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五校2020-2021学年高二4月联考语文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组成部分。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不仅要拥有优秀的历史文化遗存和重要的文物古迹,还要有历史文化街区。因为历史文化街区是这个名城历史发展中存留下来的连片的建筑群体,它保存有这座城市发展过程的历史信息;它是成片的而不是单幢的房屋,因而就能反映出城市的特色和风貌;还因为是街区,就有居民,有人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生存活动,街区就能作为具有生命力的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单个的文物古迹或历史景点虽然也能反映城市的历史,但它无法代表城市这样的内容。所以,对于一座完整的历史文化名城来说,拥有足以反映名城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至关重要。
历史文化街区属于《文物法》界定的“历史地段”,它必有比较完整的历史风貌,能够反映一定历史时期该地区传统风貌特征;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历史建筑物和构筑物必须是历史实物,不能是重建、仿造和改建的;历史文化街区应达到一定的建筑和用地规模,并在一定的视觉领域内形成比较完整和协调的视觉效果,与历史文化街区风貌有冲突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用地应低于历史文化街区总量的1/3;历史文化街区内应有一定规模的居住人口,保留有传统的地方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并是城市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摘编自阮仪三《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及规划》)
材料二:
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只有保持其历史原真性,才能使其更具价值。因此,我们在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与利用时,应依照历史原真性原则,完整地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中遗留与存在的全部历史信息。虽然历史文化街区蕴含的历史信息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且存在与当今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等问题,但其却影响着人们对历史文化价值的直观认知。只有将历史信息完整地保存下来,才能真实地还原历史文化街区的特色,包括历史建筑、街巷空间、特色手艺、民俗风情等。
保持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原真性,首先要保护好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结构。要在保持和维护好历史文化街区独特地域特征和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对其空间结构进行合理有序的利用。其次要保护好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环境。在自然环境方面,要努力维持原真格局。在人文环境方面,在对被破坏的地方进行修复时,应尽量还原其原本风貌,包括周边具有特色的传统民居建筑。最后要使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现代化城市建设相适应。要尽量控制历史文化街区周边的现代建筑的风格以及高度,使历史文化街区完美地融入现代化城市之中。
当前,我国个别城市急功近利,不加规划地肆意开发历史文化街区,不仅改变了其原有的风貌与特色,也割裂了其悠久的历史文化链条,导致历史文化街区迅速没落、衰亡,甚至是消失。因此,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必须要避免过度开发,坚持进行持续性的更新,即在保持其原真原貌的同时,小规模地对其进行活化利用,使其迸发出更大的活力,从而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般而言,我们在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活化利用时,可以根据其发展现状,对现存的建筑进行分类、分级保护整治。一部分为重点保护类建筑。对于保存良好的建筑,可以继续维持现状,并保持其现有的功能;对于保存较差、已经遭到破坏的建筑,可以依照原真原貌进行相应的修缮和维护,最大限度地使其恢复到原有模样。一部分为自然环境类建筑,比如园林建筑、道路建筑、湖河建筑等。应对其进行适当的填补以及加固,使其能够完美地融入现代化城市建设之中,并发挥自身的价值。还有一部分为整治类建筑。可以将历史文化街区中可以正常使用的、变更使用用途的建筑,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进行适当的更新及利用,这不仅有利于妥善安置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原住居民,还能够充分展示历史文化街区的特色。
