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各题。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杜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①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注)①人歌人哭:语出《礼记·檀弓下》:“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诗中借指宣州宛溪两岸的人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点明诗歌创作的地点是开元寺水阁,诗人登阁俯瞰夹宛溪两岸居住的许多人家后,油然而生感慨。 B.首联写诗人登临览景,只见草色连空、天淡云闲,此番美景自古至今都未变化,营造了宁静恬淡的氛围。 C.颔联写飞鸟来去出没在山色的掩映中,宛溪两岸人歌人哭随岁月一起流逝。两句承上文“今古”而来,既写“今”,又与“古”相通。 D.尾联用典,借对一代名臣范蠡的追慕而不可得,表达仕途失望的惆怅;以似烟如雾的景语作结,加重了惆怅之感。 15.颈联“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答案: 14.B项,错在“营造了宁静恬淡的氛围”,应该是寄寓了六朝兴废、人世变迁、自然永恒的感慨。 15.上句运用比喻手法,写深秋时节的密雨,像给上千户人家挂上了层层的帘幕;下句以乐景反衬愁情,雨过天晴,夕阳掩映着的楼台,在晚风中送出悠扬的笛声,反衬作者隐隐的愁情;视听结合,有声有色,两句诗展现了一阴一晴、一朦胧一明丽两种景象。诗人以秋雨、落日、秋风、笛声等意象,营造出略显悲凉的意境氛围,隐隐透露着惆怅、悲凉之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