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白居易《中秋月》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9-02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白居易
    中秋月
    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①归院夜,没蕃②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注]①姬:古代称帝王的妾。②没番:在少数民族领地征战。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先写中秋月色的特点,接着抒情,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 颔联承接首联,连用两个反问句,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C. 尾联照应首联,运用比拟手法,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诗歌的主旨。
    D. 白居易的诗文字浅显,较少使用古奥的字,本诗体现了这个特点。
    15. 诗的颈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
    14. B  B项,“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分析错误,颔联“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诗人在这里举了两个中秋时失意的事例,意在佐证首联中“万里清光不可思”的说法,并没有特定的思念对象。
    15. ①前句通过写失宠的故姬遭受抛弃,流露出幽怨、孤独之情;②后句通过写在外征战的老将中秋之夜登楼望月,表现了远离亲人的思念之苦及年老不能归家的怨恨之情;③颈联借这两幅场景反映在中秋团圆夜,天下不知有多少人难以享受团圆的现实,表达无奈与愁苦之情。
    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
    诗歌颈联“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前句通过写失宠的故姬遭受抛弃,流露出幽怨、孤独之情;后句通过写在外征战的老将中秋之夜登楼望月,表现了远离亲人的思念之苦及年老不能归家的怨恨之情。诗人在这一联中举的两个事例较为特殊,不是一般的人群;这样普遍与特殊结合起来,便加强了说服力。在号称团圆节的中秋节,的的确确有许许多多的人不能团圆,他们是怀着离愁别恨、无限悲伤地面对中秋的圆月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