历史文化街区的兴衰与文化传承息息相关。失去了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街区,只是千篇一律的建筑群,没有丝毫的灵性。因此,注重文化传承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关键所在。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应延续其文化内涵,发扬本土特色,激发街区活力。首先,可以还原历史文化街区的民俗场景。如利用历史文化街区的公共空间,定期举办具有特色的民俗活动,这不仅能够丰富原住居民的生活,也能为大众提供了解当地文化的机会。其次,可以在不改变历史文化街区原真性的基础上,适当改造街区内部建筑,建设具有特色的文化创意园区,通过向游客销售当地特色产品,提升原住居民的收入,形成特色旅游品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我们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留中华文化基因”。作为历史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历史文化街区不仅承载着我国的历史记忆以及传统文化,同时也见证了城市的发展与演变。我们在对其进行保护与利用的过程中,应着力保持历史原真性,进行活化利用,注重文化传承。
(摘编自马云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的三个关键》)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与连片的建筑群体相比,单幢房屋虽然也能保存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信息,但不能反映城市的特色和风貌,缺少保护价值。
B.历史文化街区蕴含的历史信息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只有完整地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全部历史信息,才能真实地还原其特色。
C.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结构,要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维持原真格局,进行修复时,应尽量还原其原本风貌。
D.为使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相适应,应控制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的风格及高度,让历史文化街区与现代城市完美融合。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与主要历史建筑风貌有冲突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用地面积超过街区总面积的1/3,那么该街区不符合历史文化街区的条件。
B.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历史文化街区存在与当代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等问题,对此应理性看待,科学规划,避免过度开发。
C.原住居民及其生活方式、社会结构是历史文化街区的有机组成部分,要保障原住居民的生活,增强原住居民的归属感。
D.要促进文化传承,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就要还原历史文化街区的民俗场景,定期举办有特色的民俗活动、建设文化创意园区等。
3.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街区的一项是( )
A.南池子街区用“磨砖对缝”的传统工艺修缮了31个四合院,保留原有9条胡同,又新开3条胡同以满足现代交通的需要。
B.屯溪老街在现有经营格局的基础上,有计划地逐步恢复明清时期的店堂风格,包括店堂大门、店内装修、柜台陈设等。
C.桐芳巷进行全面改造建设,除保留一栋质量较好的老建筑外,其余拆除新建,在设计上强调“再现和延续”古城风貌特色。
D.新天地街区改造采用“存表去里”模式,对建筑的外观进行必要的维护、修缮,对内部设施进行改造,以适应新的使用功能。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文化街区下一个简要定义。
5.请简要分析材料二论证结构上的特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偶 遇
解高岩
起初女人向他走来时,他并没有在意,直到女人站住,迟疑着问:“你是……林振明吗?”
他才抬起头,疑惑地看着她:“是啊。”
女人说:“我是刘霞。”刘霞!这个名字让他一激灵,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能在这儿遇见她。
这是个简陋的车站候车室,空气中弥漫着烟味、汗味和方便面的味道。林振明坐在靠近角落的位置,旁边是一个面无表情的中年男人,一个手提袋放在他俩之间的地面上。
刘霞在林振明旁边坐下,问:“你怎么来这儿了?出差?”
林振明点点头:“你呢?”
“我有个亲戚在这儿,住了几天。”
她看了看旁边的男人,问:“一起的?”
“一起的。”中年男人点点头,算是打个招呼。
刘霞看着林振明:“咱们有十年没见了吧?”
“有了。”
“真没想到能在这儿碰见你。”
“是啊,世界真小。”
刘霞和林振明是一个村长大的,从小学到初中一直都是同学。刘霞的爸爸是村支书,家境比较富裕。而林振明家穷,守寡多年的老娘含辛茹苦把林振明拉扯大,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上学时林振明成绩好,刘霞成绩差,林振明总帮她,情愫在两人心中滋生。初中毕业后,林振明考上了县一中,刘霞没考上。第二年,刘霞家里给她订了门亲,是副乡长的儿子。刘霞死活不同意,她爸连打带骂,硬逼着她上了接亲的汽车。车队开走的那一刻,林振明躲在家里哭出了声。
高三那年,林振明母亲得病死了,林振明退学了。那年冬天他报名参军。去乡里报到那天,他特意拐了个弯儿,从刘霞家门前经过。院子里静悄悄的,走出老远,林振明一回头,看见有个人影在门口一闪……
刘霞说:“十年了,你没变。”
林振明笑了一下:“怎么可能?!十年时间,变化很大。”
两人太长时间没见,好多话一时不知从何说起。过了一会儿,刘霞问:“你孩子多大了?”
“我还没结婚。”“没结婚?”刘霞有些吃惊。
“嗯,谈过几个,没合适的,就拖下来了。”
刘霞停顿一下,不知道该说什么。林振明问她:“你怎么样?过得好吗?”
没想到这句话却让刘霞的眼眶有些湿润,她摇摇头:“不好,他爱喝酒,喝完就打我、打孩子……”
这回换成林振明不知如何回答了。
过了一会儿,刘霞又问:“参军以后,你怎么再也没回村里呢?村里人都惦记你呢,都说你去大城市当干部了。”
林振明呼了一口气:“娘没了,回去看谁啊!”
