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高中政治新教材习题精解专栏:必修3 政治与法治 第九课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http://www.newdu.com 2020-11-18 “高中思政教研”公众号 李海 参加讨论
新教材专栏|新教材演练|必修3 政治与法治 第九课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1.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就。习近平强调,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民事法律制定实施民法典终于颁布实施,实现了几代人的夙愿。这表明
    ①国家制定法律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发展
    ②本次立法旨在完善国家的根本大法
    ③一国的法治由本国国情和社会制度所决定并应当与其相适应
    ④《民法典》可以保护每个人的各种权益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就。”表明国家制定法律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发展,①符合题意。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材料阐释的是民事法律的编纂,未涉及宪法,②排除。③:“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民事法律制定实施民法典终于颁布实施,实现了几代人的夙愿”主要表明一国的法治由本国国情和社会制度所决定并应当与其相适应,③符合题意。④:《民法典》是民事方面的法律编纂,保障的是民事权利,《民法典》不可能保护每个人的各种权益,因为“每个人”包括人民和敌人,“各种权益”包括正当利益与非正当利益,④排除。故本题选C。
    2.2020年4月被告人郭某某因瞒报出境史且不执行隔离规定,致使43人被隔离,社会危害严重,影响恶劣。河南省郑州市人民法院以妨碍传染病防治罪判处郭某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该案件启示我们,建设法治社会,公民应该
    A.依法追究故意瞒报者的法律责任        
    B.充分行使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权利
    C.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D.提升国家观念,增强法治意识和道德意识
    【答案】D
    【解析】A:依法追究故意瞒报者的法律责任的主体是公安机关,而不是公民,排除A。B: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是公民的义务,而不是权利。B排除。C:材料强调的是公民应履行自己的义务,而不是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C排除。D:郭某因瞒报出境史且不执行隔离规定,致使43人被隔离,社会危害严重,影响恶劣而被判刑,这说明作为公民应提升国家观念,增强法治意识和道德意识,D正确。故本题选D。
    3.“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这表明
    ①司法公正是维护社会公正的最后防线   
    ②人民法院必须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
    ③公正的判决利于实现法律的公平正义   
    ④推进公正司法必须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①③:“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强调法院要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说明了司法公正是维护社会公正的最后防线,①③符合题意。②: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②错误。④: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推进公正司法必须加强人权司法保障,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4.2020年5月28日通过的立足我国国情和实际的民法典,反映了国家需求和人民意愿,适应了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要求,相信通过广泛的普法和解读,民法典必然走进群众心里。民法典的颁布与普及有利于
    ①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②做好全民普法和守法这一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
    ③为执法部门提供法律依据,促进政府部门公正司法
    ④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建设法治社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②④:民法典的颁布与普及有利于做好全民普法和守法这一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建设法治社会,②符合题意。①: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早已形成,①错误。③:公正司法的主体是司法部门,不是政府部门,③错误。故本题选D。
    5.司法机关依法纠正了呼格吉勒图案、聂树斌案、念斌案等一批冤假错案,有力地捍卫了人民的合法权益,收到广大群众好评。依法纠正冤假错案反应了
    A.依过正假错案不利于树立党和政府的权威
    B.我国司法机关依法行政的水平不断提高
    C.我国正在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D.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行政,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
    【答案】C
    【解析】C:司法机关依法纠正了一批冤假错案,有力地捍卫了人民的合法权益,收到广大群众好评,这说明我国正在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C正确。A:材料的主体是司法机关,因此,材料中的做法与树立党和政府的权威无关,A排除。B:公正司法的主体是司法机关,政府依法行政,B排除。D: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D错误。故本题选C。
    6.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确立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自施行以来,在提升诉讼效率、化解社会矛盾、减少社会气、创新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这表明
    A.法律得到社会每个人的一致公认和遵从
    B.法律是化解社会矛盾的唯一有效的手段
    C.任何社会纠纷都能得到有效处理、实现公平正义
    D.社会治理依法展开、公共生活和谐有序
    【答案】D
    【解析】A:“法律得到社会每个人的一致公认和遵从”太绝对,不符合现实,A排除。B:法律是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手段,但不是唯一的,B错误。C: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能够有效处理社会纠纷,但不是社会纠纷都能得到有效处理,C错误。D: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施行,提升诉讼效率、化解社会矛盾、减少社会戾气、创新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表明社会治理依法展开、公共生活和谐有序,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7.中国网民规模世界第一,用户账号数量巨大、账号乱象日益突出。有的假冒党政机关误导公众、有的假冒媒体发布虚假新闻,有的冒用他人身份侵害个人合法权益……这些乱象污染网络生态,侵害公众利益,已成为社会公害。针对这一现象,作为网民应该
    A.加强网络监督,惩治网络违法         
    B.行使公民权利,充分表达意愿
    C.履行公民义务,保障他人权益         
