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高中政治新教材习题精解专栏:法治社会

http://www.newdu.com 2020-09-24 “高中思政教研”公众号 李海 参加讨论
新教材专栏|新教材演练|法治社会
    一、单项选择题
    1.对医院治疗不满意,于是揪着医生不放;劳动纠纷商议无果,就采取极端方式示威;发生事故不走法律程序,聚众大吵大闹……不知从何时起,一些人遇事就靠“闹”来解决,似乎不闹就得不到合理解决。靠“闹”解决问题
    ①是生活中一种既方便又高效的维权方式
    ②缺乏法治观念和思维,不能理性表达诉求
    ③说明法律不能解决社会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④启示需要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C
    【解析】①:把靠“闹”解决问题看做是生活中一种既方便又高效的维权方式明显是错误的,①排除。②④:“对医院治疗不满意,于是揪着医生不放;劳动纠纷商议无果,就采取极端方式示威;发生事故不走法律程序,聚众大吵大闹……”,这说明靠“闹”解决问题的方式缺乏法治观念和思维,不能理性表达诉求,启示需要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②④符合题意。③:“法律不能解决社会生活中的所有问题”说法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③排除。故本题选C。
    2.建设法治国家够更好得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列属于法治社会建设措施的是
    ①完善法律援助度,精准挑选援助对象,缩小援助范围
    ②不断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行,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③发挥道德的规范作用,以弥补法律在调节功能力的不足
    ④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②④∶建设法治社会,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需要不断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②④符合题意。①∶应该是扩大援助范围而不是缩小援助范围,①错误。③∶试题强调的是法治社会建设的措施,强化法律在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的作用,而不是强调德治的作用,③错误。故本题选C。
    3.《集会游行示威法》第四条规定:“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关于这一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该条是关于权利的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因此权利行使不受任何限制
    B.该规定表明法律保护人的自由但自由也应受到法律的限制
    C.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因此国家利益是我国法律的最高价值
    D.该规定的内容较模糊,没有对公民形成指导意义
    【答案】B
    【解析】A:该规定是对权利的限制,是义务性规则中的禁止性规则,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做到权利和义务相统一,A错误。B:该规定表明法律保护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和自由,但是该自由的行使是有限制的,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B正确。C:根据该条规定可以看出,公民的合法利益与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是等同的,在同等程度上受到保护,而非国家利益是我国法律的最高价值,C错误。D:该规定的内容明确,对公民具有指导意义,D错误。故本题选B。
    4.我们要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关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有
    A.法治社会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
    B.法治政府是法治建设的目标,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主体
    C.法治社会决定着国家依法治国、政府依法行政的根本方向
    D.只要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就能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目标
    【答案】A
    【解析】A:在法治中国建设“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中,法治社会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A正确。B:法治建设的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B错误。C:国家性质决定着国家依法治国、政府依法行政的根本方向,C错误。 D: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有利于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目标,而不是就能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目标,D错误。故本题选A。
    5.建设法治社会,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列属于法治社会建设的措施的是
    ①不断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②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精准挑选援助对象,缩小援助范围
    ③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
    ④强化道德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③:建设法治社会,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等属于法治社会建设的措施,①③符合题意。②:扩大援助范围而不是缩小援助范围,②错误。④: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引导和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④错误。故本题选B。
    6.近年来,有关“医闹”“校闹” “车闹”等的新闻时有报道。纠纷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在所难免。在大力完善纠纷化解机制的同时,我们作为法治社会的建设者也应当依照法律主张自己的权利。可以有效处理纠纷、化解矛盾的渠道有
    ①和解 
    ②调解  
    ③信访  
    ④谈判  
    ⑤仲裁   
    ⑥诉讼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⑤-⑥
    【答案】D
    【解析】①:和解,法律上指当事人约定互相让步,不经法院以终止争执或防止争执发生。因此,和解是可以有效处理纠纷、化解矛盾的渠道,故①正确。②:调解是指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就争议的实体权利、义务,在人民法院、人民调解委员会及有关组织主持下,自愿进行协商,通过教育疏导,促成各方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办法。因此,调解是可以有效处理纠纷、化解矛盾的渠道,故②正确。⑤:仲裁一般是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由非司法机构的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进行裁判,并受该裁判约束的一种制度,可见,通过仲裁可以处理纠纷、化解矛盾,故⑤正确。⑥:诉讼是指国家审判机关即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解决讼争的活动,可见,诉讼是可以有效处理纠纷、化解矛盾的渠道,⑥正确。③:信访是除法律以外的一种处理纠纷、化解矛盾的办法,与题干不符,③排除。④:谈判是除法律以外的一种处理纠纷、化解矛盾的办法,与题干不符,④排除。故正确的应是①-②-⑤-⑥。故本题选D。
    7.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管理系统,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有效覆盖。”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在于
    ①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公众健康       
    ②完善法治体系,增强法治观念
    ③强化政府职能,建设生态文明       
