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45年黄炎培在延安向毛泽东谈到一个政府“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兴亡周期律问题,对此毛泽东认为“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制度最能体现这一设想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多党合作制度 21.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在当时主要是指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扩大公有制企业经营自主权 C.允许建立非公有制企业 D.将公有制企业改为私营企业 22.2012年1月,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20年前,一位八十八岁的老人,迈着蹒跚的步伐,带着子孙登上列车,纵贯整个中国来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深圳,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改革的胆子要大一些,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下列“网友评论”不符合史实的是 A.邓小平南方谈话前改革遇到重重阻力,进入关键时期 B.邓小平南方谈话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找到了突破口 C.邓小平南方谈话是从地方、从社会寻找动力的典范 D.1992年后中国改革停滞的局面有所改观但成效不大 23.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已经不能继续满足现实需要……多次审理的结果使他们认识到,外来民族各有自己的法律,但是近乎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却只有少数几条,因此他们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万国法》,即国际法。”这句话最有可能是在直接评述 A.希腊雅典公民陪审法庭发展史 B.古希腊民主法制发展史 C.古罗马从共和国到帝国发展史 D.古罗马法律制度发展史 24.以民族为支撑的国家把自己的疆域封闭起来,致力于自身的发展,原先基督教的大世界消失了。那些已经形成民族国家的地区在时代竞争中占据优势,原因是主权国家比分散的领地有更大的凝聚力和竞争力。西欧国家现代化起步的时间相差很大,其主要原因就是民族国家形成的时间先后不一。由此可知,德意志国家的现代化之所以姗姗来迟,其原因主要是 A.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较晚 B.错过两次工业革命的机遇 C.长期没有解决统一的问题 D.普鲁士拥有专制主义传统 25.1689年《权利法案》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之处在于 A.确立责任内阁制 B.带有君主立宪制色彩 C.规定首相对议会负责 D.确立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 26.下列对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评述不正确的是 A.使工业资产阶级直接参与政权管理 B.新兴工业城市可以选代表进入议会 C.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不再受到限制 D.推动了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 27.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下表中关于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名 称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德意志帝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颁布时间 1787年颁布 1870年颁布 1954年颁布 制定机构 国会参众两院制定 制宪会议制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 特 点 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专制政治为实 民主宪政为虚 体现人民民主原则和 社会主义原则 评 价 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 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 基本建立 A.颁布时间 B.制定机构 C.特 点 D.评 价 28.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卡尔•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哲学最终战胜了欧洲其他流派的社会主义学说,他那里程碑式的著作直到今天依然引来各式各样的解读、批评和修正。”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共产党宣言》问世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B.马克思主义战胜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C.马克思的学说影响至今,众说纷纭 D.马克思学说已经被西方学者广泛接受 29.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不同之处主要在于 ①革命对象不同 ②革命方式不同 ③领导力量不同 ④革命性质不同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0.两次世界大战使人们认识到民族主义有褊狭性,民族国家这种形态也不完美。二战后,西欧出现了新的趋势,即在地区范围内实行“一体化”,实行一定的超国家机制。从欧共体发展而来的欧盟,拥有共同的货币(欧元)、共同的护照,有一个欧洲议会,有“欧洲政府”――欧盟委员会,并选举出了“欧洲首脑”――欧盟主席。欧洲一体化 ①客观上弱化了民族国家的角色 ②有利于促进区域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③体现了西欧社会发展的新趋势 ④客观上强化了民族国家的主权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1 0分。正 确 与 错 误 分别 用“A”和“B”表示) 31.科举制既是考试制度和学位制度,又是文官制度;是教育制度与政治制度的合一。 32.《资政新篇》的出现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必然结果。 33.自然地理环境为 古希腊文明及雅典民主政治产生提供便利条件,并起着决定性作用。 34.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作为一种直接民主制度,体现了主权在民、权力制约的民主原则。 35.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尝试,其正确决策会后得到了长期贯彻。 第Ⅱ卷(共30分)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计18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6.现代民主是全体公民参与支配政府,政府对公民负责的政治体制。阅读下列材料(9分) 材料一 民主政治的参与者从来没有超出世系群体的范围,从来没有延伸至包括奴隶、外邦人或者妇女……伯里克利在公元前451/0年提议通过的公民权法规定,“享有公民权利之人仅以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为限”(《雅典政制》,26.4) ,其效果、或许其目的也是对公民和外邦人的身份进行严格的区分。 ——【英】戴维斯:《民主政治与古典希腊》 材料二 宪政主义、联邦主义和有限政府在欧洲倒不是新颖的思想,它们溯自中世纪……美国革命使这些思想变成进步的思想。美国的影响为欧洲的发展势力增添了力量,使启蒙运动后期的思想变得更加民主。合众国取代英国,成为先进思想家的模范国家。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在西方国家民主发展也是有一个过程的,早期的民主,比如二战以前的民主,基本上就是选举制代议制民主。但是在二战以后,人民发现只选举政府是不够的,还要人民能直接参与政府决策,参与自己身边的事务。 ——蔡定剑《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 与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相比较,雅典民主政治具有何种特点?(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革命”的内涵主要指的是什么?(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西方代议制民主的表现形式及其局限。(3分) 37.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迹。阅读下列材料(9分) 材料一 某校高二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三位江苏近代历史人物的有关资料。这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之处,一些学生得出以下几种结论: ①他们积极创办洋务企业尤其是近代民用企业 ②他们创办的企业都以轻工业为主 ③他们的企业在国民政府前十年得到较快发展 ④他们推动了近代江苏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 观察下列图表: 材料三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是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进步力量之一。作为近代中国新的生产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抵制作用,它还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如君主立宪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新文化运动等)奠定了物质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也成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卢新建主编:《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请将学生得出的正确结论的序号写在答题纸上。(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1分) 简要指出“初步发展”和“日益萎缩”两个阶段的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2分) (3)根据材料三简要探讨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4分) 四.问答题(本题12分。要求:阅读导语,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8.中国1840-2000年这160年的现代化历程经历了三条道路的转化:1840-1949年10月前是中国“早期现代化”阶段,以资本主义现代化为主体;1949-1978年是“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带有苏联的“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色彩;1979年至今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在政治经济方面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1)请用史实简要说明中国是如何走第一条现代化道路?其结局如何?(3分) (2)中国走第二条道路的首要前提是什么?20世纪50年代第二条道路是如何确立的?(4分) (3)中国主要是 通过什么方式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在第三条道路发展 过程中,20世纪90年代中国在政治、经济两方面取得了什么具体成就?(3分) (4)从中国现代化历程的转变和成就,你能得出哪些启示?(2分) 扬州中学高二年级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三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5 AACCC 6-10 BCDAB 11-15 CADDC 16-20 DBCDA 21-25 BDDCB 26-30 CCDAC 二.判断题:本 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31-35ABBBB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计18分。 36. (1)局限:民主政治参与者仅限 于成年男性公民,是少数人的特权。(1分) 特点: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直接民主制,而非间接民主制。(2分) (2) 内涵:制订1787年联邦宪法; 实行联邦制和总统 共和制; 确立主权在民、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等原则(3分) (3)表现形式:公民选举和议会立法。(2分) 局限:普通公民直接参与得不到保障(1分) 37.(1)序号:②③④(2分) (2)特 点:曲折发展(1分) 原因:“初步发展”阶段: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1分) “日益萎缩”阶段:①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恶性通货膨胀、官僚资本压迫) ②美国 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③国共内战造成的极大破坏(任意一点1分, 共1分) (3)地位:受压迫,在夹缝中生存(1分) 作用:抵制外国经济侵略,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民主革命和思想解放进程。(3分) 四、问答题: 本大题共1小题,共计12分。 38.(1)道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与发展,推动中国经济工业化进程; 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建立,学习西方民主政治制度。 结局: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尝试遭受到严重挫折。(3分) (2)首要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实现民族独立。 确立: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 一五计划完成,工业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计划经济体制形成; 社会主义三大政治制度建立,权力高度集中。(4分) (3)方式:1978年以后的改革开放。 成就:把依法治国写进宪法; 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道路。 (3分) (4)启示:现代化是各国发展的必然趋势; 实现民族独立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前提; 应结合本国实际,走符合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2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