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晋高一的学生为了做好迎接全新的高中生活,在中考结束后就立即投入到高中课程预习中去。从我个人角度而言,我是比较赞同这种做法的,下面是小编带来的高一物理必修1第三章重力基本相互作用的知识点梳理。 ![]() ![]() 知识点1:力和力的图示 1.运动状态的变化 物体的运动状态用速度来描述.只要物体的速度变化了,不管是大小还是方向改变了,都说这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2.力的作用效果 (1)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2)使物体产生形变. 3.力的矢标性 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4.力的表示 (1)力的图示:能表示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力的示意图:只表示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核心点击】 1.力的四种基本性质 ![]() 2.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的画法 ![]() 关于力的理解的两个误区 1.误认为力可以没有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 实际上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任何力同时具有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 2.误认为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存在作用力. 实际上有些力可以发生在不接触的物体间,如重力、磁力等. 知识点2:重力 1.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大小:G=mg,其中g是自由落体的加速度,一般计算中g取9.8m/s2. 3.方向:竖直向下. 4.重心:从效果上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物体的重心.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处,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位置与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 【核心点击】 1.对重力的理解 (1)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 重力是地球的万有引力在地球表面附近的一种表现,但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重力并不等同于万有引力. (2)重力大小 ①同一地点,物体重力的大小与其质量成正比,即G=mg,其中g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②不同地点,同一物体在地面上所在位置的纬度越高,所受重力越大;在地球上空的位置海拔越高,重力越小. (3)重力方向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竖直向下不等同于垂直于支撑面向下,也不等同于指向地球球心. 2.对重心的理解 (1)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并非物体的全部重力都作用于重心. (2)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如一个圆形平板的重心在板上,而一个铜环的重心就不在环上. (3)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对形状不规则的薄物体,可用支撑法或悬挂法来确定其重心.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