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2020-2021学年福州格致中学第二学期半期考试卷高一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1-05-01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2020-2021学年福州格致中学第二学期半期考试卷
高一语文
    (时间:2021年4月19日  时长: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共18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和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殷忧(yīn)      灵鼍(tuó)        叩缶(fǒu)     搏髀(bì)
    B. 憎恶(zèng)     悚然(sǒng)      迤逦(yí)       少不更事(gèng)
    C. 寒喧(xuān)     辖制(xié)       虽欲强聒(guō) 不恤国事(xù)
    D. 缦立远视(màn)  鼎铛玉石(chēn)  锱珠(zī)       金块珠砾(1ì)
    2.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承天景命   景:大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作:建造,兴建
    B.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    视遇:看待      于反覆不宜卤莽         反覆:指书信往返
    C. 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    爽:差失  廊腰缦回               缦回:萦绕曲折
    D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与:亲附、亲近   藉寇兵而赍盗粮        赍:欠、赊
    3. 下列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欲流之远者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B. 成述其异,宰不信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C. 振之以威怒               今逐客以贤敌国
    D. 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
    4. 下列句子,句式特点与“洎牧以谗诛”相同的一项是(   )
    A.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B.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C. 秦人不暇自哀
    D.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5.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相同的一组是(   )
    A.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B.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则思知止以安人
    C.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D. 朝歌夜弦,秦宫人      则思正身以黜恶
    6. 下列加点词意甩,与今义相同的一组是(   )
    ①民以殷盛,国以富强
    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③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④后秦击赵者再
    ⑤其实百倍
    ⑥裘马扬扬
    ⑦可谓智力孤危
    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 ①③⑥              B. ③⑥⑧              C. ①⑦⑧              D.④⑥⑧