    ④明确政府职责,树立政府权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③: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在于强化政府的生态文明建设职能,保护生态环境,保障民众健康。①③符合题意。②④:材料中的规定主要目的在于强化政府相关职能,而不是强调“完善法治体系,增强法治观念”和“树立政府权威”。②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8.建设法治社会,就要唤起全社会对法治的普遍信仰,让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_________是社会生活中所有人都应遵守的基本规范
    A.自觉履行义务                                         
    B.普遍认可法律
    C.解决社会纠纷                                          
    D.维护公民权利
    【答案】B
    【解析】A:材料中强调的是要建设法治社会,履行义务与享有权利与互为前提的,故A不选。B:建设法治国家,普遍认可的法律是社会生活中所有人都应该遵守的基本规范,故B正确。C:解决社会纠纷不是社会生活中所有人都应遵守的基本规范,故C不选。D:国家应该维护公民的权利,而不是社会生活中所有的人,故D不选。故本题选B。
    9.法治社会是法的统治,人依法而为,任何个人和组织都要受到法律的制约,无人处于法之外,无人居于法之上。这表明在法治社会
    ①法律体系高度完备            
    ②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
    ③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        
    ④社会纠纷得到彻底解决,公平正义完全实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②③:法治社会是法的统治,人依法而为,任何个人和组织都要受到法律的制约,无人处于法之外,无人居于法之上。这表明在法治社会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领域依法运行,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②③符合题意。①:法治社会需要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①不符合现实,排除。④:法治社会中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④错误。故本题选C。
    10.下列有关法治中国建设“三位一体”工作格局中,三者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法治国家是法治社会、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
    ②只有实现全社会对法治的普遍信仰,才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思想基础
    ③切实维护公平正义,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广泛的社会基础
    ④打造整个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环境,才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社会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D
    【解析】②④:打造整个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环境,才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社会基础,只有实现全社会对法治的普遍信仰,才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思想基础,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①:法治社会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①错误。③:只有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公民权利得到有效保障,广大群众才会发自内心地崇尚和拥护法治,才能为全面依法治国打牢群众基础,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以下简称《密码法》)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密码法》中的密码,是指使用特定变换对信息等进行加密保护或者安全认证的产品、技术和服务。密码的主要功能有两个:一个是加密保护,另一个是安全认证。密码法旨在规范密码应用和管理,促进密码事业发展,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提升密码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是我国密码领域的综合性,基础性法律。
    (1)说到密码,你能想到什么?
    (2)结合《政治与法治》中法治社会的相关知识,谈谈《密码法》立法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1)现实生活的计算机或手机开机、电子邮箱登录“密码”、银行卡支付“密码”等。
    (2)①密码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是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和基础支撑。《密码法》立法有利于规范密码应用和管理,促进密码事业发展。
    ②制定《密码法》,就是要将国家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商用密码的应用要求及时上升为法律规范、并对现行商用密码管理制度作出调整,切实为企业松绑减负,更好地协调利益关系。促进密码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密码产业健康发展,促进公平正义,实现和谐社会。
    ③《密码法》立法有利于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
    ④制定《密码法》,就是要更好地促进密码产业发展,营造良好市场秩序,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高效的密码,充分发挥密码在网络空间中信息加密、安全认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解析】本题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政治与法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法治社会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培养思考的兴趣和品质,激发公民政治责任感。
    (1)本题设问指向说到密码,你能想到什么。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试题在考查考生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就可,可以从计算机或手机开机、电子邮箱登录“密码”、银行卡支付“密码”等角度回答。
    (2)结合《政治与法治》中法治社会的相关知识,谈谈《密码法》立法的意义是什么,属于意义类试题。意义类的解答题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有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语言组织要落脚在“有利于”“促进”“增强”“巩固”等句型。解答时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和《密码法》的立法,多维度解答立法、守法、信法、建设法治社会的重大意义;也可以从国家宏观的角度、微观主体生活等角度解答问题。
    12.2019年2月25日,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召开。会议指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成立以来,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全面深化,全面依法治国迈出新的步伐。
    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通过建设法治社会,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
    【解析】本题考查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属于基础知识考查,可从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等方面回答。
    本题要求说明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是什么。
    可结合教材知识,从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等方面回答。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