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新唐书·刘仁轨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http://www.newdu.com 2020-12-21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新唐书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21分)
    
刘仁轨传
    ①刘仁轨,字正则,汴州尉氏人。武德初,补息州参军。累迁给事中。
    ②初,苏定方既平百济,留郎将刘仁愿守其城,左卫中郎将王文度为熊津都督,抚纳残党。文度死,百济故将福信及浮屠道琛迎故王子扶余丰立之,引兵围仁愿。诏仁轨检校带方州刺史,统文度之众,并发新罗兵为援。仁轨将兵严整,转斗陷阵,所向无前。信等释仁愿围,退保任存城。既而福信杀道琛并其众招还叛亡势张甚。
    ③仁轨与仁愿合,则解甲休士。时定方伐高丽,围平壤不克。高宗诏仁轨拔军就新罗与金法敏议去留计。将士咸欲还,仁轨曰:“《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便国家者,得专之。今天子欲灭高丽,先诛百济,留兵镇守,制其心腹。虽孽竖跳梁,士力未完,宜厉兵粟马,乘无备,击不意,百下百全。战胜之日,开张形势,腾檄济师,声援接,虏亡矣。今平壤不胜,熊津又拔,则百济之烬复炎,高丽之灭无期。吾等虽入新罗,正似坐客,有不如志,悔可得邪?扶余丰猜贰,表合内携,势不支久。宜坚守伺变以图之,不可轻动。”众从其议,乃请益兵。
    ④时贼守真觇城,仁轨夜督新罗兵薄城扳蝶,比明,入之,遂通新罗鑲道。而丰果袭杀福信。会诏遣右威卫将军孙仁师率军浮海而至,士气振。
    ⑤百济余党悉平。仁师等振旅还,诏留仁轨统兵镇守。仁轨署官吏、开道路、赈贫贷乏、劝课耕种,民皆安其所。遂营屯田,以经略高丽。仁愿至京师,帝劳曰:“若本武将,军中奏请,皆有文理,何道而然?”对曰:“仁轨之辞,非臣所能。”帝叹赏之,超进仁轨六阶,真拜带方州刺史,赐第一区,厚赉妻子,玺书褒勉。 (节选自《新唐书》)
    【注】①扳蝶:指攀援城墙。②镶:同“饷”。
    15.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信等仁愿围              
    (2)厚妻子
    16.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宜兵粟马(      )
    A.对……严格   B.使……凶猛   C.警惕    D.磨砺
    (2)以经略高丽(      )
    A.治理       B.筹划    C.指官职名  D.支援
    17. 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扶余丰猜贰,表合内携,势不支久。宜坚守伺变以图之,不可轻动
    18. 第②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3分)
    既而福信杀道琛并其众招还叛亡势张甚
    19. 第⑤段写到皇帝“超进仁轨六阶,真拜带方州刺史”,分析他这样做的原因。(3分)
    20. 第③段写到刘仁轨在“将士咸欲还”时讲的一番话,很有说服力,请加以分析。(5分) 
    答案:
    15.(2分,每空1分)(1)解除  (2)赏赐  
    16.(2分,每题1分)(1)D  (2)B   
    17.(6分)答案示例:扶余丰对福信心怀猜忌,(与他)貌合神离,势必不能撑持多长时间。我们应当用坚守等待敌方发生变故的策略来谋取胜利,不可轻举妄动。
    18.(3分)答案示例:既而福信杀道琛/并其众/招还叛亡/势张甚
    评分说明:标识三处或以内的,标对一处给1分。标识三处以上的,多标一处扣1分,扣到0分为止。
    19.(3分)答案示例:刘仁轨善领军也善文事,表现了出众的才华,值得重用。刘仁轨功绩突出,应该予以褒奖提拔。刘仁轨可以在经略高丽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其在百济所为深合帝心),有必要褒奖提拔。
    20.(5分)答案示例:刘仁轨指出,出征在外的将帅为大局而有所专断,是有经义可循的。继续留下对敌,符合朝廷的战略意图,而且从双方形势看,此时留下对己方是有利的。如果撤军,形势将随之变化,朝廷的意图将更难达成。他还特别指出敌方存在发生内乱的可能性,应该伺机而动。他从报国大义、朝廷意图、敌我形势、留战与撤军的不同后果、当前机遇与策略五个方面逐层论述,环环相扣、有理有据,说服力强。引用儒家经典要义,强化了论据的权威性。不仅晓之以理,他还动之以情,从个人志趣抱负的角度劝说众人,很有鼓动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