    D.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网络秩序
    【答案】D
    【解析】A:加强网络监督,惩治网络违法的主体是国家机关,不是网民,排除A。B:本题强调的是公民应该履行的义务,而不是行使公民权利,充分表达意愿,排除B。C:应该是保障他人合法权益,C是不科学的。D:网络乱象污染网络生态,侵害公众利益,已成为社会公害。针对这一现象,作为网民应该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网络秩序,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8.集赞免处罚,2019年9月3日济南交警柔性执法彰显教化力量。柔性执法,看上去有趣,实行起来也不是那么难,大家会比较容易记住这次“有趣的处罚”!对于轻微违法的柔性执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城市接纳。柔性执法
    A.会降低执法标准
    B.会扩大行政部门自由裁量权
    C.可以更好的发挥处罚案例的宣传和教化作用
    D.一定会让执法效果事半功倍
    【答案】C
    【解析】C:柔性执法,看上去有趣,实行起来也不是那么难,大家会比较容易记住这次“有趣的处罚”!“集赞”免处罚,济南交警柔性执法彰显教化力量。这说明柔性执法可以更好的发挥处罚案例的宣传和教化作用,C符合题意。AB:柔性执法要求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中要以教育指导为先,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不会降低执法标准,也不会扩大行政部门自由裁量权,AB说法错误。D:“一定会让执法效果事半功倍”的说法太绝对,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9.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北京法院开启网上审判“云模式”,自2月3日至5月7日,全市法庭网上庭审5.5万余次,涉及案件6.6万余件,位居全国第一。除了“云”开庭外,当事人还可以通过“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北京移动微法院”“北京法院诉讼服务”公众号,在线办理网上立案、缴费、送达、信访等诉讼事务。此举意在
    A.整合办案资源,提高司法效能          
    B.减少办案环节,降低司法成本
    C.创新调解方式,坚持执政为民          
    D.加强民主监督,防止权力滥用
    【答案】A
    【解析】A: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北京法院开启网上审判“云模式”,在线办理网上立案、缴费、送达、信访等诉讼事务。此举意在整合办案资源,提高司法效能,A符合题意。B:人民法院判案要按程序进行,开启网上审判“云模式”,在线办理网上立案、缴费、送达、信访等诉讼事务,并没有减少办案环节,B错误。C: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材料主体是人民法院,C错误。D:材料反映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北京法院开启网上审判“云模式”办理案件,没有体现加强民主监督,防止权力滥用等问题,D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A。
    10.马克思说:“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作一个自然科学家,他不是在创造法律,不是在发明法律,而仅仅是在表述法律。”这里所说的“表述法律”要求立法者
    A.充分展现人的主观意志和愿望          
    B.充分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
    C.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D.要遵循立法程序和注重立法技术
    【答案】C
    【解析】A:材料强调不是在创造法律,不是在发明法律,表明立法者并不是充分展现人的主观意志和愿望,A不合题意。BD:材料中要求立法者表述法律,未涉及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也未涉及遵循立法程序和注重立法技术,BD不合题意。C:材料强调不是在创造法律,不是在发明法律,仅仅是在表述法律,这是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C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11.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了香港国安立法相关决定,在香港社会引起广泛反响,得到各界拥护和支持。此次立法的目的就是保护绝大多数市民,打击危害国家安全行为及防范外部势力干预。这表明建设法治国家要求
    ①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为依法治理提供法律依据
    ②牢牢把握依法治国,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③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实现国家治理有法可依
    ④司法机关不断建立和完善法律体系,做到公正司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③:十三届全国人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了香港国安立法相关决定,此次立法的目的就是保护绝大多数市民,打击危害国家安全行为及防范外部势力干预。这表明建设法治国家要求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为依法治理提供法律依据,实现国家治理有法可依。①③符合题意。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说法错误。④:立法机关不断建立和完善法律体系,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12.严格执法,就是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行政机关要带头严格执法,依法全面履行职能。严格执法的意义在于
    ①有助于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②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③有助于推进建设法治政府        
    ④有助于彻底根除执法不公带来的不良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①②③:严格执法有助于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有助于推进建设法治政府,①②③符合题意。④:有助于彻底根除执法不公带来的不良影响夸大了严格执法的作用,④错误。故本题选A。
    13.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全民守法是法律实施的重要方式。做好守法工作需要
    ①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崇尚者、捍卫者
    ②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③国家机关在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相互监督和制衡
    ④政府依法执政,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A
    【解析】①②:材料中,法律的生命力、权威都在于实施,而全民守法是法律实施的重要方式,做好守法工作需要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崇尚者、捍卫者,需要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①②正确。③:我国不实行“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表述错误,排除③。④:政府依法行政,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④错误。故本题选A。
    14.为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某市政府开展“月月监督评执法”活动,着力规范部门行政执法权依法、公正、文明行使。这种做法
