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中学高二年级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三 历 史 学 科 2013-01-12 本卷考试时间为75分钟,分值为100分。答题时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务必填涂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共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唐代吴兢所撰《贞观政要•论封建》记载:“贞观十一年,太宗以周封子弟,八百余年,秦罢诸侯,二世而灭……封建亲贤,当是子孙长久之道”,对这则史料评述正确的是 A.唐太宗认为实行分封制是西周统治长久的原因之一 B.唐太宗认为秦帝王暴政是秦亡的重要原因 C.唐太宗对实行分封制持批评态度 D.唐太宗所论“封建”指的是郡县制度 2.《墨子》记载:“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布绳,此其分事也。”这句话直接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不发达 3.下列古代中国生产工具按其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耦犁 ②曲辕犁 ③冶铁鼓风水排 ④铁制农具 A.④②③① B.①③②④ C.④①③② D.④③①② 4.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A.战国 B.汉代 C.南北朝 D.北宋 5.《国语•晋语》记载:“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这说明 A.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B.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式 C.西周时期工商业由官府经营 D.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6.《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 而众以散。”这句话说明 ①唐朝时期市有时间限制 ②唐朝时期市坊分立 ③唐朝时期政府对市严格管制 ④唐朝时期商业繁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早市)。” 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开始于 A.两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8.下列古代中国灌溉工具按其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筒车 ②风力水车 ③翻车 ④高转筒车 A.②③①④ B.①④②③ C.④②③① D.③①④② 9.下列关于明清时期“海禁”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禁止中国人与外国人通商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其主要根源 C.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殖民势力的入侵 D.是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原因之一 10.下列关于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是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之一 B.中国自身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主要原因 C.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表明中国被逐步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 D.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11.蒋廷黻的《中国近 代史》称:“洪秀全除推行宗教革命及种族革命以外,他有社会革命的思想没有?他提倡男女平权,但他的宫殿充满了妃妾。” 这则材料反映出洪秀全 A.主张在中国全面复兴西方基督教 B.想打倒列强,恢复中华民族的自由 C.企图建立新朝代而非新国家或新社会 D.对于社会革命也是十分积极的 12.“青史长铭一杰雄,挥鞭叱咤敢屠龙。推翻旧制根未绝,唤起新元业绩丰。情弥人间淬春色,泪盈天下仰仙翁。今逢国共再携手,开创和谐盼大同。”这首诗词称赞的是 A.孙中山 B.毛泽东 C.蒋介石 D.邓小平 13.下列历史文献中对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影响最大的是 A B C D 14.《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由此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 A.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 B.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 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 D.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 15.某乡村知识分子一则日记(部分):“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 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由此可见当时 A.广大乡村习俗没有变化 B.民主共和观念荡然无存 C.作者对辛亥革命有抵触 D.作者十分向往西方文明 16.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于1912年1月2日发布改历改元通电,宣布:“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注:即清宣统三年十一月十三日,公元1912年1月1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对此理解不正 确的是 A.用国号纪年取代帝王年号纪年体现了民主共和精神 B.沿用旧历有利于安排农事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C.这种阴阳历并用的作法体现了“新旧并存、中西共融”的特点 D.这种作法没有受到西俗东渐和社会变革的影响 17.在1912— 1922年的十年间,荣氏兄弟新办的面粉厂和纱厂达到14家之多。荣氏企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币制改革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②群众提倡国货、抵制日货等运动的推动 ③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④辛亥革命和民国建立,为民族工业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8.下表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经济状况,对表中信息评析正确的是 国家资本经营的工矿产品占国统区工业品的比重(1947年) 产品名称 占国统区% 产品名称 占国统区% 钢铁 98 硫酸 80 电 78 纺锭 60 煤 80 机制糖 90 出口植物油 70 机制纸 50 ――资料来源 陈真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3辑,第1446页 A.国家资本的膨胀使国民经济得到高速发展 B.国家资本完全通过市场竞争获得垄断地位 C.国家资本的垄断地位阻滞了民营工业发展 D.国家资本的扩充缓解了国民政府统治危机 19.右图这张股票的发行有利于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确立 (责任编辑:admin) |