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老师为大家总结了高中语文关系类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希望助力大家备战期末! ![]() (一)设问方式 1.从A与B的角度分析这首诗。 2.这首诗在AB上有什么特点? 3.这首诗是如何运用AB来写的,试作分析。 (二)分析思路 此提问考查的是表达技巧的内容,主要针对的是情景关系、虚实关系、动静关系、抑扬关系等,提问时一般会明确说出,解答时要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说明其具体关系。 1.情景关系: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乐景写哀情、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 2.动静关系: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3.虚实关系: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由实到虚、由虚到实) 4.抑扬关系:抑扬结合(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先扬后抑/欲抑先杨) (三)答题步骤 1.明关系:指出两者之间的关系。 2.阐运用: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这种关系在诗歌中体现。 3.析效果:说明这种关系的作用(营造的意境、表达的内容、抒发的情感) (四)答题示例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雨后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问: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答案:(步骤一)这首诗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步骤二)一、二两句以“水面平”、平静如水面似“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以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写出风起、叶摇、雨滴落的雨后池上特有的动态之美。(步骤三)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声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