    ①有利于规范政府行为,弱化政府职能     
    ②有利于实现执法效果最大化,提高政府权威
    ③能杜绝权力滥用,提高管理水平         
    ④有利于推进严格执法,加强法治建设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弱化”政府职能的表述错误,排除①。②④:为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某市政府开展相关活动,着力规范部门行政执法权依法、公正、文明行使,该做法有利于推进严格执法,加强法治建设,实现执法效果最大化,提高政府权威,②④正确。③:“杜绝”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③。故本题选C。
    15.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指出,完善冤假错案防范到正机制,严格落实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各级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刑事案件1821件,其中依法纠正重大错案件10件。建设法治中国需要
    A.公正司法,努力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B.严格执法,努力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
    C.科学立法,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拥护
    D.司法机关之间相互制衡,审慎行使权力,公正审理
    【答案】A
    【解析】A:根据材料中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指出的内容,可以看出,建设法治中国需要公正司法,努力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A正确。BC:材料强调的是公正司法,没体现严格执法,努力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也没体现科学立法,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拥护,BC排除。D:司法机关之间相互制衡的说法错误,D排除。故本题选A。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
    201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实现公民权利保障的法治化,并提出编纂民法典的立法任务;2016年6月至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3次审议民法总则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到基层进行实地调研;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2019年8月23日,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新增多个内容,包括:明确人格权范围,重新定义隐私权,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等。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国的民事权利保障迎来了一个全新时代。
    结合我国民法典的制定和通过,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就如何实现科学立法提出可行性建议。
    【答案】①科学立法要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符合国情和实际,立良善之法,立管用之法。
    ②科学立法要做到依法立法,按照法定职权、依据法定程序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
    ③科学立法要充分发扬民主。必须坚持民主立法。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到基层进行实地调研。
    ④科学立法要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在立法中客观地认识到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利益,明确人格权范围,重新定义隐私权,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等。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相对应。
    【解析】本题以民法典的编纂背景及过程、民法典的编纂对中国民事权利保护的重大意义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材料中,《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实现公民权利保障的法治化,并提出编纂民法典的立法任务,故可以从科学立法要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3次审议民法总则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到基层进行实地调研,故可以从科学立法要充分发扬民主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新增多个内容,包括:明确人格权范围,重新定义隐私权,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等,故可以从科学立法要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的角度进行分析;此外,根据材料的阐述,从民法总则到民法典,都是按照法定职权、依据法定程序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故还可以从科学立法要做到依法立法的角度进行分析。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属四中全会公报释放“中国之治”最强信号,“国家治理”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的重要美键词之一。全会明确提出到二O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要更好发挥法治作为治国理政基本方式的重要作用,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将全面依法治国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谈谈怎样才能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答案】①立法机关要科学立法,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完善立法体制,提高立法质量。
    ②行政机关要推进严格执法,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
    ③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做到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
    ④公民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增强法治观念,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解析】本题以更好发挥法治作为治国理政基本方式的重要作用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政治与法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培养思考的兴趣和品质,激发公民政治责任感。
