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汉书·王褒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12-17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汉书
    王褒字子渊,蜀人也,宣帝时修武帝故事,讲论六艺群书,博尽奇异之好,征能为《楚辞》九江被公,召见诵读,益召高材刘向、张于侨、华龙、柳装等待诏金马门。神爵、五凤之间,天下殷富,数有嘉应。上颇作歌诗,欲兴协律之事,丞相魏相奏言知音善鼓雅琴者渤海赵定、梁国龚德,皆召见侍召。于是益州刺史王襄欲宣风化于众庶,闻王褒有俊材,请与相见,使褒作《中和》《乐职》《宣布诗》,选好事者令依《鹿鸣》之声习而歌之,时汜乡候何武为僮子,选在歌中,久之,武等学长安,歌太学下,转而上闻.宣帝召见武等观之,皆赐帛,谓曰:“此盛德之事,吾何足以当之!”褒既为刺史作颂,又作其传,益州刺史因奏褒有轶材,上乃征褒,既至,诏褒为圣主得贤臣颂其意。褒对曰:“夫荷旃被毳者,难与道纯绵之丽密;羹藜含糗者,不足与论太牢之滋味。今臣辟在西蜀生于穷巷之中长于蓬茨之下无有游观广览之知顾有至愚极陋之累不足以塞厚望应明指虽然,敢不略陈愚而抒情素!夫贤者,国家之器用也。所任贤,则趋舍省而功施普;器用利,则用力少而就效众,故工人之用钝器也,劳筋苦骨,终日矻矻……”其后太子体不安,苦忽忽善忘,不乐。诏使褒等皆之太子宫虞侍太子,朝夕诵读奇文及所自造作。疾平复,乃归。太子喜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令后宫贵人左右管诵读之。后方士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宝,可祭祀致也,宣帝使褒往祀焉。褒于道病死,上闵惜之。
    (节选自《汉书·王褒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今臣辟/在西蜀生/于穷巷之中长/于蓬茨之下无/有游观广览之知/顾有至愚极陋之累/不足以塞厚望/应明指/
    B. 今臣辟西蜀/生于穷巷之中/长于蓬茨之下无/有游观广览之知/顾有至愚极陋之累/不足以塞厚望/应明指/
    C. 今臣辟在西蜀/生于穷巷之中/长于蓬茨之下/无有游观广览之知/顾有至愚极陋之累/不足以塞厚望/应明指/
    D. 今臣辟/在西蜀生/于穷巷之中长/于蓬茨之下/无有游观广览之知/顾有至愚极陋之/累不足以塞厚望/应明指/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六艺,说法有两种。一种指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另一种指六部儒家经典。
    B. 《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因其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故名《楚辞》。
    C. 太牢,天子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率,只有羊、豕,没有牛。
    D. 太子,指被定为王位、皇位继位者的人。由于立嫡立长,皇帝的嫡长子一般自动获得太子身份。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褒初露锋芒,文才声名远播。他讲论六艺群书,广泛而详尽地搜罗奇异的玩好,征召九江人被公诵读《楚辞》。
    B. 王褒擅长写作,多次受到征召。益州刺史王襄曾召他作《中和》《乐职》《宣布诗》,皇上也曾召他作颂。
    C. 王褒善诵奇文,巧为太子治病。太子身体不适时,王褒奉诏进宫侍奉太子,他早晚用诵读奇文的方法为太子治病。
    D. 王褒为人谦卑,应召陈词委婉。当他接受为圣明君主得到贤臣而作赋颂的任务时,他态度谦逊,抒发衷情,作了赋颂。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神爵、五凤之间,天下殷富,数有嘉应。
