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十二月一日三首》其一、其二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1-01-26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杜甫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一)阅读下面杜甫的两首诗,完成13~15题。(共12分)
    
十二月一日三首
    
其一
    
今朝腊月春意动,云安县前江可怜。一声何处送书雁,百丈谁家上水船。
    
未将梅蕊惊愁眼,要取楸花媚远天。明光起草人所羡,肺病几时朝日边。
    
其二
    
寒轻市上山烟碧,日满楼前江雾黄。负盐出井此溪女,打鼓发船何郡郎。
    
新亭举目风景切,茂陵著书消渴长。春花不愁不烂漫,楚客唯听棹相将。
    【注】①杜甫流寓云安时曾计划岀峡以避乱、返长安。②远天:指云安,荆楚有采椒花 制酒祝寿俗。③明光:指起草文诰的明光殿,诗人曾于宫中落笔为文。日边,指朝廷。
    1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一首联上句写时值腊月寒天,却已春意萌动;下句写云安寒冷,江面肃杀面令人伤悲。
    B.其一颔联“何处”句写听觉,听到大雁的鸣叫;“谁家”句写视觉,看到江船逆流上行。
    C.其二首联写“寒轻”“日满”,呈现“山烟碧”“江雾黄”的美景,以色彩凸显冬日之美。
    D.其二颔联写女子背盐岀井,男子打鼓发船,既写民情,也体现了云安多盐、临江的特点。
    14.雁是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意象。下列诗句中的“雁”,与“一声何处送书雁”句中的“雁”, 含义最接近的一项是(3分)
    A.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曹操《蒿里行》)
    B.孤雁不饮啄,飞鸣念群声。(杜甫《孤雁》)
    C.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李峤《汾阴行》)
    D.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李愚《思妻诗》)
    15.两首诗的尾联非常巧妙地抒发了作者复杂的情感,请从手法和情感的角度比较异同。(6分)
    答案: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13.(3 分)A 14. (3 分)D
    15. (6分)答案要点:
    同:(1)手法:都釆用了用典和虚写的手法。(1分)
    异:(1)手法:其一,昔日长安为官的荣網与今日病中思归的落寞,今昔对比;其二 没有对比。(1分)评分标准:“同”“异”,各3分,意思对即可。
    (2)情感:都表达诗人思归之情。(2分)(2)情感:其一,表达因为肺病不能回长安的担忧之情;其二,表达期待早日回,又担心不能举桨出峡的迫切思归之情。(2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