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1-08-05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各题。
    材料一:
    “美育”即“审美教育”概念,最早是由德国古典美学重要代表、大诗人席勒在1795年的《审美教育书简》中提出的。席勒与今人相似,把教育分为体、智、德、美四种并指出:“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
    虽然美育概念出现较晚,但无论中外,都很早就懂得美育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比如,古希腊的柏拉图虽然总体上贬低、排斥艺术和审美,但他在青少年教育上却非常自觉地利用艺术和审美(包括自然美欣赏)对孩子进行全面、良好的教育,比如主张“用音乐来陶冶心灵”;他把音乐看作艺术的最高典范,认为“音乐应该归宿到对于美的爱”“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因为“受过良好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和自然界事物的丑陋,很正确地加以厌恶;但是一看到美的东西,它就会赞赏它们,很快乐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性格也变成高尚优美。”可见,柏拉图极为重视对青少年的审美教育,大力提倡用优秀艺术作品对青少年实施美育,以陶冶、培养和改善他们的心灵。
    在我们中国,两千多年前所倡导的“乐教”“诗教”就蕴含美育的基本内涵。西周时期,礼乐便纳入当时的学校教育。后来朱熹在《诗集传序》中对此作过描述:“昔周盛时,上自郊庙朝廷,而下达于乡党闾巷,其言粹然无不出于正者。圣人故以协之声律,而用之乡人,用之邦国,以化天下。”可见周代统治者已经重视诗、乐(艺术、审美)对民众的心灵教化作用,用在保持民风淳朴、国泰民安。《乐记》就已强调乐教因人的本性而进行心灵疏导以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功能,“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这正体现了那个时代所要求的艺术教化即美育的效果。到王夫之,又继承上古以降的“习与性成”思想,指出,“性者生也,日生而日成之也”,“目日生视,耳日生听,心日生思”,强调日常生活(无疑包括艺术、审美)和习惯对人日积月累的长期感化、教育作用。
    当然,直到上世纪初,蔡元培、梁启超和王国维等人才借鉴西方,追随时代要求,逐步建立起中国现代的美育观。力倡现代美育的第一人蔡元培1901年在《哲学总论》一文中率先引入“美育”一词,对美育陶冶、塑造人们美好心灵的目的、功能作精辟、深刻论述。梁启超是中国现代美育思想的另一位先驱,他认为美育是一种“趣味教育”,一种“拿趣味当目的”而不是当“手段”的教育;他把“美育”称为“情感教育”,强调其动之以情的特性。现代美育另一位开创者王国维则把美育理论较为全面地介绍到中国来。1903年王国维发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将美育与德、智、体三育并称“四育”;他提出实施美育,以促进国民的高尚趣味和健康情调,发展国民的新精神。他也认为美育是情感教育,说美育“即情育”也,“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情感发达,以臻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和知育之手段,此又为教育者所不可不留意也。” 他既充分肯定美育能陶冶人的性灵,丰富、发展人的情感,培养人们的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又没有过分抬高美育地位,而认为美育能促进德育和智育的实施和发展。中国现代美育思想的三位先驱者对美育的认识和界定不一定全面、完善、准确,但为我们确立美育以塑造人们美好心灵为根本宗旨,这一点现在仍然没有过时。
    (摘编自朱立元《把握美育内涵,塑造美好心灵》)
    材料二:
    近年来,在国家系列政策的引导与推动下,北京、上海等省份的各类美育资源单位开始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向当地中小学输出“美育课程”“美育活动”“美育项目”以及“美育师资”。作为学校美育最得力的抓手,这些专业艺术教育资源进入校园后,与音乐、美术等原有国家规定的学校艺术教育课程一道筑成中小学艺术教育实践的“主干道”。
    社会资源单位所贡献的新型美育课程、美育活动和美育师资,解决了学校美育实践大发展的“生长痛”。但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当社会资源介入学校美育呈“量级”增长时,“资源供给与需求错位”“供给主体教育理念和手段不够创新和实用”“学校接驳和导入机制不够健全”等供求适配性问题,随着实践的深入推进逐步凸显出来。