    本题设问指向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谈谈怎样才能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属于措施类试题,是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识记。解答时把握关键信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分别从立法机关、人民政府、司法机关、公民等四个角度展开分析。立法机关要科学立法,提高立法质量;行政机关要推进严格执法,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公民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增强法治观念,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18.何某爱好弹钢琴,退休后在家支起两架钢琴,除自己弹奏之外,还招了几个学生,在晚上进行教学活动。此起彼伏的琴声并没有让小区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反而成为影响邻居休息的噪声。在居委会、派出所多次协调未果的情况下,邻居把何某告上了法庭。何某则认为自己是在合法行使权利。
    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对何某的行为进行评价,并简要说明此案例带给你的启示。
    【答案】评价:何某的行为并不是合法行使权利,而是侵犯了邻居的权益(相邻权),他没有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应该为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启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自觉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养成遵守法律、依法积极行使权利和自觉履行义务的观念和习惯,在依法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时,也要尊重他人的权利,要自觉履行义务,不能侵犯别人的合法权利,做到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为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解析】本题以何某弹钢琴影响邻居休息这一案例为背景材料,从《政治与法治》设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评价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对何某的行为进行评价,并简要说明此案例带给你的启示。注意本题有两问:
    一是对何某的行为进行评价,考生可结合材料中“成为影响邻居休息的噪声”这一有效信息,从何某的行为不是合法行使权利,而是侵犯了邻居的权益(相邻权),他没有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应该为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来回答。
    二是简要说明此案例带给你的启示,属于启示类试题。考生可从自觉养成遵守法律的意识、树立权利与义务的观念和积极行使权利,并履行义务,做到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来回答。也可从为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来回答。
    19.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于2019年9月17日发布情况通报称,针对最近网络流行的短视频所显示的北京地铁六号线,一男乘客强迫他人让座,并辱骂让座者的情况,公安警方立即开展工作,对涉事人员、证人进行询问,查证,并调取监控视频,现已查明情况,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在9月16日将在公共场合辱骂他人的男子马某行政拘留,警方表示,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需要广大市民共同维护,对子公然侮辱他人,扰乱公共交通秩序的行为,警方依法严惩。
    (1)结合上述材料,请从全面依法治国的角度谈谈应如何维护公共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需要广大市民共同维护。在推进全民守法进程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也是不可忽视的。守法和修德,如同社会生活中的两个车轮,只有协同运动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请结合所学全面依法治国和全民守法的知识,说明为什么全民守法和道德建设不可分割?
    (3)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拟定两个普法和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相结合的宣传主题。
    【答案】(1)①立法部门要科学立法,规范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相关责任人的惩戒,做到有法可依
    ②执法部门严格执法,依法对危害公共秩序的行为进行惩罚,使相关责任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③公民要增强法治观念,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乘客要自觉守法,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的相关规定。(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既要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要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的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的相得益彰。推进全民守法,要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3)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以维护公共秩序为背景材料,考查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1)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设问范围是全面依法治国,设问要求是“谈谈应如何维护公共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其次分析材料和设问,运用课本知识整合答案。
    具体结合材料“针对一男乘客强迫他人让座,并辱骂让座者的情况,公安警方立即开展工作”、“警方表示,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需要广大市民共同维护,对子公然侮辱他人,扰乱公共交通秩序的行为,警方依法严惩”,从立法部门要科学立法,做到有法可依;执法部门严格执法,依法对违法的行为进行惩罚;公民要增强法治观念,自觉守法等角度回答即可。
    (2)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设问范围是全面依法治国和全民守法的知识,设问要求是“说明为什么全民守法和道德建设不可分割”,其次分析材料和设问,运用课本知识整合答案。
    第一,根据材料“在推进全民守法进程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也是不可忽视的。守法和修德,如同社会生活中的两个车轮,只有协同运动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和设问,从全面依法治国必须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既要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要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的角度回答。
    第二,回答出,法治对道德的作用以及道德对法治的作用以实现法律和道德的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的相得益彰。
    第三,从“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的角度,回答出,如何推进全民守法和道德建设的相互促进。
    (3)本题具有开放性。解答本题,要求“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拟定两个普法和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相结合的宣传主题”,把握主旨,从不同的角度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