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灵山房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 丹溪翁者,婺之义乌人也。翁自幼好学,日记千言。稍长,从乡先生治经,为举子业①。后闻许文懿公得朱子四传之学,讲道八华山,复往拜焉。一日,文懿谓曰:“吾卧病久,非精于医者,不能以起之。子聪明异常人,其肯游艺于医乎?”翁以母病脾,于医亦粗习,及闻文懿之言,慨然曰:“士苟精一艺,以推及物之仁,虽不仕于时,犹仕也。”乃悉焚弃向所习举子业,一于医致力焉。 时方盛行古方,翁穷昼夜是习。既而悟曰:“操古方以治今病,其势不能以尽合。苟将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必今诸经乎!然吾乡诸医鲜克知之者。”遂治装出游,求他师而叩之。乃渡浙河,走吴中,出宛陵,抵南徐,达建业,皆无所遇。及还武林②,学于罗悌。罗悌,宋理宗朝寺人,学精于医,然性褊甚,恃能厌事,难得意。翁往谒焉,凡数往返,不与接。已而求见愈笃,罗乃进之,曰:“子非朱彦修乎?”时翁已有医名,罗故知之。翁既得见,遂北面再拜以谒,受其所教。罗遇翁亦甚欢,即授以刘、李、张诸书,为之敷扬三家之旨,而一断于经,且曰:“尽去而旧学,非是也。”翁闻其言,涣焉无少凝滞于胸臆。居无何,尽得其学以归。 翁简朴贞良,刚严介特,执心以正,立身以诚,而孝友之行,实本乎天质。翁在婺得道学之源委,而混迹于医。或以医来见者,未尝不以葆精毓神开其心。至于一语一默,一出一处,凡有关于伦理者,尤谆谆训诲,使人奋迅感慨激厉之不暇。左丘明有云:“仁人之言,其利溥哉!”信矣。若翁者,殆古所谓直谅③多闻之益友,又可以医师少之哉? [注]①举子业:指科举考试的学业。②武林:杭州。③谅:诚实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从乡先生治经 (治理) B.乃悉焚弃向所习举子业 (先前) C.然吾乡诸医鲜克知之者 (很少) D.恃能厌事 (倚仗)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吾卧病久,非精于医者 贤于材人远矣 B.不能以起之 杀之以应陈涉 C.虽不仕于时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D.为之敷扬三家之旨 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翁闻其言,涣焉无少凝滞于胸臆。 ②若翁者,殆古所谓直谅多闻之益友,又可以医师少之哉? 22.结合文中材料,对丹溪翁这一人物作简要评价。(4分) 参考答案: 19.A(3分) 20.BC (4分,各2分) 21.①丹溪翁听了他的话,茅塞顿开,在心里也没有一点阻碍不通的问题了。 ②像丹溪翁这样的人,大概就是古来所谓正直、诚实、学问渊博的对人有益的朋友,又能因为医生的身份而轻视他吗?! 22.勤奋好学,小时日记千言从乡先生治经,后跟着许文懿、罗悌学医学。谦虚执着,被罗悌拒绝,仍求见愈笃,既得见,遂北面再拜以谒,受其所教。能不拘泥于古方,寻求学术的灵活精进。治装出游,尽去旧学。(写出两点即给分) 【参考译文】 丹溪翁,婺州义乌县人,姓朱,名震亨,字彦修,学医的人们尊称他为丹溪翁。丹溪翁从小好学,每天能记忆千字的课文。渐渐地长大时,跟从家乡的先生学习儒经,修习科举考试的学业。后来听说许文懿先生得到了朱子第四代传人传授的学说,在八华山讲受道学,又到那里去拜师求教。一天,许文懿对他说:“ 我生病卧床已久,不是精于医学的人,不能够使我康复。你很聪明,超乎常人,也许愿意从事医学这门技艺吧?!“丹溪翁由于母亲患有脾病,对于医学也粗略学过,等到听了许文懿的话,就慷慨地说:“读书人如果 精通一门技艺,用来推广惠及万物的仁德,即使在当世没有做官,犹如做官一样。“就完全烧毁抛弃了以前 修习的科举考试之学业的书籍,专心地在医学上下起了功夫。当时正在盛行陈师文、裴宗元所校订的宏大的二百九十七药方。丹溪翁不分昼夜地研习此书。不久就领悟了,说:“拿着古代的方剂来治疗现在的疾病, 那势必不能够完全适合的。如果要建立法度、确立规则、制定标准,必须用《素问》、《难经》等经典吧! 但我家乡的众多先生中缺少能够通晓它们的人。”于是就打点行装外出旅游求学,寻求别的师傅并请教他们。 过了不久,就全部掌握了他的学说而后回去了。丹溪翁家乡拘泥于陈师文、裴宗元的学说的众医们, 听了丹溪翁的言谈,立即大表惊怪,既嘲笑他,又排斥他,只有许文懿高兴地说:“我的病大概就要痊愈了吧!“许文懿得了半身不遂的病,医生不能治愈已有十多年了,丹溪翁用从罗知悌那里学来到的医术治疗他, 效果非常之好。于是嘲笑而又排斥丹溪翁的众医们,才都心服口服,几年之内,声望很快显扬了开来。丹溪翁并不自我满足,进一步又把刘完素、李杲和张从正三家的学说加以推论发展。认为刘完素和张从正的学说,其中论述造成脏腑气机病变的因素有君火、相火、风、湿、燥、寒这六种,而由于湿、热与相火三气导致患病又是最多的,六月属未时,是土最旺的时候,土是水的丈夫,土旺水就衰退了,况且肾水凭借肺金为母,来补其不足。十月属亥时,十一月属子时,正是元气潜藏起来,养其本性,十来年春天生发的根本。于是就用推陈出新的泻火法治疗疾病,这的确是高出前代医生了。 史书上称赞他的风范、声望和气概、节操,完全可以使贪婪的人受到感动,使风俗得到劝勉。丹溪翁 在婺州学习并掌握了道学的源流精髓,然后从事了医学。有人由于医事来求见的话,从来没有不是用保全 并修养精神来启迪他们的心志。至于一句话语、一次沉默、一个行为、一次静处,凡是有关伦理的,尤其 能够恳切地给人以教诲,使人振奋、急迫、感慨、激动、自我鞭策得无暇他顾。左丘明有过这样的话:“仁 爱之人的话,它的益处真是多而又大啊!“确实如此。像丹溪翁这样的人,大概就是古来所谓正直、诚实、 学问渊博的对人有益的朋友,又怎么能因为医生的身份而轻视他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