象词语,对于这些词语必须根据上下文意理解其具体意义。理解前者要留意上文“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理解后者不仅要留意上文“‘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还要留意下文“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
    答案:A. “普遍的潜在的暗示”指的是:黄色、干燥。B.“距离”,在这里是“差别”的意思,指的是:“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因此既有“木”的“疏朗”的一面,又有“叶”的“绵密”的一面。而“木”只有“疏朗”的一面。
    (2)解析:本题旨在分析层次,理清作者的思路。分析时要留意那些提示性的词语,比如段落开头:“‘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颜色性”三字领起了下文。“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由这个句子引出第二个层次,下文展开了对“木叶”的艺术形象的分析。“至于‘落木’呢”,这个句子则引出了下一个层次。
    答案:本段文字分三层,第一层,开头至“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主要是分析“木”的潜在意义:颜色“微黄”,质地“干燥”。第二层,“袅袅兮秋风”至“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分析“木叶”的形象特征: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第三层,最后。分析“落木”的形象特征:比“木叶”更空阔。
    (3)解析:一篇说明性的文字一定要运用多种不同的说明方法,但是在这许多的说明方法中一定有一个或二个是主要的方法,而正是主要的说明方法决定文章的结构,体现作者的思路,阅读时要认真体会。
    答案:本段文字的说明方法实际也是全文的说明方法,主要有对比和举例的方法。在第一个层次里,作者将“木”与“树”对比,说明“木”的颜色性。在第二个层次里,作者将屈原、曹植、司空曙诗句里描写的“叶”进行对比,说明“木叶”的形象特征。在第三个层次里,作者将“木叶”和“落木”对比,说明“落木”的特征。
    (4)解析:按照作者的理解,“落木”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因此ABD当用“落木”,CE宜用“木叶”,但实际上,D用“木叶”,E用“落木”。这说明作者的判断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答案:ABD“落木”,“木叶”。(参看“问题探究”)
    8.(1)解析:①空处,要注意这是文章的起始。②空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描写草与春风共生的。③空处,“草色遥看近却无”,描写“草刚透出绿意”。④空处,注意“柳眼”二字。
    答:①C。②D。③A。④B。
    (2)解析:这是一道理解题,第一问要求明白代词在文中的指代意义,第二问要求解读下文,抓住本文中心:“绿指的是具体的现实的世界,而青则仿佛带有某种概括性的深远意义”。
    答;第一问,“谁”指代绿与青。不用“谁”,句子当写成:那么到底是绿代表着春天呢,还是青代表着春天呢?第二问,两者都代表了春天,大概是,描写具体的现实的事物,则用“绿”,描写概括的抽象的事物,则用“青”。
    (3)解析:这是文外扩展题,引句出自苏东坡词《水调歌头·中秋》。
    答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倩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9.解析:此联是写景名句,鉴赏时要分析景物特征,揭示景中寓含的情感。
    答案:“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是千古绝唱,写诗人登快阁之所见。远望无数秋山,山上的落叶飘零了,浩渺的天空此时显得更加辽远阔大,澄净如玉的澄江在快阁亭下淙淙流过,一弯新月,映照在江水中,显得更加空明澄澈。这是诗人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读这样的诗句,不禁使人想起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谢眺‘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的名句。但黄氏之句,既汲取了前辈的养料加以锻炼熔造,又是新的境界再现。所以前人评此二句道:“其意境天开,则实能劈古今未泄之奥妙。”(张宗泰《鲁斋所学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