    如何有效解决社会美育资源供给与学校美学教育接受之间的结构性矛盾,通过有效途径干预供需适配性,切实提升中小学接受社会美育资源的转换效率,已成为很多学校美育实践优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张朝霞《社会美育资源如何适配中小学“水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席勒把教育分为体、智、德、美四种并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感性和精神力量,并使之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
    B.无论中外,都很早就懂得美育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中国周代统治者和西方柏拉图均重视音乐的心灵教化作用。
    C.《乐记》强调乐教根据人的本性进行心灵疏导从而潜移默化加以感染,体现了艺术习惯的长期感化、教育的作用。
    D.社会资源单位所贡献的新型美育课程、美育活动和美育师资,彻底解决了学校美育实践大发展中产生的问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我们今天想要了解中国古代统治者如何利用“乐教”“诗教”保持民风淳朴、国泰民安,可以参看朱熹的《诗集传序》一文。
    B.柏拉图自觉地利用欣赏自然美等艺术和审美方法对青少年进行全面而良好的教育,可见他十分推崇并注重发挥艺术和审美的作用。
    C.蔡元培、梁启超和王国维三位学者都拥有现代的美育观,他们对美育的认识、理解、贡献不尽相同,但仍然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
    D.社会资源介入学校美育呈“量级”增长,并不能完全帮助学校美育实现优化,还需要通过干预供需适配性和提升资源转换效率等。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学校美育范畴的一项是(   )
    A.开设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等课程
    B.组织非遗展示传习场所体验学习等实践活动
    C.遴选优秀学生艺术团参与国家重大演出活动
    D.加强思想引领发展优秀学生加入中国共青团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目前,加强青少年美育有哪些途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河上柳
    废名
    陈老爹向来是最热闹没有的,逢着人便从盘古说到如今,然而这半年,老是蹲在柳树脚下,朝对面的青山望,仿佛船家探望天气一般。问他,“老爹,不舒服了吧?”他又连忙点头,笑着对你打招呼。这原因很容易明白,就是,衙门口的禁令,连木头戏①也在禁止之列了,他老爹再没有法子赚钱买酒,而酒店里的赊欠,又一天一天的催。
    清早起来,太阳仿佛是一盏红灯,射到桥这边一棵围抱不住的杨柳,同时惹得你看见的,是“东方朔②日暖”“柳下惠③风和”褪了色的红纸上的十个大字——这就是陈老爹住的茅棚。这红纸自然是一年一换了;而那字,当年亏了卖春联的王茂才特地替老爹选定——老爹得意极了,依例出四十文大钱且加成一条绳串,另外还同上“会贤馆”,席上茂才公满口的“古之贤人也”。
    陈老爹也想到典卖他全副的彩衣和锣鼓,免得酒店的小家伙来捣麻烦,然而天下终当有太平之日——老爹又哼哼的踱出茅棚了。
    “真真反变!连木头戏——”
    太阳正射屋顶,水上柳荫,随波荡漾。初夏天气,河清而浅,老爹直看到沙里去了,但看不出什么来,然而这才听见鸦鹊噪了,树枝倒映,一层层分外浓深。老爹用了平素的声调昂头唱:
    “咿呀,我——”
    劲太大了,本是蹲着的,跌坐下去。那鸦鸦正笔直的瞥见,绿叶青天,阳光使得眉毛不住的起皱,渐渐的不能耐了,拱着腰,双手抱定膝头。
    “三天没有酒,我要斫掉我的杨柳——”
    说到这里,老爹又昂一昂头:
    “不,你跟我活到九十九,箱子里我还有木头。”
    接着是平常的夏午,除了潺潺水流,都消灭在老爹的一双闭眼中。
    老爹的心里渐渐又滋长起杨柳来了,然而并非是这屏着声息蓬蓬立在上面蔽荫老爹的杨柳一到现在有了许多许多的岁月。
    漆黑的夜里,老爹背着锣鼓回来,一走一窜的唱:
    “驼子妈妈不等我上床了,
    桥头上一柱灯笼,
    驼子妈妈给我照亮了。”
    灯笼就挂在柳树上,是因为老爹有一回险些跌到桥底下去了,驼子妈妈就办了一枝烛,忖着时分,点起来朝枝头上挂。
    从此老爹更尽量的喝,驼子妈妈手植的杨柳,也不再只是受怨,——这以前,一月两遭生意,缺欠不得,否则是黑老鸹清早不该叫,“不是你的杨柳,老鸹哪里会来呢?”
