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罗湖外语学校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卷及参考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1-04-29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罗湖外语学校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卷
    本试卷共8页,21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正确粘贴条形码。
    2.作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答案的选项涂黑。
    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住置上: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考生按照要求上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3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家国天下是中华文化无论走向何方都割舍不了的道德前提和伦理情结。它指涉三种伦理实体:家是本源而直接的伦理实体,是最小的共同体;天下是普遍而抽象的伦理实体,是最大的共同体:国作为现实的伦理实体,既是家的扩展,又关联着天下之想象。家国天下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诠释的中心,它使中国人在不同的实践境域中,无论是作为家人、国人还是作为天下人,都与其所在的世界结成唇齿相依的关联。
    中华文化中各种共同体的道德前提离不开家国天下的伦理情结。以此观家、观国、观天下,就是用一种关联性思维把个体与整体相贯通的家国天下的伦理观。用这种伦理观看待家国天下,则一切共同体都是相互关联的命运共同体。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的内在延展看,中华文化作为世界文明体系的一部分,内蕴着一种走向世界的伦理情结,并由此预设了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精神轨迹。
    共同体的想象是中华文化礼治德治之本和文明教化之根。它从历史深处走来,构成了中华文化将个人命运与共同体整体命运相融贯的伦理型文化特质。中华文化的根脉深植于共同体之中。所谓家国同构,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这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成为一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于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识,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
    (节选自田海平《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
    材料二:
    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指向“天下情怀”。在谈到“天下”的时候,中国古代总是将它和“公”与“太平”联系在一起,表现出非常可贵的平等、友爱、和平理念。《老子》说:“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认为只有以天下为怀,其德才能称得上“普”。《管子》云:“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他的意思是,处理不同的事,要有不同的胸怀,处理到天下事,要有天下胸怀。《礼记》引录孔子的话——“天下为公”。“公”可以理解为公正、公平、合理,强调人与人之间、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诸侯国与中央政权之间的相处,要友爱,要互利,要公平。
    宋代大儒张载则提出“为万世开太平”。天下太平是天下公平基础上的提升。太平有两义:一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这中间含有生态平衡之义;二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由于“太平”概念视界阔大,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主要指国与国之间的友好相处,这种友好相处就是没有战争。张载提出的“为万世开太平”的理念,最重要意义不在于提出了“太平”的理念,而在于这一理念认为,这种太平不能只是一时的,而应是“万世”的。换句话说,张载要的是永久的太平。这万世的太平、永久的太平如何来?张载提出“开”这一重要理念。既然是“开”就不能靠等,靠恩赐,事实是太平等不来,也没有谁能恩赐。“开”,就是开拓、开发、开创。它需要最大的努力、最高的智慧,必要时也会有最大的牺牲。
    家国情怀以及家国情怀的放大版——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核。这一精神在范仲淹的名文《岳阳楼记》里得到彰显。在同一个时期,张载倡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曾让张载师事之的范仲淹则高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由于种种原因,张载、范仲淹的愿望也都只能体现在有限的实践中,而绝大部分只是作为一种梦想而存在。然而,在今天,时代不同了。中华民族遇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历史机遇。振兴中华不再只是梦,而是正在真正化为现实。在举国上下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砥砺奋斗的今天,我们的诗人、作家、艺术家、美学家是不是应该有不负时代的新作为新创造呢?回答无疑是肯定的。
    (节选自陈望衡《中国美学的“家国情怀”》)
    材料三:
