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政治 > 高二试题库 > 月考 >

23届江苏省如皋市高一政治教学质量调研试题

http://www.newdu.com 2020-10-26 高三政治教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在山东宁阳堡头原始社会遗址发掘的133座墓中,8座没有随葬品,125座墓用一般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随葬,这其中的45座墓还用猪头、猪下颌骨随葬,少的一两个,多的达十四个。少数墓中还用玉器、象牙器和骨雕制品等贵重物品一起随葬。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随着生产关系的变革,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
    B.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是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C.牲畜和生产工具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D.贫富分化的加剧使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
    2.原始社会没有人剥削人的现象,根本原因在于:
    A.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     B.在原始社会人人平等,谁也没有特权
    C.原始人平均分配消费品           D.原始人在生产劳动中是平等互助的合作关系
    3.某一历史时期,豪强势力膨胀,建立起有权势的坞堡庄园。劳动者不像奴隶那样,可以有自己的财产且不可以被买卖,但被迫依附在庄园中,“父子低首,奴事富人”。从这段文字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判断这段历史时期:
    ①存在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生产关系           ②榨取剩余价值是其生产的主要目的
    ③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的进步   ④存在奴隶和奴隶主阶级的主要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奴隶制国家则是伴随着奴隶的反抗,以及奴隶主对自身利益的维护而建立的。这表明奴隶制国家:
    ①是奴隶主与奴隶之间阶级斗争的产物   ②是奴隶主与奴隶共同利益的维护者
    ③是奴隶主与奴隶阶级利益的调和者     ④是奴隶主镇压奴隶反抗的暴力机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在奴隶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畜牧业、手工业显著发展起来,商业和城市日益繁荣。奴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社会的变化表明:
    ①奴隶制的建立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②奴隶制社会的形成是一个田园诗般的过程
    ③奴隶制是一种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制度
    ④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巨大进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府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其主要目的在于:
    A.扩大资本市场                 B.增加社会财富
    C.缓和社会矛盾                 D.调动劳动者积极性
    7.伴随着技术的快速进步,特别是工业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必将对西方社会经济与就业带来长期影响。在机器人时代:
    A.机器人也能创造剩余价值
    B.雇佣工人和机器人共同创造剩余价值
    C.机器人比雇佣工人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
    D.雇佣工人的生产效率提高,创造了更多的剩余价值
    8.马克思指出:“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人是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这根“看不见的线”是指:
    A.工人对资本家的人身依附关系               B.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C.资产阶级国家政权                         D.资本主义私有制
    9.在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都要靠剥削他人的劳动来发财致富,被剥削阶级要被迫为剥削阶级提供无偿劳动。就这一点来看,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共同点是:
    A.剥削的基础相同           B.剥削的形式相同
    C.剥削的本质相同          D.剥削的程度相同
    10.在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时期,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雨果的《悲惨世界》、狄更斯的《雾都孤儿》等作品,都无情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贪婪、凶残描写了下层民众的悲惨处境,反映了劳苦大众的抗争。这表明:
    ①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②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决不是一个田园诗般的过程
    ③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显示出很大的优势
    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制度相伴相生,可以说是一种制度病、“基因病”。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是:
    ①生产规模迅速扩大,远高于社会实际需求 ②股票市场极为活跃,股票价格波动幅度大
    ③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 ④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认为,尽管工人对资本家的愤怒是有理由的,但把“人间地狱”变成地上天堂,不能靠愤怒,不能靠阶级斗争,而只能靠宣传、示范从而争取舆论。由此可见,空想社会主义者:
    ①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没有贡献               ②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
    ③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掩饰资本主义的弊端 ④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法、英、德等国无产阶级开展了独立的政治运动,主要表现就是发生了著名的三大工人运动,即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三大工人运动:
    ①表明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②为马克思、恩格斯进行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③表明空想社会主义者建立理想社会的思想是错误的
    ④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和理论源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某校同学在探究“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课题中,收集到如下事件。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①空想社会主义的形成——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础
    ②资本主义三大工人运动——科学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
    ③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科学社会主义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主要是因为它:
    A.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付诸实践           B.首次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C.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6.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多年来,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被翻译成 200多种文字并传遍全球,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党纲,《共产党宣言》:
    A.系统论述了各国政党的性质、特点
    B.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C.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
    D.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
    17.东欧剧变是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是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1989年最先在波兰人民共和国出现剧变,后来不断蔓延,最终以苏联解体告终。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告诉我们:
    ①社会主义革命在世界范围内彻底失败 ②社会主义革命必然要经历曲折的过程 
    ③社会主义革命展现出远大的发展前途 ④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长期存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其中的几次斗争曾试图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最终都失败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是:
    ①帝国主义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
    ②没有完全模仿和照搬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模式
    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割裂了与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联系
    ④中国封建势力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习近平指出,“五四运动”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下列对“五四运动”认识正确的是:
    ①探索了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②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④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对《共产党宣言》中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有:
    ①这段话否定了人类历史曾经拥有过的辉煌业绩
    ②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
    ③以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创造出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巨大社会财富
    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对“新篇章”理解正确的是:
    ①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②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③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富起来          ④标志着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2.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带来全新面貌的根本原因是其:
    A.指明了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
    B.反映了自己所处时代的客观要求和社会发展的趋势
    C.动员和掌握群众,为社会变革提供巨大的物质力量
    D.唤醒了人们的革命意识,为社会变革提供精神动力
    23.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性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是由科学的哲学、经济学、社会管理学、行为科学等科学理论组成的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
