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11-27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白居易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6~17题。
    放言五首·其三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注]①元和五年,白居易的好友元稹被贬,写了五首《放》诗;后来,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也写下五首《放言》诗奉和。②周公:成王的叔父,成王年幼,周公摄政,后还政成王。③王莽:汉元帝皇后侄,后篡汉自立。
    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面对人生逆境,友人对一些人事不免产生疑惑,诗人写此诗以作劝慰。
    B.以“试玉”与“辨材”为例阐述“一法”,形象说理中肯定友人品质。
    C.尾联既对前面的事例进行假设分析,又蕴含着诗人与友人的相互激励。
    D.全诗以议论为主,融情理于具体事例之中,富有理趣,读来意味深长。
    17.诗的颈联写周公、王莽两人,对整首诗表达劝慰之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6.C   (“诗人与友人的相互激励”错)
    17.①诗人例举周公、王莽二人在时间的检验下忠奸毕现的史实,揭示了要用长远的眼光去衡量、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轻易下结论的道理。②两个典故,一正一反,对比强烈,说服力强,让诗人的劝慰之情更加理性,大大增强劝慰效果。(6分。每点3分,其中第①点答出史实1分,写出道理2分;第②点答出对比1分,答出“理性”“说服力强”等2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