    家族观念基于血缘的原初信赖关系,安土重迁的中国农耕文明进一步充实了家族的机能。人伦情感亦因血缘而来,在情感依托的层面上,家的意义超越任何经济的“成本一收益”分析。现代社会主张的公共精神与家庭伦理的建设并不矛盾。正如搬用熟人社会的伦理原则到陌生人社会是不合理的,反过来将陌生人社会的规则搬用到家庭也是不合理的。关键是如何能够在不同的关系当中正确切换。在现代化生产和协作上依照公共理性、法制精神;在家庭与私人领域,弘扬孝悌之道,忠恕相待,爱敬相与。这要求对家庭伦理和孝道进行理性的阐发和合理的引导,使得家庭伦理与公共理性彼此呼应。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家是社会的细胞,国是维护家的外部屏障,家国的良性互动与发展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历史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中庸》的“修齐治平”深入到一代代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内化为热爱祖国与家园的担当精神。在今天,心怀家国天下便是个体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与忧患意识,是主动追求民族统一、国富民强的精神,也是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意识的来源。
    (节选自金香花《“家国天下”观念的历史形成及其现代意义》)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为万世开太平”“先天下之忧而忧”尽管境界不凡,但因为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些愿望本质上还是空想,不可践行。
    B. 中华文化的礼治德治和文明教化植根于历史悠久的共同体想象,中国人的世界观使得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成为中国人价值观中的伦理自觉。
    C. “国”是将“家”和“天下”串联起来的现实的伦理实体,家国天下使得中国人与其所在的世界紧密地联系起来,相互依存。
    D.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变化,引导人们在意识形态上从家庭伦理逐渐向公共精神转变,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2.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造就了中国人共同的爱国情怀、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B. 张载“为万世开太平”的理念是孔子“天下为公”思想的发展提升,“开”字体现了一种积极入世、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
    C. 基于中国国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完全沿用熟人社会的伦理原则,或照搬现代社会的公共理性、法制精神,都是有局限的。
    D. 材料二引用《老子》《管子》《礼记》中的话,强调了中国古代谈及“天下”时总是将它和“公”“太平”相联系的观点。
    3. 下列说法中,与材料三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3分)
    A.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B. “治大国若烹小鲜”
    C.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D. “大河无水小河干
    4. 试简要说明材料二是如何对“天下情怀”展开论证的。(4分)
    5. 我们今天应当如何践行“家国天下”观?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5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演说家
    (俄)契诃夫
    八等文官伊凡诺维奇死了。在送殡行列前往墓地的时候,死者的同事波普拉夫斯基,坐上出租马车,去找他的朋友扎波伊金。这个扎波伊金擅长在婚礼上,葬礼上,各种各样的周年纪念会上发表即席演说。他任何时候都能开讲:半睡不醒也行,饿着肚子也行,烂醉如泥也行,发着高烧也行。他的演说,好似排水管里的水,流畅、平稳、源源不断。他那些热情似火的词语,远比随便哪家小饭馆里的蟑螂都多。
    “我呀,朋友,找你来了!”波普拉夫斯基正碰到他在家,“你快穿好衣服跟我走。我们有个同事死了。要是死个把小人物,我们也不会来麻烦你,可要知道这人是秘书,办公厅的台柱子。给这么一个大人物举行葬礼,没人致辞是不行的。”
    “啊,秘书!”扎波伊金打了个哈欠,“是那个酒鬼吧?”
    “没错,就是那个酒鬼。这回有煎饼招待,还有各色冷盘……你还会领到一笔车马费。走吧,亲爱的!到了那边的墓地上,你就天花乱坠地吹他一通,讲得比西塞罗【注】还西塞罗,我们就千恩万谢啦。”
    扎波伊金欣然同意。他把头发弄乱,装出一脸的悲伤,跟波普拉夫斯基一起走了。“我知道你们那个秘书,”他说着坐上出租马车,“诡计多端,老奸巨滑,这种人,但愿他升天!”
    “得了,扎波伊金,骂死人可不妥啊。”
    “那当然。对死者要么三缄其口,要么大唱赞歌。不过他毕竟是个骗子。”
    墓地上,死者的丈母娘、妻子和小姨子遵照古老的习俗痛哭一阵。等大家安静下来,扎波伊金朝前跨出一步,向众人扫了一眼,开口了:
    “能相信我们的眼睛和听觉吗?这棺木,这些热泪涟涟的脸,这些呻吟和哭号,岂不是一场噩梦?唉,这不是梦,视觉也没有欺骗我们!眼前躺着的这个人,不久前还是精力充沛,像个年轻人似的活泼而纯洁,他是一只不知疲倦的蜜蜂,把自己酿造的蜜奉献给国家。这个人,他……如今已变成一堆骸骨,化作物质的幻影。冷酷无情的死神把僵硬的手按到他身上的时候,尽管他已到了驼背的年龄,但他依然充满青春活力和工作激情。好的文官我们这里有很多,然而奥西佩奇却是绝无仅有!他通宵达旦地工作、不收贿赂、嫉恶如仇……是的,我们还看到,奥西佩奇把他微薄的薪水散发给他穷困的同事们,现在你们也亲耳听到了靠他接济的那些孤儿寡母的哭丧。你们都知道,他至死都是一个单身汉!现在有谁能取代他这样的同事呢?就在此刻我也能看到他那张刮得干干净净的、真诚动人的脸,它总是挂着善良的微笑。奥西佩奇,愿你的骸骨安宁!安息吧,诚实而高尚的劳动者!”
    扎波伊金继续慷慨陈词,可是听众却面面相觑。大家不明白为什么演说家称死者为奥西佩奇,死者明明叫伊凡诺维奇呀。死者生前同他的合法妻子吵了一辈子架,算不得单身汉。他红褐色的大胡子,打生下来就没有刮过。听众一时都莫名其妙。
    “奥西佩奇!”演说家眼睛望着墓穴,热情洋溢地继续道,“你的脸不算漂亮,甚至可以说相当难看,可是我们大家都知道,正是在这样一个有目共睹的躯壳里,跳动着一颗正直而仁慈的心!”