刘霞低下头:“是,没值得你看的人了……有时候,我真恨我爹和我哥。都怨他们,毁了我一辈子。”
林振明抬起头,什么也没说。刘霞说:“要不咱们出去走走吧。”
“不行!”林振明脱口而出。
“为什么?”刘霞有些惊异地看着他。
林振明咳嗽了几声。“因为……”他指了指旁边的男人,“我们俩得在一起。”没等刘霞说话,保洁大妈拎着笤帚走过来,掏椅子底下一个烟头,不小心带倒了地上的手提袋,里面的物品散落出来,其中一个锃亮的手铐格外扎眼。
刘霞惊讶地看着林振明和男人把东西捡进手提袋重新放好,低声问:“你……是干什么的?怎么有这东西?”
没等林振明说话,中年男人转过头来问道:“林警官,几点了?”
林振明愣了一下,随即抬头看看墙上的挂钟说:“三点四十。”
中年男人“嗯”了一声,转过头去。
“林警官?!”刘霞吃惊地看着林振明,“你是警察?!嚯,真了不起!”林振明表情复杂地笑了笑。刘霞兴奋地说:“回去我告诉村里人,他们肯定替你娘高兴。”说完她突然想起了什么,压低声音问:“你是在执行任务吧?”林振明犹豫了一下说:“是。”
刘霞恍然大悟,指了指旁边的男人,悄悄地问:“他……是罪犯?”
“嗯。”
“他干什么了?”
“骗了别人8万块钱。”
刘霞“哦”了一声。
林振明说:“人难免有犯糊涂的时候。”
刘霞突然有些紧张,低声说:“你怎么不铐上他?万一跑了呢?”林振明看了看男人:“不会的,放心吧,他已经悔悟了。”
中年男人没有看他俩,也不知道听到谈话了没有。
刘霞有些伤感,幽幽地说:“我就知道你会有出息,是干大事的人。”她叹了口气,又说道:“也不能全怪我爹和我哥,是我自己太软弱。”
一个车站值班员从他们身边走过,走到检票口旁的小黑板前,拿起一截粉笔,咔咔写下几个字,然后扯着嗓子喊了一声:“1227次开始检票啦!”候车室里一阵骚动,很多人站起来,把行李背在身上或扛在肩上,向检票口走去。刘霞掏出手机,对林振明说:“留个号码吧,好联系。”林振明犹豫了一下说:“真不巧,我的手机刚丢了。”刘霞有些失望地缩回手,随即从兜里掏出一支笔,从旁边座位的旧报纸上撕下一条空白边,在上面飞快地写下一串数字,递给林振明说:“这是我的手机号,记得给我打电话。”林振明接过纸条说:“好的。”刘霞站起身,背上小包,拉着行李箱,说:“再见。”又看了一眼旁边的男人,对林振明说:“注意安全。”林振明点点头:“好,一路顺风!”
看着刘霞的身影消失在检票口通道里,林振明低下头,把手里的纸条慢慢地揉成一团,然后抬起头,对旁边的中年男人说:“谢谢你,陈警官。”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林振明听到“刘霞”这个名字时,他“一激灵”,这一细节描写足见刘霞在他心中的非同寻常的存在。
B.当说起身边的“罪犯”时,林振明说“人难免有犯糊涂的时候”,这其实是在为自己所犯的错误找借口。
C.刘霞在临别时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叮嘱林振明注意安全,这体现了她的善良、纯朴及对林振明的真挚情义。
D.林振明、刘霞、陈警官在候车室偶遇,他们简短的对话,让读者感受到人生的悲苦与无奈,其中又闪烁着人性至真、至善的光芒。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简陋嘈杂的车站候车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场景,使两个人的偶遇耐人寻味。
B.小说中人物对话简短朴实,不时伴随着沉默,符合人物的心理与情感,真实感人。
C.小说并未具体交代林振明十年间的生活经历,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D.小说运用语言、神态、外貌等描写,塑造了林振明、刘霞两位命运多舛的人物形象。
