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陈藻《喜雨》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9-02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陈藻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喜雨                
    陈 藻
    年登犹藉米船通,去岁那堪一大凶。人死多因饥后疫,秧焦争值北来风。
    晴空又似骄阳起,罄室谁支此患重。甘雨连望虽未洽①,莳②田渐喜泽边农。
    【注】①洽:遍。②莳:种植。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诗人所写“年登”并不是真正的谷物丰收,只不过是救灾所需粮食运送及时形成的假象。
    B. 瘟疫使许多人死亡,旱灾让秧苗枯焦,这种看似平淡的叙述,却蕴含着诗人不平静的心情。
    C. 诗人以形象的比喻描述骄阳似火,以夸张的手法来写“罄室”,凸显了灾情之重、影响之大。
    D. 尾联在描写对象和抒发感情方面均发生逆转,紧紧扣住题目,表现雨泽农田的景象。
    16. 本诗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5. C   C项,“诗人以形象的比喻描述骄阳似火”错误,“晴空又似骄阳起”的意思是“晴空中又像要出骄阳”,并不是比喻。
    16. ①对大灾之下百姓的同情。作者描述了在饥疫和旱灾之下,严重的灾情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对百姓的担忧和同情;②对突降甘霖的喜悦。农民久旱逢雨,喜不自胜,作者也甚觉欣慰。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主旨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联系题目、注释、背景等全面解读,要仔细寻找能表露作者情感的词语,或者分析诗歌中的形象等,理解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由“人死多因饥后疫,秧焦争值北来风”,描写旱灾后百姓因饥饿而死,并且引发了疫病,大地上的植物被太阳烤焦,诗人的的内心无比焦急,骄阳似火,谁能承受住这样的灾难呢?诗人内心充满了担忧之情。“甘雨连望虽未洽,莳田渐喜泽边农”,大雨虽未下遍大地,但是也给百姓带来了希望,大雨润泽了农作物,百姓丰收有望,此时诗人的内心也感到宽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