    7. 下列选项中关于通假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①暴霜露,斩荆棘
    ②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
    ③振之以威怒
    ④散六国之从
    ⑤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⑥河海不择细流
    ⑦藉寇兵而赍盜粮
    ⑧手裁举
    A. 全是通假字          B. 一项不是通假字      C. 两项不是通假字      D. 三项不是通假字
    8. 下列对古代文化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致仕”一般是指古代官员的正常退休,一般皇帝会同意;而“乞骸骨”一般是指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皇帝很有可能不同意。
    B. 《答司马谏议书》中的“司马”指代收信对象的官职。“谏议”是劝课的意思,“书”提示了文体是“书信”。《阿房宫赋》和《赤壁赋》的“赋”也标明了文体是“文赋”。
    C. “五帝三王”,《史记•五帝本纪》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三王,指夏、商、周三代开国君主,即夏禹、商汤和周武王。“黔首”指平民、老百姓。黔,黑。平民百姓以黑巾覆头,故称“黔首”。
    D. “监生”,国子监生员的简称,指明清两代在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的中央最高学府)读书的人。清代乾隆以后,国子监只存空名,地主豪绅可以凭祖先“功业”或捐钱取得监生资格。
    9.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奏疏,往往针对具体政事阐发观点,选取切入点至关重要。李斯作《谏逐客书》,针对秦玉驱逐客卿的政令发表意见,意在劝说君王收回成命,文章铺张扬厉,颇有战国策士的论辩之风;《谏太宗十思疏》写于唐王朝国力上升阶段,侧重建议君主如何“除弊”。
    B. 《阿房宫赋》探讨秦国速亡的原因,《六国论》阐发六国破灭的缘由。前者写于唐朝日渐衰落之际,后者写于北宋为周边国家蚕食侵割之时,均为借古鉴今、针砭时弊的名篇。
    C. 《祝福》通过祥林嫂一生悲惨遭遇的描写,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的社会矛盾以及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深刻地揭示了地主阶级对劳动人民特别是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了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D. 《促织》的语言精炼生动,如描写成名之子投井后,“夫妻向隅”至“寻所逐者”的一段文字,叙事状物;细腻形象。鲁迅小说的语言简练而深邃,善于运用勾勒式的白描,而又往往“话里有话”。契诃夫的小说语言具备幽默讽刺的特征。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楼梦》是小说,是文学艺术,表达思想的方式是塑造典型形象,使用的语言是生活语言。作者只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人物形象,并且语言具有衅明个性特点。第二十四回自“贾芸出了荣国府回家”至“一面趔趄着脚儿去了”,一千八百多字,却写了四个人:贾芸的舅舅卜世人、贾芸的舅妈、醉金刚倪二和贾芸。前面三人虽然都只是廖寥数笔,但俱各传神,卜世人夫妇的鄙吝和倪二的仗义,皆历历如绘。人物的语言也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一碗茶也争,我难道手里有蜜!”这是初恋中的智能的语言,反映她心里的甜意。“你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这是金钏的语言,反映她因受宝玉的赏爱而心悦意肯、别无他虑的心态。“‘呦呦鹿鸣,荷叶浮萍’,小的不敢搬谎”。这是李贵的语言,反映他护送宝玉读书,但不识字,也不理会读书,只是从旁听闻的状况。《红楼梦》里最能言善语的要数黛玉、王熙风、红玉、麝月几人。林黛玉慧心巧舌、聪明伶俐;王熙凤先意承志、博取欢心;红玉伶牙俐齿,如簧百转;麝月在教训老婆子时词锋遇人,势猛气锐。作者对这四个人的语言是精心设计的,是特写。
