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地理 > 综合辅导 >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重难点——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http://www.newdu.com 2020-12-21 三好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为了帮助高考生高效备战2021年一轮复习,高中地理老师给大家带来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重难点系列专题,下面是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相关知识点重难点解读及典例探究,来掌握吧!
    
    ★★重难点解读★★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与人地关系的学科,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两大特色。高考试题更是给出具体的文字、图表材料,要求考生依据相关情境,从自然、人文方面进行区域特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区域协调发展的措施。试题更多地以区域图、区域统计图等为载体,综合比较区域之间的差异,或者比较一个区域不同时段内的区域特征的差异,引导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思想,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同时还要掌握区域分析的工具等。
    ★★典例探究★★
    (2018·全国卷Ⅱ)澳门半岛以低矮的丘陵为主,现在的部分土地是历年填海而成的。下图示意澳门半岛山丘分布、街道格局及部分街道名称。据此完成4—5题。
    
    4.由于填海造地,海岸线向海推移距离最长的地方位于澳门半岛的
    A.东北部B.西北部C.东南部D.西南部
    5.澳门老城区少见自行车,原因可能是老城区街道
    A.狭窄B.曲折C.坡大D.路面凹凸
    【答案】4.C  5.C
    【解析】4.读图可知,图中几条道路都以海命名,说明其位于临海,结合图中几条道路的命名,可以发现半岛东南侧的海边马路部分路段距海较远,说明经过填海造陆这条滨海马路距海变远。所以,澳门半岛东南地区填海造陆后海岸线向海推移距离最长。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5.骑行自行车主要靠人力,地势起伏大的地区比较消耗体力。根据材料,澳门老城区以低矮的丘陵为主,坡度较大,骑自行车消耗体力大,因此老城区少见自行车,故C项正确。狭窄的地区骑自行车反而更加方便,A项错误;曲折的街道对骑乘自行车影响不大,B项错误;澳门基础设施比较完善,路面凹凸不平的可能性小,D项错误。
    【点睛】判断填海造陆主要方向的关键有两个。第一,确定以“海”命名的道路距海远近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第二,结合澳门半岛丘陵为主的地形,澳门半岛原始的丘陵地形,地势起伏较大,受其影响,街道的布局不规则;而新填海造陆的地形,地势平坦,街道布局比较规则,据此也可以判断出哪些地方填海造陆比较多。
    (2018·全国卷Ⅲ)澳大利亚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据此回答9—11题。
    
    
    9.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图左所示的
    A.①地附近B.②地附近C.③地附近D.④地附近
    10.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
    A.收集雨水B.方便通信C.增加采光D.通风换气
    11.推测该类地下住宅
    ①室温不变   ②冬暖夏凉   ③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   ④类似草原的蒙古包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9.B  10.D  11.B
    【解析】9.该类地下住宅分布于“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躲避炎热天气”的地区。图中①地为地中海气候,②地为热带沙漠气候,③地为热带草原气候,④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②地符合这一特征。故选B。
    10.读图可知,地下住宅比较封闭,通天井直通地面,可以给地下住宅里的人员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从而保障其正常活动;同时也可以把地下住宅里的废气排到地面,因此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通风换气。故选D。
    11.这类地下住宅的室温有变化,但是变化小;蒙古包位于地上,和这类住宅是完全不一样的,它类似于冬暖夏凉的黄土高原的窑洞。故选B。
    【点睛】本题组解题的关键是紧扣图文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知识迁移应用:“躲避炎热天气”“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位于天气炎热、景观荒凉的沙漠气候区;地下住宅位于地下,通风透气性差,因此设置了通天井便于通风透气;和黄土高原的窑洞同位于地下,冬暖夏凉。
    (2017·新课标全国卷Ⅲ)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1—3题。
    