    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B.德国古典哲学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24.《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其中“深刻的社会变革”是指: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一五”计划的实施
    25.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说,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下列关于改革开放表述正确的是:
    ①改革是一场解放生产力的革命
    ②我国的改革率先在城市取得突破
    ③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④我国形成了多方位、多层次、全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26.某学习小组以“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为题展开讨论。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看法正确的是:
    A.甲同学: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B.乙同学:正确认识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C.丙同学: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深刻变革
    D.丁同学:制定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27.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已走过70年的风雨历程。在这70年里,党紧紧依靠和团结各族人民,走出了一条属于中国的独特之路。通过70年不平凡的历程,我们总结了这样一条线索:“国家独立——政权巩固——工业起步——宪法保障——制度建立——良好开端——出现失误——历史转折——改革开放——经济腾飞。”对此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②宪法确认了工人阶级掌握国家权力的历史变革
    ③党的八大正确指出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失误的历史价值不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8.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的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 
    29.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着历史必然性。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有:
    ①国家资本主义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因素
    ②国家积累了利用、鼓励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
    ③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④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30.2020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克服千难万险取得的宝贵成果,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下列关于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正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②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
    ③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作出的决定性选择
    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的适合中国特点的正确道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1.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科学概念。区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A.革命指导思想不同        B.革命领导权不同
    C.革命前途不同          D.革命对象不同
    32.“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材料表明当时中国政府首要解决的问题是:
    A.解放思想,进行改革开放            B.巩固政权,建成社会主义
    C.进行阶级斗争,打击敌对势力        D.惩治腐败,依法治国
    33.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这里的“新”主要表现在:
    A.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B.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有了主心骨
    C.中国革命从此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一指导思想
    D.中国革命的性质已经成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
    34.40年前,农民生活大多是吃不好,穿不暖,过的都是苦日子。现在,农民的经济能力越来越好,纷纷过上了小康生活。汽车、手机、彩电、冰箱……这些曾经连想都不敢想的东西,一样样成为现实。这说明:
    A.我国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我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C.中国的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影响力越来越大
    D.中国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35.9月17日,2020年东盟(贵阳)“一带一路”文化旅游交流周拉开帷幕,其目的在于深化贵阳与东盟各国之间的合作关系,打造“数字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共赢合作平台,以大数据助推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这说明了:
    A.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B.我国主导着东盟及周边沿线国家之间的深度合作 
    C.对外开放只对中国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有利 
    D.中国的发展能够离开世界,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
    二、简析题: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本大题12分)
    36.材料一 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在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1)请简要说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6分)
    材料二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它结束了鸦片战争以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了极少数压迫者、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国家四分五裂、征战不已和人民生活贫困局面。
    (2)有人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看法。(6分)
    三、探究题: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本大题18分)
    37.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某校高一(2)同学围绕“鉴古知今”这一主题,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其中。
    【迈入文明门槛】
    古老的亚非大陆,是世界上早期国家的发祥地。在北非的尼罗河、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东亚的黄河等大河流域,形成了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代中国四大著名的古代奴隶制国家。恩格斯说:“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墙壁并非无故:它们的堑壕成了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高耸入文明时代了。”
    (1)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为什么能使人类摆脱蒙味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6分)
    【理解“两个必然”】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制定的纲领,是关于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宣告,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一百多年来《共产党宣言》通过200多种文字传遍全球,改变世界。
    (2)请运用所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简要谈谈对“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理解。(6分)
    【扩大改革开放】
    9月4日,习近平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致辞,强调各国要共同营造开放包容的合作环境、共同激活创新引领的合作动能、共同开创互利共赢的合作局面,中国将坚定不移扩大改革开放,继续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发展服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支持组建全球服务贸易联盟,支持北京打造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带动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
    (3)我国为什么将坚定不移扩大改革开放,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6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A
    

B
    

B
    

D
    

C
    

D
    

D
    

C
    

C
    

D
    

C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A
    

D
    

D
    

B
    

C
    

B
    

C
    

C
    

C
    

B
    

C
    

C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D
    

C
    

C
    

B
    

D
    

B
    

B
    

A
    

B
    

B
    

A
    

 
    


    二、简析题:本大题12分。
    36.(1)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2分)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2分)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2分)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改变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2分)社会主义革命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社会。(2分)
    二者之间的联系在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2分)
    三、探究题:本题18分。
    37.(1)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1分)城市的出现、(1分)文字的发明和应用、(1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1分)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2分)使人类摆脱蒙味野蛮的状态,迈人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2)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2分)②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2分)③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只有生产资料公有制才能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分)
    (3)①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2分)②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2分)③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2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