    《红楼梦》在古典长篇小说中确已成为“绝唱”,这是毋庸争议的,但它还是一首不用韵的诗。这不仅仅是因为《红楼梦》里有许多诗,而且它从开头至八十回的叙述,也都有诗的素质,它的叙述与诗是交融的,是一体。诗是什么?是抒情,抒喜怒哀乐各种各样的情而不是干巴巴的纪事,《红楼梦》确有这种抒情性的特点。
    (摘编自冯其庸《<红楼梦>的语言魅力》
    材料二:
    《红楼梦》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正如鲁迅所言,经学家见《易》,道学家见淫,才子见缠绵,革命家见排满……持自传说、素引说、阶级斗争说者亦众,此现象实属正常。有些文学作品就像饺子,就为了中间那口馅儿,有些文学作品就像点缀在西瓜里的那些子儿,人间百态尽在其中。其实开篇作者就借空空道人说出,即“大旨谈情”。《红楼梦》可称为“言情小说”,但与现代意义的“言情小说”不同。我们可以从“情”字来赏析《红楼梦》的主题思想:
    第一层境界,是将“情”理解为爱情之情,认为《红楼梦》单纯是一部写宝黛爱情的书。若如此看待红楼,可谓未窥门径,枉费曹公十年辛苦。
    第二层境界,认为《红楼梦》是为国立传、为女正名。刘鹗《老残游记》言:雪芹之大痛深悲,乃是为“千红”一哭,为“万艳”同悲。宝玉在女子面前自卑、自轻、自我否定、自我牺牲。与玉钏儿一起,他烫了手,反急问玉钏儿烫着没有。龄官画蔷,天降大雨,他只提醒龄官“快避雨去罢”,却不在意自己也在雨中。受父笞打,黛玉来探,却只嚷不疼,希望黛五不要伤心……
    第三层境界,借写宝玉对女子的珍重体贴,探究人与人应如何相处。体贴,以已之心体人之心,即“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仁”的内核。当时“仁”道日渐僵化,而作为躯壳的“礼”反据要津,《红楼梦》中亦有暗讽,贾敬死后,贾珍、贾蓉“直哭到天亮喉咙都哑了方住”,回府后便寻欢作乐。而宝玉形象是对“仁”“礼”平衡的一次拨乱反正。有人说《红楼梦》的内核是对封建道德的反抗,宝玉就是代表。实则大谬,宝玉蔑视的是虚伪,是礼,而非道德,他领会到了仁道精髓,即体贴,是真道德的践行者。
    第四层境界,《红楼梦》不仅是仁爱之书,更是充满无限情怀的天真之书、博爱之书。“仁”道建立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上,推已及人,即可得仁。宝玉对一切美好、纯净的事物都充满关爱,第三十五回说宝玉“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咕咕哝哝……”宝玉之“多情而善感”毫无矫揉、发乎真心,他有仁心,坚持、热爱、有信仰;他有诗心,天真、浪漫、充满想象。二者结合,便是宝玉这个“混世魔玉”的真实面貌,而这或评也是《红楼梦》一书“大旨谈情”之“情”的真实面貌。
    (摘编自王学良《如何赏析作为“言情小说”的<红楼梦>》)
    材料三:
    人物视角叙事是古代小说常用的叙事观点,《红楼梦》可以从每个章节的不同人物视角来读,对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同人眼中写出。黛玉进府,是贵族少女兼伶仃孤女角度;刘姥姥进大观因是穷人兼世故老妪角度;查抄大观园是从权力顶峰跌落的王熙凤角度。这是作者熟谙人物视角叙事的结果。曹雪芹善于使用人物视角叙事,喜欢变换视角,但目标却始终圈绕着贾宝玉和贾府盛衰。《红楼梦》人物视角叙事既考究且华丽,站在叙事视角的人物一定有特别深刻的叙事角度,他(或她)和所叙之事或人又肯定有重要联系。在《红楼梦》前三回中得到详尽外貌描写的依次是熙风、宝玉、黛玉。熙凤和宝玉都映现在黛玉眼中,黛玉到荣国府,王熙凤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她夸黛玉长得好,主要为逗老祖宗开心,所以还有下边的话:“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至于黛玉标致到什么程度?曹雪芹却故意不写,他要将黛玉的外貌放到最应该观察的人眼中写,绛珠仙草只能在神瑛侍者面前显露世风姿。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必须从贾宝玉眼中看出,且要接着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从林黛玉眼中,贾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的外貌得到了详尽展示,他的通灵玉却绝对不能从林黛玉眼中叙出,所以当袭人要拿通灵玉给黛玉看时,被婉拒。宝玉的通灵玉只能从最终兑现了“金玉良缘”的薛宝钗眼中叙出。每个情节都有一个主要的人物叙事视角,--丝不苟又一丝不乱。多种叙事视角的综合运用和自如转换,是《红楼梦》取得前所未有叙事成就的主要原因。
    (摘编自马瑞芳《红楼故事及文本写作》