8.有人说陈警官是这篇小说的灵魂人物,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9.小说的结尾既在读者的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请结合文章对此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纲,字文纪,少慷慨,尚风节。仕周为齐王宪参军事。宣帝将杀宪,召僚属诬左其罪,钢矢死无桡辞,及宪诛,露车载尸,故吏奔匿,纲抚棺号恸,为痤讫,乃去。
事隋为太子洗马。太子勇宴宫臣,左庶子唐令则奏琵琶,又歌《媚娘曲》。纲曰:“令则官调护乃自比倡优进淫声惑视听诚使上闻之岂不为殿下累乎臣请正其罪。”勇曰:“置之,我欲为乐耳!”后勇废,文帝切让,官属无敢对,钢独曰:“陛下不素教,故太子至此。太子资中人,得贤者辅而善,得不肖导而恶,何特太子罪邪?”帝曰:“朕过矣!”时杨素、苏威用事,纲据正不诡迎随,素等多憾,会大将军刘方讨林邑,素言林邑多珍赀,非纲不可任,遂署行军司马。方揣素指,数危辱之,几始,军还,不得调。稍除齐王府司马。复诏出南海,应接林邑。久不召,乃身入奏,威劾纲擅去所部,以属吏。会赦免,屏居鄠。大业末,贼帅何潘仁劫为长史。
高祖平京师,纲上谒,授丞相府司录参军。受禅,拜礼部尚书兼太子詹事,纲在东宫,太子建成尤加礼,尝游温汤,纲疾不从。有进鱼者,大子使脍之,唐俭、赵元楷自言其能。太子曰:“操刀脍鲤和鼎味,公等善之。若弼谐审谕,固属纲矣。”遣使赐绢二百匹。……太子建成浸狎亡赖,猜间朝廷。纲频谏不见听,遂乞骸骨,帝骂曰:“卿为潘仁长史,而羞朕尚书邪?。”纲顿首曰:“潘仁,贼也,志残杀,然每谏辄止,为其长史,故无愧。陛下功成,厚自伐,臣言如持水内石,敢久为尚书乎?且臣事东宫,东宫又与臣忤,是以上印绶。”帝谢曰:“知公直士,幸卒辅吾儿。”乃拜太子少保,尚书、詹事如故。帝以纲隋名臣,手敕未尝名。
贞观四年,复为少师。每听政,必诏纲与房玄龄、王珪侍坐。纲发言陈事,毅然不可夺。及疾,帝遣玄龄至家存问。明年卒,年八十五,赠开府仪同三司。
(选自《新唐书·李纲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令则官调护/乃自比倡优/进淫声惑/视听诚使上闻之/岂不为殿下累乎/臣请正其罪。
B.令则官调护乃自比/倡优进淫声/惑视听/诚使上闻之/岂不为殿下累乎/臣请正其罪。
C.令则官调护/乃自比倡优/进淫声/惑视听/诚使上闻之/岂不为殿下累乎/臣请正其罪。
D.令则官调护乃自比/倡优进淫声惑/视听诚使上闻之/岂不为殿下累乎/臣请正其罪。
11.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受禅:指新王朝的皇帝接受旧王朝皇帝禅让的帝位。
B.署:兼任。与“领”“权”“摄”的意思相同。
C.印绶:官印和系印的绶带,亦作为官印的统称,古时治事命官须颁有印绶。
D.乞骸骨:意思是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纲尽职尽责,教导太子。李纲在隋朝时曾任太子洗马,劝说太子不要沉溺于靡靡之音,并请求太子将进献倡优的左庶子唐令则治罪。
B.李纲拒绝逢迎,遭到打击。李纲不肯曲意逢迎当权者杨素等人,结果被杨素派任为行军司马,大将军刘方揣测到了杨素的意思,多次加害侮导李纲。
C.李纲辅佐有方,受到赏赐。李纲受到太子李建成的礼待,有一次出游时,太子在随从的大臣面前赞扬李纲,说他辅佐有方,并派使臣赐给他两百匹绢。
D.李纲为人正直,颇受尊重。唐高祖对李纲非常尊重,亲自写敕令时从来没有直呼过他的名字。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子资中人,得贤者辅而善,得不肖导而恶,何特太子罪邪?
(2)陛下功成,厚自伐,臣言如持水内石,敢久为尚书乎?