    不久,听众开始发现,演说家本人发生了某种奇柽的变化。突然,演说家中断了演讲,吃惊得张大了嘴巴。他定睛瞧着一个地方,转身对着波普拉夫斯基。
    “你听我说,他活着呢!”他惊恐万状地说。
    “谁活着?”
    “奥西佩奇呀!瞧他站在墓碑旁边呢!”
    “他本来就没有死!死的叫伊凡诺维奇!”
    “可是你刚才亲口说的,你们的秘书死了!”
    “基里尔˙伊凡诺维奇是秘书呀,是我们现在的秘书。你这怪人,都搞乱了!普罗科菲˙奥西佩奇是我们的前任秘书,他两年前就调到第二科当科长了。”
    “真是见鬼!”
    “你怎么停住了?接着讲,不讲可不妙!”
    扎波伊金又转身对着墓穴,凭他三寸不烂之舌继续致中断了的悼词。墓碑旁果真站着奥西佩奇。一个脸面刮得干干净净的老文官。他瞪着演说家,气呼呼地皱着眉头。葬礼之后,有人说扎波伊金把个活人给埋葬了。
    “不好呀,年轻人!”奥西佩奇埋怨道,“您的那些话说死人也许合适,可是用来说活人,这简直是讽刺挖苦!什么无私呀,不被收买呀,不受贿赂呀,这些话用来说活人只能是侮辱人格!再说谁也没请您来宣扬我的脸面。什么不漂亮呀,什么难看呀,就算是这样,又有什么必要拿它来当众展览呢?气死人了!”
    (本文发表于1886年,有删改)
    【注】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演说家、雄辩家、法学家和哲学家。
    6.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扎波伊金明知道某些官员品质恶劣,却极尽赞誉;参加葬礼                             人也都愿意听别人对死者的虚假美化,反应了当时社会的虚伪。
    B. 演说家扎波伊金随便说某个官员是酒鬼、骗子,老奸巨猾,都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足见当时俄罗斯官场就是这样黑暗与腐败。
    C. 波普拉夫斯基找演说家是为了应付一场葬礼,扎波伊金装作一脸悲伤,死者的家属任凭演说家胡乱评价等反应了人情的冷漠。
    D. 在发现弄错追悼对象后,扎波伊金仍然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继续致中断了的悼词,说明他为了演说家的名誉而厚颜无耻地表演。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扎波伊金擅长在婚礼上,葬礼上,各种各样的周年纪念会上发表即席演说”含有夸张和讽刺意味,为后文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
    B. 小说明线围绕演说家扎波伊金应邀到葬礼上发表演讲展开,暗线戏剧性的叙写了文官伊凡诺维奇和奥西佩奇二人,可谓高潮迭生。
    C. “讲得比西塞罗还西塞罗,我们就千恩万谢啦”,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同事波普拉夫斯基对扎波伊金演讲效果的殷切期望。
    D. 小说结尾交代奥西佩奇埋怨演说家对其错误赞美,看似闲笔,实际上是为了暗示当时官场无好人,深刻地揭露了官场的黑暗腐败。
    8.契诃夫是19世纪后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大师,请分析这篇小说对当时的现实作了哪些批判,并简要概括演说家扎波伊金的形象特点。(4分)
    9.小说极具喜剧效果,这种效果是如何制造出来的?请简要分析。(5分)
    二、古诗文阅读(42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題。
    甲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乙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丙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丁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寐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10.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B.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C.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D.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11. 下列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为寿,祝颂之辞。向尊长敬酒或敬赠财物,以祈祝健康长寿。
    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这句话中“婚姻”与现代汉语的“婚姻”含义有所不同,这里是指结为儿女亲家。
    C.力能扛鼎,扛,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鼎,三足两耳的青铜器。这里指笔力雄健。
    D. 苗裔,苗,本有“初生的植物、禾谷之实”的意思,后来从禾谷之实转义引申为“子孙后代”裔,就是“后代”之意。所谓“苗裔”其实就是子孙后人对自己的谦称。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刘邦能言善辩,善于应变。让他听到项羽要击破他时,他热情款待项伯,并且低声下气拉拢项伯,约为婚姻,使得局势出现转机。
    B. 项梁才能过人,德高望重。他因避杀人罪逃到吴县,吴县的贤士大夫们都很佩服敬重他们,每次遇到大的徭役或者丧事,总是请项梁主办。
    C. 张良足智多谋,胸有韬略。他深知刘邦肺腑,提出见解,能够剖析利害,启发刘邦醒悟并予以采纳。
    D. 项羽是司马迁笔下最生动、最豪迈的悲剧英雄。司马迁认为项羽有封地作为根据,切割土地,分封王侯,天下政令都由项羽一个人发布,失败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太没有政治谋略。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分)
    (2)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4分)
    14.综合以上四则材料,概括项羽的性格特点。(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暑旱苦热
    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道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15.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屠”字用得新奇,此处由“杀”引申为驱除的意思,突出了作者对酷热的极度怨恨。
    B. 第三、四句写实,从人间忧惧江海枯竭到天上怜惜河汉将干,表现了当前暑旱之严重。