    10.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绝唱”——《红楼梦》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作者通过塑造典型形象来表情达意,人物的语言富有生活气息。
    B. 材料一认为《红楼梦》不仅是小说,也是一首不用韵的诗,这源于作品中穿插着很多诗,而且从始至终都是叙述与抒情的交融,具有梦幻色彩。
    C. 材料二列举了关于《红楼梦》主题的众多说法,指出其主题即作者开篇说的“大旨谈情”,我们可以从“情”字入手去理解把握小说的主旨。
    D. 材料三重点关注了《红楼梦》中的叙事特点,通过列举事例、引用原文,对《红楼梦》叙事特点进行阐释,准确到位。
    11. 根椐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楼梦》中对人物的语言描写精妙传神,表现力很强,寥寥几笔就将智能、金钏以及李贵等人描绘得栩栩如生。
    B. 《红楼梦》精心设计了黛玉、王照凤、麝月等人的语言特写,符合人物身份,凸显了人物性格,具有高度个性化的特点。
    C. 《红楼梦》与现代意义的“言情小说”有相似之处,因此仅仅把它当作一部写宝黛爱情的书,也是解读《红楼梦》的重要门径。
    D. 《红楼梦》中“情”的实质可能是“仁心”与“诗心”的结合,这种结合在宝玉身上表现为坚持、热爱、有信仰与天真、浪漫、充满想象。
    12. 下列说法中,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红楼梦》中的多次点戏、听戏都与小说人物命运紧密关联,如宝钗过生日时点了涉及和尚的戏,暗示她未来的丈夫将会出家。
    B. 《红楼梦》中很多文字是写景和叙事的最天然的结合,也是富有诗的素质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要读出它的味外味、前外韵来。
    C. 胡适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方式,考证了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还得出了《红楼梦》是曹雪芹自传的结论。
    D. 无论人或物、有情或无情,宝玉都可以体贴其悲音,关怀其情愫。对他来说,不但草木,凡天下之物,皆是有情有理的,也和人一样。
    三、小说阅读(共16分)
    (一)
    13. 阅读节选的《红楼梦》文段,并结合对整本书的阅读,完成下题。
    且说贾元春命宝钗等只管在园中居住,命宝玉仍随进去读书。别人听了还自犹可,惟宝玉听了这谕,喜的无可不可。正和贾母盘算,要这个,弄那个,忽见丫鬟来说:“老爷叫宝玉。”宝玉听了,好似打了个焦雷,登时扫去兴头,脸上转了颜色,杀死不敢去。贾母只得安慰他道:“好宝贝,你只管去,有我呢,他不敢委屈了你。想是娘娘叫你进去住,他吩咐你几句,不过不教你在里头淘气。他说什么,你只好生答应着就是了。”宝玉只得前去,一步挪不了三寸,蹭到这边来。
    只见贾政和王夫人对面坐在炕上说话,地下一溜椅子,迎春、探春、惜春、贾环四个人都坐在那里。一见他进来,惟有探春和惜春、贾环站了起来。贾政一举目,见宝玉站在跟前,神彩飘逸,秀色夺人;看看贾环,人物委琐,举止荒疏;忽又想起贾珠来,再看着王夫人只有这一个亲生的儿子,素爱如珍,自己的胡须将已苍白:因这几件上,把素日嫌恶处分宝玉之心不觉减了八九。半晌说道;“娘娘吩咐说,你日日外头嬉游,渐次疏懒,如今叫禁管,同你姊妹在园里读书写字。你可好生用心习学,再如不中分安常,你可仔细!”宝玉连连的答应了几个“是”。王夫人便拉他在身旁坐下。他姊弟三人依旧坐下。
    王夫人摸挲着宝玉的脖项说道:“前儿的丸药都吃完了?天天临睡的时候,叫袭人伏侍你吃了再睡。”宝玉道:“只从太太吩咐了,袭人天天晚上想着,打发我吃。”贾政问道:“袭人是何人?”王夫人道:“是个丫头。”贾政道:“丫头不管叫个什么罢了,是谁这样刁钻,起这样的名字?”王夫人见贾政不自在了,便替宝玉掩饰道:“是老太太起的。”贾政道:“老太太如何知道这话,一定是宝玉。”宝玉见瞒不过,只得起身回道:“因素日读诗,曾记古人有一句诗云:‘花气袭人知昼暖’。因这个丫头姓花,便随口起了这个名字。”王夫人忙又道:“宝玉,你回去改了罢。老爷也不用为这小事动气。”贾政道:“究竟也无碍,又何用改。只是可见宝玉不务正,专在这些浓词艳赋上作工夫。”说毕,断喝一声:“作业[1]的畜生,还不出去!”王夫人也忙道:“去罢,只怕老太太等你吃饭呢。”宝玉答应了,慢慢的退出去,向金钏儿笑着伸伸舌头,带着两个嬷嬷一溜烟去了。
    (节选自曹雪芹《红楱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有删改)
    注释:[1]业:罪孽。
    在节选文段中,作者是如何将宝玉对父亲的畏惧心理表现出来的?
