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二历史课堂达标:“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http://www.newdu.com 2020-05-1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北京 上海 广州 武汉 西安 重庆 成都 长沙 长春 哈市 杭州 合肥
苏州 太原 天津 徐州 厦门 郑州 宁波 青岛 南京 兰州 昆明 济南
深圳 沈阳 鞍山 大连 福州 佛山 贵阳 黄石 荆州 吉林 内蒙 洛阳
宜昌 湘潭 襄樊 新疆 无锡 唐山 镇江 河北 南通 株洲 南宁 南昌

    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课堂达标】
    1.西汉初年,统治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关注民生,恢复生产。这一施政的理念主要来源于(  )
    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
    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教材知识的把握,西汉初年统治者推行的休养生息政策是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运用。
    2.《汉书•食货志》载:“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旱灾发生后,商王汤即命在郊外设祭坛,每日安排人行“郊祭”,祈求上天降雨。这体现了(  )
    A.三纲五常的思想
    B.君权神授的思想
    C.无为而治的思想
    D.天人感应的思想
    解析:选D。本题为材料选择题,“郊祭”祈求上天降雨,主要体现了天人感应的思想。
    3.清朝学者赵翼说:“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皆有儒者气象。”出现“儒者气象”是因为(  )
    A.孔子有教无类 B.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C.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D.“五经”的流传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使儒学成为中国主流思想,所以东汉时,诸将皆有儒者气象。
    4.有人认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一观点主要是看到了董仲舒(  )
    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
    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
    解析:选D。本题只有C、D两项符合董仲舒的思想,其中D项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继承了儒家“仁政”思想。
    5.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公元前134年五月的一天,汉武帝亲自召见董仲舒。他对董仲舒的征问一共有三次,董仲舒连上对策三篇对汉武帝的问题一一作了解答,这就是著名的“天人三策”。汉武帝听了“天人三策”,大为兴奋,于是从其所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的“天人合一”理论改变了汉朝统治的指导思想,从此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请问答:
    (1)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是什么?有何特点?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质是什么?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分析材料,围绕董仲舒新儒学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作答。
    答案:(1)内容: “大一统”“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特点:新儒学是以《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具有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主流是唯心主义。
    (2)实质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中对最高统治者具有警示作用的是(  )
    A.“春秋大一统”
    B.“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
    C.“仁政”
    D.“三纲五常”
    解析:选B。董仲舒提出的“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认为天子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
    2.西汉武帝时期,某人父亲与他人斗殴,其子帮忙用木棍去打他人,不料却误伤其父。按照当时法律,殴伤父亲是应处枭首的死罪。廷尉张汤请教董仲舒应如何处理。董仲舒认为:父子是最亲近的,听说父亲与人斗殴,儿子自然紧张,要拿木棍去救护父亲,至于误伤父亲并非本意,应该无罪释放。该段材料反映了西汉(  )
    A.已经废除了严刑峻法
    B.儒家伦理思想影响到法律
    C.开始推行判例审判制
    D.废除了原始社会同态复仇原则
    解析:选B。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题干中按律应处死罪的人,最后被董仲舒无罪释放,释放的理由是儒家思想中的“孝”道,这说明法律的执行受到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
    3.宋代司马光诗:“邪说远去耳,圣言饱充腹。发策登汉庭,百家始消伏。”赞颂的人物可能是(  )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老子
    解析:选C。本题考查迁移理解能力。从材料中“圣言饱充腹”“百家始消伏”可知,其与百家思想进行统一的主 张有关,而首先提出这一主张的是董仲舒,因此选C。
    4. “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董仲舒思想中,最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C.“春秋大一统” D.“三纲五常”
    解析:选B。董仲舒思想中,体现“神学化”“宗教化”“教主化”的只 有B项。A、C两项是为封建专 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服务的;D项是关于伦理道德方面的。
    5.下图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班师生身穿博士服的合影照片,在当今,能成为博士,是众多莘莘学子的追求,也是一个人学识学力的证明,但汉代的“博士”含义却和今天不一样,它是指(  )
    A.汉武帝设 立的专 事研究、传播“五经”的教官
    B.儒家学派的弟子
    C.有 很高的学问并博闻广记的士人
    D.泛称有高深学问,帮助皇帝出谋划策的官员
    解析:选A。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博士”这一历史常识的理解。汉代兴办太学,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汉代的博士是传授五经的教官。
    6.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因此,他向汉武帝提出(  )
    A.天人感应学说 B.君权神授学说
    C.独尊儒术建议 D.崇尚法治主张
    解析:选C。本题旨在考查分析理解历史材料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的“一统”去理解独尊儒术的建议。
    7. 2010年1月15日下午15时31分左右(北京时间)出现了号称“千年最长日环食”的天象奇观。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使汉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汉宣帝的认 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大 一统
    C.天人感应 D.君权神授
    解析:选C。董仲舒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这就是“天人感应”学说。日食的发生,使汉宣帝认为是天降灾祸,符合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C项正确。
    8.秦始皇、汉武帝、唐玄宗等古代帝王都曾到泰山举行过封禅大典。《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这表明,帝王泰山封禅的共同用意在于(  )
    A.炫耀文治武功 B.祭祀天地神祗
    C.宣扬君权神授 D.报答天地之恩
    解析:选C。从材料内容分析,帝王泰山封禅的主要用意在于宣扬君权神授。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2:董永卖身葬父,感动天地,并成就一段美好姻缘的故事,自西汉以来就在我国广为流传,并受到统治者推崇。世界上很多看过中国《天仙配》的人,都说这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体现。
    材料3:“抛弃传统文化是逆潮流的,应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 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这是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教授在全国“两会”发言的 重要内容。李汉秋建议教育部门将“仁义礼智信”纳入学校教学内容,逐步实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并落实到精神文明建设中去。
    请回答:
    (1)材料1集中反映了董仲舒哪些思想主张?对于西汉王朝的统治有何意义?
    (2)材料2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起源与西汉以来的什么伦理观念有关?该故事为 什么能受到统治者推崇?
    (3)最早提出将“仁义礼智信”作为为人处世道德标准的是谁?政协委员建议将“仁义礼智信”纳入教材,你认为是否合理?说出你的理由。
    解析:本题围绕董仲舒新儒学选取材料,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解答时要注意理解“忠孝”和“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体现,对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仍可借鉴其积极的一面。
    答案:(1)“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巩固国家政治统一,加强中央集权。
    (2)“孝”道或儒家伦理道德。“孝”容易被统治者引申为“忠”,有利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3)董仲舒。有一定的合理性。“仁义礼智信”是中国古代儒家最基本的道德范畴,具有永恒的意义和普遍价值。在我国今天,将“仁义礼智信 ”纳入教材,吸取其精华内容,一方面可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又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