14.李纲在北周时曾担任齐王宇文宪的参军事,他是怎么对待宇文宪的?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喜观即到复题短篇二首(其二)①
杜甫
待尔嗔乌鹊,抛书示鹡鸰②。
枝间喜不去,原上急曾经。
江阁嫌津柳,风帆数驿亭,
应论十年事,愁绝始星星③。
(注)①大历二年(767),杜甫客居夔州,其弟杜观由长安途经江陵,将达夔州。②鹡鸰(jí líng):一种水鸟,《诗经小雅·棠棣》中“脊令在原,兄弟急难”句以鹡鸰出现在原野比喻兄弟有急难。③星星:指稀疏的白发。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得知弟弟杜观即将到达的消息,忍不住再次作诗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B.第三句与曹操《短歌行》中的“绕树三匝”都写了喜鹊,但蕴含的情感不同。
C.鹡鸰在原,喻兄弟曾处于困境之中,此为悲。拿书信给鹡鸰看,此又为喜。
D.诗人见到兄弟后,详细叙谈十年来的苦楚,正是当年的极愁,头发才变白。
16.赏析诗歌的颈联。
五、情景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我们读屈原的《离骚》,发现屈原在文章中经常用香花芳草作比喻,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作出了自己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贾谊《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写了秦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3)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六、选择 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活脱脱一副面孔,热辣辣一丝震颤。天府之国,川剧变脸,疾如风快如电,脑袋一转,眼睛一眨,精妙绝伦。
传说最初,人们为了吓跑野兽,用颜料涂抹面部,扮作狰狞之态来防身。后来这种以颜料涂抹面部的仪式走向舞台,成为了一种表演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民间艺人们研究出了以丝绸为绘画材料的“脸谱”,这便是变脸的雏形,也是变脸走向辉煌的开始。
( )。然而很多人看的是热闹,却不知其中的意义所在。不仅仅是川剧变脸为了达到观众的观赏需求,更多的是借助脸谱的变化来表达角色的情绪,喜怒哀乐皆在其中。如今游客去了成都,不能不吃的是油辣辣的火锅,不能不看的是活脱脱的变脸,这是当地的风土民俗,也是中华的千年瑰宝。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如果川剧的精华就是“变”,变得丰富多彩,吸人眼球,那么京剧的精华是脸谱
B.如果京剧的精华是脸谱,那么川剧的精华就是“变”,变得丰富多彩,吸人眼球
C.如果京剧的精华是脸谱,那么“变”就是川剧的精华,变得丰富多彩,吸人眼球
D.如果京剧的精华是脸谱,吸人眼球,那么是川剧的精华就是“变”,变得丰富多彩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B.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C.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D.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很多人知道人参果,是从吴承恩的《西游记》开始的。《西游记》第二十四回提到,万寿山五庄观有人参果,又名草还丹,“①,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四肢俱全,五官咸备。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
实际上,市场上售卖的人参果,正名叫“香瓜茄”,它同茄子、辣椒和西红柿一样,②。这些茄科植物生长旺盛,花芽质量好,果实产量高,果实颜色鲜艳。
香瓜茄当然不是来自五庄观,安第斯山脉的温带区域才是它的老家——哥伦比亚、秘鲁、智利都是它的原始分布区。这种茄科植物对生长环境并不挑剔,从海滨到海拔3000米的高山,③。只要没有长时间的霜冻,即便是温度降低到-2.5℃,它们也能生长。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6个字。
22.请分别用一个单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2个字。
七、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出生于1996年的周承钰在长征五号遥三火箭测试任务中,被定岗在位于脐带塔15层的二级连接器配气台,而通往15层的路,是倾角接近90°的180级钢铁台阶,堪比“天梯”。周承钰被人称作敢攀天梯的“大姐”。
②徐卓立,2019级的一名本科生,19岁的他于2020年2月2日晚间奔赴雷神山医院施工现场,参与设备安装工作,同父亲并肩作战,定位、搬运、拆包、安装……他凭借着毅力和决心坚持奋战。
③《人民日报》点赞,2020年中国青年榜样:“冲得上,打得赢”的24岁文昌发射场指挥员周承钰;“咬牙跺脚,也会坚持”的19岁长安大学学生徐卓立;“顽强坚韧,向梦出发”的18岁罕见病“庞贝病”患者王唯佳;“尽己之力,照亮他人”的90后山区教师赵鹏菲……他们是2020年闪光的青春面孔,他们已经向世人证明90后、00后不是娇滴滴的一代,而是敢担当、肯奋斗、勇追梦的一代,他们组成了新时代青年的精神版图。
班级将组织“青年榜样”交流会,请你围绕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认识或经历,以“构建时代精神版图”为主题,写一篇发言稿,在交流会上发言。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