    (二)
    阅读节选的《红楼梦》文段,并结合对整本书的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平儿进入厅中,他姊妹三人正议论些家务,说的便是年内赖大家请吃酒,他家花园中事故。见他来了,探春便命他脚踏上坐了,因说道:“我想的事不为别的,因想着我们一月有二两月银外,丫头们又另有月钱。前儿又有人回,要我们一月所用的头油脂粉,每人又是二两。这又同才刚学里的八两一样,重重叠叠,事虽小,钱有限,看起来也不妥当。你奶奶怎么就没想到这个?”
    平儿笑道:“这有个原故:姑娘们所用的这些东西,自然是该有分例。每月买办买了,令女人们各房交与我们收管,不过预备姑娘们使用就罢了,没有一个我们天天各人拿钱找人买头油又是脂粉去的理。所以外头买办总领了去,按月使女人按房交与我们的。姑娘们的每月这二两,原不是为买这些的,原为的是一时当家的奶奶太太或不在,或不得闲,姑娘们偶然一时可巧要几个钱使,省得找人去。这原是恐怕姑娘们受委屈,可知这个钱并不是买这个才有的。如今我冷眼看着,各房里的我们的姊妹都是现拿钱买这些东西的,竟有一半。我就疑惑,不是买办脱了空,迟些日子,就是买的不是正经货,弄些使不得的东西来搪塞。”
    探春李纨都笑道:“你也留心看出来了。脱空是没有的,也不敢,只是迟些日子;催急了,不知那里弄些来,不过是个名儿,其实使不得,依然得现买。就用这二两银子,另叫别人的奶妈子的或是弟兄哥哥的儿子买了来才使得。若使了官中的人,依然是那一样的。不知他们是什么法子,是铺子里坏了不要的,他们都弄了来,单预备给我们?”平儿笑道:“买办买的是那样的,他买了好的来,买办岂肯和他善开交,又说他使坏心要夺这买办了。所以他们也只得如此,宁可得罪了里头,不肯得罪了外头办事的人。姑娘们只肥可使奶妈妈们,他们也就不敢闲话了。”探春道:“因此我心中不自位。钱费两起,东西又白丢一半,通算起来,反费了两折子,不如竟把买办的每月蠲了为是。此是一件事。第二件,年里往赖大家去,你也去的,你看他那小园子比咱们这个如何?”平儿笑道:“还没有咱们这一半大,树水花草也少多了。”探春道:“我因和他家女儿说闲话儿,谁知那么个因子,除他们带的花、吃的笋菜鱼虾之外,一年还有人包了去,年终足有二百两银子剩。从那日我才知道,一个破荷叶,一根枯草根子,都是值钱的。咱们这园子只算比他们的多一半,加一倍算,一年就有四百银子的利息。若此时也出脱生发银子,自然小器,不是咱们这样人家的事。若派出两个一定的人来,既有许多值钱之物,一味任人作践,也似乎暴殄天物。不如在园子里所有的老妈妈中,拣出几个本分老诚能知园圃的事的,派准他们收拾料理,也不必要他们交租纳税,只问他们一年可以孝敬些什么。一则园子有专定之人修理,花木自有一年好似一年的,也不用临时忙乱;二则也不至作践,白辜负了东西:三则老妈妈们也可惜此小补,不枉年日在园中辛苦;四则亦可以省了这些花儿匠山子匠打扫人等的工费。将此有余,以补不足,未为不可。”
    宝钗正在地下看壁上的字画,听如此说一则,便点一回头,说完,便笑道:“善哉,三年之内无饥馑矣!”李皎笑道:“好主意。这果一行,太太必喜欢。省钱事小,第一有人打扫,专司其职,又许他们去卖钱。便之以权,动之以利,再无不尽职的了。”平儿道:“这件事须得姑娘说出来。我们奶奶虽有此心,也未必好出口。此刻姑娘们在园里住着,不能多弄些玩意儿去陪村,反叫人去监管修理,囤省钱,这话断不好出口。”
    宝钗忙走过来,摸着他的脸笑道:“你张开嘴,我瞧瞧你的牙齿舌头是什么作的。从早起来到这会子,你说这些话,一套一个样子,也不奉承三姑娘,也没见你说奶奶才姐想不到,也并没有三姑娘说一句,你就说一句是,横竖三姑娘一套话出,你就有一套话进去,总是三姑娘想的到的,你奶奶也想到了,只是必有个不可办的原故。这会子又是因姑娘住的囤子,不好因省钱令人去监管。你们想想这话。若果真交与人弄钱去的,那人自然是一枝花也不许掐,一个果子也不许动了,姑娘们分中自然不敢,天天与小姑娘们就吵不清。他这远愁近虑,不亢不卑。他奶奶便不是和咱们好,听他这一番话,也必要自愧的变好了,不和也变和了。”
    探春笑道:“我早起一肚子气,听他来了,忽然想起他主子来,素日当家使出来的好撒野的人,我见了他便生。谁知他来了,避猫鼠儿似的站了半日,怪可怜的。接着又说了那么些话,不说他主子待我好,倒说‘不枉姑娘待我们奶奶素日的情意了。’这一句,不但没了气,我倒愧了,又伤起心来。我细想,我一个女孩儿家,自己还闹得没人疼没人顾的,我那里还有好处去待人。”口内说到这里,不免又流下泪来。
