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白居易《元和十二年淮寇未平诏停岁仗愤然有感率尔成章》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1-05-28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白居易
    元和十二年淮寇未平诏停岁仗愤然有感率尔成章
    白居易
    闻停岁仗轸皇情,应为淮西寇未平。
    不愤气从歌里发,无明心向酒中生。
    愚计忽思飞短檄,狂心便欲请长缨。
    从来妄动多如此,自笑何曾得事成?
    【注】元和十二年春江州作。岁仗是新年大礼,皇帝主持朝会,接受四方朝贺。轸忧虑。
    15.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听说朝廷因淮西叛军没有平定而停止朝会大典,对此感到无限忧愤。
    B. 诗人心中的不平之气和无名怒火油然而生,借助痛饮狂歌方得以抒发和缓解。
    C. 诗人忽然想到要迅速飞檄声讨,请缨作战,表达了为王前驱、平定叛乱 决心。
    D. 全诗一气直下,流转自如,不同于白居易诗歌的平和朴实,是其诗歌中难得的变奏。
    16. 与《论语•侍坐章》子路的“率尔而对”相比,本诗题中的“率尔”蕴含了哪些情感?
    答案:
    15. 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思想情感、语言等的鉴赏的能力。B.“借助痛饮狂歌方得以抒发和缓解”错。诗歌颔联写“不愤气从歌里发,无明心向酒中生”,结合首联“闻停岁仗轸皇情,应为淮西寇未平”可知,诗人听说朝廷因淮西叛军没有平定而停止朝会大典,感到无限忧愤,心中有不平之气和无名怒火,从而借助痛饮狂歌抒发内心的情感,没有体现“缓解”之意。故选B。
    16. 子路的“率尔而对”表现了他急于表达自己志向的迫切心情。白居易的“率尔”有匆忙之意,但体现出诗人在听闻叛乱、朝廷受辱后迅速迸发的爱国热情,表现他身在江湖仍心忧天下的情怀。“率尔”亦有轻率之意,诗人因自己往日多言妄动造成江州被贬,表现他自嘲背后隐含的忠而被谤、志不能伸的愤懑。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子路“率尔而对”中,“率尔”是急遽而不加考虑的样子,子路的回答是不谦虚的,表现了他急于表达自己志向的迫切心情。白居易“元和十二年淮寇未平诏停岁仗愤然有感率尔成章”中,诗人是在听闻淮西叛军没有平定、朝廷停止朝会大典后迅速迸发的爱国热情,此处的“率尔”有匆忙之意,表现作者身在江湖仍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怀。另外,本诗题目是“元和十二年淮寇未平诏停岁仗愤然有感率尔成章”,结合尾联“从来妄动多如此,自笑何曾得事成”,联想白居易曾有过被贬江州的经历可知,“率尔”亦有轻率之意,诗人因自己往日多言妄动造成江州被贬,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自嘲背后隐含的忠而被谤、志不能伸的愤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