    C. “昆仑”“蓬莱”两句写清凉世界虽遥不可及,但对饱尝酷热的作者却有无穷的吸引力。
    D. 诗的最后两句直抒胸臆,与杜甫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写法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16.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的理想怀抱。(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15分)
    17.补写出下列句于中的空缺部分。
    (1)黑格尔的“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佐证了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的“                 ,                  ”观点。
    (2) 《论语》中“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的选才纳言观点与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的
    “                  ,                  ”相似。
    (3) 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古人也有对此非议的,如宋朝的苏涧在《六国论》中就这样评论刺秦事件:“                  ,                  ”
    (4)《阿房宫赋》中,用比喻、夸张手法描写宫车经过的巨大声响的句子是:“             ,          ”
    (5)《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会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
    “                  ,                  ”
    (6)《答司马谏议书》中“                  ,                  ”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
    (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8-19小题。
    每年三月,草长莺飞桃花开,四面八方的人云集而来,到书院看桃花。灿烂的桃花,含笑怒放,一大片一大片的桃树,形成一个(   )的世界,一张张笑脸沉浸其中。
    家家户户的小花园、小果园里,白玉兰、粉玉兰谢了樱花开,   ①   ,杜鹃谢了月季、玫瑰、扶桑、牡丹热热闹闹地次第开放。小河边、道路旁、瓜田地角、庭院前后,目力所及之处,都是(   )的花朵,处处惹人的眼,各种花儿开得太茂盛了,以至人们分辨不清,空气里(   )着的好闻的味道,究竟是哪种花儿的馨香。
    带着海腥味的风吹来,暖洋洋的,有一股独特的清新气息。海鸥的鸣叫声透着喜气;跳跳鱼在浅海滩欢呼雀跃,迎接着书院的春天;蛏子张开嘴巴,在春水中吐着泡泡;螃蜞在海滩上爬来爬去,也出来感受春日的阳光。海滩边,一片绿色的芦苇一天一个样地使劲拔节,  ②   ,很多书院人来采摘鲜嫩的叶子回家包粽子。
    18.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A.迷离    花团锦簇    洋溢                             B.朦胧   花团锦簇    弥漫
    C.迷离    姹紫嫣红    弥漫                             D.朦胧   姹紫嫣红    洋溢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B.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C.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0.选做题:阅读《红楼梦》前20回,完成下列思考题(9分)
    学者马瑞芳说《红楼梦》有三条辅线,其中一条是“盛筵必散”的正叙性辅线,即元春、凤姐为主的家族线索。请结合《红楼梦》前二十回的阅读,请选择下面两道简答题中的一道作答。(字数在50-80字之间)。
    (1)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借冷子兴介绍王熙凤写道:“模样又极标致,言谈  又爽利,心机又极细,竟是个男人不及万一的”“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如今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儿。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子也说她不过。 ”
    请结合第三回“林黛玉抛父进京都”,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到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再到第十三回“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第十五回“王凤姐弄权铁监寺”这几次事件,简要分析“凤姐”的性格特点。(9分)
    (2)第十七---十八回“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中有元妃刚见到亲人、离别亲人时多次落泪的描写,以及元妃含泪说道:“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如何理解其中蕴含的复杂情感。(9分)
    四、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俗话说“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那些流传千年的人和事如同耀眼的星座,光耀了悠悠五千年。
    统编教材“必修下”我们学习了《论语》《孟子》《庄子》《左传》《史记》等流派众多的诸子学说、历史故事,也了解了“魏征”、“王安石”、“杜牧”和“苏洵”这些智者胸怀天下,勇于担当的拳拳之心。
    畅游在这浩如烟海的古代史籍里,聆听着这些弥足珍贵的智慧思想,生于斯,长于斯的我们更需要深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文化自信,思考新时代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五四”青年节前期学校文学社开展以“传承传统文化,做自信时代青年”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你以高一学生身份,结合“必修(下)”单元所学,联系现实写一篇征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