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2021年高考生提高复习效率,高中化学老师给大家带来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的知识点详解,下面是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考点详解,收藏练习吧! ![]() 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容量瓶的使用 (1)容量瓶上标注有刻度、温度、容积,容量瓶常见规格有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 (2)使用容量瓶的第一步操作是检查是否漏水,操作方法是:加水→倒立、观察→正立,瓶塞旋转180°→倒立观察。 2.溶液的配制 (1)所需仪器:托盘天平、钥匙、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若溶质为液体或浓溶液,上述仪器中的托盘天平、钥匙改为量筒。 (2)配制步骤: ①计算:根据配制要求计算出所需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所需浓溶液的体积。 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溶质的质量或用量筒量取溶质的体积。 ③溶解:将称量或量取的溶质放入烧杯中再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不能用容量瓶溶解、稀释,也不能作反应容器,更不能用作试剂瓶,即不能久贮溶液) ④移液:将溶解的溶液冷却至室温,沿玻璃棒注入准备好的容量瓶里,并用适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 ⑤往容量瓶中继续缓慢地加入蒸馏水至距刻度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蒸馏水直到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水平相切(视线、液面凹面、刻度线三点处于同一水平),盖好容量瓶塞,颠倒摇匀,然后将配好的溶液装入干净试剂瓶中,贴上标签,注明名称、浓度、配制日期。 3.误差分析 分析依据c=nV=mMV,以配制NaOH溶液为例,在进行误差分析时,根据实验操作弄清是“m”还是“V”引起的误差,再具体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 例2、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方法配制100mL3.6mol/L的稀硫酸。 (1)若采用18mol/L的浓硫酸配制溶液,需要用到浓硫酸的体积为。 (2)甲学生:量取浓硫酸,小心地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用少量的水将烧杯等仪器洗涤2~3次,每次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小心地向容量瓶加入水至刻度线定容,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①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的正确操作是。 ②洗涤操作中,将洗涤烧杯后的洗液也注入容量瓶,其目的是_________。 ③定容的正确操作是。 ④用胶头滴管往容量瓶中加水时,不小心液面超过了刻度,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填序号)。 A.吸出多余液体,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B.小心加热容量瓶,经蒸发后,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C.经计算加入一定量的浓盐酸D.重新配制 (3)乙学生:用100mL量筒量取浓硫酸,并向其中小心地加入少量水,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水至100mL刻度线,再搅拌均匀。你认为此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指出其中错误之处。 例2、(1)20.0mL (2)①将玻璃棒下端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以下内壁上而不接触瓶口,使溶液沿玻璃棒慢慢地流入容量瓶中;②使溶质完全转移到容量瓶中;③加水至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3)不能用量筒配制溶液,不能将水加入到浓硫酸中 【解析】(1)假设取用的浓硫酸的体积为V,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有:V×18mol/L=100mL×3.6mol/L,则V=20.0mL(2)①②③见答案,④在溶液配制过程中,如不慎损失了溶质或最后定容时用胶头滴管往容量瓶中加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都是无法补救的,得重新配制。(3)见答案。 ![]() ![]() ![]() ![]() ![]() ![]() ![]() ![]() ![]() ![]() 声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