    李纨等见他说的恳切,又想他素日赵姨娘每生诽谤,在王夫人跟前亦为赵姨娘所累,亦都不免流下泪来,都忙劝道:“趁今日清净,大家商议两件兴利剔弊的事,也不枉太太委托一场。又提这没要紧的事做什么?”平儿忙道:“我已明白了。姑娘竟说谁好,竟一派人就完了。”探春道。“虽如此说,也须得回你奶奶一声。我们这里搜剔小遣,已经不当,皆因你奶奶是个明白人,我才这样行,若是糊涂多蛊多妒的,我也不肯,倒像抓他乖一般。岂可不商议了行。”平儿笑道:“既这样,我去告诉一声。”说着去了,半日方回来,笑说:“我说是白走一趟,这样好事,奶奶岂有不依的。”
    (节选自《红楼梦》(庚辰本)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贤宝钗小惠全大体》)
    14. 下列对选文内容及《红楼梦》中与之相关的其他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王熙凤患病需要长时间治疗调养,王夫人暂让李纨、探春两人协理荣国府琐碎之事,后又因园中人多,恐失于管理,特请薛宝钗参与理家。
    B. 选文中“这又同才刚学里的八两一样”一句所写的“才刚学里的八两”,指探春在理家过程中所免除的宝玉、贾环、贾兰等三人的学堂公费。
    C. 选文叙写探春理家之事,形象鲜明;之后的“抄检大观园”情节又展示了探春面对王熙凤、王善保家的搜检能委曲求全,拥有顾全大局的胸怀。
    D. 从探春理家前的“宁国府除夕祭宗祠”情节可知,贾府过年依然讲究排场,但从贾珍、贾蓉与来进贡的乌庄头的交谈中已透露贾府经济的窘迫。
    15. 下列对选文中写到的人物及其与他人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纨:字宫裁,金陵名宦之女,金陵十二钗之一,其别号为“稻香老农”,贾政长子贾珠的妻子,贾兰的亲生母亲。
    B. 贾探春:金陵十二钗之一,成立“海棠诗杜”,自号“蕉下客”,比同辈份的贾迎春、贾惜春年龄小,在贾府通称“三姑娘”。
    C. 王夫人:荣国府掌权管事的家长之一;二老爷贾政的妻子,贾元春、贾珠、贾宝玉的母亲,王熙凤的姑母,薛宝钗的姨母。
    D. 王熙凤:金陵十二钗之一,贾府通称凤姐、琏二奶奶;贾母的孙媳妇,贾赦与邢夫人的儿媳妇,贾琏的妻子,巧姐的母亲。
    16. 从选文看,平儿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四、文言文阅读(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范仲淹字希文,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举进士第,为广德军司理参军。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太后崩,召为右司谏。岁大蝗旱,江、淮滋甚。乃请间曰:“宫掖中半日不食,当何如?”帝恻然,乃命仲淹安抚江、淮,所至开仓振之,且禁民淫祀。召还,权知开封府。时吕夷简执政,进用者多出其门。仲淹上《百官图》,指其次第曰:“如此则公,如此则私。”夷简怒诉曰:“仲淹离间陛下君臣。”由是罢知饶州。明年,夷简亦罢。元昊反,改陕西都转运使。夷简再入相,帝谕仲淹使释前憾。仲淹顿首谢曰:“臣乡论盖国家事,于夷简无憾也。”延州诸寨多失守,仲淹自请行。于是大阅州兵,得万八千人,分为六,各将三千人,分部教之,量贼众寡,使更出御贼。明年正月,诏诸路入讨,仲淹曰:“鄘、延密迩灵、夏,西羌必由之地也。第按兵不动,以观其衅,许臣稍以恩信招来之。”帝皆用其议,王举正懦默不任事,谏官欧阳修等言仲淹有相材,请罢举正用仲淹,遂改参知政事。仲淹曰:“执政可由谏官而得乎?”固辞不拜。会病甚,请颍州,未至而卒,年六十四。赠兵部尚书,谥文正。仲淹内刚外和,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灵乌灵乌。长慈母之危巢,托主人之佳树。思报之意,厥声或异。警于未形,恐于未炽。虽死而告,为凶之防。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人有言兮是然,人无言兮是然。
    (节选自范仲淹《灵乌赋》)
    1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其/仲淹不苦也/
    B. 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C. 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夫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D. 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琪/仲淹不苦也/