    杨柳一年茂盛一年——那灯笼,老爹不是常说,可怜的妈妈最后还要嘱咐,带去而又,记得点回吗?
    清明时节,家家插柳,住在镇上的,傍晚都走来攀折,老爹坐在门槛:
    “密叶就好,不伤那大——”
    人散夜静,老爹自己也折一枝下来、,明天早起,把桌子抹得干净,一枝劈成两份,挨着驼子妈妈的灵屋放。
    老鸹自然是常有的,但生意十分顺遂,门锁却被人偷开了几次——不消说是归家晚了。最使得老爹伤心的,要算那回的大水。
    梅雨连绵,河水快要平岸,老爹正在灶里烧柴,远远沙岸倒坍,不觉抬起头来,张耳细听,只听得吼吼的是水声,但又疑心耳朵在作怪;雨住的当儿,踏着木屐,沿茅棚周围四看——沙地被雨打得紧结,柳根凸出,甚是分明,一直盘到岸石的缝里去了。
    “还是驼子妈妈想得——”
    老爹伸一伸腰,环抱着臂,而眼睛,同天云低处的青山一样,浸在霭里了。
    这晚比平常更难熟睡,愈到中夜,愈是清醒,清醒得害怕了!——规上警锣响,——屋背后脚步声——
    “陈老爹!赶快!快!”
    地保敲门。
    第二天,老爹住在祠堂。土坡企眺,一片汪洋,绿茸茸的好像一丛芦草,老爹知道是柳叶:
    “我的——”
    “老爹!——好睡呵?——今天呢?——老板骂我,说我是混玩一趟!”
    下午,老爹从镇上引一个木匠回来。
    霹雳一声,杨柳倒了,——老爹直望到天上去了,仿佛向来没有见过这样宽敞的晴空。而那褪了色的红纸,顿时也鲜明不少。
    1925年4月,选自《百年百篇经典短篇小说》(有删改)
    (注释:①木头戏,俗称木偶戏。②东方朔,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但当时的皇帝始终把他当俳优看待,不以重用;③柳下惠,春秋时期鲁国人,《孟子》中说“柳下惠,圣之和者也”,所以他有“和圣”之称。)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情节简单,半年多来官府禁止了木头戏的演艺,唱木头戏的陈老爹因此断绝了生计,他不得不卖了那棵曾是他老伴手植,与他相依多年的柳树。
    B.文中陈老爹茅棚上那幅对联巧妙写出了他居住环境的特点和他往日生活的状态,又嵌入了两个陈老爹仰慕的古代名士名字,所以陈老爹“得意极了”。
    C.文中写“最使得老爹伤心的,要算那回的大水”,因为发大水后一片汪洋,杨柳树被淹没,只剩“绿茸茸的好像一丛芦苇”的柳叶。他为杨柳树伤心。
    D.文中陈老爹对他从事的木头戏是感到自豪的,他对茂才公给他选定的那幅对联内心得意就有力地显示了这点。由此可见他尊重而且热爱他的木头戏。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写了一个普通乡村艺人的惨淡萧条生活,但却写得潇洒清丽,而又凄楚苍凉,富有诗意。
    B.文章首段交代了主人公的艺人身份和其窘迫贫困的生活状况,为下文情节的徐徐展开作铺垫。
    C.文中的“杨柳”象征过去那个温暖古朴的世界,也表达了对正在消失的过去的深深伤悼之情。
    D.文章运用大量的语言独白与省略,直接反映了陈老爹复杂的内心世界,推进故事向纵深发展。
    8.学校萌芽文学社举办废名小说人物群像研讨会,要求介绍最喜欢的一位人物形象。如果让你来介绍《河上柳》中的“陈老爹”这一人物形象,你会如何介绍“陈老爹”呢?请简要分析小说中陈老爹的人物形象。
    9.这篇小说的故事很不连贯,叙述都是片段与片段的连接,呈现出明显的“散文化”倾向。请探究这样写的好处。
    三、文言文阅读
    初平元年,董卓乱起,四海播荡。田畴率举宗族他附从数百人,入徐无山中,营深险平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百姓归之,数年间至五千余家。畴谓其父老曰:“诸君不以畴不肖,远来相就。众成都邑,而莫相统一,恐非久安之道。愿推择其贤长者以为之主。”皆曰:“善。”佥同推畴。畴乃为约束相杀伤、犯盗、诤讼之法二十余条,法重者至死。又制为婚姻嫁娶之礼,兴举学校讲授之业,班行其众,众皆便之,至道不拾遗。袁绍数遣使招命,又即授将军印,畴皆拒不受。绍死,其子尚又辟焉,畴终不行。
    畴常忿乌丸昔多贼杀其郡冠盖,有欲讨之意而力未能。建安十二年,太祖北征乌丸,未至,先遣使辟畴。畴戒其门下趣治严。门人谓曰:“昔袁公慕君,礼命五至,君义不屈;今曹公使一来而君若恐弗及者,何也?”畴笑而应之曰:“此非君所识也。”遂随使者到军,署司空户曹掾,随军次无终。