    (2)于是益州刺史王襄欲宜风化于众庶,闻王褒有俊材,请与相见。
    【答案】10. C    11. D    12. A   
    13. (1)神爵、五凤年间,天下殷实富足,多次出现吉祥的征兆。
    (2)在这时益州刺史王襄想在百姓当中宣扬风俗教化,听说王褒有贤才,请来王褒相见。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中,状语“在西蜀”修饰谓语动词“辟”,两者之间不能断开,排除AD两项;“生于穷巷之中”应与“长于蓬茨之下”结构一致,又“游观广览”与“至愚极陋”语义相反,故“无”修饰“有”,排除B项。
    故选C。
    句子翻译:如今我在西蜀僻居,在贫穷的街巷之中出生,在芦苇、苇草为盖的房屋之下成长,没有游观广览的知识,反有极其愚昧浅陋的拖累,不能够满足殷切的厚望,应答圣明的意旨。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D项,“由于立嫡立长,皇帝的嫡长子一般自动获得太子身份”错误,“立嫡立长”并非唯一继承原则,还有“立子以贤”等原则。“太子”并非自动获得的身份,只有获得皇帝册封,才能取得太子的身份。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项,“他讲论六艺群书,广泛而详尽地搜罗奇异的玩好,征召九江人被公诵读《楚辞》”错误,由原文“宣帝时修武帝故事,讲论六艺群书,博尽奇异之好,征能为《楚辞》九江被公,召见诵读,益召高材刘向、张于侨、华龙”可知,“宣帝时修武帝故事”应是指朝廷或宣帝所为,选项中偷换对象。“讲论六艺群书,广泛而详尽地搜罗奇异的玩好,征召九江人被公诵读《楚辞》”,这几句的主语并非王褒。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1)中,殷富,殷实富足;数,多次;嘉应,吉祥的征兆。
    (2)中,于是,在这时;“宜风化于众庶”,状语后置句,在百姓当中宣扬风俗教化;俊材,贤才。
    参考译文:
    王褒字子渊,是蜀地人。宣帝时编撰武帝时的旧事,讲习研讨《诗》《书》《礼》《乐》《易》《春秋》等书,广泛而详尽地搜罗奇异的玩好,征召精通《楚辞》的九江郡人被公,(宣帝)召见他,让他诵读《楚辞》,又征召才能出众的刘向、张子侨、华龙、柳褒等人待诏金马门。神爵、五凤年间,天下殷实富足,多次出现吉祥的征兆。宣帝喜欢作诗唱歌,准备兴办校正音乐律吕而使之和谐的事业,丞相魏相奏举懂得音乐善于弹奏雅琴的渤海郡人赵定、梁国人龚德,宣帝都召见他们,让他们待诏。在这时益州刺史王襄想在百姓当中宣扬风俗教化,听说王褒有贤才,请来王褒相见,让王褒作《中和》《乐职》《宣布诗》,挑选热心做事的人依照《鹿鸣》的乐曲歌唱。当时氾乡侯何武还是未成年的男子,被选上参加歌唱。过了很久,何武等人到长安学习声乐,在太学唱歌,事情传到皇帝那里。宣帝召见何武等人,都赏赐了丝帛,对他们说:“这是兴隆德教的事,我怎么能够阻挡你们!”王褒给益州刺史王襄写作颂歌以后,又为他写作传记,王襄于是上书给宣帝,说王褒才智出众。宣帝就征召王褒。王褒到达京城后,宣帝下诏让王褒以圣明的君主得到贤臣为内容写作颂歌。王褒应对说:“肩扛羊毛毡身披鸟兽细毛的人,很难跟他说丝绵的华丽细密;食用粗劣饭菜的人,不值得和他谈牛、羊、猪三牲全备的太牢的滋味。如今我在西蜀僻居,在贫穷的街巷之中出生,在芦苇、苇草为盖的房屋之下成长,没有游观广览的知识,反有极其愚昧浅陋的拖累,不能够满足殷切的厚望,应答圣明的意旨。虽然如此,怎敢不概略陈述愚见,抒发衷情!贤能是指国家中有才可用的人。所任用的人贤能,就会善于取舍而功效普遍;用具便利,就会用力少而成效多。所以,工人使用钝器,就劳筋苦骨,终日勤奋不懈……”在这之后,太子身体不好,恍恍惚惚,很健忘,不愉快。宣帝下诏让王褒等人都去太子宫服侍太子,想办法让他高兴,王褒等人早晚诵读奇文及自己写的得意之作。太子的病痊愈了,王褒等人才离开。太子喜欢王褒写的《甘泉》和《洞箫颂》,让后宫贵人和左右侍从都诵读这两篇作品。后来方士说益州有金马碧鸡等宝物,可以祭祀招来它们,宣帝派王褒去益州祭祀求取这些宝物。王褒在赴益州的路上生病死去,皇上很怜惜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