    1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举进士,即被推荐参加进士科考试,中选后按成绩等第进行录取则称为“举进士第”。
    B. 崩,指去世,古代社会不同的人去世叫法不同,帝王去世叫“崩”,平民去世叫“卒”。
    C. 参知政事,简称“参政”,是宋代的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主要协助宰相处理日常政务。
    D. 生祠,指为活人修建的祠庙,文中老百姓借立生祠来表达对造福当地的范仲淹的感激。
    1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范仲淹乐善好施,生活节俭。他曾经用自己的俸禄资助天下云游之士,并在里巷中设立义庄赡养族人;显贵后依然保持俭朴的作风,妻儿的衣食仅能自足。
    B. 范仲淹施行德政,为民拥戴。江淮蝗旱大灾发生后,他开仓赈济灾民,禁止百姓祭祀;所到之处对百姓留有恩德,受到邠、庆百姓和归属羌人的称颂感念。
    C. 范仲淹统兵机变,因势而谋。延州各寨大多陷落时,他聚兵分部操练,根据贼寇的多少轮流抵御;他没有执行入境讨伐的诏命,而是据边境形势灵活应对。
    D. 范仲淹恪守原则,心定意坚。他认为谏官不能决定执政大臣的任命,坚决拒绝朝廷参知政事的委任;自比灵乌,表明报答恩遇之心不会因他人议论而改变。
    2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仲淹顿首谢曰:“臣乡论盖国家事,于夷简无憾也。”
    (2)第按兵不动,以观其衅,许臣稍以恩信招来之。
    21. 文中哪件事最能体现范仲淹“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态度?请简要说明。
    五、古诗鉴赏(共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①间。
    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
    我愿得此鸟,玩之坐碧山。
    胡公能辍赠,笼寄野人还。
    [注]①琪树:仙境中的玉树。
    22.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赠诗胡公直接表达求取白鹇之意,“双白璧”极言白鹇价值之高,也表明诗人心意之殷切。
    B. 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浑然天成,开头四句均有“白”字,却不显啰嗦,且富有独特的美感。
    C. “玩之坐碧山”为虚写,诗人想象自己在青山中与白鹇融洽无间地玩耍,意在以此打动胡公。
    D. 最后两句与开头呼应,诗人再次恳求胡公割爱相赠,最好把白鹇装在笼子里,让仆人带回来。
    23. 古代文人有寄情于物的传统。诗中对白鹇的描写寄寓着诗人怎样的志趣?请简要分析。
    六、默写(共12分)
    24. (1)《答司马谏议书》中“_______,_______”两句,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
    (2)《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诚君王要虚心接受他人意见的一句是:“_______”。
    (3)《谏逐客书》中,李斯认为三王五帝无敌的原因就是能兼容并包,就像_______,故能成其大;_______,故能就其深。
    (4)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晚秋时节江流及峰峦的壮美。
    (5)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在《阿房宫赋》中“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两句卒章显志,将矛头直接指向当朝的统治者。苏洵在《六国论》结尾指出“苟以天下之大,______,是又在六国下矣。”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
    (6)苏轼在《西江月》中写道:“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在《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张孝祥也有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7)杜牧《阿房官赋》用夸张手法写出了阿房宫的恢宏气势,“覆压三百余里”一句与的是建筑占地之广,_______一句写的是建筑物数量之多。
