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能够接收到100多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国天眼望远镜考点清单及尝试拓展,同学们抓紧来了解掌握吧! ![]() 常识拓展: 一、FAST简介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坑中,被誉为“中国天眼”,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先生于1994年提出构想,历时22年建成,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2020年1月11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通过国家验收,投入正式运行。截至2020年11月,“中国天眼”发现脉冲星数量超过240颗。 注:射电望远镜是指观测和研究来自天体的射电波的基本设备,可以测量天体射电的强度、频谱及偏振等量。包括收集射电波的定向天线,放大射电信号的高灵敏度接收机,信息记录、处理和显示系统等。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取得了四项非常重要的发现:脉冲星、类星体、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星际有机分子,被称为“四大发现”。这四项发现都与射电望远镜有关。 二、FAST结构 “天眼”工程由主动反射面系统、馈源支撑系统、测量与控制系统、接收机与终端及观测基地等几大部分构成。索网结构是FAST主动反射面的主要支撑结构,是反射面主动变位工作的关键点。FAST索网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精度最高的索网结构,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变位工作方式的索网体系。 三、FAST目标 (1)FAST有能力将中性氢观测延伸至宇宙边缘,重现宇宙早期图像。 (2)能用一年时间发现数千颗脉冲星,建立脉冲星计时阵,参与未来脉冲星自主导航和引力波探测。 (3)主导国际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网,获得天体 超精细结构。 (4)进行高分辨率微波巡视,检测微弱空间信号。 (5)参与地外文明搜寻。 (6)参与子午链工程,提高非相干散射雷达双机系统性能。 (7)将深空通讯能力延伸至太阳系外缘行星,将卫星数据接收能力提高100倍。 FAST最首要的目标是寻找脉冲星。脉冲星是快速自转的中子星,它能够发射严格周期性脉冲信号。脉冲星的观测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物理意义,而且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在时间尺度、深空自主导航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脉冲星会不断地发出脉冲信号,而这种信号非常稳定,找到以后就可以应用于深空探测、星际旅行,可以起到导航作用。 考点清单: 1. 2016年9月在贵州落成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是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2. 2017年9月16日,国家天文台研究员,FAST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因肺癌突然恶化,抢救无效,不幸逝世,享年72岁。他用了23年的时间,从壮年走到暮年,把一个朴素的想法变成了国之重器,成就了中国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项目。 3. 中国、日本、韩国三国科学家正利用他们共同构建的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阵,探测银河系结构、超大质量黑洞等深空奥秘。 4. 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取得了四项非常重要的发现:脉冲星、类星体、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星际有机分子,被称为“四大发现”,这四项发现都与射电望远镜有关。诺贝尔奖历史上基于天文观测的10项获奖成果中有6项都出自射电望远镜,可以说,现代射电天文学已成为诺贝尔奖的摇篮。 5. 《科技创新》纪念邮票共5枚,展现了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一批国际领先的重大成果。第一枚邮票即该枚“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其他4枚纪念邮票分别为“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探索一号”科考船、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 6. FAST射电望远镜作为国之重器,其灵敏度是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的10倍,是美国阿雷西博300米望远镜的2.25倍,能够接收到137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科研人员可以通过它窥探星际之间互动的信息,观测暗物质,测定黑洞质量,甚至搜寻可能存在的星外文明。 课后练习: 【2020江西】(单选)近几年来,我国在科技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其中,( )又称FAST,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 A.天眼 B.墨子 C.悟空 D.神威 【答案】A。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简称FAST,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先生于1994年提出构想,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 声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