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下)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1-05-16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2020—2021学年(下)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答案
    (1~5题,7题,10~12题,14题,17~19题,每小题3分)
    1.答案A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
    思路点拨  B.“都是多变的”错,原义意思是,智慧力量是超越时代的,具有永恒性和传世性,而生活方式、道德与风俗习惯是多变的。C.混淆顺序,“先有国家和民族认同,再有文化认同”错,应为“先有文化认同,再有国家和民族认同”。D.过于绝对,“拥有民族精神的国家就不会被分裂”错,原文是“不容易被外来势力分裂”。
    2.答案C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的能力。
    思路点拨  “古代的葬礼等例子是为了论述继承传统文化应提倡中国的传统习俗”错,古代的葬礼的例子是为了论述“不能提倡陈风陋俗”。
    3.答案C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思路点拨  “文化是国家综合国力中最重要的部分”错,原文是“文化是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4.答案B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筛选能力。
    思路点拨  “这是导致老字号企业业务下滑、业绩亏损的关键因素”曲解文意,依据原文,关键因素应该是“经营理念和机制比较陈旧,雉以适应新时代的市场环境,也缺乏竞争压力和意识”。
    5.答案C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思路点拨  “如今却无法满足年轻人的需求”错,无中生有。
    6.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答案  ①改变经营理念和机制,适应新时代的市场环境。②强化自身知识产权保护意识。③扩展顾客群体,让更多年轻人知道老字号,喜欢上老字号。④增加竞争压力和意识,创新产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⑤利用互联网优势,让消费者在线下单就能买到老字号产品。(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7.答案B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思路点拨  “流露出屈原对宋玉玩物丧志的忧虑”错。
    8.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补写舞台说明的能力。
    答案  ①展开书卷前半,默念一次,举首②读罢有些惶恐,复十分喜悦③随手将劈开了的橘子分示其内部(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9.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
    答案  示例:不同意。①屈原的台词并非对《橘颂》的简单重复,而是与宋玉的对话,将橘子树的品格赋予像宋玉这样的年轻人,塑造了屈原精神高贵、培育英才的光辉形象。②《橘颂》是诗歌,言辞优美,气势磅礴,台词是对话,朴实易懂,便于理解接纳。③并不是重复,而是内容的强调,能够更好地突出屈原对橘子树品质的赞美以及对宋玉的期望。(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10.答案A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11.答案D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思路点拨“每个皇帝都使用一个年号纪年”错,皇帝的年号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多个。
    12.答案B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思路点拨  “他做讲议司检详官时”错,应为任成都路转运判官时。
    13.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答案(1)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之后,又想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关键词第一个“封”及“肆”“阙”的翻译各1分,句意2分)
    (2)(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四处张望,为此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然后把刀揩拭干净,收藏起来。(关键词“顾”“踌躇满志”“善”的翻译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赵开,字应祥,普州安居人。元符三年进士及第。大观二年,权辟雍正。因别人举荐改变官级,就把全家带到京师,同四方有才德的人交往,因此探知到天下应当停止和施行之事的利弊。像这样过了七年,心情激愤,立下变通救弊的志向。宣和七年,任讲议司检详官。赵开善用心计,从检详官免职,任成都路转运判官,于是奏请罢免宣和六年所增加的上供认额纲布十万匹,减免绵州下户支移利州水脚钱的十分之三,又减免蒲江六井元符到宣和年间所增加的盐额,依次排列,称之为“鼠尾帐”,揭示乡户逄年过节所应当交纳的赋税的实际数目,使人人都清楚,乡吏不得隐瞒多收。原来的制度买马达到三千匹的转升一级官阶,近来却以所买的数目进行奖赏,往往有一任转升几级的。赵开上奏说:“请求奖赏必须以马匹到京实际验收的数目为准,有的马匹死在途中,依次贬降。”