    七、语言文字运用(共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珠峰没有关门,游客尚可观赏。关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许多人都梦想一窥她神秘的面纱,渴望离她再近一点,登山爱好者把登顶珠峰作为人生目标,_____的普通游客也想在珠峰大本营一睹珠峰的雄壮。但对珠峰来说,或许“保护”比“征服”更有意义,更为迫切。西藏自治区体育局局长尼玛次仁介绍,由于登山运动的普及和人类活动的增加,原本生态形势就_____的珠峰,环境承载力正逼近极限。定日县珠峰管理局统计,2018年以来,自治区组织清理珠峰保护区海拔5200米以上的垃圾8.4吨。极寒之地的环保难度 _____,7000米以上清运垃圾,(   )一个随手丢弃的登山绳、饮料罐,工作人员可能都得冒着生命危险清理。人的____和自然的宽以待人让如今的珠峰陷入了垃圾处理的难题中。官方的澄清声明向更多珠峰来访者透露出一个信息:珠峰永远敞开大门迎接更多人,但每一个登山的人要带着垃圾离开。虽说“珠峰无限期关闭”是误读,但也给所有向往珠峰的人提个醒:除了脚印,什么都别留下。这才是对自然最大的敬畏。
    25.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关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许多人都梦想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B. 对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许多人都梦想一窥她神秘的面纱
    C. 关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许多人都梦想一窥她神秘的面纱
    D. 对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许多人都梦想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26.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熙熙攘攘  岌岌可危  不言而喻  为所欲为
    B. 纷至沓来  岌岌可危  显而易见  随心所欲
    C. 熙熙攘攘  刻不容缓  不言而喻  为所欲为
    D. 纷至沓来  刻不容缓  显而易见  随心所欲
    2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能依靠工作人员人力搬运,因为越往高处对人的体能考验越大
    B. 越往高处对人的体能考验越大,而且只能依靠工作人员人力搬运
    C. 只能依靠工作人员人力搬运,而且越往高处对人的体能考验越大
    D. 越往高处对人的体能考验越大,所以不能依靠工作人员人力搬运
    八、写作(共60分)
    28. 按要求作文。
    《大学》开篇告诉我们,“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完善的境界)。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道我要达到的目标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
    了解自己想要什么,想达到怎样的境界,认识自己的本心,这些话语千百年来一直启迪与引导着无数人积极探素人生,它对生活在新时代、担当新使命的青年人,仍然有着重要意义。
    每个人天赋不同,兴趣各异,如果我们能尽早地认清自己,明白自己内在生命的愿景,能顺着自己的天性,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找到自己的人生真谛,实现人生价值,就更能享受这美好的一生。
    我校高一年级近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活动,语文老师也计划在课堂上举行“找到自己的人生路,做幸福青年”主题交流会。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