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孙中山先生说:“惟民生主义之意义为何?吾人所主张者,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但欲行一方策,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此即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由此,我们可认为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是 A.管制经济资源以达成真平等 B.致力劳资和谐以求社会安合 C.产业和平收归国有以厚民生 D.合理分配生产所得以求均富 19.春秋战国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都是“人”被发现和重视的时代。二者的共同之处是 A.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体现了新兴阶级的要求 B.都是反封建的思想武器 C .都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的必然结果 D.都是教会神学长期统治的结果 20.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这意味着 A.农村土地革命的胜利完成 B.农村包围城的革命阶段基本结束 C.对工人与农民阶级地位的重新认识 D.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迅速展开 21.哥白尼说虽被后来的科学发展所扬弃,但人们仍然视其为一场“革命”。这是因为它 A.撼动了中世纪神学基础,显示了挑战权威的态度 B.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提出了研究自然的新方法 C.概括了宇宙运动规律,指引了人类认识自然的方向 D.开辟了天文学新领域,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22.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23. 1954年,美国一个城市管理 自来水的专员发现,该市自来水耗费量在某些三分钟的时段内会奇怪地突然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当时汽车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刚好是车主集中洗车的时间 B.黑客通过互联网攻击自来水公司的电脑系统,导致数据显示错误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下降,统计数据计算错误 D.当时电视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是广告时间,大家上厕所集中用水 24. 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A.教会是否腐败 B.信仰是否必要 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25.理学家王守仁提出“ 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26题10分,27题14分,28题14分,29题12分.共50分) 26.(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妇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仪礼》 又问:“或有孤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二程全书》 元丰(宋神宗年号)以前犹少裹足,宋末遂以大足为耻。 ──《辍耕录》 材料二 中国近代,受到欧风美雨的影响……妇女解放运动开始于维新变法时期,戊戌维新运动倡导并一度引发了戒缠足和兴女学运动;辛亥革命兴起了以实现男女平权、争取女子参政为主要目标的女权运动;五四运动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的最直接成果是大学女禁的开放、一定程度上的男女社交公开和婚姻自主的起步。 ──《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特点》 材料三 194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占全体代表10.4%的69名妇女出席了会议。1992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为进一步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保障妇女的基本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1993年,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妇女已占32.44%。1994年国务院各部委有女正副部长16名,全国有女省长、副省长18名。在全国517个城市中,有300多名女性当选为正副市长。 ──《中国妇女的状况》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提取妇女在古 代社会受到种种压迫的具体信息。(3分) (2)据材料二,概括近代妇女解放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突出表现(3分),并概括指出发生变化的原因(2分)。 (3)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妇女地位进一步提高的 表现。(2分) 27.(14分)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与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艰难的探索。 A组:李鸿章和曾国藩 B组:梁启超和孙中山 C组:李大钊和陈独秀 D组:毛泽东和邓小平 请回答: (1)指出A、B两组人物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4分) (2)促使C组人物由向西方学习转变为向苏俄学习的因素有哪些?(6分) (3)D组人物在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过程中做出了哪些巨大的理论贡献,试各举一列。(4分) 28题.(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1年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产品博览会。在博览会期间,最受参观者瞩目的展品是蒸汽机、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技术型产品。 材料二 1854~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中,三种类型商品所占份额图。 材料三 为了纪念独立100周年,1876年美国在费城举办了世界博览会,博览会会址建立了一个火车站,并建有通往各地的有轨电车线,突出交通设施建设成果。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世博会,展出当时世界先进的科技产品。 材料四 1851年,伦敦世博会上,上海英商“宝顺洋行”买办徐荣村携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参加了伦敦世博会,获金银大奖。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博会上,中国馆的展品是中国传统的农产品、手工业品和工艺品,汇聚了各种各样富有中华特色的游艺戏院、一间佛殿、一间茶室、一个东方美食园。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三中,世博会展品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分析出现材料二这一现象的原因。(6分) (3)依据材料一至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参加世博会的展品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参加的展品有何不同,并说明其原因。(6分) 29.(1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启蒙时代,中国形象变为了启蒙思想家手中的一件武器。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用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的一大特征。道德与宗教、法律、礼仪、风俗融为一体,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小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国家因而长治久安。 ——据韦克吕耶斯《论十七十八世纪法国文学中对中国现实的取舍》和许明龙《18世纪法国思想家论中国的德治》 材料二 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 ——周宁《鸦片帝国》 材料三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 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阶段:①尊敬阶段(18世纪)②轻视阶段(1840—1905年)③乐善好施阶段(1905—1937年)④赞赏阶段(1937--1944)⑤清醒阶段(1944—1949)⑥敌对时期(1949—) 问题 : (1)材料一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结合法国当时的情况,说明启蒙思想家将“中国形象”作为武器的目的。(3分) (2)从材料一到材料二 ,“中国形象”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分) (3)简要分析材料三中的第④和第⑥两个阶段形成的政治背景。(6分) 参考答案 二、简答题 26.(1)男尊女卑,妇女的依附性;提倡从一而终,剥夺了女子的婚姻幸福;缠足陋习,残害妇女身心健康。(3分)(2)维新变法时期,废陋习,兴女学;辛亥革命时期,男女平权、女子参政;五四时期,开放大学,社交公开,婚姻自主。(3分)原因:自由民主思想的影响,政治运动的推动。(2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给分)(3)政治地位显著提高(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广泛参与国家管理);基本权益受到法律保障。(2分) 27. (1)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分);B资产阶级思想(或资产阶级政治学说)(2分) (2)对第一次世 界大战 及经济危机的反思;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推动。6分(答对3点即可) (3)毛泽东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或“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邓小平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4分) 28.(1)工业革命进一步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分) (2)材料二反映了英国进口的工业原料和食品多,出口的工业制成品多(2分) 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工厂制度在英国广泛确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2分)。英国拥有世界上最广阔的殖民地,大肆对外掠夺原料,倾销商品。(2分) (3)中国参展的多是农产品及手工业品,基本没有工业产品(2分)。原因:封建制度下自然经济发达(2分);遭受列强入侵,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2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