    时方夏水雨,泞滞不通,军不得进。太祖患之,以问畴。畴曰:“此道秋夏每常有水,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船,为难久矣,然尚有微径可从。今虏将以大军当由无终,不得进而退,懈弛无备。若嘿回军,从卢龙口越白檀之险,出空虚之地,掩其不备,蹋顿①四之首可不战而禽也。”太祖曰:“善。”乃引军还,而署大木表于水侧路傍曰:“方今暑夏,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复进军。”虏候骑见之,诚以为大军去也。太祖令畴将其众为乡导,上徐无山,出卢龙,历平冈,去柳城二百余里,虏乃惊觉。单于身自临阵太祖与交战遂大斩获追奔逐北至柳城军还入塞论功行封封畴亭侯邑五百户。畴固让,太祖知其至心,许而不夺。辽东斩送袁尚首,令“三军敢有哭之者斩”。畴以尝为尚所辟,乃往吊祭。太祖亦不问。
    从征荆州还,太祖追念畴功殊美,恨前听畴之让,乃复以前爵封畴。畴上疏陈诚,以死自誓,终不受。太祖犹欲侯之。畴素与夏侯惇善,太祖语惇曰:“且往以情喻之,自从君所言,无告吾意也。”惇就畴宿,如太祖所戒。畴揣知其指,不复发言。惇具答太祖。太祖喟然知不可屈,乃拜为议郎。年四十六卒。子又早死。文帝践阼,高畴德义,赐畴从孙续爵关内侯,以奉其嗣。
    (选自《三国志·田畴传》,有删改)
    (注)①蹋顿:三郡乌丸部族的首领。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单于身自临/阵太祖与交战/遂大斩获/追奔逐北/至柳城/军还/入塞论功/行封/封畴亭侯/邑五百户
    B.单于身自临阵/太祖与交战/遂大斩获/追奔逐/北至柳城/军还/入塞论功/行封/封畴亭侯/邑五百户
    C.单于身自临阵/太祖与交战/遂大斩获/追奔逐北/至柳城/军还入塞/论功行封/封畴亭侯/邑五百户
    D.单于身自临/阵太祖与交战/遂大斩获/追奔逐/北至柳城/军还入塞/论功行封/封畴亭侯/邑五百户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候骑:古代专门担任侦察巡逻任务的骑兵。诗句“军中探骑暮出城,伏兵暗处低旌戟”中“探骑”也是这一含义。
    B.邑:也叫食邑、采邑,是古代君主赐予臣下作俸禄的封地(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受封者拥有收取封地租税的权利。
    C.践阼: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践阼就是走上阼阶主位,这里指皇帝即位、登基。
    D.从孙:指自己的亲兄弟的孙子。“从”,指堂房亲属,如父亲的亲兄弟可以叫从父,自己亲兄弟的儿子可以叫从子。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田畴治理有方,重视礼法。在徐无山中制定法令制度,规范民众行为,又制定了婚姻嫁娶礼仪,兴办学校,教育民众,使他们的聚居地出现路不拾遗的局面,所以民众一致推举他为领袖。
    B.田畴熟知地势,足智多谋。随曹操征讨乌丸途中,遇雨道路不通,曹操为之担忧。田畴知道有一条隐秘小路可以通行,于是建议曹操悄悄回军,迷惑对方,攻敌不备,最终曹军大获全胜。
    C.田畴为人至诚,恩怨分明。袁绍之子袁尚当年征召过田畴,袁尚被杀后,他不顾太祖禁令,冒死祭吊;乌丸人多次杀害右北平郡的官员,田畴对此非常愤恨,因此帮助曹操打败了乌丸。
    D.田畴洁身守义,淡泊名利。天下动荡,他带领族人及追随者隐居山中,袁绍父子多次派人请他出山为官遭他拒绝;跟随太祖立了功,太祖一直要封他爵位,他始终拒绝,甚至以死明志。
    13.翻译下列句子
    (1)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互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留侯论》)
    (2)是以善养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劳;步趋动作,使其四体狃于寒暑之变。(《教战守策》)
    1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众成都邑,而莫相统一,恐非久安之道。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各题。
    (双调)蟾宫曲·武昌怀古
    卢挚
    问黄鹤惊动白鸥,甚鹦鹉能言,埋恨芳洲?岁晚江空,云飞风起,兴满清秋。有越女吴姬楚酒,莫虚负老子南楼。身世虚舟,千载悠悠,一笑休休。
    15.下列对这首曲子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三句中“黄鹤”“白鸥”“鹦鹉”三种飞鸟有实有虚,巧妙点出武昌名胜。
