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二历史课堂达标: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解析:选B。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孙中山也从十月革命中看到了“人类的希望”,因此他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A项错,孙中山的思想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C项错,孙中山也仍是要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D项错,到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才最终确立了“联俄”政策。
    7. 1924年,孙中山重新解释 “三民主义”,把“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这在客观上反映了(  )
    ①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加剧
    ②民族资产阶级继续保持了其革命性的一面
    ③中国各革命阶级开始了联合斗争
    ④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④
    解析:选A。新三民主义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 农工的三大政策,依靠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农民阶级的联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正是由于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从而使民主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8.孙中山在1925年3月留下了致苏联政府的遗书。他在其中写道:“我已嘱咐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项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为了这场“民族革命”,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思想、政治主张和方针政策上的重大转变是(  )
    A.由主张改革到主张革命
    B.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
    C.颁布《临时约法》,维护民主共和
    D.提出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
    解析:选D。根据材料的关键信息“1925年”“致苏 联政府的遗书”“他生命的最后几年”判断,“重大转变”应当指的是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孙中山
    材料2:国民党之主义:(一)民族主义。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的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二)民权主义。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 盖民国之民权,惟民国之国民乃能享之,不轻授此于反对民国之人,使得借以破坏民国。详言之,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而卖国罔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或个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三)民生主义。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一曰节制资本。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材料3:很清楚的,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
    ——毛泽东
    请回答:
    (1)材料1最早成为哪一组织的纲领?材料1的内容与三民主义有何关系?
    (2)材料2中的内容发表于何时?与材料1比较有何进步性?
    (3)材料3与材料2相比较有何异同点?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阅读和教材基础知识的迁移能力。第(1)问联系课本相关内容回答即可。第(2)问由材料2的出处可知是国民党一大,涉及的是新三民主义相关内容。第(3)问主要站在两大理论共同目标及中共最高目标角度加以思考作答。
    答案 :(1)同盟会。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2)1924年1月 国民党一大。进步性:一是提出反帝和实现国内各民族平等的思想;二是提倡普遍平等的民权主张;三是提出扶助农工,实行“耕者有其田”、保护工人阶级利益的政策。
    (3)同:都要求实现民族独立。不同:材料3提出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目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