    1.下图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A.四川盆地B.华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
    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A.川剧B.豫剧C.粤剧D.越剧
    【答案】1.D  2.B  3.D
    【解析】1.读图分析可知,图示景观以小桥、流水为主,反映的是江南水乡的景观,对应的是长三角区域。故选D。
    2.江南水乡的形成主要与区域的地形和气候相关,长三角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充足;地形平坦,河流流速较缓,分叉较多,因此河道密集,传统出行方式为船。故选B。
    3.川剧为四川一带的剧种,豫剧主要在河南一带;粤剧主要在广东、广西一代;越剧是上海江苏一代的剧种。故选D。
    ★★备考秘籍★★
    区域是地理原理和规律实践的载体,是高考试题的主旋律。复习这部分时首先要掌握区域分析的方法,如进行空间定位,概括区域自然和人文的基本特征,分析自然要素和人文特征之间的关系,得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反思人类活动是否合理,确定当地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同时,还要注意对不同的区域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或者对同一区域的不同时段的地理要素和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掌握区域分析法、区域比较法,同时渗透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的思想。
    ★★重难点突破★★
    1.区域差异及其影响
    [透析考向]
    本知识点要求能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会比较自然环境要素和人类活动的差异。试题往往通过对某区域位置、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等自然地理环境的分析,判断该地的人口分布、工农业生产以及交通等人文地理特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难度较小。试题载体多呈现区域图、区域统计图等图表资料,综合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力、综合比较分析思维等。
    [学法指导]
    一个地区特定的地理位置,形成该地区特定的水热组合,即气候特征。气候进而影响水文、生物、土壤等,这些要素便构成了区域自然特征。人类从自然环境中开发和利用资源,发展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城市建设、交通运输、商业贸易等经济活动,从而构成区域人文地理特征。
    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思路:明确区域地理位置和范围→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区域人文地理特征→归纳区域特征→评价区域发展利用。
    (1)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分析
    ①地理位置特征
    地理位置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此类试题的要点一定要结合材料所给信息选择性描述,不能面面俱到。地理位置空间尺度的选取一定要结合所描述对象本身的空间尺度。
    ②地形特征
    地形特征的描述包括地形类型及其分布,地势高低,特殊地貌(山脉走向、海岸线的平直与否等)。结合材料中比较明显的部分进行归纳。尤其是通过其它地理要素信息如等温线、河流、湿地、聚落、交通线等反映地形地势的变化。
    ③气候特征
    气候特征的描述一般包括类型和主要要素(气温和降水)。气温涉及到一年中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气温年较差等;降水涉及到年降水量、降水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水热组合等。还可能涉及到光照、风等要素。
    ④水文特征
    水文特征一般指河流和湖泊的水文特征。河流的水文特征一般从流量、流速、冰期、凌汛、含沙量等方面描述。湖泊的水文特征包括水位、冰期、含沙量、盐度等要素。
    ⑤植被特征
    区域植被特征主要从类型、水分布规律、垂直自然带分异特点分析。
    (2)区域人文地理特征分析
    ①人口特征
    主要包括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性别结构、人口文化素质结构、人口职业构成结构等。人口特征指人口数量、人口分布和迁移、人口素质等。
    ②农业生产特征
    农业生产特征指农业部门机构、农业类型及分布、农业地域类型及分布、农作物种类及分布、耕作制度、生产水平、生产规模和机械化水平、商品率等。
    ③工业生产特征
    工业生产结构包括工业结构(轻重工业的比重)、主要工业部门及地域分布、规模、投入和产出、工业发展水平等。
    ④城市化特征
    城市化特征一般包括城市化起步早晚、城市化水平高低、发展速度快慢等。
    ⑤交通
    一般涉及到交通运输类型、主要分布及走向、是否形成交通运输网络等。
    (3)区域差异比较的技巧
    四步审题抓关键:一审比较对象,二审比较要求,三审比较考点,四审比较角度。
    审准比较对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答题时张冠李戴;审准比较要求,即审准题意要求找相同点还是不同点等,或者要求通过比较进一步找原因;审准比较考点可避免跑题;审准比较角度要审准题目从什么角度、几个角度去比较,此步骤可避免漏掉答题的要点。
    2.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透析考向] 
    本专题要求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试题一般结合“产业升级”“新能源”“资源枯竭”“可持续发展”等热点现象,分析某区域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原因和条件。多以综合题形式考查,难度中等。试题以不同发展阶段,通过呈现人们生产、生活方式选择的改变,让学生判断其影响因素;通过判断某地工农业生产、能源利用等发展方向,并分析其相应的区位因素等。
    [学法指导]
    (1)综合分析区域发展的方法
    ①从时间上看:区域发展呈阶梯式递进。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一般为传统的农业发展阶段,成长阶段包括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②从空间上看:区域发展是一个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过程。
    ③从产业结构看:区域发展一般会经历第一产业到第二产业、再到第三产业的过程,区域产业机构日趋优化、合理。
    ④从人地关系上看:区域发展一般经历人地关系基本协调,到明显不协调,再到人地矛盾激烈,最后重新走向协调的过程。
    分析区域发展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的基本思路
    两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地理环境。
    两角度:横向角度和纵向角度。横向角度值区域间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的影响,主要从静态的角度进行分析。纵向角度即在一个区域内,沿着历史发展的过程,看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主要是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分析。
    3.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透析考向] 
    本知识点要求学生学会使用GPS接收机或其他定位导航设备,理解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测速、导航、授时等方面的应用,结合城市交通管理实例分析GPS在城市交通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对遥感图像或地理信息系统图像的分析,掌握地理信息技术在资源普查、环境监测、农作物估产、灾害监测和城市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学法指导]
    3S技术的判读技巧
    ①“点”与“面”判断3S
    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故其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者“多个点”。RS和GIS的主要工作对象为面;RS和GIS的区别则主要看突出监测还是需要数据处理。
    ②“想”与“看”判断RS和GIS
    GIS是地图的延伸,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对“事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评估,需要计算、思考,即“想”。RS是人的视力的延伸,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即“看”,只“看”不用“想”的选择RS。
    声明: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