    B.四、五、六句写眼前之景,虽有苍凉之意,却显气象雄阔,引发诗人豪兴。
    C.七、八句暗用李白诗之典故以及“老子南楼”之典故进一步抒发豪放之情。
    D.最后两句写自己乘舟而行,感受到武昌历史的悠久,开怀大笑,心情舒畅。
    16.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情景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史·檀道济传》记载,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因权力大受到君臣猜忌。后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园田居》中,陶渊明连用两个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他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六、选择 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庄子像个真正自由的野田之龟,曳尾于涂,虽则不如孔孟炫赫与实惠,却其乐无穷。他的这种心境实在是人类心灵的花朵,永远在乡村野外幽芳独放。一尘不染,诱引着厌倦城市生活的人们。
    庄子是先秦诸子中唯一不对帝王说话而对我们这些平常人说话的人。当别人都在对着诸侯不甚耐烦的耳朵喋喋不休地说着如何如何“治人”的时候,庄子转过身来,恳切而激动地告诉我们如何自救与解脱,如何在一片混乱中保持心灵的安宁与清净,如何在丑恶世界中保持住内心的自尊自爱,不为时势左右而无所适从,丧失本性,以及如何在“无逃乎天地之间”的险恶中游刃有余地养生,以尽天年。
    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勇敢”这个对一种品性的褒奖词,可能最早出现于此。
    B.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为”。
    C.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D.人民迫切需要的正是像你这样的“傻子”。
    19.比喻的效果是形象生动,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当别人都在对诸侯说着如何‘治人’的时候”,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七、语言表达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①随着医学科技高速发展,②使越来越多的“黑科技”击中了人们的需求:③从去皱、祛斑、提拉甚至割双眼皮、垫高鼻子、削骨整颌,④无所不包。⑤今年“双11”,医疗美容产品销售额超过去年,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众需求的热度。⑦正是看准了这些旺盛的需求,⑧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营销“美丽”。⑨近年来,医疗美容呈现井喷式,⑩同时也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现象。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八、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宋人邵伯温在《邵氏闻见录》里说,司马温公(司马光)每次出门不坐轿子,程伊川谓曰:“公出无从骑,市人或不识,有未便者。”公曰:“某惟求人不识耳。”然而千百年后,一部《资治通鉴》让我们记住了司马光。
    材料二:如今的名人和明星,很多恨不得要天下人尽识,认识他的人越多他就越红。有些一时走红,人人尽识,几年过后已是路人。
    材料三:抖音的存在成就了一些人,出现了很多民间网红;也蹉跎了一些人,在抖音中迷失了自我。2021年1月8日,抖音平台因存在低俗内容等被行政处罚。
    材料四:2020年10月17日晚,“淘宝直播一姐”薇娅亮相直播间,为贫困县直播带货,助力脱贫攻坚。当晚,直播带货达67万元。
    班级要举行以“出名,你怎么看”为话题的班会讨论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和自己的感受、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