到建炎四年冬,茶引收回利息达到一百七十多万缗,买马竟超过二万匹。张浚以知枢密院宣抚川蜀,早知赵开善于理财,即承旨任命赵开兼任宣抚处置使司随军转运使,专门总管四川财赋。赵开见到张浚说:“蜀地民力已经耗尽了,一钱也不能增加,只有专卖货物稍有赢余,而贪猾的人据为己有,互相隐瞒。只有不顾忌怨恨咒骂,果断敢行,才可以救济一时之急。”当初,钱引两料通行的才二百五十万有零,到这时添印达到四千一百九十余万,人也不嫌其多,价格也没有削减。宣司查出假钱引三十万,盗贼五十人,张浚准备听从有关部门的决定处死他们,赵开对张浚说:“相公错了。假使钱引是假的,但加盖宣抚使印章就变成了真的。把这些人加以黥刑然后让他们制造钱币,这样相公一天之内获得三十万钱,而又免除了五十人的死刑。”张浚认为很好,全部按照他的建议去做。当时张浚肩负重任,在秦川治理军队,管辖两河地区,十天犒劳候,虽然开支费用不可数计,但仍有赢余。绍兴七年,复职任右文殿修撰、都大主管川陕茶马。赵开巳病,多次上奏请求离任,诏令答应他的请求,提举太平观。绍兴十一年去世。
    14.答案C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
    思路点拨  “以动写静”错误,这两句只是静景的描写。
    15.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答案  ①借助环境侧面烘托郑和尚的情趣。郑和尚所在的寺是盘石寺,却称其“野”“孤”,用盘石寺的脱尘远俗侧面烘托郑和尚修行之高。②借助诗人的表现侧面描写。诗人与郑和尚谈禅之后,踟蹰许久不想离开,侧面写出郑和尚对禅的理解非常精妙。(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16.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答案(1)(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2)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3)浴乎沂  风乎舞雩(每空1分)
    17.答案D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的能力。
    思路点拨  原句有两处错误:一是成分残缺,“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缺少谓语,根据语境可知,这句是作后一句的状语,因而需在前面加上“随着”,由此排除A、C。二是搭配不当,“减少”不能够用倍数,可修改为“越来越少”,由此排除B、C。
    18.答案C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思路点拨  本段的陈述主语是“蒙古马”,由此排除B、D;A、C两项比较,“已经成为”强调事实,因而C项更加恰当。
    19.答案B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思路点拨  旷野:空阔辽阔的原野。田野:田地和原野。第一空的定语是“中蒙、中俄边境的”,因而此处选择“旷野”。勇敢:指不怕危险和困难,有胆量,不退缩。骁勇:勇猛。第二空用来形容蒙古马的“雄风”,所以应选择“骁勇”。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没有限制,不受约束。此处应选择“无拘无束”。神采飞扬:形容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精神抖擞:形容精神振奋。此处强调蒙古马的活力,因而选择“精神抖擞”。
    20.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对联写作的能力。
    答案(示例)①经霜桂溢香,勤培桃李香如桂;傲雪梅争艳,唯愿芝兰艳似梅。②培李育桃,沥血丹心浇稚女;感天动地,成灰蜡炬铸师魂。(上下联各2分,对联格式1分。合理即可)
    21.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
    答案  ①每个探险的人自认有相当把握。②奖励模式驱动冒险行为。③不应过多评价探险者的生死价值。(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22.写作提示  材料的陈述对象是新型职业,展现的是青年择业观的转变。材料中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青年愿意从事新型职业,认为新型职业能够激励劳动者从更多角度拓展个人价值,然而一些父母却认为这样的新型职业“不正当”“不稳定”。因而,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新型职业。写作任务较为自由,并没有对写作文体进行限定,可以写记叙文,如一个选择新型职业的故事;也可以写议论文,谈对新型职业的认识。
    参考立意:①新型职业让青春更加闪亮;②新型职业让青年拓展个人价值;③莫用“有色眼镜”看待新型职业;④社会应给新型职业更多的宽容;等等。
    评分细则
    说明:
    一、二类卷:符合题意即可,一、二类卷的区别看表达,结构好,语言好,有创意,可归一类。
    三类卷:从材料出发,允许内容游离;与材料内涵有一定距离,属于基本符合题意。特征按实际给分,不能跨类给分。比如,内容上判为三类卷,其他两项只能是二、三、四类,不能判为一类。也就是说,一旦是基本符合题意,最多是40分,这就是立意定等级;最少是6分,这就是表达定高低。
    四类卷:另起炉灶,或随意发挥。不要仅看题目,要看内容,要通读全文。
    注意事项:
    1.明确文体。确是文体不明,适当扣分。
    2.缺标题扣2分。
    3.字数不足800字,每少50字扣1分;不足400字,20分以下。
    4.错别字:一字1分,上限5分。错字太多,其他项也会扣分,影响表达。
    5.标点:点实点,标题后加标点,一“逗”到底或标点模糊,扣1到2分。
    6.规范现代汉语:不能用繁体字,不能用甲骨文;含义不清,流传不广的网络语言,酌情扣分。
    7.抄袭:一字不改,照搬原文。“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